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礼器碑》临帖指南

《礼器碑》,全称为《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又称《修孔子庙器碑》《韩敕碑》。汉桓帝永寿二年(156)刻,现藏山东曲阜孔庙,与《乙瑛碑》《史晨碑》并称为“孔庙三碑”。

临习《礼器碑》,在读帖的基础上,我将碑帖临摹分解为五个课题训练组:

基本点画笔法训练

《礼器碑》笔法完备,行笔果断爽利,线条刚健凝练,点画瘦硬坚挺,棱角分明,内含筋骨。因而,用笔细劲而挺健,如铁画银钩,具有极强的弹性和力度。汉隶一碑一奇,每个碑都有其独特的用笔特点。基本点画临摹训练是最重要的笔法基础训练,应将原作者的用笔动作化为自己的用笔技巧,准确地表达原碑笔意。否则,笔法错误犹如唱歌跑调,徒劳无功。

点画归类笔法训练

《礼器碑》用笔方圆兼备,变化丰富,很难找到两个相同的点画,通过点画归类练习,既培养我们敏锐的观察力(关注细节),又训练举一反三的综合笔法应用能力。

偏旁部首归类分析临摹

部首是构成汉字的基本部件,掌握一种部首写法,可以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在《礼器碑》中,同一个部首变化多端,轻重、形态各异,通过分析归纳,找到其中的变化之道,应用于创作。

单字分析临摹

《礼器碑》字法特点:端庄典雅、萧散自然、字态变化多端。主笔突出,尤其是波挑点画,收笔前重按,多见方折,波挑力重千钧,而又具飞动之势。其短小点画精巧灵动,极具变化,与主笔和谐共处,主次分明,主架大气,次笔穿插灵活自然,字势或端庄典雅,或参差错落,或欹侧险绝,疏密对比,收放自如。可精选25-30个典型范字,应用“临帖六部曲”(一读二写三比较四改写五重写六应用,具体内容及其应用请参阅《青少年书法·少年版》2015年1月刊本人主讲的“小篆《峄山刻石》技法讲座”连载6)进行准确的分析临摹。临一字当掌握此字的气息、笔法和字法,笔意畅达之际,自然体会到笔情墨趣及书法学习的快乐。

集字创作

我们在临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礼器碑》的整拓来学习。现在学习的范本都是割裱本,字与字之间的关系是错位的,割裱之后拼在一起的内容会给人以跳跃、不和谐的感觉。无论是读帖还是临摹,都需要兼顾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临帖,实际上写的是你对它的认识,而不是局限于再现某个字。

《礼器碑》的章法遵循秀雅一类的风格特点:纵有行,横有列;字距宽,行距密。“集字创作”是在“分析临摹”的基础上,将《礼器碑》内容重新加以组合的一种临习法。如果按照不同形式书法作品的章法要求,集句、集联、集诗、集文……加上落款、印章,就是“集字式创作”作品,这是书法创作的初始阶段。

模拟性创作是书法创作的第二阶段。所谓模拟性创作,是在印象临摹(背临)的基础上,以《礼器碑》为参照,分析、提炼原碑的字法和点画特点(透过刀法见笔法:笔形、笔意、笔态)、空间构成规律、章法特点及其墨色变化规律,并应用于具体创作中的一种创作方式。

读帖和背临训练是模拟性创作的基础。读帖得之于心,背临应之于手。只读不临,则手不从心;只临不读,则心不从手。黄庭坚《论书》说: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会之于心,自得古人笔法也。

通过读帖,对于范本的笔墨情趣、结构布白、行间疏密、照应起伏等艺术特点,无不默识于心,得其笔意,常做背临练习,促使模拟性创作得心应手。松年《颐园论画》说:

临摹古人之书,对临不如背临,将名帖时时研读,读后背临其字,默想其神,日久贯通,往往逼肖。……终日对临,固能肖其面目,但恐一日无帖,则茫无把握,反被古人法度所囿,不能摆脱窠臼,竟成苦境也。

临写古代经典碑帖,练活了手、笔,熟悉了各种工具材料,手上的表达能力自然就提高了;经常使自身处于作品创作情境之中,对范本予以生发、取舍、转化,经常尝试模拟性创作,才能将所临碑帖转化为自己的笔墨技法,积累创作经验,逐渐走向自主创作,这就是我们临摹经典碑帖的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州大学书法学院2020级3班隶书临创结课展
字道:书法绝句四十三首
刘小晴:学习楷书的意义和方法
刘夜烽:怎样学习书法
赵丹阳、邱志文:沈尹默书法教育思想研究
学颜体需注意的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