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汉书》 伟大领袖学不得

《世说新语》有一则,说某甲很欣赏某乙的“识度”,某乙曾组织子侄辈燕饮,讲家风,某甲认为既正确,又风雅,遂亦学之。

 

有好事者告诉了某丙,丙曰,他学人家啊,“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魏晋人善谑,于此略见一斑。

 

他们都是当时高干,甲、乙前辈,丙则后来,能开开玩笑,风气使然。

 

因感自古学在“形骸之外”者,不乏其人。

 

《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出去为领袖打仗,听说两个侄子在帝都,专好结交侠客,就很担心。

 

马援给他们写了封信,训诫一二。

 

信上说,对我们这样的家族来说,讲政治、谦虚谨慎、注意敏感性、对领袖老实,永远都不只是一个说法而已,要落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上。

 

我有两个好朋友,一个龙伯高,一个杜季良。

 

龙伯高这个人,厚重,谨慎,不出风头,作风过硬,是我敬重的,希望你们能学他。

 

杜季良这个人,豪爽,任侠,讲义气,圈子广,官场和道上都有好名声,也是我敬重的,但不希望你们学他。

 

“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効也。”

 

为什么呢?

 

马援叹息说,怕你们学在“形骸之外”啊。

 

“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伏波将军真是明白人。

 

不得,犹为,这是一种学在形骸之外的退路。

 

从前,一些革命者,起来造反,抱着“杀人放火金腰带”的思路,裹挟众人,把事搞大,占个山头,开口便是,即不成,不得称孤道寡,就折节投个领袖,屈膝事大,若济,犹不失为公侯。

 

一样改变命运。

 

可谓学领袖肇基不得,犹为从龙辅弼。

 

旧史世家列传数英雄,大多类此。

 

这是乱世故事。

 

倘若盛世,还要学伟大领袖、肇基之君,且又学在“形骸之外”,不得其斗争妙法,那就麻烦了,甚至可笑。

 

比如《史记》中,淮南王刘安,觉得自己是伟大领袖的亲孙子,对中央不太服气。

 

他在封国,经常对着地图,研究战略,说从这里、这里进军,从那里、那里统战,打下这里,堵住这里,再守好这里,便可直下帝都,径取天下云云。

 

曰高祖当年就是这么伐无道、灭暴秦、诛项羽的。

 

他一心要学刘邦。

 

举凡统战、宣传、整肃、意豁如也,所有的斗争经验,他都想学。

 

刘安说,寡人既是伟大领袖的亲孙子,更是伟大领袖的好学生。

 

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他就要起兵,说中央又出了坏人,自己作为刘家人,有责任清君侧,并关心接班人问题。

 

汉武帝很诧异,咨以重臣,说淮南王这是怎么了?都一把年纪了,还要搞事情。

 

重臣也疑惑,小心道,可能是在学高皇帝吧?高祖提三尺剑,与旧体制决裂时,也快五十了。

 

武帝大笑,打天下真有这么简单?

 

这一任淮南王没学像,事败,自杀,国废为九江郡。

 

《汉书·武五子传》中,武帝的第三子刘旦,也要学伟大领袖。

 

不过,学的不是刘邦,因为在这个时期,他的父亲也已经伟大了。

 

他要学汉武帝。

 

武帝活着的时候,他不敢动。

 

武帝一崩,政治遗嘱立的不是他,他就恼了。

 

他在封国召集干部,说,中央可能出问题了。

 

“帝崩,太子立,是为孝昭帝,赐诸侯王玺书。旦得书,不肯哭,曰,玺书封小,京师疑有变。”

 

刘旦就要学武帝,办大事、搞斗争、抓意识形态,敢想敢干。

 

他通电全国,说“上弃群臣,无语言”,某元老也没说话,中央有几个人,说自己是托孤,然后就立了新君。这件事,不是很合组织程序。

 

“甚可怪也。”

 

制造紧张空气。

 

然后,他高调上书,说“窃见孝武皇帝躬圣道,孝宗庙,慈爱骨肉,和集兆民,德配天地,明并日月,威武洋溢”,三代以来未有,真天降伟人。

 

“请立庙郡国。”

 

建议中央先开大会,讨论已故伟大领袖的历史评价问题。

 

对手一看,如临大敌。

 

如何评价已故伟大领袖,照规矩,是新君的戏。

 

辅政的霍光就说,这是在抢话语权啊,都抢到中央的前面去了,想干什么呢?

 

霍光想先稳住刘旦,就以中央的名义发了一个文,说燕王的建议很好,中央高度重视,早有部署。燕王忠爱,是广大干部的表率。

 

“褒赐燕王钱三千万,益封万三千户。”

 

提醒刘旦注意身份。

 

刘旦怒曰,“我当为帝,何赐也!”

 

事情就开始了。

 

刘旦很注意学习本朝的革命史,他动员部队说,从前,高皇帝驾崩后,组织上有过一段混乱时期,诸吕危刘氏,所立非其人。

 

后来,我们拨乱反正,让正确的人掌权,这才有了“文景之治”,和当前这个伟大的时代。

 

“我亲武帝长子,反不得立,上书请立庙,又不听。”

 

刘旦的结论是,“立者疑非刘氏!”

 

是时候再来一次拨乱反正了。

 

刘旦说,所有关心刘氏政权前途的干部、战士,都要做一个选择,让正确的人上台。

 

这一刻,他看上去真像领袖和他那帮不安分的老战友。

 

当然,“皆是形骸之外”。

 

他想学人办大事、掌大权,但手艺不行,最后搞砸了,居然还幻想对手会注意团结。

 

结果,中央发文,一读,哀叹,“嗟乎!独赦吏民,不赦我!”

 

流泪,下跪,装孙子,骂自己“奉事不谨”,罪该万死。

 

中央说,是啊,你说的很对,你这样搞,高祖以下,历届领袖,都很痛心。


“当何面目复奉齐酎见高祖之庙乎?”

 

刘旦绝望,只得解开绑大印的绶带,自绞而死。

 

可知学伟大领袖其难哉。

 

效法不得,学在形骸之外,进退失据,徒乱人国,悲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秦郡沿革史4
外戚世家 第十九
霍光,忠臣还是野心家? (评论: 汉书)
「名媛传」为爱情谋逆的公主
失去首辅地位的大汉丞相田千秋
为什么史学大师会认为汉武帝的托孤是一场阴谋政变?真相到底如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