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曝光北漂族辛酸的群租生活!图
 
  近日,北京有关部门印发《通知》,对群租说不。《通知》规定,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积不得低于5平方米,每个房间居住的人数不得超过2人。《通知》要求,应当以原规划设计为居住空间的房间为最小出租单位,不得改变房屋内部结构分割出租,不得按床位等方式变相分割出租。厨房、卫生间、阳台和地下储藏室等不得出租供人员居住。
  要问这座大都市里的群租有多火:在东三环附近的每平方米售价高达6万元的高档公寓,一套80平方米的两居室里,竟然住了25个人,除了保留厨房与卫生间,两个房间和客厅全部摆满了上下铺床。这样的居住环境,可能还比不上大学里的学生宿舍。抱怨无空调的大学生们,至少还有一点点可以自由转身的空间。一旦毕业自立,反倒在生活条件上发生了后退和逆转,群租的青春情何以堪。
  北京的群租禁令能解这批年轻人以倒悬吗?恐怕未必。其一,这样的禁令,在生活中并无多大执行力。人均不低于5平方米,每间房居住人数不超过2人,这样的标准化数据看上去都很美,可是到底谁去保证如此诱人的居住福利?其二,更重要的问题在于,禁令所要“解救”的年轻人,事实上可能会是禁令的最大反对者。买不起房,所以才租房。租不起房,所以才会有群租。如果连群租也要禁止,那么谁来给他们一小片容身之地?
  群租可能会带来消防、治安等方面的隐患,也常常遭到左邻右舍的投诉,这在一定程度上恐怕都是实情。但是,有问题就解决问题,未必要对群租一棒子打死。世界从来不是非此即彼,居民反对群租的意见肯定是有的,但是更多的年轻人被禁绝了群租,将更无立锥之地,这一点城市管理者为何不能体谅“民情”?有本地户籍的居民是城市之“民”,在这座都市里“漂”着的何尝不是?
  按照北京的应届毕业生起薪标准,不要说让他们买房,就是在合适的地段租一套房也是一个妄想。根据媒体的调查,即便是在群租未被禁止的时候,一些大学毕业生的群租支出也已经占到了总收入的1/3甚至接近1/2。虽是艰辛,他们到底还有梦想,还能够安慰自己说,今天的群租,是为了将来能够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南方的某个城市,曾经想出一个通过提高房租来赶走所谓“低素质”农民工的招数,结果被舆论唾弃。群租禁令若无必要的疏导出口,与逼人离开又有何异?
  疏导之法,最终是要保障供给。既然不准群租,那就应当提供租得起的房屋。在市场层面,业内分析北京的存量空置房约有30万套,这些房子为何没有转化为可租住的房源?有人为上文提到的那套东三环高档公寓房算了一笔账,月收租金8000元,需要50年的时间才能收回购房成本。不是租金还不够高,而是房价高得太离谱。房屋持有人宁肯空置,等待时机抛售,也不出租。在保障层面,点缀式的公租房根本无力顾及目前的群租者。总量本已有限,对外地户籍人口开放申报的就更少。
  如果解决不了供给问题,群租禁令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居住是最大的民生之一,高房价高房租之下,蚁族们除了群租还能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年轻人的梦才是未来中国梦,给他们的梦想留一点点存放的空间,哪怕是群租的空间也好。
  ‘群租’不是‘时尚’,而是生活所逼下的无奈,对于群租人群,他们更乐意回到家乡,享受父母的娇生惯养,但他们知道,活着就不能做寄生虫,为此,他们带着理想和看不见的未来,带着简单的行囊,来到了北京。
  杂乱的、二十多个人共用的房间,他们会感到不舒服,却不敢轻易抱怨,因为北京最不缺的就是条件甚好的公寓,缺的是高楼大厦就静静的矗立在那里,你口袋里却没钱。
  刚‘漂’来北京的朋友,会有这样的信念:我一定要努力工作,我一定要把握住机会,我总归有一天会在这座繁华的城市为自己争取一套住房。但是,北漂就像一场筛选,有人抓住了机会,在北京发展很好,但绝大多数人,最终的结局均是:将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北京,人到中年,不得不面临‘从哪里来,回那里去’的尴尬局面。
  曾经问及过一些有北漂经历但最终回家乡发展的人们对北漂有什么看法?他们的回答是:那是一段非人的生活经历,但是,绝对没有为那段辛酸的经历后悔过,因为那段生活经历的印记让他们明白了很多生活的真实,也让他们对幸福有了更确切的定义。也有人问我,你有勇气去感受一下北漂吗?我的回答是:请原谅我的不够强大,请原谅我的优柔寡断,请原谅我的懦弱,我真没勇气去选择北漂。
  关于北京最近出台的禁止群租通知,对于大多数北漂一族来说绝对是灾难性的,他们去留的主动权似乎从此不再掌控在他们手中,而在于相关执法部门对‘群租现象’的严查力度,如果查的严,他们肯定会离开北京,因为他的薪资不足以支撑他们租住相对‘宽敞’的房子,更别说在北京买房子,那将是一个不怀好意的玩笑。
  面对生活的辛酸,他们不敢对老家的父母诉说,因为他们知道父母会抱着对子女心疼的心理奉劝他们赶紧回家;他们在亲朋好友面前还要打肿脸充胖子,因为他们不想让亲朋好友将自己看瘪;他们尽管读懂了北漂生活的艰辛,但他们依然不想离开北京,因为他们的理想还浸泡在这座城市,半途而废会让他们不甘心。
  事实上,不管在哪座城市打拼,只要不守在家门口,都会有各种说不上来的辛酸,然而,人生本来就是苦尽甘来,所以,抱怨也好、无奈也罢,都替代不了真实的生活,在奋斗的路上,我们还要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
  总听很多年轻人说如今的生活压力很大,事实上,压力都是自己给自己营造的虚无缥缈的一种心境,面对我们每天痛恶的、生活的城市,一旦到了要说离开的时候,还真有点舍不得,应了一句话:有希望的地方,地狱也是天堂;有爱人的城市,痛苦也是快乐。
  对于当代为理想奋斗的人们,不要局限于‘漂’在哪座城市,关键是要认清自己的能耐,对未来规划有一个明了的判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城市,而不是跟风似的选择北上广,也或许对薪资、租房、消费能力等有了一个合理的定位,我们才能够在工作之余获取更多的快乐。
  北京是一座极具魅力的城市,但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为此,对于一些北漂的看不到未来前景的人们,我想对你们说: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的时候,你只能拥有这一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其它。人的心如果只坚持自己偏执的想法,那么,你的智慧也只能滞留在某一高度。所以,面对生活的重压,有的时候需要适当的放下和改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和五个男人挤在15平米的房间里睡觉——那些在外漂泊的年轻人
北京惊现“蛋形蜗居” 折射百姓辛酸的居住渴望 [附图]
90后青春该如何安放——年轻人生存与生活压力大数据报告卡通ppt模板
北京城中村:租客逐年减少,房东日子难过却无可奈何,该咋办?
夏至已至,注意防暑:乐派公寓空调房欢迎您的租住
UC头条:住在长租公寓的年轻人: 即使住在隔壁也彼此并不熟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