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血战格罗兹尼:入城“通道”被俄罗斯士兵鲜血淹没


第一次车臣战争发生于1994-1996年,是俄罗斯与车臣武装分子之间的一次军事冲突。第一次车臣战争给俄军带来严重的伤亡代价。根据官方数字,俄军死亡人数为3826人,伤者17892人,另有1906人失踪。

 
 
此外,此次战争亦导致超过10万平民死亡,大量设施遭严重破坏。在此后3年,尽管车臣仍为俄罗斯共同体的其中一员,但实质上却享有事实独立(de facto independence)。
 

 
战争起因很简单。就是在苏联这个“红色巨人”轰然坍塌之后,那些曾经的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俄罗斯,这个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虽然继承了苏联绝大多数的军事力量,可是崩溃的经济、虚弱的政治控制力让俄罗斯无法阻止其他加盟共和国的离去。或许是看到了俄罗斯这个庞然大物已极为虚弱,俄罗斯联邦的车臣共和国总统杜达耶夫不顾叶利钦多次发出的警告,也随之宣布独立。
 
 
虽然,车臣共和国只是处于里海与黑海之间的弹丸之地,面积不过1.7万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120万左右。但是,由于车臣的资源丰富,盛产石油,而且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是进出高加索的咽喉要道。所以,俄罗斯绝对不能放任杜达耶夫在车臣进行独立。只不过杜达耶夫宣布独立之时,叶利钦正忙于平息莫斯科政坛反对派对他的攻击,一时间无暇顾及车臣的问题。直到1994年,叶利钦巩固了自己的权力之后,将自己的关注焦点从莫斯科的尔虞我诈中转向了车臣这个关乎俄罗斯领土完整和地缘利益的“弹丸之地”。
 

 
 
于是,战争开始了。时任俄罗斯国防部部长格拉乔夫认为俄军在武器装备、军队素质上都具有压倒性优势,信誓旦旦的说:“对付那些'叫花子武装’根本不用过于详细的计划,此次行动将很快轻松获胜!”。他认为可以照搬1990年苏联空降兵在装甲兵的配合下突袭巴库,解决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种族仇杀的经验,两个小时就可以攻下格罗兹尼,彻底解决车臣问题。
 

很快俄军就夺取了格罗兹尼东、西两侧的战役要点,控制了汉卡拉机场。俄军乐观的认为,攻占格罗兹尼已如探囊取物般的手到擒来。但是,对于俄军而言,危机才正在袭向俄军。
 


当时的俄军将骄兵惰,早已忘记了苏联军队用鲜血和生命总结出来的经验。更为致命的是,俄军在通讯过程中居然使用的是明码传输,这不仅让车臣军队可以轻易窃取俄军的情报,还有机会进入俄军通讯网发布虚假情报。

被杜达耶夫鼓噪起来的车臣军民,心甘情愿的充当杜达耶夫反政府武装的炮灰。将城市中拥有大量高层建筑,狭窄的街道狭窄,变成了伏击者的天堂。所以,当俄军发起攻击之后,杜达耶夫指挥车臣武装在城外稍作抵抗之后,就撤入城中,准备利用巷战对俄军的有生力量进行杀伤。为了应对俄军的进攻,杜达耶夫将车臣武装化整为零,组成一个个战斗小组。这个战斗小组包括3名步抢兵,2名RPG发射手,1名狙击手在内的猎杀坦克的狙击小组。这些猎杀小组或隐藏在城格罗兹尼的残垣断壁中,或者集中于关键的战略位置进行伏击。
 

就在这种不对称的条件下,俄军开始对格罗兹尼发起攻击。此时,集结在格罗兹尼周围的俄军地面部队约3.8万人,坦克装甲车辆2221辆,388门各型火炮。12月31日凌晨,俄军以坦克和步战车组成的第一梯队在地空火力支援下,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向格罗兹尼城区发起强攻。俄军认为投入大量的装甲部队可以震慑车臣武装,逼迫他们投降。为了不影响装甲集群的突击速度,俄军没有要求步兵下车伴随坦克和装甲车辆作战,结果俄罗斯第131摩步旅首先落入了车臣武装的伏击圈。
 

俄军首次攻取格罗兹尼的尝试以失败告终,不得不全面撤出格罗兹尼市。只有来自的东北集群的俄军第255摩步团攻入格罗兹尼市内,占领了与车臣总统府一墙之隔的医院综合楼。利用高达建筑,该团的坦克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防御阵地。于是他们派7辆坦克轮番进行前出射击,在对车臣武装的暴露目标进行短暂射击后,立即退入防御阵地,仿制车臣武装用RPG和反坦克导弹进行反击。结果,255摩步团坦克和步兵的相互配合,为俄军在格罗兹尼守住了唯一的据点。
 

其他撤出格罗兹尼的俄军,对第一次作战进行了认真总结,将兵力进行了重新的整合。首先,将营级单位作为城市攻坚群的核心力量,然后辅以坦克作为火力支援,再配备自行高炮对高层建筑物中隐藏的车臣武装分子进行压制。同时规定,突击群的每辆车的间隔需要在50米以上,坦克需要交替掩护射击,当第一辆坦克开火射击时,另一辆坦克密切关注楼房对面开阔地带的动静,准备压制敌方平射火力的攻击。
 

步兵则在楼房与坦克装甲车辆间的安全通道前进,同时肃清底层或地下室内的敌人。于是,俄军再一次进入格罗兹尼城内。俄军新编成的突击群,在新的作战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车臣武装或是在坦克火力打击下毙命,或是被高射炮的密集弹幕中殒命,就算侥幸逃脱了这两型火力杀伤,俄军步兵又将密集的枪林弹雨抛射过来。于是,车臣武装的妄图利用狙击小组在城市战中杀伤俄军有生力量的企图破灭了。
 

车臣武装于是转变战术,利用被俄军火炮炸成残垣断壁的城市建筑,埋伏下大量狙击手。这种战术让俄军的损失陡然上升,敌暗我明的环境让俄军无力还击,也不知该如何歼灭车臣武装的狙击手。俄军为了应对这一状况,开始用狙击手对狙击手的方式对进行反击,但是这样的将战争的时间无限延长。时间对于俄军来说是最不利的敌人,长时间的战争不仅吞噬着俄军有限的经费,更让战场上的俄军由于补给困难处于哗变的边缘。
 

同时,西方也开始利用所谓的“人权”问题对俄罗斯进行打压。车臣武装也可以借机煽动车臣人对俄军破坏家园的仇恨,更有时间去招募海外恐怖武装到格罗兹尼参战。为了尽快结束战争,俄军最终放弃了狙击手对狙击手的拉锯战,改成派步兵携带“赤眼蜂”火箭筒,乘坐装甲车突入到敌方防线纵深,然后依托车体的掩护,向敌目标发射致命的燃烧空气爆炸弹头。同时,将BTR-80装甲车索性把炮塔里的14.5毫米机枪换掉,改以AGS-17榴弹发射器发射“苍蝇”榴弹。这两次战术改变,让车臣武装狙击手无法在狭小空间里躲藏。
 

最终,依靠重火力和人员优势,将车臣武装一步步从城南压缩出去。到了1月19日,俄军终于攻占了车臣武装的大本营——车臣总统府。为了达到这一个目的,俄军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仅仅俄官方公布的数字就达到阵亡1376人、失踪408人、200多辆坦克装甲车辆被毁。可以说,俄军攻克格罗兹尼是用俄罗斯年轻人生命换来的,这条入城的“通道”几乎被鲜血所淹没。
 
 
只可惜,这座耗尽无数俄军鲜血和生命才夺取的城市,仅仅在两年之后就重新落入车臣反政府武装之手。俄罗斯被迫与车臣武装签署了《卡萨沃特条约》,不仅让出了格罗兹尼,更是从车臣全面撤军,第一次车臣战争以留个俄罗斯的除了血腥记忆,就是一个耻辱的烙印。直到1999年,强人普京面对车臣反政府武装的恐怖行动,果断采取军事行动,才最终击溃车臣反政府武装,重新控制了车臣和格罗兹尼。
 

第一次车臣战争的惨痛记忆

第一次车臣战争的惨痛记忆

第一次车臣战争的惨痛记忆


第一次车臣战争的惨痛记忆


第一次车臣战争的惨痛记忆


第一次车臣战争的惨痛记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惨烈!旅长阵亡装甲团全军覆没,俄军尸体被当成沙袋垒墙!
第一次车臣战争:格罗兹尼巷战成为俄军最血腥的战争记忆
血战格罗兹尼:车臣设圈套“请君入瓮”,俄军131旅几乎全部阵亡
俄军131摩步旅最后一张“全家福”,5天后,1千人还活着100多人!
“车臣绞肉机”:惨烈的格罗兹尼巷战
格罗兹尼巷战:一场踏在俄军尸体上的战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