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的煎服法

煎药法

徐灵胎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夫烹饪禽鱼羊豕,失其调度,尚能损人,况药之专以治病,而可不讲乎!”

01

煎药器皿

煎药器皿首选砂锅,首先砂锅不会和药物发生反应,其次砂锅煎出来的药气厚味浓,药效更佳。使用砂锅需注意,刚用砂锅煎完药物后,锅体高热,此时不要马上用凉水冲洗,因为温差太大,砂锅很容易裂口损坏。

另外,我们也推荐选用不锈钢的器皿,一则不锈钢不会和药物发生反应,二是不锈钢坚固耐用,所以现在大型药厂都是用不锈钢制造药材。切忌用铁制品煎煮药物。诸如首乌,熟地等药物都是不能碰铁器的。

02

煎药用水和加水量

清代医家程国彭在批评煎药的错误时说:“煎药误,水不洁,油汤人药必呕哕,呕哕之时病转增,任是名医审不决。煎药误,水频添,药炉沸起又加些,气轻力减何能效,杆怪医家主见偏。'

煎药用水务必保证洁净,自来水或者矿泉水、纯净水都可以。中药不需要冲洗,直接加水浸泡30分钟。不要加热水,热水会使葛根,茯苓等含有淀粉的药物表面凝固而影响药效的渗出。

加水量以浮起质地轻的药物没过药物质地沉底的药物为度。一般药物都需要煎煮两次,二煎的加水量略少于一煎,以刚好没过药物为度。

03

煎煮的火力

一般药物常规流程,先用武火煮沸,此时计时,用文火煮,一煎15分钟,二煎20分钟。煎煮过程中不要频繁开盖,以减少挥发性药物的损失。

解表攻下药物煎煮时间酌情减少5分钟,即一煎10分钟,二煎15分钟。滋补类药物则增加煎煮时间,使药汁浓厚,一煎25分钟,二煎30分钟。

不易煎出的药物或者特殊药物,如龙骨,牡蛎,附子,需要先煎30-60分钟。挥发性药物,如薄荷,羌活,白蔻仁等需要后下,具体操作是先将药物用水打湿浸润,然后在一煎的最后5分钟放入。


04

特殊煎煮注意事项

加酒

酒辛温行气血,气滞血瘀的患者,医家处方中多有用酒。如炙甘草汤,方中用酒。

清代著名医家柯琴说:“清酒之猛,捷于上行,内外调和,悸可宁而脉可复矣。酒七升,水八升,只取三升者,久煎之气不峻,此虚家用酒之法。且知地黄、麦冬得酒则良.”

现在多选用15度左右的黄酒,用水酒一起浸泡药物,然后煎煮。煎煮的过程中,酒精会自然挥发,所以最后煎煮的汤药中并无多少酒精。

加蜜或饴糖

蜜,性甘平,益气,补中,止痛,解百毒。

饴糖,即麦芽糖,性甘温,补虚,止渴。

所以,一些特殊的药物需要加蜜调和解毒,如乌头,甘遂。体质虚弱的患者处方中会酌加甘味药。饴糖是把药物煎煮过滤好后,放入药汤中融化。蜂蜜是和个别药物(如乌头)同煎,然后把煎好的蜜再放进过滤好的汤药中融化。

包煎

一些有绒毛的药会刺激喉咙,需要放进无纺布袋里包煎,如旋复花,枇杷叶。一些容易糊锅的药,也需要包煎,如车前子。

另煎:名贵药材,为了尽量保存其有效成分,需要单独另煎。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都需要切成小片另煎1-2小时,以最大程度的煎出其有效成分。

溶化

粘性大,容易溶出的药物,如果与其他药同煎,容易糊锅,并且阻碍其他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需要在药液煎煮过滤好之后,趁热加入溶化。如饴糖,生鸡子黄。

烊化

胶质类药物,粘性大,易糊锅,单独加水不易溶出,一般加少量黄酒,文火加热,均匀搅拌,使之溶化,这个过程取名“烊化”。如阿胶,龟板胶,鹿角胶。


浸泡

含有挥发油,容易出味,用量又少,或者取其气的药物,多用开水或者药液趁热浸泡。如藏红花,肉桂粉。比如张仲景的大黄泻心汤,就是黄连,黄芩,大黄三味药,开水浸泡服用。

清代名医王旭高说:“此法之最奇者,不取煎而取泡,欲其轻扬清淡,以涤上焦之。'

冲服

某些药物,直接冲服即可,如三七粉,芒硝,白芨粉,琥珀粉,朱砂粉。另如五苓散,原方要求米汤冲服。

煮散

煮散就是把药材打成粗粉再煎煮,这样操作使得药物均匀分散,药材与水的接触面积增多,药物有效成分溶出更有效率。煮散法既可以节约药材,又可以增加药效。唐末宋元时期,药物资源匮乏,所以当时的药物多用煮散法,《合剂局方》里记录的多为散剂就是一例。如平胃散,藿香正气散,防风通圣散。

《伤寒总病论》里说:“唐自安史之乱、藩镇跋邕,至于五代,天下兵戈,道路艰难,谷方草药,鲜有交通,故医家用药以汤为煮散。'

经过历代医家的临证实践证明了煮散法是行之有效的。用煮散法,将药物粉碎如绿豆大小最好,如太粗则药效成分不易煎出,太细则煎后药汁成糊状,过滤及服用都不方便。

煮散法,和普通煎药法一样。共煎两次,每次20分钟。加水量500毫升左右,第二次加水量少于头煎,煎好后,过滤去渣,将两煎药液合并服用。



服药法

清代医家程匡彭在指出病人服药的错误时说:“病家误,在服药,服药之中有窍妙,或冷或热要分明,食后饭前皆有道。”

徐灵胎曾治毛姓老翁,年届八旬,素有痰喘之疾,因劳累而发作,俯于几案不能平卧已经有7日,举家惊惶。徐诊后曰:此上实下虚之证,用清肺消痰饮送下人参小块一钱,2剂而愈。毛翁曰:徐(灵胎)君学问之深固不必言,但人参切块之法,则“以此炫奇耳。”后过年余,病又复发,照前方加人参入煎,喘逆愈甚。复请徐氏再诊,告以用去年之方而病加重。徐问:莫非以人参和人药中耶?答:然。徐仍以人参作块煎之,亦2剂而愈。徐解释曰:“盖下虚固当补,但痰火在上,补必增盛。唯作块则参性未发,而清肺之药已得力,过腹中而参性始发,病自获痊。”

同样的药物,不同的服用方法,得到了完全不同的效果,可见服药方法的重要性是绝不可轻视的。

01

服药温度

服药温度分为冷服和温服。冷服一般为30度左右,温服温度一般为50度左右。一般的药物多为温服,除了一些特殊情况。如香薷这味药热服很容易导致呕吐,所以有香薷的药物需要冷服。还有阴阳格局,本寒标热的患者,处方多是温热剂,如果趁热服用,病人服药入口即吐,这时就需要热药冷服,或者先含服生姜少许,再服药物,因为生姜为止呕之佳药。

02

服药时间

病在上焦,饭后半小时服用最好。吃完饭,再服用药物,药物可以停留在胃上口,使得药效更好的发挥作用。所以有刺激性的药物和五官咽喉、呼吸道疾病,宜在饭后服用。

攻下利尿,治疗下焦疾病的药,空腹和饭前服用。

定时发作的疾病,在发作前2小时服用,如定时发热,定时出汗,定时疼痛的疾病。

安眠药物在午后和睡前服用效果更好。

急症重症不拘时间,抓紧服药。

03

服药频率和数量

成人的服药频率和数量推荐是一天三次,每次200毫升。服药困难者和婴孩视具体情况酌情减量。一岁以内的婴孩服用量为成人的六分之一。另外,由于婴儿皮肤细嫩,3岁以内的婴孩可煎汤泡澡,通过皮肤吸收药效。

药效有一个接续的过程,一天一次和一天两次的服药间隔太长,药效无法接续,使得病情改善延迟。外感发烧中风等疾病,服用次数可增加为一天4-5次,高烧不退者,需要每隔2小时服用一次。

孙思邈在中风方剂【续命散】中批注:“吾尝中风,言语蹇涩,四肢痑曳,处此方,日服四,十日十夜服之不绝,得愈。”

孙思邈说自己中风后,一天里就服用了四剂续命散,而且连服十天十夜,白天晚上都不间断,十天后中风痊愈。由此可见,服药频率对疗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病急症更是要增加服药的频率和数量。

所以,清代名医徐灵胎明确指出:“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此不可不知也。

END

作者:王蒋,字衡瑄,80后中医,带你领略中医的爱与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用!中药煎煮和服用的注意事项
中药,煎对是药,煎错是毒。必须掌握正确的煎药方法
煎药常识及服药禁忌 -
听听中医专家说五行话健康(11)
如何煎服中药更科学!看看你了解多少?值得收藏!
提倡科学三步煎药和服药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