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弄堂口的剃头店

  上海人将剪发叫做“剃头”,文明词儿称为“理发”,行家话说为“楸山头”。因为人人要理发,于是理发场所普遍设在街头弄口,称为人人需要的服务性行当。老上海的理发行业大致上可分为三类:一是理发店(不包括美容院在内),二是剃头摊,三为拎包上门。

  所谓拎包上门是个体的理发师傅,自备理发工具,不受老板的约束,自由自在地走街串巷,不用吆喝,为熟悉的人理发,也有定期的包户,收费则较开铺的便宜,理发的技巧并不亚于理发店的一级师傅,所以生意兴隆。拎包行当是在抗日战争以后 南京”。理发费最高级的是六角大洋,稍次一级的为四角大洋,低级的是两角大洋或两角小洋,中低级的优待儿童,一律半价收费。

  老上海的服务行业一般都有年关加倍收费的习俗,理发店当然也不例外。每当农历十二月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日开始,店门口贴出红纸,上书“年关旧例,照码加倍”八个大字,一直要等到年初六,撕掉红纸恢复原价。上海人还有一个怪习俗,说是理发不能请客的,历年传下的祖传规定,只有老子替儿子才能代付剃头钱,所以在理发店里是看不见有人争付理发费的情景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仲富兰】弄堂口的剃头店
消失的老行当:剃头匠
老底子拿能剃头
以前食堂里最吃香的人是谁?
理发的记忆
妙趣横生的理发店对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