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感慨不已!还记得太行山边的《鸡毛信》么? 组图


中文名: 鸡毛信

出品时间: 1953年

出品公司: 上海电影制片厂

导演: 石挥(副导演:谢晋)

编剧: 张骏祥

制片人: 顾也鲁

主演: 蔡元元 舒适 李保罗 马立 程之

主要奖项: 第九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优胜奖,文化部1949—1955优秀影片三等奖 ,全国儿童文艺奖故事片一等奖

剧情:


海娃是华北抗日根据地龙门村的儿童团团长,他机智勇敢,每天在山上边放羊边站岗放哨。


娃的父亲老赵是民兵中队长,一天,他得到鬼子要进山抢粮的消息,便给八路军写封信,告知信息,老赵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海娃去完成。


海娃便带着鸡毛信以羊群为掩护,出发到王村给八路军送信,海娃刚走进一条山沟,便与鬼子相遇,他灵机一动把信藏到了羊尾巴下,鬼子们抢他的羊,要把他带到龙门村去。


鬼子和伪军煮着海娃的羊羔,同时不放海娃走,深夜,海娃悄悄溜出去,从羊尾巴下拿了信,撒腿便跑,可当他坐下歇口气时,发现信不见了,再回去找时,鬼子追来了,他找到了信,却又被抓了。 鬼子们强迫海娃给他们带路,海娃骗他们说大路有地雷,便领着鬼子从小路走,小路上,鬼子的骡子行走不便,海娃手脚灵便,很快与鬼子拉开了距离,鬼子开枪了,海娃中弹,却强忍着爬上山,把信带到了八路军手中。


张连长带部队炸掉了鬼子炮楼,活捉了敌“猫眼”队长。海娃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成了一名小英雄,张连长送了他一根皮带,海娃继续在山头上站岗放哨,锻炼成长。


影评: 

新中国儿童电影的经典之作!   

影片《鸡毛信》是著名电影艺术家张骏祥根据华山同名小说改编的,是新中国首部正面反映我国少年儿童在抗日战争时期对敌斗争的儿童影片。   

鸡毛信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地区军民创造的一种传递紧急情报的特殊邮件,信封上粘有鸡毛,以示十万火急。   

影片以海娃送鸡毛信作为全片的主要线索,结构单纯,情节曲折,一个悬念接着一个悬念。正是在曲折跌宕的惊险情境中,影片以生动细致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坚贞顽强、机智勇敢的抗日小英雄海娃的艺术形象。影片从内容到形式都很注重儿童情趣。   

片头字幕像一本连环画.一页一页揭过,使少年儿童观众像翻看连环画一样亲切。每一片断的开头,也模仿连环画的说明写上字幕,对背景、环境、人物心情做出说明,用生动诙谐的旁白道出,强烈地抓住了少年儿童观众的注意力。   

扮演海娃的蔡元元也因此成为了新中国电影史上一颗耀眼的童星。


《鸡毛信》剧照
 
 
 
 
 
 
 
 
 
 
 
 
 
 
 

电影《鸡毛信》剧照

电影《鸡毛信》演职人员合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请用电影对孩子教育
演讲稿
《鸡毛信》:找回童年的记忆
鸡毛信(海娃)的故事
向少年英雄学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绘本《鸡毛信》推荐理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