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蓝弧 | 现代茶业奠基人范和钧传略(二)

卷首说明

疫情不息,行踪受羁,维伏案稽首,整理旧作以打发时间。今借李笛兄“常熟记忆”宝地,陆续推出笔者“虞城拾翠·人物”传记类旧作。犹待乾坤清朗,行动自由时复采编心意中一直念念不忘如赵凯赵均兄弟等师友生平行略。

蓝弧 2022年3月26日夜


现代茶业奠基人范和钧传略(二)

文/蓝弧

蓝弧 | 现代茶业奠基人范和钧传略(一)

佛海茶厂  坚苦卓绝

恩施茶厂令范和钧载誉而归,并深得中茶公司高层赏识。时由范和钧所属中茶公司与云南省经济委员会合股之“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公司地址在昆明市正义路威远街7号,云南中茶公司拟以新法往滇西滇东滇南开发新式茶业。范和钧以其既有成就,成为公司当然人选,他最终被派往最艰苦的滇南佛海,“复制恩施”。

1938年年底,中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南京汪伪政府成立,敌占区形势相对平稳,范和钧俟机往孤岛上海接来妻女,因昆明东60余公里宜良县有宜良实验茶厂在,范和钧初期工作以此为据点,故将家人安置于宜良。

注:此处存一疑点,以俟知情者校正。范和钧有三女,长女范娘娣生于法国巴黎,幼女范梅蕾生于宜良,养女范警予稍晚“归宗”更姓娄(范和钧1987年自传中语)。据范和钧常熟家人称,他全家回常熟省亲,有亲戚扫墓时见过警予,她体型容貌有较明显的白种人特点,而娄允琴并不忌讳,向家人明言,“这是我的亲生女儿”。因此,勐海茶厂草创时技工王正生先生及“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公开网文《范和钧先生》都称,由宜良往勐海(即佛海)时,范和钧夫妇携二女同行,此二女理当长幼二女,但不能确知这段时间养女娄警予身在何处。经范和钧七妹现年87岁的范贞懿女士电话远在美国的范梅蕾女士本人,她也说“记不清那么远的事了”。

娄警予

佛海,中国最早的产茶地,地处云南西南部,西和南与缅甸接壤,东接景洪市,西北毗邻澜沧县。全区域山地面积占93%以上,居民以傣族为主,谷林深密,人烟稀少,道路险峻,交通阻遏,间有马帮穿行其间。佛海尤因其瘅疠横行,疟疾猖獗,一般商旅无不视若危途,旧之“茶马古道”也是能避之则避之,故当地经济文化极度落后,传统茶叶并不构成当地人主要生业。

1939年春,范和钧携江苏南京籍清华大学高才生张石城,取道滇湎公路经芒市、腊戍进入缅甸,搭车至缅甸景栋,再随马帮入国境。两位“拓荒者”风餐露宿,长途跋涉,经六日夜到达佛海,不意当地竟无一间可投宿的旅店。幸有佛海士绅李拂一先生热心接待,方得歇脚之地。

据《茶寿老人李拂一与普洱茶的百年情缘》一文所载,李不只本乡本土,且也是一位专业茶叶人士,他在佛海有自己的“复兴茶庄”,生产和购销藏销紧茶,为简化环节规避中间商过度盘剥,曾联合当地中小茶庄成立佛海茶业联合贸易公司,自任经理。李拂一试过生产红茶,因技术原因,没有成功。两人相见,可谓惺惺相惜,虽然后来因公司利益问题(双方公司一为公营一为私有)也稍有抵牾。

经半年多时间对当地地理环境、气候变化、资源分布、民族习俗、经济状况和发展前景等情况的调查研究,范和钧终于信心百倍,成竹在胸。是年冬,范、张两人携所得资料及所制红茶绿茶样品,随马帮取道思茅、普洱返归昆明,向云南中茶公司提交调查报告,确认在勐海创办茶厂切实可行。

(注:当地传统只有手工紧茶,转道缅甸印度销往西藏,称“边销茶”。傣族人民的制茶过程十分简单,经采摘,揉制,发酵,烘焙四个环节即告完成。此前,当地从未有过红绿茶出产,范和钧在考察期间,利用地产大叶茶茶叶成功试制出红绿茶,并经得起严格的品质检验。

李拂一先生1949年前曾任佛海教育科长、简易师范学校校长、车里(今景洪)县县长、省参议员等职,也是一位权威傣学专家,滇茶专家,后移居泰国、香港。他对范和钧之后创建茶厂助力甚巨,比如李拿出了自己多年精心记录的佛海、西双版纳地区的气象记录,还有相关印、缅地区的工作笔记等。)。

云南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著名企业家缪云台府上,云南中茶公司高层会议,范和钧阐述建厂根据(以下三点引用王正生先生文):

1、先生走遍佛海一带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发现大批野生原始的大叶茶林,是我国大叶种茶的故乡,可以为茶厂提供大量丰富廉价的原料。这种野生茶树与我们在东南沿海见到的茶树迥然不同,我们常见的茶树是灌木,而这里的野生茶树是乔木,高达丈余,叶面比小叶种茶的茶叶约大三倍,叶肉肥壮,茶牙挺拔,犹如一根根白色的银针,在阳光下耀眼生辉。用这种大叶茶制成的茶叶色泽鲜亮、香气浓郁,茶叶醇厚,堪称茶中瑰宝。

2、当地民族以傣族为多数,但那时他们仍然刀耕火种,以物易物,沿习日中为市的古风,几乎是过着原始社会的生活。而聚居城区的汉民也非常贫困落后,建厂在这里可以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增加边民的收入,改善边民的生活,促进当地的发展,收到利民利厂的双赢效果。

3、佛海位于滇南,属于亚热带高原气候,但又受太平洋、印度洋,尤其印度洋季风的影响,所以又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可以分为干湿两季,湿季雨量充沛,晴天甚少,恰好是茶农茶工生产制茶的良好季节。而干季则是茶叶包装销售的大好时机,通过马帮把制成的茶叶运销到各地,茶厂得到收入,边民得到回报,可以安排好一年的生产和生活。

云南中茶公司董事会当场决定建厂,委任范和钧为佛海实验茶厂厂长,一切权力及责任,皆由厂长便宜从事。缪云台尤加赞赏范和均,他振兴边远地区文化经济之抱负,部分的,指望范和钧为之践行了,故又任命范和钧为云南省经济委员会佛海服务社经理。

常熟范氏家族的刻苦勤奋与经营管理天赋在范和钧创建佛海茶厂的过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一如他叔父范均石先生城门口摆摊起家创立城内最大商业帝国一样,范和钧历时两年,辗转万里,于不毛之地建成茶厂。

图片来自网络

1940年的云南佛海,非今可比,计划中的茶厂规模不大,但也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范和钧所获资金不多,据今大益集团厂史资料探悉,云南中茶公司仅拔款5万元(范和钧晚年回忆是“50万元”)。毕竟,这是一个“实验茶厂”,对公司高层而言,滇东、南、西分别有宜良、佛海、风庆三个“实验”要做,佛海,三居其一而已。

创业伊始,人才为首。范和军于1940年春由昆明飞赴重庆,向中茶公司求助,从湖北恩施茶厂调来制茶工25人,由江西修水茶厂调拨20人,此45人皆往宜良茶厂集中待命。同时,云南茶训所学员自由分流,其中12人报名追随“范老师”往佛海。

战时,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尽成沦陷区,国民经济捉襟见肘,故国民政府分外重视民间投资企业,并鼓励国民进厂工作。早在范和钧调研期间,范因不谙官场之道及当地民风,有一县长不很配合他的工作,范向省公司汇报情况,不几日,省政府就免了县长的职。这一次,茶训所学员从宜良赴佛海,临时还另行招工,宜良农村少年16岁的顾时兴,被人告知中茶公司招人,去工作的可以免除兵役,他只对家人打了一个招呼便随大队人马奔赴佛海,当木工。这个不识字的农村少年后来成长为一位建筑工程师,与其参加茶厂工作,聆听范和钧等专家的文化及专业知识培训课程是分不开的。年仅20岁的江苏镇江人王正生,虽中茶公司正式员工,但奔赴边陲佛海,主要也是为范和钧个人魅力所感。

(注:顾时兴事迹等,来自杨凯先生未完成记实连载《佛海风云》)

湖北江西45名员工先行从宜良乘火车经蒙自、雨过铺,转乘寸轨火车到石屏,再从元江、墨江、普洱、思茅、景洪、车里,抵达到佛海。第二批人员以茶训所学员为主,另有会计主任左固六先生夫妇、从宜良招聘的竹木工人五名,及高级职员如襄理会计电台人员医务人员等,其中,有三位最特别的队员:范和钧夫人娄允琴女士——她先在宜良医院工作,现继续追随丈夫步伐往任佛海茶厂医生,范和钧大女儿范娘娣(当时11岁)和才在宜良出生的幼女范梅蕾。另有少量负护送责任的部队士兵。这队人马由宜良茶厂技师殷宝良先生带队,“从宜良搭车先到玉溪,次日雇马帮经峨山、元江、墨江、普洱、思茅、车里到佛海。从思茅到车里必须跨越惊险的澜沧江,这里江面宽达百余米,铁索横悬桥上,铺着木板,从桥上到江面深不敢看,估计有数十米,人马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妇女及胆小者畏葸不前,得由马夫搀扶过桥。”(王正生先生语)

远在孤岛上海的范和钧,此时不知作何感想?

范和钧在沪上聘得电器工程师、机械师、医师6名,并聘妻舅族叔两人为后勤管理人员,购买车床、钻床、大卡车、发报机、发电机、锯木机等各种机器,稍后,又从印度购得中国第一台茶叶拣梗机。因先期调查已知傣族人民尚未习用货币,尤其不喜才推行五年的法币,故茶厂收购茶农茶叶、佛海服务社开发边区经济,必须适应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范和钧又大量采购傣族人喜欢的日用百货如棉纱、头巾、布料、玩具等,计值约50万元法币——因为战争关系,所有货物都需装箱海运泰国曼谷,再由侨商蚁美厚先生转运缅甸景栋,进入国境抵达佛海。范和钧离沪赴泰,再往仰光采购钢筋、水泥、玻璃、铁钉、洋瓦等一应建筑材料,然后经景栋回佛海。

此时滇南正值雨季,先时部分员工可住李拂一家,大队人马既到,李宅难容,只能发动员工,雇用傣民,因陋就简,自力更生。厂址在现勐海妇幼保健站附近,这里原本一片荒地,乱坟遍地,荆棘丛生。傣族人的全部建房工具只是一把长刀,全部建筑材料只有竹子。屋架、梁柱、墙壁,竹子所成;床、桌、凳、帘、橱等竹子所成,唯屋面所有“草排”——此需防雨,是向当地居民购买。半年中,宿舍、厨房、食堂及部分厂房,皆竹草所成。

形势急迫,时不我待,建厂与生产并行不悖,傣族工人与青年员工用竹草建成萎凋室,揉捻室,发酵室,唯烘焙室必须防火,仍借居可以兴茶庄的砖木结构房屋内。继恩施茶厂经验,人力揉茶桶之外,范和钧更自行设计制造牛力揉茶机等设备。在极简陋的条件下,佛海实验茶厂在当年三季度,厂房尚未真正建起,便已赶制出第一批红茶,以供出口。

雨季既过,基建工作紧急跟上。当地可供使用的资源十分缺乏。比如,佛海没有砖石,范和钧带领全厂员工就地取材,挖掘当地最多见的黑粘土,自制砖模,自制砖坯;没有砖窑?土法上马,自创无窑烧砖法——待砖坯全部做成后,架空晾干,备足柴煤,多点烧制,范和钧和他的团队总共以此法烧制红砖20万块,红瓦2万余片,为云南中茶公司节省了大量资金,惜此法工程效率不高,前后费时半年余。从外地雇来的采伐工人不懂英制也不懂公制,范和钧亲为“结绳记事”,用麻线标定长度,用木板制成样件,以令雇工依样制作。一应钢筋水泥小型工具大型设备俱由马帮从景栋驮来,不能拆解的大件机器则直接人工扛抬入境。再如夯土、打地基、砌砖、抹墙、架梁、盖顶、铺瓦等等,范和钧一概亲力亲为,与职员员工及所雇劳工打成一片。

(注:范和钧在厂区利用中午和晚上休息时间开办了全能技工训练班,由范和钧先生亲自授课讲解红绿茶的生产工艺过程,也略讲国内其他茶叶生产的特点和销售情况,并请黄翼翔工程师讲解内燃机、发电机、电动机和其他机械电器设备的知识,厂长秘书每周上三个晚上的数学课。学习期历时三个月。每周实习一天。范和钧先生还讲了测量、绘图、房屋构造学,用简单的平板仪,指北针带领学员边讲解边实习,将厂区平面房屋位置测绘制图。我在范和钧先生身边工作接近三年,觉得他知识面广,待人和气,也很亲近,考虑问题也很周到,职工也都很愿意接近他。

以上摘自“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网站网文《范和钧先生》,无署名)

和钧和同事、学徒们

两年不到,办公楼、萎凋楼、宿舍、仓库、厨房、食堂屹然挺立。机器设备一一到位,厂区筑有围墙、雕堡等安全设施,茶厂之外,更建有佛海卫生院、银行及无线电台。

宜良茶训班学员、中茶公司职员王正生多年以后如此回顾恩师范和钧创建佛海茶厂的成就:

一是用极短时间出大量好茶

……他采取边建厂房边生产边销售的办法,根据国内外市场的不同需求,生产外销的红茶与内销的绿茶及白毫银针茶共约2千余担(据后人研究成果,以为红绿茶产量当为120担,每担一百斤)。以大叶种茶制成的红茶,通过香港销往世界,评价甚高堪与闻名的印度大吉岭红茶、锡兰(今斯里兰卡)红茶及我国安徽祁门红茶相媲美。内销的绿茶以“碧马”为商标,品味醇厚,畅销于昆明、重庆、成都等各城市……

二是努力供应藏胞紧茶大力扶持个体茶户

紧茶是藏族同胞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而佛海就是紧茶的重要产地。当地很多汉傣居民赖此为生,先生不以佛海实验茶厂生产茶叶为一己私利,他考虑的是共存共荣,改善边民的经济生活,充分供应藏胞需求的紧茶,达到对三方都有利的目……

三是经营百货推动纸币流通促进茶叶生产

……佛海当地没有商店,也不使用纸币,而是小商小贩与当地少数民族以货易货。如果要使边民上山摘茶,他们又不收纸币,拿什么东西给他们才能得到他们采来的茶叶呢……先生敏感到傣族人民不论男女老少,一年四季,头上都要裹着各种花色的头巾,也喜欢各图案的地毯、儿童玩具及其他日用百货,因此他在佛海开设了第一家也一直是佛海最大的百货商店“佛海服务社”。要纸币才能购买社里的商品,同时茶厂就用纸币来收购边民采摘的茶叶……先生设计出来的这样一条锁链环环相扣,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良性循环,达到各方受益的功效。

四是向加尔各领事申请免税成功

销往西藏的紧茶均过境印度缅甸,过去两国均为英国殖民地,对销藏紧茶不征关税及过境税,现印缅分治,加尔各答海关都要征收紧茶的进口税和过境税……先生立刻电请云南茶叶公司出面解决。提供的理由是茶叶销往西藏,不进入印度市场,不存在与印度茶叶发生竞销关系;紧茶经过印度的数量巨大,印度运输业可获巨额运费收入,对印度不但无害,反而有利。经云南省茶叶公司董事长缪云台先生商请中国银行外汇业务专家蒋锡瓒先生赶往加尔各答,会同我国驻加领事馆商业参赞黄朝琴先生与印度海关交涉。由于以上理由充分,印方无话可说,终于同意按过去惯例免税放行,先生在这一事件中起了重要作用……

五是提高人员素质培育茶叶人才

……他目光远大不仅认为要办好佛海茶厂,必须不心粗气浮提高茶厂人员素质,而且深刻体会到我国是一个产茶古国,又是一个产茶大国——可是印度、斯里兰卡两国的茶叶产品即占了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国际茶叶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而我国大部分产茶区还停留在手工操作……先生从身边做起,在繁忙的厂务中,每天抽出一小时为我们讲课,从不间断,直到茶厂撤离停业为止。讲授的课程有:中国茶叶史、茶叶初制及精制技术、制茶机械的运用、茶厂的经营和管理、世界产茶国的分布和产销情况。

王正生乃范和钧得意门生,其对先生的评述或多溢美之词,但究之史实,王文所言不虚。借用今人语词,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他们在不可能中创办实业,在边陲小镇开拓疆土。据家人介绍,范和钧是个务实的、感情不外露的人,但那时,他的的确确展现了自己江南水乡人家特有的柔情与浪漫。

云南中茶公司在战时选址佛海建厂,除当地特别适于茶叶生产外,另有其十分重要的现实原因:这是当时中国离战场最远的大后方,战火烧不到这里。然而,以偷袭珍珠港事件为标志,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悍然南进,夺下菲律宾,踩倒泰国,进逼缅甸,“最远的大后方”顿时成为前线。1942年秋,日本飞机从泰国起飞,轰炸我滇南边境,有小飞机飞临佛海,投掷燃烧弹,幸雨季方过,沼泽遍地,炸弹未能造成实质性伤害。于此紧迫形势,云南中茶公司不得不放弃佛海实验茶厂——一则他们对国际战略大局有更多更清醒的认识,二则茶厂大量干部是从全国各地调拨而来,生命比金钱更重要,故一旦决断,立即执行,迅昆明方面命令范和均:全厂撤退!

这是范和钧职业生涯中最大的痛:建厂完工在即,且已生产大量白茶红茶及销售紧茶无数,为安全计,为执行命令,必须撤。但他心有不甘,在与管理团队及青年职员充分商议之后,为不辜负全体员工700多个日日夜夜的付出,在范和钧本人也为不辜负缪云台先生的知遇之恩,他们决定“有限抗命”:所有机器全部安装到位,所有未盖的瓦片一一覆盖,直至一周后,开动发电机,厂区一片通明,机器隆隆作响。

冒着可能的炮弹,他们举行了一个小小的竣工庆祝仪式。

第二天,范和钧下令拆散机器,疏散产品。除本地员工之外,“全厂99人滞留瘴区二年无人丧亡全身而退,(通常来瘴区经过雨季而死亡于恶性虐疾者比例均甚高),起早26号经玉溪回昆明交卸职务”(范和钧本人语,所言“26号”不能确知为哪月)。

完整的佛海实验茶厂,只存在了一个晚上。但是,佛海野生茶区的开发及产品的生产销售,是今日勐海茶叶誉满神州畅销宇内的滥觞,今日云南尤其西双版纳茶界卓有成就者,无人不识范和钧。

作者简介

蓝弧,本名陈圆,网名江南蓝弧,男,1960年生,退休教师,业余作家,有长篇历史小说、传记等百余万字及散文、杂文、报告文学等数十万字作品出版和发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国时期的宜良茶史
述◎范仲淹后裔与普洱茶
红印圆茶,致敬新中国的第一片普洱茶,红色江山生生不息!
他是佛海茶厂(勐海茶厂前身)第一任掌门,曾留学巴黎,临危受命办茶厂,开创机械制茶先河!致敬范和钧先生
最惨茶厂:高频轰炸中坚持生产茶叶
1940年,中央政府直接通令茶叶贸易,这家边陲茶厂从此雄震滇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