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汉书》01 汉朝好人

自古抓意识形态斗争。武帝治下,有一个时期,要干部们都学些儒术。

 

鲁国有一狱吏,体制末梢,本算不得干部身份,但风气所及,也学了些诗、礼,不料竟让好多事情,起了大变化。

 

他叫丙吉,字少卿。

 

早年间,治律令,参加工作后,认真尽责,积功劳,上调,到廷尉右监当差。

 

说起来,还是狱吏,但细究,也算混中央部委。

 

旧日基层同事都很羡慕。

 

在京有在京的麻烦。

 

干基层狱吏,很少碰到敏感案子、重大犯人,风险较小,威风反而较大。

 

廷尉狱就不同了。

 

稍不慎,就是在政治上犯错误。

 

当日上意多变,下廷尉狱的犯人,死者、罢官亡爵者,固有之,但重新起复,甚至近幸更进者,也有。

 

哪个敢得罪?

 

所以,在廷尉狱当差的人,大多在这种事上用心。

 

廷尉狱吏,抖威风者,当然也有。

 

比如先领袖文帝时,办老军头周勃的案子。

 

中央明确发了文,说周勃是老枪杆子,跟着高祖打过天下,于拨乱反正、拥立今上也有功,但他后来闹情绪,就是大不敬,核心意识不强,坏规矩。

 

所以,下廷尉狱后,狱吏整他,深折辱之。

 

周勃只好装孙子保命。

 

出狱后,哀叹,“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

 

这是特殊情况。

 

不奉密旨,哪个一线当差的,敢动久握刀把子的周侯爷?

 

更多时候,廷尉狱吏都是极谨慎的。

 

他们的聪明劲和政治嗅觉,往往惊人。

 

但丙吉是个异类。

 

他的机敏、谨慎,除了在政治上求稳妥,还多了一些人性的良知。

 

比如,那年武帝年纪大了,疑神疑鬼,以为储君要谋反,大兴巫蛊之狱,抓了好多人。

 

指示说,都要严查、重治。

 

丙吉也负责一部分任务,但他知道,很多犯人,其实都是被“扩大化”进来的,上面情绪一变,也就没事了。

 

于是,他就拖着慢慢审,连岁不决。

 

有的同事就不这样。

 

他们是把案子当重大政治任务来办的,不但快审快判,还要深挖。

 

抓更多人进来以邀功。

 

过了一段时间,武帝身体更差了,疾甚,心情也就更坏。

 

有大师进谏,说臣最近望气,见“长安狱中有天子气”,出于忧君忠爱之心,不能不来报告。

 

武帝一听,又怒又急,马上命有关部门,连夜到廷尉狱,“亡轻重一切皆杀之

 

朕还没崩呢!

 

原来,之前办戾太子谋反案时,株连甚多,太子的孙子,虽在襁褓,也下狱了。

 

丙吉哀之,就悄悄照顾他。

 

这次,有关人员来狱里执行不管什么人,“一切皆杀之”的任务时,丙吉坚决不开门。

 

“闭门拒使者不纳。”

 

使者说,我们有圣上的旨意。你要抗旨?

 

丙吉回答说,随便就把一个无辜的人杀掉,都是不对的,何况是杀自己的亲曾孙呢!

 

“皇曾孙在。他人亡辜死者犹不可,况亲曾孙乎!”

 

坚守到天亮。

 

使者不得入,就回去报告武帝,顺便弹劾丙吉。

 

使者曰,丙吉抗旨,大坏政治规矩。

 

不料武帝这时恢复冷静了。

 

“武帝亦寤。”

 

叹息,这大约是天意吧,算了,不杀了。

 

“天使之也。”

 

武帝雄才大略惯了,不相信区区一个狱吏,竟敢抗旨,一定是鬼神的力量使然。

 

索性又大赦天下,取悦鬼神。

 

希望他们再保佑保佑自己。

 

整个廷尉狱都惊呆了。

 

中央也惊呆了。

 

一个体制末梢,竟敢当领袖之怒,独立闭门,撄逆鳞,救下这么多人。

 

很快,武帝病笃,崩了。

 

外戚大将军霍光,甚重丙吉,提拔他。

 

丙吉建议霍光,现在这个乱局,立谁不立谁,太敏感了。想来想去,伟大领袖嫡亲的曾孙,尚在民间,可以慢慢立起来,天下幸甚。

 

遂立,是为汉宣帝。

 

可知,无论是当初在狱里照顾,还是后来献策拥立,丙吉是对宣帝有大恩的。

 

但丙吉绝口不提这些事。

 

所以,宣帝之时,朝中竟没有人知道丙吉的功劳。

 

很偶然地,有从前参与其事的人出来邀功,宣帝不信,命有关部门调查,一来二去,查出丙吉来。

 

宣帝大惊。

 

急忙要给丙吉升官、封侯。

 

丙吉固辞。

 

宣帝说,非赏,乃报恩,君这样辞,是要让天下人说朕不讲究吗?

 

有恩不报,“是显朕之不德也”。

 

丙吉乃受。

 

后来做了丞相。

 

《汉书·丙吉传》亦述丙吉为相时的政风、思路。

 

要旨在宽大、礼让、容忍、克制用权。不论。

 

读丙吉传,知汉朝好人。

 

有了好人,儒者们就说,可见我们的古书有用啊,丞相大人本是学狱法的小吏,读诗礼后,这才通了大义,变了气质。

 

稽古事大,关乎朝廷善治,敢一日废哉。

 

法家们也兴奋。

 

他们说,儒术就是个修饰尔,根子还在我们,丞相大人是真正的专业人士,践行了法治的精神。

 

上意就是法,丞相大人当年不开门,其实维护的正是朝廷的体面,后来先帝“寤”了,又大赦了天下,不就是这种心情吗?

 

不管怎样,他们辩得很热闹。

 

有些别的家,也兴头了,试着加入进来,都说这好人的故事,一时搞得有些百花齐放。

 

说法找了好多,但都想为讲政治服务,就是不肯老老实实回到人的良心上。

 

是不敢信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积累丨每日一篇文言文:《汉书·魏相丙吉传》
丙吉传
何武王嘉师丹传(四)
慧·见(第75期):一个改写西汉历史的廷尉监
【麒麟阁十一功臣】邴吉 简历西汉鲁国北海人
为什么好人总没好报?其实是这三方面没做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