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感动中学生的100个故事编者的话 编委名单 序言

编者的话

记得闻一多先生说过,四个古老民族差不多同时开始唱歇:印度人和希腊人是在歌中讲着故事,而《旧约》里的“希伯来诗篇”和中国的“三百篇”则是抒情诗。中国从《诗经》、《楚辞》到唐诗,有热衷于写抒情诗的诗学传统,而讲故事、演戏则是比较晚出的,小说、戏剧要到宋以后才繁荣起来。

闻一多先生还说,中国文学在元代才算是“故事兴趣的醒觉”。他推断,按文学的世界化趋势,诗歌将不可避免地退隐到历史的一角,而“故事”将主宰整个文学史。

应该说,后来的文学实践证明,闻先生对文学发展的宏观把握是比较正确的,但是他对故事在历史上的形态则没有看得很清楚。中国故事实际上来源于两个系统,一个是它的文本承统,另一个就是它的世俗系统。前者掩藏于中国早期的诸子百家学术中,而后者的原生态虽说我们今天仍无法一一钩沉,但它们肯定是大量地存在着。

有专家作过统计,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国积累的民间故事书面资料就就达十多万篇。八十年代以来,在文化部统一部署下,为编纂出版十大民族文艺集成和志书,开展了大规模民间文学的采风活动,记录到各地民间故事一百八十多万篇。就此数量而言,这是其他任何一种文体所不能望其项背的。

到了今天,随着人类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传播信息渠道的多元化,故事的文本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我们看到这两个系统有时会结合起来,形成故事的“第三条通路”。比如,不少学者教授演讲时,不再像以前那样引经据典、大掉书袋了,而是不时地插“科”打诨”(实质上是小故事)。他们这个小故事可能是自己的欣然心得,也可能是从别的地方借鉴而来的.但是那些故事在未来的日子里就以不同的版本形式在民间到处流传。

早几年前,编辑部同仁就酝酿着一个理想主义的梦,那就是在故事的旗帜下好好地编它几本故事书。它要以“故事”为视点,以“大故事”为视野考察故事本体。它远可以是五千年流传不绝的传统民间故事,近可以是我们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左可以是学者作家的讲谈、清谈,右也可以是老百姓的油盐酱醋茶;上可以是都市流行的新传说,下也可以是充满乡土味的龙门阵……总之,我们的原则是大凡有意趣、有意义、有意味者,统统可以收罗到我们这个系列中来。

自然,它们必须是同一类别中的精品,是已经接受了读者的检验,并将经受时间的检验的。且以民间故事为例,据悉印度古代有三部故事集,其中有一部就叫《故事海》。我们认为这既是一种形象的称谓,但道出的却也是实际。说它是海,其意不但在它的壮现,而且也在于它的量多。中国的民间故事数量之多,是不在印度之下的。现在要把它搞成一个选本,那就不但要有全本的视野,还要有定本的手段。可以告慰读者的是,这个选本目前应当说是中国的惟一的民间故事代表作。“故事精品系列”中的其他几本图书,也莫不如此。

它们除了提供密集性的信息之外,还将保证这些信息的有效性。有一个作家曾把人生经历划分为五个时段:图面、故事、小说、哲学和宗教。青少年读者亦即对应于故事这一时段。因此,可以说我们编辑的这套书主要是为青少年服务的。我们编辑的宗旨是,青少年续者不要把读书当作负担和辛苦之事,而是要当作一次愉快的精神旅游。一年前的一次高考中,有个考生把《故事会》上的故事“搬”到了作文中得了个满分。事后人们对于这个行为的评价见仁见智。但人们却没有进一步去想:这个学生在阅读故事时基本上是无意识的,为什么他会对这个故事记忆犹新,或者挽记忆尤深?用前面的话来说,这是文本系统对世俗系统的作用。也是故事的秘密之所在。

最后,我们诚希望这套“故事精品系列”能合于两个方面的要求,这就是“藏”与“显”。所谓藏者,就是把它们放在柜子里五十年,拿出来还鲜活乱跳,通体散发出一种文化的生命力,而不是静静地站在书架上消磨着尘灰的侵蚀。而所谓显者,就是相信它成为一种“行走的文学”,能活在读者的眼睛里,活在读者的口头上,合着读者的生命节奏一起跃动。

《故事会》编辑部

二○○一年九月十日

青春读本

感动中学生的100个故寓

      编:陆震谷

    副主编:高 

庄小凤

石宝珍

编委:陆震谷      庄小凤  石宝珍

张怀平          杜育敏

宋岳兴

    参与编选的学生社团: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紫藤花》文学社

         上海市位育中学《钟声》文学社

上海市第二中学《七色光》文学社

麓恒甫职业技术学校《卉泉》文学社

学会感动()

当代中学生是怎样的一代人,下一个定义真的很难。他们本来就思维敏捷,又面临今天这样一个观念不断更新的时代,他们的思考自然更是十分的活跃与前卫。好在我们这些当校长的,每天与他们相处在一起,能直接感受到他们呼吸的天空。比如在教室里,我们常常与他们讨论一个又一个富有思辩的话题,在课堂外,与他们评议人生百态。他们感情危机,我们与之促膝谈心;他们情绪高涨,我们也会与之共度好时光——也许你可以说我们是最熟悉他们的人,但现在你要我们用一个哪怕最宽泛的概念来表述他们的感情世界,可我们只能说做不到!

那么,编辑《青春读本——感动中学生的100个故事》,我们与其凭着经验千百度寻觅,还不如让他们自己来选。历时一年多,从学生自己的几万份推荐稿中精选出一千多份,又特邀上甫中学、南洋模范中学、上海市第二中学、位育中学、董恒甫职业技术学校等五所沪上著名学校的同学们再从中推荐,依其多数同学的公认,才集出这百篇故事。这种大浪淘沙式筛选出的作品能否冠之以“感动”,可以让广大中学生看后再去评说,但我们信以为是!

大干世界,林林总总,可以感动的事很多,但能让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中学生感动确实也不易,感于心而动于情,纵使时光流逝,还能深深地留在我们永恒的记忆之中,甚至影响你一生的作品应属上乘之作。观察一下我们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世界,多少琐事都随风而逝了,然而动情的故事可以流传到很久,为什么?因为人是感情的文化“动物”。如果能让那些感人的故事伴随你成长,陶冶人性,体悟世情,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幸福。

现实生活总是很局限的,我们能够践出这个局限的圈子,去体验一下他人的喜怒哀乐,洞察别人的感情世界,为之或流泪,或叹息,或愤怒,或扼腕,生活中不就多了许多色彩么?

我们需要感动,但我们要学会感动。感动需以深厚的思想积淀为基础,才能体验故事情节所蕴含的感情火花。如果你思想贫瘠,知识匮乏,那么就无法与作品产生共鸣。学会感动,还要具有一颗菩良的心。鄙视冷酷,同情弱者,具有这种道德品质,才能真正体验感动所带来的激情。此外大概还要善于观察,具有细腻的想象能力,与作品中的人物共命运,共呼吸,你的感动才能投入。《青春读本——感动中学生的100个故事》为你学会感动提供了一个条件。这个集子里的故事写的都是凡人凡事,但你细细品析,都能从中感悟人性的伟大和人情的深厚,读来欲罢不能。其中更有诸多人生的哲理,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给人以美的启迪。

还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们,一直苦于不知道现在的中学生喜欢什么作品而多方求索,那么这本几乎是由他们自己编辑的集子,就非常清晰地透露出当代中学生阅读倾向,是一本很好的教参。

还有研究中学生思想工作的老师们,更可以从中探究他们的感情世界和价值取向。

家长们不是要教育自己的孩子们么?那么也该读一读这个集子,从中任何一个作品,都是最有说服力的书面教材。

所以可以这样认为,《青春读本——感动中学生的100个故事》不仅仅是适合中学生的课外读物,它更是我们师长的业余教材。

面对那么多的推荐者,我们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但我们从他们的推荐中,可以感受到他们情真意切之心。有的同学是把作品一字一字抄录以后再寄来,认真的态度也使我们“感动”。这些作品也许没有泣鬼神惊天地的壮举,也没有缠绵徘侧之情意,但这些事情就像发生在我们周围,不“纯屑虚构”,写尽了友情、亲情、爱情这篇大文章,然而读来却令人遐思不尽,你会感到这真是一种阅读的享受。

我们衷心希望读过这本集子的同学能从中受到启示而走向成熟。书是我们的好朋友,有这样的一位好朋友与你相伴,而且是你同龄人的馈赠,你一定会真心喜欢《青春读本——感动中学生的100个故事》!

    陆震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真实的故事,好感动
对自己文章分析阅读周国平仅得69分?
No.100 读书 | 什么是物理感觉?中学生如何训练物理感觉?《物理感觉启蒙读本》
深知面临的处境,仍无怨无悔前往!他的故事,看了好感动!
“如何用王家卫的方式写一段关于雨天的故事”看完居然好感动!!
2010年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书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