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晚报

  唐朝河北人张鷟在《朝野佥载》卷三载:有一次,李畲差手下把禄米(官俸)送到家里。李畲的母亲叫人用斗一量,竟多出了三石(十五斗),便问原因。差使答道:“按惯例给御史量米,不平掉冒尖的部分,自然就多了点。”李畲母亲又问运费多少?差使又称,给御史家送东西是不用付运费的。老夫人听了之后非常生气,硬要差使将多出的米和运费带回,同时以此训责了御史儿子。后来,李畲将发放俸米仓官治罪,并要求一切按规定办。其他御史知道后,都感到非常惭愧。所谓身教重于言教,李畲母亲无疑为做大官的儿子树立了最好的典范。李畲能青史留名,与秉性正直清廉的母亲有着很大关系。

  李畲的幸运,来自一位清廉好母亲;而武则天时代掌管果菜种植的官员侯敏幸免于难,则得益于贤妻董氏。《朝野佥载》卷三开篇便讲述董氏谏言丈夫的故事:武则天临朝时,酷吏来俊臣权重气骄,朝中大臣对他无不敬畏三分。侯敏也不例外地跟他套近乎。侯敏的老婆董氏便规劝丈夫:“俊臣,国贼也。一朝事败,党附先遭,君可敬而远之。”侯敏听从了老婆的劝告,跟来俊臣保持了距离,也引起了来俊臣的不满。他向武则天谗言侯敏做上林令不称职,不久,侯敏被贬为涪州武隆县令。无端从京官降职到偏僻之地当县长,侯敏就不想干了。此时,董氏曰:“速去,莫求住。”于是侯敏就去涪州报到,在给州将呈递名片时,故意写错格式。州将看了很生气:“连一张介绍信都写不好,怎么当县长?”便搁置了侯敏报到的公文。看到丈夫“忧闷无已”,董氏又劝到:“且住,莫求去。”在涪州住了50多天后,武隆县那边果然出事:一说忠州贼匪作乱,杀了武隆县长及家人;一说来俊臣暗地里派人想干掉不听话的侯敏。侯敏因上司扣了任职文书不得上任保全了性命。之后,来俊臣被诛杀,其党羽要么被杀,要么流放岭南。而听了老婆话、没加入来俊臣圈子的侯敏再次逃过一劫。审时度势、明辨是非的董氏不仅数次化解了丈夫的危机,更堪称是为官者的“贤内助”典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国历史上的女性廉洁人物故事
汉韵楚风||宋传恩:木 斗
古人如何正家风
畲字
唐朝那些传奇女子们的轶闻趣事
告畲三阳神文 元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