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立秋之后莫贪凉 特别警惕易发病

立秋之后,气温会有所下降,但高温天气还是时常会回来,冷热交接的时节,大家一定适当调整生活习惯,不要贪凉,特别要注意预防以下3种疾病。

一、防止呼吸道疾病

夏秋交接之际,昼夜的温差变大。在气温发生骤然变化的情况下,人体的呼吸道较为敏感和薄弱。在受到气温变化刺激之后,呼吸道功能紊乱,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容易侵袭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疾患。

按照中医“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的理论,秋季宜常吃养阴生津、润燥润肺的食物,如银耳、梨、甘蔗、荸荠、葡萄、柑橘等。例如,清炖的银耳百合莲子排骨汤、双白姜汤、白果鸡肉粥等营养滋补的汤品或粥品等,都是有利于呼吸系统保健的。

二、关注心脑血管疾病

随着气温的变化,人的血压也自然波动。与此同时,立秋正好是“养秋膘”的好时机。身体会因为需求,使人的胃口大开,油盐的摄入量也随之增加。因此,这个时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大家要提前做好预防。尤其是具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去门诊检查血压、血糖、血脂等各项指标,保证各项危险因素的平稳运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三、谨防风湿病

立秋之后,气温骤降,昼夜温差较大。如果不及时做好保暖工作,很容易诱发或者加剧风湿病。处于换季之时,人体的免疫力通常都会下降,血液集中到人体的核心器官,关节处的血液不足无法保暖,从而引发关节炎、风湿病。

入秋后,大家要注意关节处的保暖。特别是在雨天时,不要长时间穿着湿鞋、湿衣服。衣服若湿了一定要及时更换,注意保暖,养护好关节部位。

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供稿

来源: 天津日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捂秋冻的“秋冻”,有什么讲究?“冻”一“冻”更健康?
秋冻是个技术活儿 这四个部位冻了要出大问题!
气温骤降,小心这些疾病来袭
现代都市人为啥越来越不禁冻
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预防需警惕这5个诱因!
天气渐暖,要注意躲过这4种“开春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