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恋曲1990:偃高的往事,我们的歌

    当时间过去,

    沉淀下来的就是最动听的歌曲。

    01:毕业三十年

    2020年的央视春晚,小鲜肉流量明星是主角,

    对于70后,也许兴趣不大。

    网传有一个节目似乎撩动了70后们的神经。

    罗大佑、李宗盛、王菲、那英共同演唱歌曲《恋曲2020》,尽管最终没有呈现。

    我们还是把镜头推回30年前,

    罗大佑成名金曲《恋曲1990》,勾起那高中青葱岁月……

    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么溜走,转头回去看看时,已匆匆数年。

    1990年河南偃师高中毕业,

    30年弹指挥手间。


    02:偃师清华园

    偃师归属于洛阳管辖,

    距离著名的洛阳龙门景区不远,

    面向黄土背朝天,

    对于大多数的偃师老农民,

    鲤鱼跃龙门,家里孩子考上大学是改变命运唯一的出路。

    考上偃师高中,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大学的校门。

    河南省偃师高级中学于1928年建校,1955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重点高中(全省5所),是 1958年河南省第一批24所省重点之一,办学历史悠久,学风优良,素有“偃师清华园”之美称。

    清华大学之于偃师,除了偃高,还有一个单位,据说是清华大学的毕业生有好多。

    那就是邮电部偃师摩托车厂,其生产的黄河摩托当时风靡国内市场。

    也是现在偃师摩托车产业聚集区重要的起源地。

    同样冠以“清华”的光环,偃高和摩托厂的渊源不断,

    偃高的男老师娶了摩托厂的媳妇,

    偃高的女老师嫁到了摩托厂。

    对于学生,周末的夜晚,约上三五个小伙伴去摩托厂澡堂洗澡(好像价格有优惠),

    依稀记得洗完澡,回学校的路,旁边还是庄稼地,

    清风拂面,稀疏的路灯,橘色的光影投在各自红扑扑的脸上,

    阵阵口哨声起……

    03:偃高,云知道

    1987 年这一年最火的明星之一是费翔,这个有着一半中国血统的高大歌手唱着《故乡的云》出尽风头。

    1987年的6月偃师最火的就是年度中考,

    去偃师高中参加中考,附近没有宾馆,要到几公里外的县城住宿。

    从县城到偃高北门,还是一条土路,

    一大早,几公里的蜿蜒小路,

    行走着全县各地来参加考试的初中毕业生。

    场面蔚为壮观,

    远远的就能看到白云下偃高的建筑,

    仰望偃高新盖的四层教学楼在晴空中挺拔矗立。

    节日和考试日,楼顶插上了旗帜,迎风招展。

    除了楼顶的红旗,

    就属几个大喇叭了,

    大老远就能听到,歌声缥缈:

    《故乡的云》:天边飘过故乡的云, 它不停的向我召唤……

    对于我等大多数没有远离家乡的人,当时没啥感觉,

    抬头看天,教学楼顶,白云朵朵。

    心想:偃高入学能不停的向我召唤就好了,

    这个,只有云知道……

    04:巧合

    偃高的录取通知书送到家里的时候,天色已晚。父母激动的表情没有看到。

    庄稼地的活还没干完,就出去了。

    以后的几天,父亲买了糖给街坊邻居,毕竟考上偃高也是村里的不大不小的事情。有来送10块钱的,有送个书包的,怪好。

    同门的达得(偃师土话叔叔)说:真性(偃师话:厉害)啊,你爸上偃高,你也上偃高。

    我只能一笑:巧合。

    无巧不成书,

    等到偃高报道时发现学习的教室和当年参加中考的教室是同一间。

    还是巧了。

    05:梦想的901

    新生入校,编入901班。

    问问高年级同学才知道排班规则:

    87年入学,90年毕业,一个年级总共6个班,

    901班就是一年级1班

    我想说:是1班的班,还是一般般的班?

    等后来开始上课了,明白了似乎901班是要“最好”的班。

    什么意思?

    看老师层面:各个课程的老师都是大名鼎鼎的名师,

    教语文的王旭老师:《荷塘月色》讲的栩栩如生,身临其境,

    教物理的姬德正老师:分明是院士的水准,

    教数学的张合奎老师:一幅茶色的眼镜传神传道,

    逯建星老师的“红布挑逗高卢牛”,让我们瞬间有了出国穿越的感觉,

    王少干老师的英语同他锃亮的高跟鞋走路的声音一样,好听有节奏。

    侯老师、武老师、田老师等名师虽然不直接教901班,

    也非常关心901班,(班里有牵挂,你猜为啥?)

    ……

    当然:班主任兼历史课的席占江老师是著名的青年优秀教师,

    同时还是公认的美男子。

    看学生层面:按照考试的时候学习成绩从1到6依次分班。

    于是,901班集结了中招考试第一名和保送生第一名等等尖子生,

    看起来,901班的梦想是“争当第一”的1班。

    可,梦想也是有遗憾的,

    有些事是猜中了开始,无法预知结局。

    到了二年级,文理分科,

    901班最终被拆分,变成了纯文科班。

    年级所有的文科尖子云集901班,

    成就今日银行、政法、新闻、教育、企事业等领域先锋人物。

    06:“话机型”教学楼

    偃高教学楼呈“品字型”,一楼为高三年级,二楼为高二年级,三楼为高一年级,四楼为女生宿舍。

    尽管没有水管和厕所,当时偃师高中的四层教学楼属于全县高中最好的。

    901班的男生宿舍没有在南门的男生宿舍区,住在教室对面的大房间内。

    上个厕所,洗个脸要到操场西南角的公厕里。

    习惯了没觉得有啥不方便的。

    整个教学楼,俯视就是一个“电话机”,

    手柄位置是2、3、4、5班,听筒和话筒位置是6班和1班。

    话筒位置自然要提高演讲水平,

    偃高的演讲比赛,除了1班,其他班也很积极。

    演讲大会上,张吉祥老师作为教导主任,讲红楼梦水平很高


    除了演讲,在1班,颜值与才华横溢,

    一军:成绩优异,战无不胜的铁军,

    一杰:家是芒岭乡的帅哥丰,

    二峰:来自南蔡庄乡的公认的过目不忘神童阿峰、数学天才阿峰,

    三东:县直中学的“舞神东”,顾县脱口秀的“幽默东”,来自山化的“短跑东”,

    四才女:黄河文学社美女编辑、化学才女、姐妹红、颜值梅妹,

    五子弟:教师子弟云集于此。

    另外:“台球达人”阿果、“牛仔王子”阿寇、“费翔高度”阿文、阿铎、阿建、阿民、阿国、阿朋、阿鹏等等……

    其实,说实话,1班的同学每个人都有不一般的经典故事。

    901班的“品牌”是经典的。

    07:战神--905班

    文理总是要分科的,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话别老901班,并入905班,

    早听说5班“硬核”之班,果然如此。

    楼上楼下,年级之间难免有摩擦。

    89级作为大哥级别,在和905班的“对垒”中也不占上风。

    当然“战争”过后,握手言欢是常态。

    5班也是星才灿烂:

    “保送才子”阿斌、“围棋天才”阿流、“霹雳舞王”阿武、“百米超冠”阿山、

    “偃化口王子”阿贤、“睡觉中还会解题”的阿虎、“第一中锋”阿亚、物理学家”阿进,

    太多精彩过目云烟……

    班主任李向阳老师说:有才气!

    赵国斌老师的共同感觉:别看你们整天吊儿郎当的,正事还是干好的。

    物理张军召老师更是一带三年:成功属于你们。

    后来张秉成老师更是每个人赞美有加。

    5班的各位同学构架了905班豪放的品牌……

    08:潇洒--914班

     回乡下一年,没有参加90年高考,来年编入91年级4班,

    如此下来,以应届生的身份进入三个班级,我也是真服气我自己了。

    大学期间以及毕业之后,兵营等同学在省会,郑州乃至开封成了外地的活动“大本营”:

    中医学院、河医大、轻工学院、农大、照相机厂、纺织机械厂、机电专科、紫荆山公园、河南大学……

    914班的才子佳人们,浪漫多多。

    想当年,位于学校开水房与食堂之间的914班男生宿舍,

    上厕所还是不方便。

    代号为“普、斌、升、峰、兵、卿、、辉、乐、……”等组成的一支“厕里蹲敢时队”由此诞生,具有高超的品牌战略规划力,和超强的组织执行力。

    后来据说全班模仿。

    昔日的这支队伍成就了今天,

    来自农业、建设、医疗、公安、银行、通讯、设计、教育、机电……等领域的大咖,

    由中医到西医,由偃师到洛阳,由平顶山到开封,由郑州到北京、由上海到深圳……

    上海、郑州、洛阳医疗914专家团、伊滨区农业生态企业家、保险、机电专家、帝都三峰会、偃洛郑开四地帅哥美女诗人郊游团等等都是914班的响亮“品牌”,

    队长变院长,队员变大亨。

    璀璨数十年,

    时任英语教师的姬安乐老师、教生物的田荷生老师、物理兼班主任赵世润老师……

    良师益友,借用王铁汉老师的一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偃高毕业真能干”,

    ……

    1992年河南省高考状元李念真、1989年河南省数学竞赛第一名韦立祥。

    郑大一附院,偶遇“宇宙最大的医院”的医疗专家,同样是偃高同学校友。

    偃高处处皆俊才……

    09:食堂演义

    高中三年,一个年级在学校前后会遇到5个年级。

    90年毕业,前有88级、89级后有91级、92级,

    跨年级接触最多的地方就是偃高的食堂,

    疙瘩汤加萝卜冬瓜菜加黄馍是标配,

    水煮萝卜冬瓜自然没啥味道,馒头不熟也已经适应,

    把面搅拌成鸡蛋丝状,也是一绝,好喝。

    当年的食堂没有桌椅板凳,只有孤装(偃师土话蹲)在地上吃饭。

    每年的元旦晚会中午改善生活,炸酱面,

    好吃不贵的炸酱面自然是当时的“爆款”美食,

    不过“爆款”自然会有“暴脾气”,

    插队和群架时有发生,

    面条与碗筷同飞,嘴巴与拳脚齐下,

    不过康校长(北师大毕业,时任偃高副校长)一来,立马秩序井然。

    那时候,“老康来了”成为偃高的纪律口号。

    吃完饭,锯末开路,拖地搬凳子,开始办联欢晚会。

    偃高的新年晚会水平还是很高的,

    89年那个新春联欢会,大雪纷飞。

    食堂舞台飘出“我爱你塞北的雪”简直就是小“殷秀梅”。

    姬志京老师,琴弹的特别好,忘记了在哪一年的晚会上表演了……

    偃师高中,人才荟萃。

    10:老温当关,晚了不开

    门卫加打铃是老温的工作,老温兢兢业业,晚上定时关门。

    出南门有几种情况,

    1:大门西边的小卖部买日用品。

    2:门口的饭店吃饭,老李饭店的清汤羊肉汤5毛一碗,2毛一个烧饼,就是一顿美食。

    3:去东边的电机厂吃饭。

    4:饭后去南门外的庄稼地散散心。

    当然恋爱是不允许的,后来偃高的“拉手门”事件,其实本意是让学生不要早恋。

    回到以前,白天谈俩爱目标太大,晚上下来自习出去,回来玩了,老温锁门了。

    所以,谈恋爱不省事。

    11:河洛风光

    偃高在校生农村居多,定期家里会送面过来到学校食堂换成学校粮票,一般不直接用钱买粮票。

    5月天气多变,一个电闪雷鸣的周日下午,正在宿舍避雨。

    上铺的阿涛从外面进来告诉我:

    “你爸来啦”,

    “噢?天不好,咋来了”出门到楼下,

    父亲正在解开28自行车后座上的一袋面粉。

    “还好,面没有淋湿”父亲摸了把脸上的雨水,

    “身上湿了不要紧,面粉不能湿,拿的雨衣给面套上了。”父亲说着,从车前把挂着的黑色皮革包里,拿出一塑料卷。

    “你妈刚跳(偃师话:卖)的粮食,这里有五张十块钱,包好了,没淋湿”,

    ……

    收拾完,送到校门口,

    风雨中,望着父亲湿漉漉的背影,逐渐远去,

    省吃俭用供学生,塾知天下父母心……,

    能够理解朱自清的心情……

    从此,坚持每隔两个星期回家一趟。

    因为,从偃高回家,有一条父亲喜欢骑车经过的路,

    沿着洛河大堤,一路向西,

    如晴日,一轮夕阳挂树梢,

    惊飞老蛙(偃师方言:乌鸦)一片,

    沿洛河畔进入洛河、伊河之间的鱼米之乡夹河滩(岳滩、翟镇、佃庄三镇),

    融入偃师八景之一

                   夹河渔歌

    轻舟片叶挂飞蓬,弱笠蓑衣溪上翁。

    数曲歌残两岸雨,一声棹破隔江风。

    桃花浪里春长住,杜若洲边瓮不空。

    醉卧顿忘天地老,浮沉宜与世人同。 

    耳边响起罗大佑的经典:

    或许明日太阳西下倦鸟已归时 

    你将已经踏上旧时的归途……

    偃师高中:恋曲1990

    回忆见过的88级、89级、90级、91级、92级师生,

    聆听其余未曾谋面的校友精彩之歌……

    原创文章,转载须告知并注明出处(文中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耀强频道:个人与企业品牌塑造之道,先锋品牌人物前沿观察,欢迎与作者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感悟-人生哲理
【夜读】写给每一个从小地方到大城市打拼的你
恩高故实:琢玉1321
关于人生感悟的哲理图片
经典的人生感悟【哲理美文】
人生感悟经典哲理全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