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把握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度
 把握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度
——代参培总结

是一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2010年12月于重庆三峡学院参加了为期半个月的初中语文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通过学习与观摩、交流与探讨,我感到眼前的迷雾正逐渐消散,登山的路径已清晰可见。

多年前,有人认为当老师容易,不过是带带孩子站站讲台耍耍嘴皮子罢了;最近,又有体育老师觉得自己烦了,要改行教语文,理由是教语文不需要什么专业知识……

更多的人则认为,语文的教法是非常随意的,上语文课,可以信马由缰、任意驰骋,反正有事可做,让学生高兴就可以了,至于考试成绩,那就听天由命了;也有人认为反正现在推行素质教育,不管是绘画还是唱歌,只要学生“素质”在提高就行了……

作为一名农村语文教师,“语文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我。我也曾有意识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尽量多鼓励、经常让学生合作学习、想方设法地调动他们的情感,我的课堂也算热闹,但不知为什么,教学效果总是不明显……

通过培训,我深切感受到,语文教学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并且也不应该是随意的。

语文教学过程中,有不少的东西需要把握好分寸,拿捏好火候,——掌控好一个“度”。好比家用电器有自己的额定电压一样,高效的语文课堂对教学过程中的诸多因素都会有一定数量(或程度)的基本要求,这个基本要求我们姑且称之为“度”

“所谓度,是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这个界限也许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间。研究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度的问题也就是寻找这个区间的问题,——通过这次培训,寻找这个问题答案的方向在我的头脑中开始明朗起来。下面,就对其中的几个方面谈点儿粗浅的认识。

首先,我想谈谈怎样的课才算高效的语文课的问题。有的人认为是圆满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但我认为是积极、紧凑的学习过程,是悠然、享受的学习状态。因为教学目标除了可以预定之外还需要生成,没有积极、紧凑的学习过程,没有悠然、享受的学习状态,恐怕连基本的教学任务也不能完成,更别说什么生成新的目标了,而具备这些特点的语文课堂不光使教学目标的生成有了可能而且成为一种必然同时,语文学习既需要形象思维,也需要逻辑思维,更需要一种特有的心理状态(语文学习所特有的)。高效的语文课必须具备学生咀嚼、感悟语言文字的氛围和心境。毫无疑问,学生如果还没有那份相对平静、玩味语言、神游其中的心境和状态,语文教学就还欠缺火候。

其次,谈一谈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问题。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语文新课标关于课程性质的表述新课标同时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看到这里,我们不由得要问:“是工具性更重要?还是人文性更重要?它们之间有没有主次之分?”新课标又说:“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什么?查过百度之后明确,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其核心应该是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不难看出,工具性应该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人文性也是语文学科不可或缺的基本属性。过分强调工具性,容易产生大量机械单调乏味的训练,无法实现语文课的高效;过分强调人文性,又会使语文味缺失,甚至直接变成品德美术之类的课,连基本的学科目标也无法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好比一枚钱币的两面(我认为,人文性这一面还应该有其他的特性),既有区别又不可分割。以人文性为载体,以工具性为主线,以学生素质的生成和发展为指向是我们的策略。

第三,关于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度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是一个多因素相互碰撞、交融、协调、聚合、裂变、升华的过程,这些因素的多少、强弱、持续时间的长短,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出场的时机把握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下面略谈几个方面。

1、形式与内容的度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语文教学活动是以具有人文性质的文本或言语、言语活动为载体(即内容),以听说读写(当然也包括观察、思考、体会、感悟,有时还包括才艺展示)为途径(即形式),从而实现两个目标:一个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善沟通,会交流;另一个是让学生成为有个性有思想有品位的人。前一个目标是语文学科所特有的。后一个目标也就是育人目标,那是学校的总目标,其他所有学科都必须落实它。只不过,语文教学的过程需要更多地依赖于文道之统一,内容与形式的无缝对接。于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只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情感培养;另一个极端是把大量的精力用于人文性的体现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听说读写以及其他语文能力的训练。这两个极端都是有害的。

我听过的语文课当中,这两种情况都不在少数。有些课,老师布置了大量的练习,学生总是处于机械的重复劳动之中,觉得语文没情趣,越学越不想学,语文学科讨厌,语文老师也面目可憎;少数老师除了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之外,连他们起码的认识误区也置之不理,这样,学生在确定美和丑的标准时就会走弯路,甚至误入歧途,在人格的提升、情操的陶冶方面也会大打折扣。——显然,这些课都丧失了语文味。还有一种现象,就是脱离文本脱离语言材料进行思想教育或者无节制的拓展和延伸,也使得语文课变了味。

我非常赞同程少堂先生关于语文味的论述。语文课必须有语文味,它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主要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语言材料,引导他们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或其他语言材料)的情感美、形式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生发出强烈的阅读创作欲这样,在长期的濡染中产生良好的语感和美感,触发灵感,丰富精神世界,涵养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久而久之,学生身上洋溢着浓郁的文学文化味或直呼其语文味,语文素养、健全人格层次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就意味着,孩子们具有了获取人生幸福(特别是精神幸福)的能力和素养。因此,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也只有这种语文味才可能催生出语文学习所特有的心理状态。 

席勒曾经指出,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由此看来,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语言文字让学生在扮演“审美的人”的过程中,完成“道德的人”的转身。“听说读写”这些基本的形式是语文教学的筋骨,大量精美典范的语言材料是语文教学的血肉,筋骨要强,血肉也要丰满。

2、自主学习的度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些都无可厚非。但是,部分老师在实践中却产生了困惑:总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老师又干什么?学生是主体,老师的作用又如何体现?讲授、谈话等传统教学方式是否已经过时?

我想,产生类似困惑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一是不理解颁布新课标的目的和意义,缺乏基本的课程理念;二是素质教育观念与传统应试教育机制之间的矛盾显现;三是认识的误区,认为新事物的产生必须要以毁灭一切旧事物为代价,看不到新旧事物之间的契合点,以及相通、相容和相互转化的趋势。

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但是,建构主义虽然非常重视个体的自我发展,他也不否认外部引导,亦即教师的影响作用。“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容忽视,在当前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确定、课堂进程的掌控、学生思考方向的引导、关键知识的讲授与点拨都显得尤为重要。

只不过,教师只能是主导导者,指引、带领、启发之意,当然不仅仅是导游、导演,也不仅仅是领导、教导、督导,更重要的是引导、疏导、开导、导航。因此,教师不能独占话语权,应当将更多的话语权交还给学生。

重庆市万州区初中语文课改实验将教师讲授时间限制在每堂课15分钟以内,并且要求只能分散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看来,教师的导只能是情境的创设、适时的点拨和精当的点评了。是啊,我们确实不应该随随便便干扰孩子们那份相对平静、玩味语言、神游其中的心境和状态。

3、情感调动的度

人们常说的喜、怒、哀、乐、悲、恐、惊(俗称“七情”),其实就是情感,它是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愉快与不愉快的态度体验,指人由于感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的心理反应。

《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可以想见情感调动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情感,好比教学过程中的润滑剂,让教学目标的实现圆润自如、水到渠成。许多语文老师已经明确了这一点,并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十分成功地运用调动学生情感的方法,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然而,教学中情感的调动是一门艺术,并不是想怎样调动就可以怎样调动的。这方面,实践中也不乏尴尬甚至可笑的例子。

(1)没有情感激发点

某老师在引而不发时,大打家乡牌:“耶,我们是老乡呃,来点掌声噻!”这与乞讨何异?学生情绪低落时,大讲而特讲:“人,就是要有勇气;上课举手发言是好习惯;只有大家都主动积极了,我们的课才有意义……”要知道,适当的规范和习惯的养成虽然是语文课堂所必需,但我们更多地还是应该依靠语言文字自身的魅力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2)情感激发点偏离

有的人大讲笑话(或表演滑稽剧),整堂课学生都高兴得合不拢嘴,笑声嘻嘻哈哈,掌声稀里哗啦……40分钟都是老师在表演,学生除了欣赏老师的演技,就是享受,就是嬉笑,就是鼓掌,问他们有何收获……表演呗。试问,这是语文课吗?

(3)激发过度

这样一位老师,为了让学生写出悲伤的情感,苦心孤诣地设计了一个情境,将满堂学生逗得涕泪横流,有几个禁不住放声痛哭,如丧考妣。教室里的所有人几乎都被悲痛压迫得抬不起头来,……过了好长时间,才有几个人写出只言片语,但都读不成句。课后有不少人称赞这位老师的教学技巧,但我却认为这堂课是失败的。过度的情感激发不利于语文教学的高效。

爱德华·布洛的美在“距离”,既可以理解为空间距离,又可以理解为时间距离,更应该理解为一种与实际情况有别的情境距离。太真实难免让人美感消失,太激动未免让人情绪难平。语文味需要领悟,需要咀嚼,需要回味,没有相对平静的心态哪来的领悟、咀嚼、回味?有谁能说自己在情绪高亢或极度低沉的时候能够深刻领会“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的韵味?傅雷先生说过,对“感情的ruin,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只余万千感慨,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正是语文课堂所需要的心境。

华兹华斯曾说:“诗起源于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这里的“回忆起来的表明学生必须把当前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既然要思考,相对平静”则是语文学习所必须的心理状态。所以,激情虽要充分,但激情也不能过分。

情感激发必须受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限制,但是,只要孩子们有了那份相对平静、玩味语言、神游其中的心境和状态,我想,我们的目的也就不难达到了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遵循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律,掌握好分寸,拿捏好火候,有意识地把握好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度,那么,让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就不是一句空话。

十五天很长,教学进度落下了,孩子们也等得心焦,但我明白磨刀不负砍柴功;半个月很短,学的东西太多了,难以完全领会和消化,但我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对于农村学校,课程改革的步伐来得慢,总让人有一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感觉,但随着均衡教育的春风劲吹,那芳草满地、繁花似锦,彩叶纷飞、硕果累累的景象却也那么地令人期待。

2011年元月9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阅读教学要则
三维目标的设置误区及导引策略
钱梦龙:为语文教学招“魂”
语文课到底怎样上才好(转载)
为什么语文老师教的都不是语文课? - 今日头条(TouTiao.com)
《我为你骄傲》教学实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