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晶硅薄膜之辩】光伏圈路线斗争再起:晶硅、薄膜到底谁怕谁

 

保利协鑫执行总裁舒桦:

转化效率为王 薄膜短期无法超越晶硅:任何一个发电模式,特别是应用太阳能的发电模式,都在随着科技进步不断发展。发展初期的晶硅技术组件端转换效率不超过13%,甚至更低,经过十年多的发展,晶硅技术快速发展,转换效率提升,到今天晶硅的转化效率已经超过23%、24%。虽然薄膜技术也随着太阳能发电技术正在成长,但是整体上来讲,现在和未来一段相当长时间,晶硅发电技术仍然占据太阳能发电主流。目前50%以上太阳能发电技术利用晶硅技术。


薄膜技术也有提升,随着转换效率和使用寿命问题的解决,也会有它的应用市场,特别是今后在建筑一体化方面。在类似这种局部特定市场上,薄膜技术还有一定的优势。但随着今后晶硅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晶硅技术转化效率已经超过23%,甚至达到25%以上,从综合性价比上来看,能够应用在商业化的光伏发电技术,今后仍然会是晶硅技术。


可能未来还会产生除了晶硅和薄膜以外的技术,比如光热发电等其他路线应用太阳能的发电技术,但是在近期以及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晶硅在技术、效率成长、成本和平价上网,以及政府补贴,走进千家万户的市场应用情况来看,已经成为主流。


英利集团首席技术官宋登元:

“非常重要的红线是成本”:实际上,除了晶硅和薄膜,还有其他技术,比如聚光电池、钙钛矿技术,都是并行的技术路线。要想在市场上有比较好的表现,还有非常重要的红线是成本。光伏行业的本质就是成本为先的可再生能源技术。目前各种技术路线非常多,实验室每天诞生的新技术非常多,但是真正能拿到产业化上,能被市场接受的,看市场上的表现大家就非常清楚了。


从发展来看,最重要的是哪个技术路线更能接近现在用户能够接受的价格,也就是度电成本。从理论上来讲,某种技术不错,但是无法规模化生产。苹果手机很好,卖五千块,很多老板都愿意买,但是光伏不行。假定理论上光伏转换效率能做到80%,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但需要一千美元一度电的成本,用户可能就说,我不买。如果转换效率虽然不高,只有2%,但是是有机电池,涂油漆不需要高温、高真空,成本只有20美分,跟用户推销,可能用户就会说这个好,电无非就是要点亮灯,能点亮就行了。


宋登元认为,薄膜和晶硅两条路线多年来的“斗争史”就是论据:大概2009年之前,薄膜电池发展很快,因为当时晶硅非常贵。2009年时的市场份额,薄膜占16%左右,晶硅占83%。后来晶硅逐渐回归本身价值,价格从400美元回归到50美元、30美元、20美元。而且,虽然两条技术路线同时发展起来,但晶硅的转化效率提升快。晶硅技术发展带来的度电成本降低,反映在市场上非常明显。2009年之后5年的时间里,薄膜电池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晶硅的份额越来越多。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薄膜电池占9%多一点,晶硅占到接近91%,2014年晶硅会上升到92%,薄膜电池下降到8%。


薄膜电池的材料可支撑性是问题:材料供给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晶体硅在地壳占27.1%,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好像太阳光一样,地壳上都是硅。薄膜电池用的材料,比如铬、镓、铟、硒都是地壳上非常稀有的元素,占百万分之一比例,特别是铟,目前航天用的比较多。发展薄膜技术,材料的可支撑性是问题。



【晶硅界人士多发炮弹指向之处,隐约可见的就是那众所周知的一家。刚刚入选福布斯“中美创新人物榜”的李河君先生也有自己的说法,他已经立志要在薄膜领域“领先一把”:


汉能太阳能未来发展将以薄膜技术为主。汉能控股在薄膜太阳能领域的总投资额未来将达到2000亿元,主攻非晶、铜铟镓硒两类薄膜电池,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双流、武进、禹城、邳州、双鸭山等,官网中宣称“产能已达3G瓦”】


李河君语录1、“煤的分布不一样,而太阳对谁都一样。所以关键是核心技术。”“通过整合,我们现在有七个(薄膜技术),马上又要收购一个,要有八个了,技术将远远领先。”


汉能在过去两年接连将世界领先的薄膜太阳能企业德国Solibro,美国MiaSolé,Global Solar Energy和Alta Devices收入麾下。汉能集团对外表示,其铜铟镓硒(CIGS)组件量产转化率已达15.7%,获得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认证的最高转化率达到20.5%。砷化镓(GaAs)单结电池片转化率为28.8%、双结电池片达到30.8%,汉能集团称,这也是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转换率最高的世界纪录。


2、“大家知道国家大量推崇光伏一体化,其实光伏一体化主要是指薄膜,晶硅可以做吗?可以做,但是没有优势,是过渡性产品。”“黑白电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会有市场,但未来一定会被液晶电视和彩电超越。薄膜化,柔性化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李河君认为,未来太阳能的创新应用也在于“移动”,随着薄膜太阳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用薄膜太阳能快充电站已经解决离网供电,薄膜太阳能外壳为电子设备移动充电也成为现实,今后薄膜组件还可以缝在衣服上,嵌入背包中,为人们带来无时无刻的绿色能源。


汉能作为首家和特斯拉达成合作协议的中国充电站供应商,将利用其薄膜柔性光伏系统为特斯拉建设首批位于北京的两座充电站,并在上海嘉定汽车城提供第一座超级充电站建设,在未来还将陆续建设共七大超级充电站网络。


晶硅和薄膜两条技术路线此消彼长的竞争了这么多年,到现在谁也不敢说到底是西风压倒了东风,还是东风压倒了西风。虽说现在晶硅占了上风,但万一什么时候有个技术革命,可能局势就大反转也未可知。


“有多种技术路线才能造就技术多样化,造就竞争,这样才能推动成本下降”,宋登元这句话可以代表消费者的心声。良性的竞争,用户和市场欢呼雀跃,乐见其成。

晶硅界已经出手了,薄膜界是否会上演反击战,下一轮将更加精彩,请大家和能见派一起搬来小板凳拭目以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光伏电池前沿技术的分析和介绍
预见2023:《2023年中国光伏发电行业技术全景图谱》
薄膜光伏:“晒”出移动能源时代
汉能薄膜发电大涨21.9% 市值逾2600亿
第三代太阳能技术:高聚光HCPV与聚光CPV[附股]
【知识】全球光伏电池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