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乡的婚俗

文:徐建华

我的家乡是湖北东部很有名气的麻城,我在家乡的时候那里叫麻城县,曾经是一个相对闭塞的山区,现在早已经是动车、普通列车四通八达的麻城市了。离开家乡数十年,犹清楚地记得家乡的一些风俗。也许现在早已经发展变化了,于是,更加值得详细地记录下来,作为一种念想。

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先从家乡的婚俗说起吧。

家乡的青年男女,大多把婚期定在春节前后。我没有考证过其中的原因,但有一点很明确,因为春节前后是农闲时节,亲戚朋友都有空闲参加婚礼,这样会使婚礼格外热闹而隆重。

家乡的青年人从认识到结婚,有一套漫长而复杂的程序,只有经过这漫长而复杂的程序的婚姻,才是大家认可的婚姻,在上了年纪的乡亲们眼里,那套程序比政府颁发的结婚证书还管用,那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谁要是没有经过这套程序结了婚,在很长的时间里会被人们看作另类。这套复杂的程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订婚、议婚和结婚。

  

 在小儿女初长成的时候,媒人上门提亲。提亲的人负责向男女双方的父母讲清楚对方家住哪里,姓是名谁,长相怎样,脾性如何,田有几亩,房有几间,父母口碑可好等等。说媒绝对是一门艺术,既要真实地反映情况,又要艺术地陈述不足而促成好事。有一则流传在家乡的笑话反映了媒人说话的艺术:说一个媒人为一个哑巴和一个跛子说媒,对跛子家说,那姑娘可好了,绝不多嘴,只知道干活;对哑巴家讲,那小伙子可精神了,走路也是一蹦一跳的。说媒也是有风险的,有的媒说成了,结婚后小两口过不到一块,一吵架就大骂媒人是骗子,大呼自己当初上当受骗,这时就会有人幸灾乐祸地说媒人:当初收人家礼物,喝人家鸡汤时是想不到一辈子要挨骂啊。

 说媒的人上门后,如果两家有结亲的意向,就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活动:相亲。女孩子在媒人的带领下,由自己的母亲或嫂子陪同去男方家走一趟,叫看房子,意思是去看一看男方有多少房子。房子是主要家产,哪怕家里一无所有,有一幢宽敞的大瓦房就说明家底的厚实,所以,至今家乡人还把建房子当作终身最重要的事情。男方备好酒菜,隆重地招待来宾,村里人也会跑来看看女孩子的长相和做派,是不是落落大方,是不是高高兴兴。一般说来,女孩子要是对男方条件中意了,会主动为前来看望的乡亲端茶倒水,如果不大中意就会不理会看热闹的人们,如果这样,散去的人们会议论纷纷,说一些这顿酒菜可能白办了的话。亲事成与不成,在这个环节可以定下来。亲事一定下来,媒人可以得到一块布料,可以喝上一碗鸡汤。

亲事定下来之后有一个订婚仪式——起媒。男方带着彩礼去女方吃早餐,早先彩礼是几块上好的布料,好一点的是外加一斤毛线。后来,在此基础上还要有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有些家庭为办彩礼不惜举债。女方也会给一个红包和一些鞋袜鞋垫之类的东西给男方回礼,那鞋和鞋垫是女孩子千针万线做的,特别有意义。中午,女方还是看房子的原班人马来到男方家吃酒席,吃完后男方会给女孩子一个红包,还有一大包糖果,糖果带回去在全村挨家挨户分发,告诉人们谁和谁定亲了。千万不要以为这个过程中女方得了便宜,男方所有的彩礼将都要作为嫁妆陪嫁。自此之后,每当端午中秋,国庆元旦,男子会去接女子到他家去走亲戚,在这种来来往往之间,女孩子熟悉了男子家里的人和生活习惯,熟悉了左邻右舍、乡里乡亲,为将来到这个村庄来生活打下人际关系的基础。

 

 两家订婚后,男方每逢春节都到带着肉和点心去女方家辞年,女方回报男方的是女孩子做的鞋子和鞋垫。在辞年的礼物中,那块肉承载着很重要的信息。如果女方家里接收了那快肉,就意味着他们准备将女儿嫁过去了,如果没有接受说明还没有嫁女的打算。所以,在儿子去辞年时,母亲总是嘱咐儿子,要设法让丈母娘把那块肉收下。于是,在腊月,经常看到辞年的女婿和丈母娘在村里拉拉扯扯,不可开交。更有急不可耐的女婿,径直拿着自己带来的肉去厨房切了煮了,丈母娘在给了他不少脸色看之后,不得不妥协于这不成文的风俗。

 吃了女婿的辞年肉就算启动了议婚的程序。到次年端午节,男方就要带着大量的桃子、鹅毛扇子,还有布料肉等礼物到女方家送端午。女方把那些桃子和扇子分发给每一个亲戚家,告诉亲戚一个信息:今年准备嫁女了,亲戚们要准备送礼了。到了中秋,男方还要送大量月饼去女方家,女方将月饼分发给每一家亲戚,告诉亲戚们要定结婚的日子了。接下来的日子里,每月初八、十八、二十八,男方须备上礼物去女方家里求女方的八字,叫要媳妇,礼物主要是一块猪肉。这个过程有点艰难,有时要去十次八次才要得到,以至于媳妇过门后与婆婆发生口角时,婆婆还恨恨地记得当初为娶媳妇花了多少块猪肉。在女方用一个红纸写上女孩子的生辰八字交给男方时,丈母娘会伤心痛哭,还会痛陈订亲以来男方家及男孩子礼数不周的地方。这是女方最后骄傲的机会了,一旦八字开出去,女儿将为人妇,丈母娘那失落的心情,可想而知。

 男方拿到女方的八字,就赢得了婚姻的主动权,结婚的日子由他们来确定。找一个精通历法的人根据男女双方的八字看一个好日子,看好日子后就通知女方。女方在得到通知后就忙着打家具,告知亲友,亲友们纷纷送来礼物,那礼物基本是布料,都将给女孩子陪嫁。于是,双方各自按奈着失落或喜悦的心情,紧锣密鼓地等待那个好日子的到来。

   

 好日子终于来了!热闹的婚礼要持续四天时间。

  第一天:上头。男主角和自己的姐夫或妹夫,或者表兄表弟一起,挑着大量的鱼、肉和饼子,还有女孩子化妆用的红头绳,雪花膏,花手帕之类的东西去女方家吃午饭,同时商量好男方要来的搬嫁妆的人数。这一天来客不多,但有两种重要的角色正式登场了,那就是女方的两个上头娘儿,她们将负责整理好女孩子的嫁妆并在女孩子出门时为她开脸和梳头。男方的两个牵娘儿,她们负责盘点男方收到的嫁妆并负责为新人铺床和调节婚礼的气氛。婚礼上一应事宜基本上由她们主理,那是亲戚中儿女双全、能说会道、熟知婚礼礼节的人才能担当的任务。

第二天:搬嫁妆。双方家里的亲戚都来了。女方家吃了早餐后,一阵鞭炮响过,上头娘儿开始收捡女孩子的嫁妆。这时,除了家里的亲戚之外,村里的姑娘媳妇都来看热闹,上衣装在哪个箱子里,裤子装在哪个箱子里,鞋子放在哪个柜子里,被子枕头放在哪里都有讲究。在装箱之前,姑娘媳妇们检看着嫁妆,有羡慕,有称赞,据说有的女孩子还向别人借东西装箱,叫压箱子,那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上头娘儿每装一个箱子柜子,都要讲几句吉利的话,如金满箱,银满箱,幸福日子万年长。如果讲得不好,姑娘媳妇们就不让她们装箱。箱子、柜子里,或被子、枕头里的还放有饼子,那将在男方家里引起很有趣的争夺。

箱子装好了,男方家浩浩荡荡的搬嫁妆的队伍也到来了。女方把嫁妆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好,由女方的父亲或兄弟把一个个箱子和柜子锁起来,每锁一次上头娘儿得说几句吉利的话。如前锁金,后锁银,姑娘嫁的是富贵人。来搬嫁妆的人就用带来的绳子把东西系好,用扁担挑的挑、抬的抬把嫁妆搬到男方家里去。这时,新郎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女方亲戚把箱和柜子的钥匙藏了起来,新郎得拜钥匙。人们在堂屋中间铺上床袋,下放一层石头子,让他在上面跪拜,还要他拿出很多烟献了又献,最后丈母娘出面调停,他才能拿到钥匙高高兴兴地回家,虽然膝盖有些痛。

男方家迎来了嫁妆要大摆宴席,犒劳搬嫁妆辛苦的人们和前来贺喜的亲戚。酒席过后,一阵鞭炮声响过,男方的牵娘儿要检箱了——盘点女孩子的嫁妆,并把东西归置好。这时,村里的姑娘媳妇都来了,来看新娘子的嫁妆和针线手艺。小孩子们在被子枕头里乱摸,谁要是摸到一个饼子就高兴得大叫起来,我二姐就有过一次摸到五个饼子的记录。箱子和柜子由新郎打开,但要牵娘儿说了吉利的话之后才肯开。如金钥匙,打(开)皮箱,箱箱都是好衣裳。每开一个箱和柜,就是一阵欢笑。等东西检视完毕,牵娘还要负责铺床挂蚊帐,每做一样都要说吉利的话。如白蚊帐,金牙床,来年生个胖儿郎。东西归置好后,表兄表弟姐夫妹夫都争着挤在新人的床上过夜,叫压床。

第三天,迎亲。天到五更,剃头师傅到家里为新郎理发。理完了发,新郎带着两个女孩子和几个男孩子,敲锣打鼓去迎亲。与此同时,新娘子也开始了梳洗。出嫁的前夜,村里的姐妹们都会来到新娘子家,她们坐在一间房里,有火盆,有瓜子,大家烤着火,嗑着瓜子,叙说着姐妹们的情分,直到很晚才散去。等到五更,新娘子开始梳洗后,姐妹们又陆陆续续来到,为新人送行。上头娘儿为新娘子梳头、开脸,说一些到男家后的规矩。新娘穿上新鞋子后,坐在高高的椅子上,脚踏着量米的斗。待一切准备妥当,姐妹们一边话别,一边倾听男方的锣鼓声,等待迎新的队伍到来。

迎新的人来了后,她们栓上门,要新郎给糖给烟给上头娘儿利是,说很多求情的话才放迎亲的人进门。这时新娘吃了几口糖拌的辞娘饭后,由上头娘儿扶着拜别祖先和父母。这个时候,新嫁娘的母亲会忍不住号陶大哭,自己养育了二十几年的女儿转眼嫁为他人妇,母亲心里是悲欣交集。在母亲的感染下,女儿也会忍不住大哭起来,哭声中饱含着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叹念,对未来不可知的媳妇生活的担忧,让旁人也忍不住为之动容。懂事的女婿在迎娶新娘出门时,会跪在丈母娘面前,说些会好好待媳妇的宽心话。新娘出门前新鞋外要套一双旧鞋,直到出门时才把旧鞋脱在门里边。我读初二时,就半夜跟一个堂哥去很远的地方迎亲,那夜真冷,那路真长。

 天蒙蒙亮时,迎亲的队伍敲着锣鼓回到新郎家,这时,村里小孩子和爱热闹的大人都起来了,小孩子叫着新大姐来了奔走相告。新房里点起了成对的红烛或台灯,牵娘将盖头盖在新娘头上,说是进门时不能和公婆小姑小叔子照面,那样的话以后的日子口角多。新人在牵娘的引导下先拜天地祖先,再进新房拜床,之后,新郎新娘坐在床沿上撒帐。牵娘把准备好的花生、红枣、大米、硬币抓起来向床上撒去,一边撒一边念念有词,每说一句众人就和一句喜呀——”。姑妈家的大表哥结婚时我十岁,我还记得大表姐撒帐的说词:

一对新人进洞房呀,(喜呀——

洞房蜡烛映霞光呀。(喜呀——

左边摆的箱和柜呀,(喜呀——

右边摆的柜和箱呀。(喜呀——

金满柜呀银满箱呀,(喜呀——

中间放的新牙床呀。(喜呀——

牙床铺锦被呀,(喜呀——

锦被卧鸳鸯呀。(喜呀——

要生儿来生五个呀,(喜呀——

要生女来生一双呀。(喜呀——

儿女双全人丁旺呀,(喜呀——

夫妻恩爱万年长呀。(喜呀——

……

这一天新娘子很不容易,白天被丈夫的表兄表弟堂兄堂弟姐夫妹夫作弄,他们要她倒茶献烟,还要在她面前说些不三不四的成人笑话,甚至做些有点过分的小动作,说是结婚三天无大小。新娘子只有耐着性子躲着忍着。到晚上,村里的青年人来闹洞房,又把白天的闹剧再上演一回,叫幸(幸是的意思)新大姐,谁表现得最赖皮谁就最会幸。有的有胆识的新娘可以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舌战群雄,不仅不让人占便宜,还在婆家和村里树起自己的威望。有的老实的新娘甚至会被人幸得哭了起来。人们觉得,新大姐没有人去幸,结婚就没有意思。

 第四天:回门。新娘的兄弟一大早就挑着火炉和新娘梳洗用具来新娘家接姐妹回娘家,叫送油盆,那油大概是过去梳头用的桂花油。早饭后,新郎陪新娘回娘家。作为回报,这一天新郎就要遭殃了。新娘家准备着很多节目等着他。第一是一进门时从门上面掉下的扫帚或泼下的凉水;第二是在新娘向丈人丈娘及新娘家的长辈们叩头时,垫在地上的麻袋下尽是尖锐的石头子,他每次一跪下,苦莲子树子、枫子球、或削好的萝卜会象雨点一样向他没头没脑砸来,虽然不至于鼻青脸肿,但还是会打得他面红耳赤。接下来,好心人拿来一碗丸子给新郎吃,那丸子有真有假,里面有面粉裹着的枫子球,一不小心会咯痛他的牙齿。闹完后吃完酒席,新郎新娘就回家去,这还没有完,等到他们回来,那些恶作剧的弟兄们早用板凳做好了桥,要新郎背着新娘过桥,来到家门口,有人关上门,要新娘照着里面的人的成人笑话学一遍才放她进去。等到新娘进了房门,这个辛苦的婚礼才算大功告成了。

 这是我印象中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家乡的婚俗。据说,家乡的青年现在多数是自由恋爱。虽然青年男女你情我愿,但人们有时还是沿袭着古老的传统完成这一整套程序。孩子相好了,大人还要托一个媒人正式提亲,还要按照规矩一步一步地做来。家乡繁杂冗长的婚俗,我童年时详细地见证和听人讲起过,少年时朦胧地神往和梦想过,青年时坚定地轻视和反叛过,到中年了,我又仔细地回忆和记录过。

2008.2.5初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听说过结婚,新郎不接亲,亲戚替新郎去接的吗?
中国传统婚礼礼仪
【暖心】可爱的你:只要相爱,再老也要在一起
婚礼前一天新娘竟要求新郎多给三万!
三书六礼,十里红妆,看古代女子出嫁究竟有多风光
嫁女儿,父母该收彩礼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