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翻家谱不知道,我家原来真的有矿

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

这个问题纠结了中国人数千年



不孝子孙

●●牛角

不肖子孙的角色,我从小做的很好。7岁时,一群读书人来到村里采风,我带着他们从狗洞钻进祠堂参观,后来祠堂里的雕花牛角丢了。

●●陪葬雕塑

9岁时,一个黄发白肤碧眼的外国友人来村中探险,我带着他去了祖坟,几天后一个白化病人因为盗墓锒铛入狱。

后来,村里的人终于看不下去就把祠堂一部分拆了,建了卫生所,他们都知道我怕打针。

●●藻井

●●进士第

●●木棂

为了报答族中长辈的当年的不杀之恩,前些日子我开始为族人寻根。


特别感谢

高中同学提供的清朝版、民国版、新中国版建德县志

感谢乔布斯发明的电脑

感谢李彦宏及家人的百度

●●清版《建德县志》

●●新中国版《建德县志》

入主龙源

|元朝举家迁徙 | 成就徐洪辉煌|

清朝版县志记载我的家乡龙溪桥村建村已有700多年,村中徐姓和洪姓最多,原本叫徐洪村

1292(元世祖忽必烈元至29年元壬辰年)年洪家先祖洪达为避水灾来到建德龙源夏田,是为龙溪桥村创村先驱。

1362(元惠宗至正22年元至正壬寅)徐家先祖徐仁甫由会稽阴山为避战乱举家迁至建德龙源夏田。先祖为人和善,家学渊源,凡事以德为先。儿子徐述,潜心学问,先任吏部稽勋清吏主事,历任汉阳、宝庆、邵武府知府,转福建都,转盐运使。

先祖的五世孙,也就是徐文玉的孙子、徐述的儿子徐怀,1453年明景泰四年中景泰癸酉科举人,登天顺庚辰进士。初任北京刑部主事,转员外郎,出任江西佥事,升广东副使,转湖广副使,升本省按察使,升江西右布政,转本省右布政。

据《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十八》记载,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  “十月二十五日,升江西布政使徐怀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应天等府”。 相当于现在最高检察院检察长,正二品高官,可谓官运亨通。

明朝重孝廉,徐怀的祖父徐文玉,诰赠南京刑部侍郎。可以说,在整个明代,龙源徐家也是个红极一时的旺族。徐洪这个村名也由此而产生。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十八》节选

家里有矿

 |少东主科举及第 |村民 带矿来投 | 

据龙源徐氏家谱记载,当时龙溪流域十数个村庄皆有村民争相投献徐家,其中就有梳篦山的山产,而上面则是一大座石英砂矿。但是具体为何人所献,却是不大清楚。

●●文件《建德市矿产资源规划(2006-2010年)》

扬州迷宗

 |不知先祖来源 | 身世迷离 | 

继续向前寻根,结果发现在绍兴先祖徐仁甫根本没有留下一丝蛛丝马迹。这就有两种可能,第一是先祖徐仁甫没有在绍兴常住,第二是之前的族谱可能因为元朝末年的战乱中丢失了。

抱着一线希望的我,终于在不断探究之下通过以先祖徐仁甫五世孙徐怀的明朝进士身份为切入口进行调研,终于在他的“政治考察”寻觅到徐仁甫一辈居然是从江苏扬州迁徙而来,更有意思的是徐仁甫竟然是预料到了元朝灭亡(1368年)才提前搬家的,我这位先祖算是非常有先见之明了。

扬州徐氏现存有三支,分别为镇江京口徐氏、扬州维扬江都、江都大桥徐氏,通过这三家的家谱,三支徐氏的繁衍迁徙顺序跃然纸上

镇江京口徐氏, 北宋时始祖徐初仁迁至沐阳柳村堂,明代迁到沐阳,清代到扬州。很明显,徐仁甫一脉在扬州的时间要早于京口徐氏,显然这不是徐仁甫的先祖。

扬州维扬江都徐氏,始迁祖北宋徐常,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好友,福建建瓯人。宋元丰年间进士,当时因为履职来到扬州。九世孙徐达,就是明朝开国功臣,老朱家的异姓王。后来,徐达的5世孙徐铉迁至扬州汊河西,所以很显然,我和皇亲国戚也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徐常

●●徐达

江都大桥徐氏,有传为南宋名臣徐宗仁(?—公元1276年)一脉,宗仁公是浦城天威公(徐晐)派下东安房世系第十三世裔孙。是宋副宰相徐荣叟房支系裔孙。由广信府永丰(今江西上饶广丰)迁来扬州。说起徐宗仁,倒是不得不提下他的事迹,徐宗仁为南宋淳祜十年(公元1250年)进士。

1279年3月19日,崖山,丞相陆秀夫见大势已去,便背着这位刚满8岁的小皇帝赵昺跳海殉国,当时,礼部尚书徐宗仁、翰林学士刘鼎孙、兵部侍郎茅湘、吏部侍郎赵樵、枢密使高桂等很多官员及宫人也纷纷跳海殉难宋营跳海殉死者达数万人,杨太后亦投海殉国。宋朝灭亡。自此,整个元朝,徐氏都不愿出仕为官。

●●陆秀夫等

正当我以为自己的先祖是大宋脊梁之时,却又偶然间看到新闻说,广东中山大悦滘村一天乡亲聚餐时他发现祠堂牌匾写着“宋忠尚书徐公祠”,便好奇上网查,竟然查到这位“宋忠尚书徐公”原来叫“徐宗仁”,并查到清代光绪《新会乡土志》记载“大悦滘徐族系出徐宗仁”,有村民还到开平找到《东海群徐姓族谱》,印证了“徐宗仁”是大滘徐氏先祖这个史实。那么徐仁甫的扬州徐氏究竟有何处而来?

●●当地媒体报道

先驱&同宗

 |刀光剑影 | 海外求真 |

直到最后我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古代的扬州并非指的现在的扬州,古代的扬州是华夏九州之一,地理上包括了现在的南京、镇江等一大片区域。

从这个角度出发,还真找到了线索。晋永嘉之乱时,东莞姑幕人(今山东诸城)徐澄之与同乡人臧琨率本家子弟和乡里族众一千多家南渡长江,定居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成为当地望族。

而徐澄一脉来自山东诸城徐氏,根据家谱可以得知,其家谱字派就有世、玉、德、磬、景,、明、会、家、(云)、海、永、昌、泰,忠、燕、光、聚、远……正与龙溪徐氏的字辈相符。

●●军师联盟中的徐氏

而山东徐氏正是徐偃王的嫡亲后代。根据史料徐姓人最早繁衍于今江苏徐州、安徽泗县,后扩至凤阳,以古代徐国为源地,世居而繁衍了一千多年,直到春秋末期为吴所灭,有徐姓人避居河南、山东,并在山东繁衍昌盛起来,这是由徐姓郡望多为山东古地而来证明的。

秦时有山东人徐福去东海为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带三千童男童女,这六千多人消失在烟波浩渺之中,徐福被视作日本的开基始祖。徐福,也叫徐市,正是徐澄之祖。如此看来,我热爱修仙是家族传统了呢。

●●徐福老祖带着云南的小宝贝们就是从这里出发的。

黑鸟传说

 |起源赢姓 | 不爱权势 |

徐氏出自嬴姓,伯益之子若木封于徐国说。据《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所载,伯益曾助大禹治水有功,虞舜封其子若木于徐国(今安徽省泗县一带),“自若木至偃王三十二世,为周所灭,复封其子宗为徐,子宗十一世章羽,昭三十年,为吴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语见《通志·氏族略》)。相传陷帝有一个孙女叫女修,因食燕子蛋而怀有大业。大业娶少典氏女子女华为妻,生下了伯益。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除了正式赐他为嬴姓以外,还把本族的女子姚氏嫁给他,姚女后来生了两个儿子,其中小儿子叫若木因为他的父亲有功,所以封他于徐,建立徐国。

●●徐

●●徐氏宗谱

徐氏拾趣

|哈哈哈哈 | 哈哈哈哈 |

1、血型中O型占比34%。

2、家训以德服人。

3、祖训,不事外夷。这也是清朝龙溪徐氏逐渐没落的原因。

4、徐达的后代和徐仁甫的后代一起逛过青楼。


知道自己的来历之后,立马联系了爷爷。爷爷一听我找到祖宗来历很是振奋,他说我们家从我太爷爷在国共内战期间迁到徐洪就一直在找祖宗呢,还是我比较厉害。

嗯?

原来,我们家四代之前姓胡,家里的族谱被我爷爷的堂哥带着跟胡宗南去了台湾。他依稀记得,我们家祖上也不姓胡,但是具体姓什么,因为他当年不识字,就不知道了。

我TM原来还是无姓之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风家训】扬州徐氏家训:恭为德首,慎为行基!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应店街镇紫阆徐氏世系字第
徐氏家谱辈分排行
家谱中的诗词赏析
扬州董氏与泉溪派董氏的关联性探讨
明代风貌民居“海浪厅”现江都 与泰州城隍庙类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