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因何而哭

      周末我们去看了一场好看的电影《奇迹男孩》。老头在决定购票时了解了一下,说网上评分有9点多分,观众评论有人说很温暖,有人说从头哭到尾。我说:我就喜欢看很温暖的电影。可怎么什么电影都有人从头哭到尾呀?他们老这样哭叫我怎么办呢?看《芳华》我也没怎么哭,看《无问西东》我也没怎么哭,泪点太高了好像自己心肠很硬,有什么不对一样。

        电影确实很感人,一个温暖的家庭、一所温暖的学校,历经曲折让一个有先天性缺陷、十年来与世隔绝的男孩融入校园生活,成为快乐优秀的社会人,成为奇迹男孩。在众多的爱与善意的呵护下,男孩凭自尊、自强、善良、勇敢,赢得同学的友谊,学校的褒奖。爸爸、妈妈、姐姐都对他那么好,校长、教箴言的老师、教科学的老师都对他那么好,这真是这个不幸男孩的福气。他的故事让我觉得:家庭、家人是多么重要啊,他们永远能风雨同舟,能始终不渝地爱与支持。也让我看到,原来全世界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优秀的教师也是相似的,恶劣的家长也是相似的,孩子的真诚、善良、对友情的渴望与对异己的排斥也是相似的。影片用很细腻的情节讲了一个很美好的故事,告诉人们:善良一点,因为每个人都在同人生苦战。

        这么感人的电影,我还是没有从头哭到尾,唯有几次热泪盈眶了一下子。搞不懂自己为什么没哭,难道真的是心肠变硬了?或者是变麻木了?不再那么善感了吗?很多时候确实是心潮起伏的,心里非常难受,可就是没有眼泪。不由得想:为什么要哭、还要从头哭到尾呢?

        电影《芳华》中,一名女兵在工作上受挫折了,在团队里受孤立受欺负了,值得同情,但同情就要哭吗?这样的事在现实中不是常有吗?不是我们自己或身边的人也会遭遇到吗?她肯定可怜,那些欺负她的人不一样可悲吗?因为他们身上的人性蒙尘。我为他们双方都感到难受,那究竟要为谁哭呢?《芳华》中让我热泪盈眶的是何小萍遭长期辗压失常了,还有美的感受与展现,不自觉地到草坪上翩翩起舞,而刘锋在战争中失去一只手了,还用另一只手牵着精神失常的她,来安慰他。这些纯粹的美和善的自觉流露,因稀有而珍贵,因珍贵而动人。

        电影《无问西东》中,1930年代的血雨腥风、生灵涂炭确实悲惨,热血男儿舍身报国、血洒疆场确实悲壮,1960年代无辜者被欺凌、被侮辱、被毒打确实让人愤慨。但这样的事情在人类历史上,在社会发展中还少吗?小人物被时代辗压的事情多如牛毛,要哭又怎能哭得过来?《无问西东》让我热泪盈眶的是老师对学生选择的点拔与尊重,母亲对儿子命运的担忧与诉求,女孩子面对厄运的微微一笑,男孩子面对爱情时的不顾一切,还有父亲对迷茫的儿子的引导。这些充满理性与深情的情节,都轻轻巧巧地走进内心,一下子触及心灵上最柔软的地方。

        电影《奇迹男孩》中,小孩子排挤另类,出卖朋友,一个有先天性缺陷的孩子受欺负,接受各种各样的挑战,这也是现实,儿童的世界从来如此,既直接又残酷。我小时候,我的孩子小时候都有过被排斥,被孤立的经历。那时候没有哭,也没有为儿子哭,因为哭解决不了问题。看电影时,我更关心男孩的家人如何帮助他强大起来,欺负人的孩子如何在事件中得到转变与成长。让我热泪盈眶的不是男孩的遭遇,而是妈妈和他讨论外貌与心灵的问题时说,外貌是记录走过的路,心灵是指引你要走的路,她让儿子相信丑是过去,他可以听从内心指引争取美好未来。当儿子问,人们对他的外貌的看法是不是没法改变时?母亲很小心、有些迟疑但明确地答:是的。她不欺骗儿子,要让儿子面对现实,但她担心,不知道儿子能不能面对,那一下我热泪盈眶。还有,他们一家人送男孩上学,爸爸单独叮咛,姐姐悄悄耳语,目送的目光里饱含担忧,也让我不能自己。

        就这样,我都没有从头哭到尾。

        记得在看电影《奇迹男孩》时,当那个男孩有异于常人的、变形的脸出现在屏幕上时,我听见一名观众大声说:好可爱啊!平心而论,如果拥有这样一张脸的人不是在银幕上,人们不知道他是个可以创造奇迹的男孩,相信没有人会见到那样一张陌生脸会认为可爱,绝对没有!

       于是我想,很多人之所以为王力宏扮演的沈光耀哭,为章子怡扮演的王敏佳哭,为黄轩扮演的刘峰哭,为苗苗扮演的何小萍哭,是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人是电影的主角,他们都是好人是可爱的人,因此他们一受委屈或伤害就让人受不了。我这样揣测不是没有依据,现实中人们知道校园霸凌事情,知道宗教极端分子用未成年人做人肉炸弹的事情,知道学生杀害老师的事情,知道单位里一位勤勤恳恳的老实人少被关注无缘评奖的事情,等等,也会震惊也会悲痛,但都不会有人因此而哭。同样是悲剧,人们只为自己特意关注到的人和事而哭,这就是证明。

        从古到今,世上让人心痛让人想哭的事情何其多也,明白这一点,心里面只有欲哭无泪的苍凉。借鲁迅先生的话说:“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柴,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人类文明进步、社会发展前进的历史何尝不是如此,无数个人的苦难悲欢都不过是组成大量木柴的一部分,才有人类心智与情愫的些微成长,一不留神有时甚至会回退。我们可以为电影中的角色掬一捧同情泪,但如果不能启发人对现实的观照,哭过之后又有何益呢?

        张爱玲说:“极端病态与极端觉悟的人究竟不多。时代是这么沉重,不容那么容易就大彻大悟。这些年来,人类到底也这么生活了下来,可见疯狂是疯狂,还是有分寸的。所以我的小说里,除了《金锁记》里的曹七巧,全是些不彻底的人物。他们没有悲壮,只有苍凉。悲壮是一种完成,而苍凉则是一种启示。”她说的是自己的文章。其中也包括她对现实清醒透彻的认识:极好极坏、极悲极喜的概率都很小,人类向来如此,疯狂却还是有份寸。说自己写作的意图不是为了一种完成,而是为了一种启示。电影作品及其观看的意义也当如此,我以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8年1月26日全国电影票房排行榜:神秘巨星/无问西东/奇迹男孩
《无问西东》用几代人的芳华,共同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影单来了|5个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故事,让人忍不住热泪盈眶
奉上开年观影指南,2018年第一张电影票你会给谁?
只问真心,只问勇敢,只问付出,只问善良——《无问西东》观后感
电影|15.《奇迹男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