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家诗3

新刻五言千家诗笺注

琅琊王相晋升选注

莆阳郑汉濯之校梓

五言绝句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此先生高隐自得,不求闻达而不系情于世务之寓言也。言方春暮犹寒,日高而始寤,不觉其晓,但闻窗外啼鸟之声也。因想昨宵枕上风雨之声不绝,想庭前花吹落不知多少矣。因风雨而恋春眠,闻鸟声而未起,仁花落而不知,其萧然闲适之情,亦可见矣。○孟浩然,以字行,襄阳人。开元中隐居鹿门山。盛唐。

遇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江岭,江西之庾岭。流人,有罪而流放于岭外也。浩然访友不遇,而伤其被放而作也。袁拾遗,洛阳人,孟公之友也。特至洛阳访之,不意袁已被罪免官,而流放于岭外矣。故作诗寄之。庾岭地暖,梅花早开,公盖未至也,故曰闻说。言岭梅虽早,岂如故园春色之可乐哉?惜才人之不幸也。

送郭司仓  王昌龄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浪掾,春潮夜夜深。

掾,音雁。司仓,今之管粮主簿也。掾,属吏也,县佐为掾。少伯送掾而惜其去。言吾门庭芳春而淮水映绿,暂留饮饯,以尽地主之心也。良掾虽难留,而明月已随掾而去矣。掾虽去,而幸淮水春潮,夜夜弥深,而相与共居于此水上也。○昌龄,字少伯,江宁人。开元中仕至龙标尉。盛唐。

洛阳道  储光羲

大道直入发,春日佳气多。

五陵贵公子,双双鸣玉珂。

五陵,帝王灵寝,附近之处,多贵臣所居。玉珂,马饰也。此言东部贵游之盛也。言东部之衢宽阔,而路直如发。芳春而景物韶华佳丽,游骑之多,而五陵年少之贵介公子,双双两两,并马春游,鸣銮佩玉之声,相续而不绝也。光羲,衮州人。天宝中为御史。盛唐。○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山在宣州城外。太白登山独坐而作此诗。言山有鸟有云,独坐之久,鸟与云皆飞散,惟己与山相对,是人不厌山,山不厌人也。○李白,字太白,贺知章号公为谪仙。供奉翰林。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此登楼眺远之作也。登此楼时已薄暮,但见白日衔山而欲尽,黄河之水由西滔滔东入于海矣。然楼中所见,尚为山所蔽。而楼之上更有一层,于是登最高之处而望之,则千里长河及群山万壑,俨然在目矣。○之涣,盛唐诗人。

观永乐公主入蕃  孙逖

边城莺花少,年来未觉新。

美人天上落,龙塞始应春。

龙塞,龙荒边塞之地。唐凡以宗女出嫁外蕃,例封公主。逖见之有感而作。言边地苦寒,莺燕不至,春花罕发,虽过新年而未见春光之丽。今公主自京而来,如从天降,应使边塞遐荒之地,始知春色也。○逖,武水人。中书舍人。盛唐。

伊州歌  盖嘉运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此代边人之妇思夫之作也。言夫不可见,惟忆梦寐之中或见之。无奈莺啼,时惊梦觉,故欲打散莺儿,不使啼惊吾梦,庶妻魂可到辽西与夫相见也。○盖嘉运,晚唐人。盖是时为西凉节度使。或曰盛唐。(编者按:据《全唐诗》诗题作《春怨》,作者为金昌续,临安人。)

左掖梨花  丘为

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

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此初仕而以花自比,求知于主之作也。言梨花冷艳如雪,开自宫垣禁掖之中,生香而袭御衣也。春风自四方而来,犹主恩难冀而莫定。吹向玉阶飞舞,犹小臣时得傍君,以希龙颜之一顾也。○丘为,嘉兴人。官太子右庶子。盛唐。

思君恩  令狐楚

小苑莺歌歇,长门蝶舞多。

眼看春又去,翠辇不曾过。

此写宫妃望主之情也。言小苑之内,春暮而莺声已歇;长门之中,但观蝶舞耳。是一年之春又去,而君王之翠辇曾不一经过焉。则宫中之人,伤春而望幸可知矣。○楚,敦煌人,相宪宗。子,相宣宗。

题袁氏别业  贺知章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非正居为别业,如园林、书院之类。此春游闲玩之作。言观林泉之佳趣,偶来坐此,初不识主人之面;主人愁无钱沽酒,我自有钱以沽也。○知章,字季真,四明人。武后时为学士。初唐。

夜送赵纵  杨炯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此送友诗。言赵子赵人,其才如赵王连城之璧,天下闻之久矣。吾送子于明月之下,还归赵州本国之故府,而皎然明月照满前川之上,犹得与故人共之也。○杨炯,华阴人。举神通,为盈川令。与王勃、骆宾王、卢照邻为初唐四杰。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篁,竹也。竹本清幽之品,故曰幽篁。此言独居之乐也。维在辋川竹里馆中,独坐幽竹之下,挥琴一曲,长啸数声,深林之中,人不知之,但有明月相照而已。○维,字摩诘,开元中为尚书右丞。盛唐。

送朱大人入秦  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以剑赠友之诗也。言故人向长安而去,长安有五陵,多豪侠所居,不可无剑也。故赠尔以千斤宝剑,以表吾平生一片尚友之壮心也。

长干行  崔颢

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相问,或恐是同乡。

横塘,在金陵麒麟门外。此拟游女与游子相问答之辞也。言游女问郎家住何处,不待其答,而又自言家住钟山之横塘;疑郎声音与妾相近,故停舟而借问之,恐是故乡之人,可相诘而致殷勤也。○崔颢,汴州人。开元中司勋员外郎。盛唐。

咏史  高适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仕,犹作布衣看。

绨袍,丝绵之袍也。昔魏以须贾、范睢使齐,齐王重睢之才,赐之金,而不发贾。贾归而诉于魏相魏齐。魏齐以睢通于齐也,而痛杖之。死而复苏,乃逃于秦,更名张禄,说奏昭襄王。王大悦,拜为相,征伐诸侯,威震天下。魏使须贾入贡于秦。睢闻贾来,乃敝衣而先谒贾。贾见其寒而怜之曰:范叔尚在乎?何一寒至此哉!乃解绨袍衣之。睢曰:幸得不死,为丞相张君御车耳。贾曰:吾数见张君,门者不纳,子为我通之。睢乃为贾御车至相府。睢先入,贾讶曰:范叔何久不出?门者曰:乃丞相张君也。贾惊,肉袒葡萄谢罪。范睢曰:汝罪当死,今得不死者,以子绨袍恋恋,尚有故人之情也。乃赦之。高言:贾虽有怨于范,然怜其寒而衣之,不知其鼎贵,犹以为布衣寒士也。○适,字达夫,沧州人。历官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盛唐。

罢相作  李适之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

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乐圣,故人以清酒为圣人,浊酒为仙人,皆隐语也。公退位有感而作也。言已无能,不堪居相,当避位以让贤者。安居无事,惟衔杯纵酒以自乐也。然昔之为相,宾客满堂;今已去位,而门庭冷落。顾我而来者,曾有几人哉?○适之,唐宗室。天宝中为左相。善饮,与李白等为饮中八仙。盛唐。

逢侠者  钱起

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

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剧,音吉。剧孟,汉之大侠。起藉以比侠者也。燕,赵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如荆轲、聂政之流,至唐犹盛也。起路逢剑侠之士,因作诗以赠之。言子固燕、赵之侠士也,与子幸逢于洛阳道中,又汉侠士剧孟之乡,于是两心相契而纵谈悲壮不平之事。无奈高谈未尽,而夕阳已斜,又将分手而别也。○起,字仲文,吴兴人。天宝中及第,官考功郎。中唐。

江行望匡庐  钱起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周有匡俗先生结庐于此,其后成仙,故名。庐山在九江府最高,江行千里内皆见之。六朝,吴、晋、宋、齐、梁、陈也。多有高僧,止息于此。起欲登山,值风雨所阻而不能上。舟中仰望,但见云雾弥漫而已。意此云雾之中,必多尊宿,恐六朝之高僧或有存焉者耳。(编者按:此诗一称钱作。字瑞文,钱起曾孙,唐昭宗时进士,官中书舍人。

                 答李浣  韦应物                

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

楚俗饶词客,何人最往还?

饶,多也。词客,才人也。浣,韦之友也,仕楚而归,以诗赠书,韦答之以诗曰:子问吾近状乎?惟林中读《周易》,池上对白鸥而已。子自楚来,楚中多才,如屈原、宋玉者,今亦不乏。子与何人往来酬唱而最为得意者乎?○韦应物,京兆人。仕至苏州刺史。中唐。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梦得客邸伤秋之诗也。言秋风何来处?但见逐群燕而南飞,则知西北凄凉之风也。朝来飒飒而吹庭树,人皆闻之,惟孤客不寐。方其中宵,透帘帷而响林树,则吾已闻之久矣。○禹锡,字梦得,中山人。贞元进士,仕至太子宾客。中唐。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幽人,高旷幽隐之人。怀秋丹而作也。言秋夜怀故人,不能即枕,因散步吟咏于凉天夜月之下。秋山空寂,松子飘落于满径,想此夜景凄清,而我所怀之幽人,当此时亦未眠也。

秋日 

返照入闾巷,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秋风动禾黍。

山居寂寞之作也。言夕阳返照于门巷之中,则此日已暮,忧从中来,不可解结,有谁相与共话而暂为消释哉?匪惟无人共话,而夕阳古道之中,且无行人焉,惟有西风萧瑟,吹动田间之禾黍而已。○耿,河东人,大历中为右拾遗。盛唐。

秋日湖上  薛莹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苏州太湖,一名五湖,又名震泽。此湖上怀古之作也。言泛游子五湖之上,日落而烟生,风气而波动,则游人之愁绪兴也。况日落而此日已逝,秋深而此岁将尽,吴王月霸五湖千古之事,已为陈迹而不可问,已付于东流之水矣。又何言哉!○薛莹,晚唐人。

宫中题  唐文宗

辇路生秋草,上林花满枝。

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

辇路,宫中御道也。天子受制于权宦,有感而作也。无心游赏,御驾久稀,则辇路草生矣。春草未除,秋草又生,春花久落,秋花又开,而上林之游宴,亦久不临赏矣。此无限之关心,虽近侍之臣,亦不得而知之矣。○帝讳昂,穆宗之子,在位十四年。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访友不遇,自为问答之词也。言我访隐者,值其它出,因步之松下而问其童子焉。童子言:“我师出门采药。”问其何处,言:“只此山白云深处,而不知其所在也。”则幽人高隐之意,自在其中矣。○贾岛,字浪仙,范阳人。仕终长江主簿。晚唐。

汾上惊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风摇落,秋声不可闻。

许工奉使,渡汾河而惊秋之作也。汾上去东都未甚远,而言万里者,将有万里之行也。客方有万里之行,何堪北风早至,云物凄凉,木叶飘摇,秋声悲壮,则前途遥远,愈久寒凉之地,长途之苦,可胜惜哉。○,字廷硕。相玄宗,封许国公。初唐。

蜀道后期  张说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燕公与友自蜀而归,间道相期同入东都,公有事失期,而此人先归,故赠以诗也。言为客之归欲早,虽先归一日,亦以为快。是以与子订期,携手同入于洛,不意秋风趁子之便,不待我而已先入洛,则我之后期可知也。○张说,字道济,洛阳人。相玄宗,与苏俱有文名,掌朝廷制诰、著作,人称“燕、许大人手笔”。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此见月思乡之作也。言将寝之时,明月入窗,照我床头,其白如霜。而床前安得有霜?举头而观,则明月正当空也。因月而疑霜,因霜而思寒,月冷霜寒,则低头徘徊,致动我故乡之思矣。

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太白流寓池阳有感而作也。言吾发因愁而白,若以茎计之,应有三千余丈。则离人之愁思,又比白发犹长也。而吾初时览镜,发未白也。不知日照日生,日白日多,如秋霜肃而草木黄落也。然而明镜之中,安得有秋霜哉?亦愁之所使也。

赠乔侍御  陈子昂

汉庭荣巧宦,云阁薄边功。

可怜骢马使,白首为谁雄?

汉桓典为侍御史,有威名,人称为骢马御史。伤侍御以直道而不见用也。汉朝廷,犹本朝也。巧宦,不以正得官,贿赂权要而迁职也。云阁,犹言云台、麟阁,指边疆武臣也。力战御边,反不蒙赏。公侯之位,亦巧宦者居之,是文武皆不以正也。子为御史,自壮至老而不升迁,直言不用,白首立朝,一片雄心为谁而效乎?○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官右拾遗。初唐。

答五陵太守  王昌龄

  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梁,信陵君魏无忌食客三千馀人。别田太守之作也。昌龄客武陵,将返金陵,太守钱之,答以诗也。言吾仗剑为千里之行,感君之意,临别而以一言相酬可乎?念我曾为游客于大梁矣,受信陵君知遇之隆,今虽他往,敢负其恩哉!以大梁比五陵,以信陵比太守也。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陶公居柴桑,九日,太守王弘使白衣人送酒。此从军而思故园之作。言身在军中,边警稍息,当此佳节,非无高山可游,秋色可玩者,其奈无人送酒而此兴遂阑。军中稍闲,而长安扰乱,军上播迁,而吾乡故园之菊,恐应践踏为战场矣,伤哉!○参,肃宗时为侍御史,仕至嘉州刺史。盛唐。

婕妤怨  皇甫冉

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

借问承恩者,双娥几许长?

汉成帝婕妤贤而无宠,后人多咏之,谱入乐府。此拟古乐府题而写婕妤之怨也。昔婕妤静处深宫,不希恩宠,见别宫如花之女,奉诏而入建章宫。又闻昭阳殿内已命凤管鸾箫以宴之矣。试问承恩之美女,双娥之眉黛几许之长,则亦同吾一样之娥眉也,有何异哉?○冉,晚唐诗人。

题竹林寺  朱放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更得几回过?

言岁月易度,游赏难期。此地烟霞名胜之区,人迹罕到,故吾于此殷勤眷恋而不忍去,自此之后能有几回再到也?○朱放,襄州人,为曹王参谋。中唐。

三闾庙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楚大夫屈原,掌昭、屈、景三家之族,故称三闾大夫。吊屈原也。屈原忠而见疑,投江而死,楚人哀之,故为立庙。故诗意曰:湘、沅之江水滔滔不尽如屈之怨,一何深也!我来吊之,但见白日以暮,秋风乍鸣,枫叶萧萧,飘红满径,不胜今昔之感也。○叔伦,字幼公,润州人。仕容管径略使。中唐。

易水送别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燕丹,燕太子丹也。壮士,刺客荆轲也。昔燕之刺客荆轲之入秦也,燕太子送之于易水之上。荆轲按剑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其慷慨激烈,怒发冲冠,遂石步成,为秦所杀,而悲歌壮气,千载犹生。故宾王于此地别友,感荆轲之事而咏之曰:昔年荆轲曾于此地与燕子别也,慷慨悲歌,其发冲上,直指于冠矣。此人已没,此水至今犹寒,其千秋英烈之气,犹可相见也。○宾王,义乌人,为临海丞。作檄文讨武后,兵败为僧,居灵隐寺。中唐。

别卢秦卿  司空曙

知有前期在,难分此夜中。

无将故人酒,不及石尤风。

石尤风,打头风也,能阻行人之将发。别友而欲留不可得之诗也。言与子为别,明知有后会之期,无奈此时此夜之情何。故人有酒,思留之而不可得,反不如石尤风能阻行舟,使我二人不得遽别

答人  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隐者居终南,自称太上隐者,不知姓氏寿年,人见而间为问,故答以诗。言我偶来至此枕石耳眠,眠觉而仍归山,山中无有岁历,不知年月时节,但见暑来寒往,不忆其为何年何月也。其高致如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交谊典 第二十五卷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带头大哥”
好诗例说 || 孟浩然之《过故人庄》【总第557期】
88则唐人五言绝句精选
潇洒诗仙李太白,用诗句走过半个盛唐
咏史原文、翻译及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