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名胜

转自《苏州市志》第十一卷第二章

苏城近山环水,风土清嘉,经历代营构,胜迹如云。湖山佳景与文化艺术交融,千古沧桑与近代演变俱陈。西北则虎丘狮子山,枫桥铁铃关;山塘七里碧波,夹岸垂杨,至日伪统治时大变。西南为山水交会之区,明沈周《泛横塘》诗有云::“好山尽在西南上,一路推篷看画图。”灵岩、天平、上方、横山与石湖皆萦青缭白,天然秀色。东北则阳城、金鸡二湖,浩瀚澄澈,前者旧有阳城十二景。东南有葑溪萦回,黄天荡自明以来即为赏荷胜地,惜自日军侵占苏州以后即盛况不再。城区除寺观古塔、水陆城门外,尤推南园北园,春日菜花遍放,一望金黄,游人如织。岁月迁流,人口稠密,又由于致力发展经济而对环境保护重视不足,城区自然风景有所逊色。今将虎丘、灵岩、天平、石湖四处记入本章。其余参阅《苏州市志·文物》卷。

虎丘

位于苏州古城西北3.5公里,海拔34.4米,山体为流纹岩,四面环河,总面积333.2亩(包括环山溪水面百亩)。前有山塘河可通京杭大运河,山塘街、虎丘路与市区相通,沪宁铁路自山南通过,山北有城北公路。旧志载,吴王阖闾墓深藏山内。山巅有千年古塔,其余古迹胜景甚多,古代名流栖居山中或游览题咏者不可胜计,向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

虎丘又称海涌山,相传远古时为海中小岛,历经沧桑,涌现为平畴山丘。虎丘之名据《越绝书》载:  “阖间葬虎丘,十万人治葬,经三日,金精化为白虎蹲其上,故名”(北宋朱长文认为“丘如蹲虎,因以为名”)。秦始皇东巡至虎丘,“凿山以求珍异,莫知所在,孙权穿之亦无所得。其凿处逐成深涧。”(《元和郡县志》)后人认为剑池之名源于此。东晋司徒王珣与弟司空王珉于剑池两侧建别墅,后舍宅为寺,名虎丘寺。东晋竺道生,梁僧憨憨尊者曾卓锡寺中,留下“生公讲台’、“干人坐”、憨憨泉等古迹及传说。王珣《虎丘记》、王僧虔《吴地记》称山两面壁立,交林上合,蹊路下通,藤萝悬葛,茂林修篁。陈张正见《从水田王游虎丘山》诗云,“重岩标虎踞,九曲峻羊肠”均记叙其风光自然,山径艰险。顾湄《虎丘山志》云:“自吴国以来,山在平田中,游者率由阡陌以登”。至唐宝历元年(825)白居易来任苏州剌史,筑堤凿渠,引溪环山,广植桃柳,红栏碧树与绿波画舫相映,水陆往来频繁,虎丘山塘声名益著。僧皎然、白居易游武丘(唐代避大祖李虎讳,一度称武丘)诗分别有“入门见藏山”、“山在寺中心”句,为已具寺中藏山胜景之证。原有东西武丘寺,唐会昌中毁,后人于山巅重建一寺。山下则建东、西山庙祀王珣、王珉。五代吴越钱元璙任中吴节度使时,对虎丘山寺多有规划修缮。后周显德六年(959)建塔:宋代先后建殿阁多处。元至元四年(1338)建断梁殿。至正四年(1344)修寺铸钟。凿渠六千尺。张士诚据苏时,重开已壅没为平地的环山溪并筑土城。明代中叶,自阊门至山塘、枫桥一带,商户鳞次栉比,虎丘周围又为手工艺品集市及园圃花市。嘉靖年间,苏州太守胡缵宗在山上增建台榭。从此虽尺雪层冰,四方游人纷至沓来,挟妓宴集,寺如喧市,中秋夜游尤盛,自二山门至剑池,皆铺摊席地,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祟祯六年(1633)复社数千人集会于虎丘,大雄宝殿至千人石布席皆满。名妓卞玉京、董小宛等曾卜居山塘。康熙四十五年(1706)在山上建宏大行宫名“含晖山馆”。据《虎丘志》全景图及其他记载,在今致爽阁至拥翠山庄一带及其两侧,亭台楼阁,轩馆园榭,丛金叠翠,迤逦起伏。清乾隆帝6次南巡,每次必来虎丘。乾隆十五年(1750)僧祖通募款大加整修,其时大雄宝殿贴近塔东,其余殿字由此向东连绵耸峙,景点200余处。逢节市虎丘庙会兴盛,画舫珠帘。咸丰十年(1860)清军退出苏州之际,纵火焚烧三昼夜,山塘一带化为焦土,虎丘除古塔与二山门外,山寺建筑俱毁。光绪十年(1884),洪钧,朱修庭等建拥翠山庄。洪钧为山庄撰联附跋云:“曩时虎丘磴道旁列肆连廛,喧闹嚣杂,庚申之际.一炬荡然,而清旷之境出矣。”光绪间,俞粟庐等每年秋来山集会度曲。宣统元年(1909)秋,南社首次集会于张国维祠。三年九月初一,叶圣陶偕顾颉刚、王伯祥来游虎丘,所行皆田岸,曲折多回。民国7年(1918),住持中照重修头山门,门与寺塔相对,入门便见“塔从丛林出,山向寺中藏”。金松岑、费仲深等发起建冷香阁,邱玉符主办,12年11月举行开幕典礼,阁名为华阳十五龄童洪蘅孙书。阁周植红绿梅数百株,无杂树,汪东曾称冷香阁赏梅兼有孤山、邓尉之胜。其后陆续浚第三泉,葺石观音殿,建申时行祠、陆钟琦祠,头山门甬道西旧为郡厉坛故址,逢清明及七月半,官员到此祭合郡无祀鬼神,人民国后渐废。15年,在此建救火会员墓,葬史金奎义士等于此,于右任题碑。甬道东为商团纪念碑林,旋更名为云集山庄。17年9月,吴县县政府就虎丘量山地事勒石寺前,内云“自虎丘寺头山门起丈见全部面积地Z12.465亩……应行划出民地31.451亩,其余尽归寺有,地181.14亩,并非地归寺有,纯属公有性质”。同年10月22日《新吴语》报道:“重九虎丘登高,往游者约四五千以上,下午一时,山塘河中即有行不得也之叹。”此时游人多由山塘泛舟或策驴抵虎丘。是年,率部驻苏的钱大钧发起以军工筑虎丘路,后市政筹备处招工续筑,至19年清明竣工。自此游人多取此道。山塘益渐萧条。民国22年,在致爽阁下建国魂冢,安葬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牺牲的十九路军战士7人。23年,刘正康等士绅发起整理虎丘名胜,修理附近桥梁。翌年,望山桥重建加阔,头山门至二山门路原崎岖不平,曲如羊肠,则改铺弹石路,马车可直达二山门,二山门至干人石间的险峻石级也改为石子路。但至抗日战争爆发时,碎砖颓瓦污秽处处,山左一带为荒地,山右后面为僧寺墓地,石观音殿宋人佛经半已残蚀,二仙亭中二像面貌毁损。35年,县政府对虎丘稍加修理,偶或组织民众学生来山植树。至苏州近解放时,虎丘荒凉不堪,游人仅见危塔暮鸦,西风残照。1950年6月,市文教局组织虎丘文物保管会于云集山庄。1953年.市园林修整委员会初予修葺,6月开放游览,山寺仍归僧侣管理。1954年园林管理处接管,翌年疏浚剑池,新建放鹤亭、涌泉亭、东丘亭等,在二山门向西一带平地开河。1956~1957年挖通环山河,建海涌桥,疏通第三泉,建悟石轩、花雨亭,修整百步趋,砌筑石驳岸,拆除陆钟琦祠。1959年重建后山主要建筑,就元末土城址改建环山路。1962~1963年修葺十八折、小吴轩、干手观音殿等,将上山石于路改铺石板。50~60年代前期,连续大规模绿化植树,前后山联成苍翠林海,尽改昔时荒凉面目。“文化大革命”开始。虎丘建设中断,胜迹毁坏甚剧。后周经幢遭击毁,仅一底座幸存。“生公讲台”,“千人坐’等摩崖石刻及大量石壁题名被凿去,米芾书“风壑云泉”石刻被园林职工预以石灰涂抹而幸存。檀香木雕千手观音像被焚,致爽阁、冷香阁中名人书画、楹联等荡然无存,全山碑刻与崖石题名200余仅存64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整修,恢复摩崖石刻及景点,补植大批花木,加强抚育养护,千年古塔倾斜之势得到控制。1982年在后山东北角凿一池,新建分翠亭、拦月榭、云在茶香茶室等。仅据历年造林投资及1956、1962、1979、1980年修建费计算,国家即耗资40万元。现有景点57,堂构40余、匾额36、对联34、石碑74、残碑4。全山林木面积187亩,花木113种、2万余株。

虎丘平畴起山,浮图耸峙,苍渊巨石,遍处古迹。头山门初只一门,两侧门与隔河照墙分别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五十五年。1979年、1982年头山门落地翻修。二山门即断梁殿,原有顾野王书“大吴胜壤”与康熙书“路接天阊”二匾俱佚,频那、耶伽二神像毁于1966年秋。殿后甬道两侧有试剑石、憨憨泉、枕石、唐代名妓真娘墓、拥翠山庄等。试剑石传为阖闾或秦皇对石试剑遗迹,实为一火山凝灰岩,在各种因素下其裂隙年久风化而呈此缝。通道尽头为千人石,可容千人,亦称千人坐,系1.5亿年前火山岩浆喷出地面,向四周流动,迅速冷却而成的流纹岩,内含铁、镁等物质,故呈暗紫色。千人石周围主要有:白莲池,池中有点头石,传说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古石幢二:佛说大佛顶陀罗尼经石幢(后周显德五年建)与金刚经石幢(明万历二十年[1592]刻),均系1980年复建。前者仅水浪纹石一片为原物;孙武亭,清嘉庆年间,孙星衍曾于一榭园建孙武子祠,民国37年南京国民党要人发起重建,蒋介石已题亭额,后中辍,1955年建于今址,1985年张爱萍题“孙武之亭”匾;二仙亭,内有陈抟、吕纯阳二仙碑,1980年仿刻修复;第三泉,在铁华岩下,相传为唐陆羽品定,又名陆羽石井,民国初费仲深寻访,泉自榛莽中穿岩腹而出,9年疏通泉源,构亭于上,泉厚味旨,“沉百钱于碗中,水满而不溢(费仲深:《韦斋集》),1955年曾抽干池水,清除泥潭,池底有砖砌义井,砖形狭长似六朝物。剑池为虎丘最胜处,古代可汲饮,唐李秀卿品为“天下第三泉”。1955年疏浚剑池。发现池东岩壁上石刻2方,系王鏊、唐寅等撰,载正德六年(1511)剑池水涸,于池底发现北端有洞穴,疑是吴王墓门事。当即戽干池水,见石壁平直,池底平坦,以岩壁灰白色水痕为准,量至池底为1丈5尺,池北果有洞穴,内叠砌不同于本山岩石的石板四块。从现场勘察发现,以第三泉为起点,以剑池为中心,存在一水道系统,每当剑池水满,可由地下水窟泻入千人石上明沟,再经白莲池等处流入白鹤涧。由五十三参而上可登大殿.附近建筑有:御碑亭,宋为御书阁,今亭为清光绪十三年重建,原有康熙、雍正、乾隆亲书碑四块,现亭中仅存乾隆诗碑一方,亭外有碑二方,质坚洁,击之有声,字迹早已剥蚀。小吴轩,其外有“望苏台”,凭栏远眺,烟霭万家,故有“过苏而不登虎丘俗也,登虎丘而不登小吴轩尤俗也”语;干顷云,宋咸淳八年(1272)始建,康熙间移入行宫.1982年重建,因东坡“云水丽千顷”句而名。五贤堂,原名五贤祠,祀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王禹偁及苏轼。几毁几兴,1982年重建。悟石轩,始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清康熙二十八年改建为万岁楼,后几经兴废,坐轩内可俯眺千人石。西去有双吊桶,又名双井桥。南宋隆兴二年(1164)陈敷文出钱20万在剑池上跨崖建桥,桥上有两孔,可架辘轳汲水,并建陈公楼,后毁于咸丰、同治年间战火,现只剩桥和双孔;云岩寺塔院(详见《苏州市志·文物》卷);致爽阁,旧为小五台、仓颉祠,在山之巅,清嘉庆时题“登峰造极”额,原致爽阁在法堂后,民国19年宣楞募建于今址,回廊四绕,云烟山林,尽收眼底。前山已废胜迹主要有:养鹤涧,原在白莲池东,相传以清远道士养鹤于此得名,唐颜真卿爱其诗刻崖上,今干涸;石观音殿,在申时行祠南,宋熙宁七年(1074)建,原有南宋僧妙应以本山石凿成的观音一尊,又大乘妙法莲华观世音经石刻15块,系宋曾公亮书,民国28年刻经半已残蚀,解放后经石更缺,殿屋倾斜,1969年拆除该殿,改建茶室,石刻被碎作地基;千手观音殿,在伽蓝殿东,明嘉靖三十一年建,1967年千手观音像被推倒在千人石上焚毁,屋柱门窗又被白蚁蛀蚀,1973年拆去此殿;平远堂,原在致爽阁旁,几经兴废,民国20年僧宣楞重建,1955年曾修葺,因受白蚁危害,柱梁蛀空,1973年拆除;申时行祠,明万历四十八年建,民国9年在废址上重建,解放前后,祠关闭,1953年左右改为糖果小卖部。后山一带全系泥土所积高冈,昔以空蒙浩渺胜,有“虎丘后山胜前山”之说。据《红兰逸乘》《桐桥倚棹录》载,山寺一天门旧在后山。今有百步趋,十八折石阶可通后山;依宝塔轴线有玉兰山房、通幽轩,小武当诸胜。玉兰山房中旧有古玉兰一株,相传为宋朱勔自闽移植于此,同治、光绪年间犹存,1959年重建山房并补植玉兰。通幽轩为宋和靖书院故址,后改陆羽楼,清嘉庆时改牛马王庙,民间呼赖债庙,除夕贫户常避索债人于此,1959年重建。小武当处一青石牌坊,上镌“吴分楚胜”,周围湖石假山甚多。虎丘旧有白云名茶,至清渐绝。1982年在“云在茶香”室周围植白云茶树数百株。整个后山林木葱郁,复有大群苍鹭飞来栖息度冬。此外,虎丘山麓尚有陈去病墓、钱处士墓、鸳鸯冢以及在原东山庙址新建的万景山庄;山塘一带有旧塔影园、五人墓、葛贤墓、张国维祠等古迹。

天平山

西距苏州古城8.5公里(公路里程为15公里)。东南为金山,南连灵岩山,西北通华山、天池山,北接寒山岭和观音山,占地面积77公顷。山高海拔201米,为天平、灵岩景区诸山中最高峰。顶平正。可聚数百人,故名天平山。唐代又名白云山。

天平山形成于距今1.36亿年前的造山运动,山体为钾长岩花冈石组成。当地壳隆起为山时,地层的一部或数部上下错位或扭曲,天平山的断层倾斜幅度较大,近于垂直。经亿万年风雨冻曝,风化部分剥落,残存坚硬部分森然耸立,仿佛万笏朝天。唐宝历二年,僧永安在山南麓建白云庵,亦名天平寺。山半有白云泉,泉水清澈甘冽,陆羽品为“吴中第一水”。白曙易为赋《白云泉》诗,天平山名由此更著。北宋天圣六年(1028),僧择梧就宝历遗址再建庵院。庆历四年(1044),参知政事范仲淹因祖坟在天平山东麓,于例得置功德寺,于是奏请以白云庵改功德香火院,仁宗赐寺额及山,天平山因而又名赐山,俗称范坟山。范仲淹曾、祖、父三世都被追赠国公,故范坟又呼三太师坟。宋绍兴年间,因原祀范仲淹的忠烈庙所在地庆州为西夏所占,改建庙于白云寺西侧。万历年间,范仲淹第十七世孙、福建布政使司右参议范允临弃官归苏,将从泉州带回的枫香树苗380棵植于天平山。四十三年,因天平两遭战火,“遂成荒丘,数百载丛林,掊为瓦砾,……余乙卯之秋,稍葺茆茨,略成位置”(范允临:《输寥馆集》)。在山南麓建别业天平山庄,引泉为沼,架以石梁,馆阁亭榭随山势层叠面上,鳞次栉比,远望如画图中仙山楼阁。有寤言堂,鱼乐园、咒钵庵、听莺阁、芝房、什景塘、宛转桥诸胜。堂有联云:“门前绿水飞奔下,屋里青山跳出来”。崇祯十二年归庄来游,称其因山为园,池馆亭台之胜“甲于吴中,每三春时冶郎游女画舫鳞集于河干,篮舆鱼贯于陌上”;28年后来游,则“园林有蔓草荒陋之感”。康熙初,范氏后裔必英等在山庄旧址建范参议词。乾隆八年重修山庄竣工,改名赐山旧庐,堂阁亭榭,尽还旧观。继康熙来游之后,乾隆6次南巡,4次来天平,题诗赐匾。乾隆年间,天平山有御碑亭、高义坊、接驾亭、更衣亭等建筑。咸丰战事中,高义园、范参议祠等俱遭战火。同治中重修高义园、白云古刹。民国时,天平山范氏界内自宋以来严禁樵采的成规渐堕,“山中宕户以采石为业者,侵入天平山界,斧凿横加,又持金钱之力,官吏袒护”(汪凤瀛:《重修范参议公祠堂记》)。该处又一度盗匪出没。民国6年,天平山警察派驻所被帮匪纵火,劫械伤警。经范氏后裔厚甫等人维护筹划,8年重修白云寺,建大殿三楹及山门两庑。10年,重建范参议祠落成。其他堂阁胜处以力绌未能续修。17、18年,省民政厅及县、市机关先后布告云:“其属范家山一带前后左右、群山环绕之禁界以内并出有禁字为标志者一律禁采”。但30年代宕户采石事仍有发生,山林景观受损。29年,伪吴县县政府调查胜迹时称:忠烈庙、白云寺、天平山庄均屋宇完好。其后因多年失修而渐破败。

1954年园林管理处接管天平山,同年5月整修御碑亭、高义园,疏浚什景塘,8月开放游览。1955年高义园正殿因受白蚁危害而重建。1965年天平山庄一度开办旅馆。“文化大革命”期间,高义园关闭,摩崖石刻全被凿去,碑石被毁,建筑失修。白蚁为害严重,不仅蛀蚀古建筑,且使不少古枫香枯死。1970年忠烈庙后部的三太师殿被拆除,全庙一度改为养鹿场。开山采石在六七十年代加厉,损害天平山环境和景观。开山炮声隆隆,兼以松林毁于虫害和砍伐,栖息多年的鹰群销声匿迹。至1975年,百年老树死去不少。1976年后,高义园稍加整修,重又开放。陆续整理恢复摩崖石刻,加强古枫香养护管理,修理登山道路,进行大规模植树栽竹,防治白蚁。1980年起连续5年,驻苏部队参加天平山植树义务劳动,种植国外松种(因马尾、黑松受“松干蚧”危害而不能生存)数万株,补植枫香等树。立“军民共建友谊林”石碑。1980年,天平山列为国家太湖风景名胜区天灵景区主要景点,开始景区规划建设。1981年市政府拨款65万元,整修高义园古建筑群。落地翻建乐天楼,改用钢筋混疑土梁架。重建恩纶亭、接驾亭。整治山前池塘水系,对开山采石重申禁令。1983年10月1日,高义园售票恢复游览。同年继续修复忠烈庙仪门及碑亭。1985年彩塑范仲淹座像,恢复园、祠匾额对联和陈设布置。山南沿公路挖通排水沟,砌筑驳岸,东侧小山坡建万笏朝天石亭。

天平山由底至巅分三段,从山下至“一线天”为下白云,“一线天”至石屋为中白云,石屋至山顶为上白云。山顶平整处名望湖台,并有照湖镜巨石。据宋《平江图》所示,山顶有宝塔,现已无考。天平山有奇石、清泉、红枫三绝。奇峰怪石有卓笔峰、奇峰、护山奇石、一线天(又名龙门)、飞来石、五丈石、卧龙石、回音谷、印石、鹦鹉石、头陀崖等。卓笔峰在上白云,高数丈,下粗上尖,形如笔杆,为天平山最奇特的大岩石之一。天然洞穴有莲花洞、白云洞(即大石屋,可容数十人)、小石屋、山神洞等。摩崖石刻原有40余处。山半有名泉“白云”,历代题咏不绝。清乾隆三年李果作《补修白云亭记》,赞泉色凝白如乳,大旱不竭,“唐白乐天、宋苏子美各有题咏刻石上,已模糊不可辨”。民国29年,游人尚见一中空竹管插石隙中,将泉水导至池中央一钵盂内,水稍高出盂周而不外溢,又名钵盂泉。钵盂瓷色斑斓,20年代寺僧告李根源云:“为雍正时物,日本人出600元,未敢售。”“文化大革命”中钵盂失去,现用一普通陶钵。在扩大茶室后泉水池时,因放炮取石,使池面扩大而白云泉水流量减少。白云亭为乾隆三年筑,后改题“云泉晶舍”,为啜茗品泉处。因久受白蚁蛀蚀,1969年拆除,建为西式茶室。其他泉水有一线泉、一砚泉、卓锡泉(均在中白云)。天平山为全国三大观枫点之一。明代古枫香林今尚存176棵,叶呈三角状,树干高大,与江南红枫不同;范公祠内一株,树干高约27米,3人合抱。在三大师坟前有大枫九株,名九枝红,入秋枫叶由青次第变为黄、橙、红、紫,称五彩枫,亦有呈浅绛、金黄、桔黄、橙红等色。深秋登中白云望枫台,纵目眺望,似珊瑚灼海,红霞万丈。现全山林木有87种,10.6万余株。南麓天平山庄,依山临水,凭藉周围广阔自然景貌,富于天趣。自东向西由咒钵庵、来燕榭、范参议祠、高义园诸区组合而成,各部分以曲廊贯通,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咒钵庵东为桃花涧,即范允临时“桃源”,旧时涧边桃树成林,桃花片片,随水漂流。涧原可通翻经台前大池,今已被腐草杂树阻塞。山庄前濒什景塘,又分为二:大为荷花池,广约5亩;小为玩花池。中以大堤相隔,池上架桥,红栏曲折。池南为接驾亭与高义园石坊(乾隆帝题额);园西侧白云寺,现改设游客餐厅,寺西砖墙有门,门额“登天平路”,为上山主道。御碑亭独立枫林之中,重檐八角,亭中置四方砚石御碑,刻有乾隆游天平山诗4首。西侧忠烈庙存仪门碑亭与正殿两进,院中小池石桥,古树参天,庄严古朴。

灵岩山

在古城西南13公里,木渎镇西北里许,距太湖约1.5公里。山高180米,面积1800亩。旧有灵芝石,故名。因山势右旋,遥望似巨象回顾,山麓蠖村产石可制砚,又名象山、砚石山。山体由坚硬的花冈岩组成。岩中除含有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等矿物外,还含有多种放射性元素和稀有元素。经长期风化侵蚀,多怪岩奇石,幽深挺秀。又以富于古迹传说著称。

《吴越春秋》载,“砚石山有馆娃宫”。相传吴王与西施游乐于此。自东晋司空陆玩舍宅为寺(一说梁天监始建)以来,1600年间,时或金碧辉煌,时或蔓草荒烟。寺以山名,山以寺彰,高僧辈出,题咏不绝。明弘治年间寺毁于火,众僧离去,余僧开山卖石。至万历末年,诗人黄习远奔走呼号,得户部官员马之骏捐俸赎山禁采,山幸获保全(今继庐亭后,尚存“户部马捐俸赎山永禁开采”石刻)。明代灵岩多梅花,红苞绿萼,参差似锦。至清代,渐变为盈谷皆松。康熙帝、乾隆帝数来灵岩。康熙二十八年在山巅置行宫。太平军与清军之战,全寺除宝塔外俱毁,其后兴复缓慢。民国初御道尚残损不堪,登临者惮于跋涉。二三十年代,在真达,印光法师主持下,古寺重兴。当时工程艰巨。据民国23年12月29日(苏州明报,载“……藉四五十人之力,平旦达天黑,始得将巨石一条搬至目的地,某次车轮不胜重载,至半山折断,工人某殒命”。寺僧又广植林木,整修山路。山下交通则由地方当局于21年疏浚至灵岩的水道,复于翌年修筑灵岩至天平道路。苏城至木渎公路通车后,春秋佳日,中外游人踵接。37年,妙真商请雕塑家朱鲁斧塑造摩崖佛像。解放后几经整修,山林增妍,现列为太湖风景区天平灵岩景区的重要景点。

灵岩山旧传有十八景:馆娃宫、响履廊、佛日岩、琴台、吴王井、玩花池、披云台、灵芝石、望月台、划船坞、石城、西施洞、石鼓、石射棚、石鼍、石幢,醉僧石与采香泾。今除披云、望月二台(原在琴台下)、划船坞(旧在西施洞两侧)与灵芝石外均存。今灵岩山寺及寺西废基传为馆娃宫遗址。吴王井在寺西部花园内,有二,一为圆井,又称日池;一为八角井,又称月池、智积井。二井虽据山巅,不盈不涸,古代泉水清冽,今稍逊。园内又有玩花池、玩月池、长寿亭(民国36年新建)、石城(长10余米,用花岗岩石砌成冰梅纹,或似怒放。或肖含苞,或如雕零。旧有石门,可直达琴台)。出寺西行至山顶最高处即琴台遗址.四角有孔,传为西子当年鼓琴时立柱张幕用。所镌“琴台”与道旁石上“吴中胜迹”数字,俱明王鏊书。由琴台西南下,石壁峭拔,上镑“佛日岩”三字。循灵岩塔再西上有小斜廊为响屧廊遗址(明汤传楹、清王恪游记,俱云在通向琴台处)。西施洞在半山落红亭西,传说勾践作人质于此。民国32年改称观音洞,“文化大革命”中遭损毁,1982年重建。采香泾在山下,又名箭香泾、一箭河,南通太湖,北端至山前与香水塘(又名脂粉塘,相传吴宫人洗妆于此)合。清代为康熙、乾隆二帝南巡来山,在山南麓筑御道。今尚有残存,宽约2米,路面用砖铺成“人”字形,两侧为花岗石条,石条外侧嵌石块(中间凿洞以插木杆,张布篷)。由御道至山寺,其间建筑依次为:继庐亭,民国32年新建,后面发圈作头山门状;迎笑亭,名系清初弘储题,今亭建于民国10年;落红亭,清初弘储始建,秋季观落日最胜,现亭系民国26年重建。由此愈攀愈高,远眺太湖,烟波万顷,落霞千点,浑涵苍茫;近则松涛梵呗,满目苍翠,似非尘世。灵岩旧有“十二奇石”、“十八奇石”之称。在落红亭一带山路右侧为灵岩奇石荟萃处,有石佛、鼠儿石、石髻、袈裟石、石鼓(在百步阶旁)、上山马、下山兔、和合石、牛背石等。石鼋俗称“乌龟望太湖”;醉僧石即“石人”,俗称“痴汉等老婆”,俱逼真可观。山麓有韩世忠墓、诗人张永夫墓。东麓有宋米芾书朱乐圃墓表,明王心一秀野园,清徐枋涧上草堂,毕沅灵岩山馆等散布其间,今除墓表迁碑刻博物馆外,遗迹俱泯。

石湖景区

位于苏州西南4公里。苏州古城与太湖之间。以石湖和横山支脉上方山、吴山为骨架。是市郊最近风景区,以吴越遗迹和江南水乡田园风光见长。

石湖是大湖的分支与内湾.南北4.5公里,东西最宽处为1公里,面积3.8平方公里。相传石湖在春秋时已为巨浸,越人掘溪进兵,横截山脚,凿石开渠以通苏州。湖底皆石,故名。石湖西为横山主峰,顶有七墩,俗称七子山,海拔294.5米。其支脉上方山、吴山连亘于湖西,平畴绣野联属于湖东。湖光山色,塔影画桥,片帆群鸥,千顷一碧。其间又多古迹名刹。明《石湖志略》云:“石湖,山水之会也,城郭宫榭多百战之遗,自池园圃极游观之盛”。石湖之名至南宋范成大始著。成大“少长钓游其间,结茅种木”(范撰:《记御书碑》),归隐后筑石湖别墅,于越来溪南随地势高下而为亭榭,有北山堂、千岩观、天镜阁、玉雪坡、锦绣坡、说虎轩、梦渔轩,绮川亭、盟鸥亭、越来城等处,以天镜阁为第一。植以名花,梅树尤盛。宋孝宗亲书“石湖”二字以赐,成大立碑并撰记。周必大赞云:登临之胜,甲于东南,跨石湖北渚有行春桥,范成大作记云:“石梁卧波,空水映发……往来幢幢,如行画图间,凡游吴而不至石湖,不登行春,则与未始游者无异。”至明代,每年八月十八夜,四方船只泊望湖亭,看行春桥下月影如串,成为民间风尚。但石湖别墅在范氏数代之后已难寻访。明代石湖和楞伽山一带,曾有卢雍卢襄宅、张献翼石湖别业、王宠越溪庄、紫薇精舍等建筑,而石湖别墅未闻重修,孝宗所书碑一度没于草莽中。正德年间建范成大祠于桥西,碑置祠内。万历四十年范允临重修。据清乾隆时徐扬《姑苏繁华图》所绘,石湖湖面开阔,滨湖建筑较完好,湖中有亭。嘉庆年间知府任兆炯见祠旁有余地,又建天镜阁,艺花叠石,有亭有池。咸丰、同治战事后祠再建。日久胜迹皆渐颓败。民国后,逢八月十八城乡与沪锡等地游客蜂拥而至,“停泊在石湖中船只至少五六百艘,灯光如昼,笑歌达旦……从行春桥畔到上方山,两旁乞丐发出阵阵惨痛声,夹着男女舆夫杭唷声”(民国25年10月3日《苏州明报》)。22年余觉在桥东临湖构“觉庵’(俗称余庄)。29年伪吴县县署调查,范祠及其内孝宗书“石湖”石刻、海潮寺、治平寺及行春、越城二桥均尚完好。1949年苏州解放时,行春桥一段遭国民党军败退时破坏,同年横塘至石湖道路大部被水冲坏。1956年,市政府拓宽行春桥桥面,苏州至石湖段公路通行汽车。1956~1963年,越城古文化遗址、楞伽寺塔、范祠、行春桥等相继被列为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65年园林管理处补贴余觉子女3000元,觉庵归政府所有,正式改称渔庄并全面修复。市外事办公室又在渔庄东建船棚一所,开始办理石湖至太湖东、西山水上旅游。“文化大革命”发生后,行春桥上石狮、位于桥西堍的“吴中胜境”石坊、“石湖”摩崖石刻、潮音寺内就岩壁所凿观音像均被砸毁,范祠、渔庄充作仓库;潮音寺改作五保户住房。1970年,在“向湖底要粮”口号下,石湖83%的湖面(约4050亩)筑圩造田,在正常水位时航道两侧仅深一米二三,石湖几成河流。1978年,在中央、省、市有关部门和学者名流支持下,园林管理处开始进行石湖景区规划。1980年被列为国家太湖风景名胜区中的石湖景区。国家和江苏省在“六五”、“七五”期间共拨专款550万元。1982年起先修复渔庄、行春桥石狮等。渔庄现构堂室2进,面阔5间,有半亭回廊相联,厅堂悬慈禧赐额“福寿堂”,堂南临湖小园内置望湖亭。1984年3月政府拨款35万元,翻修范祠寿栎堂、塑范成大像,两壁仍嵌明刻范书《四时田园杂兴》诗碑7块;同时重修潮音寺。寺内“小天台”下临清水一泓,石梁横架,峻崖古木,殿阁中乾隆《观石湖捕鱼诗》碑尚存,石壁间观音像亦修复。其后渔庄、范祠、潮音寺相继开放游览,并作出退田还湖规划。景区内其他古迹遗址有越城、吴城、拜郊台、烽燧墩(一说为古穴居或墓葬)、楞伽寺塔、治平寺、潮平寺、顾野王墓、隋代新郭、申时行墓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苏 | 今天来说说白居易与苏州的故事
1918年的蘇州
2020苏州接待指南!不要再问我苏州怎么玩了!
苏州十大必玩景点,去过九处才算玩转苏州
虎丘头山门
中国旅游风光在线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