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常熟乡镇建制沿革(原)

原属常熟县的四个镇。转自《塘桥志》《塘市镇志》《锦丰镇志》《南丰镇志》第一编第一章。

卅伍、塘桥镇建制沿革

据境内青龙村古文化遗址考证,塘桥地区在5000年前已有人类活动。商末周族泰伯、仲雍(虞仲)自陕北周原让国南来,建勾吴,塘桥属勾吴。西周时属吴国。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地入越。公元前333年,楚灭越,塘桥归属楚。

秦始皇统一中国,建郡县,塘桥属会稽郡吴县。西汉属吴县虞乡;东汉属吴县南沙乡。

西晋太康四年(283年)置海虞县,塘桥属海虞县。东晋咸康七年(341年)置南沙县,塘桥属之。

梁大同六年(540年),于南沙之地建常熟县,塘桥属常熟县,隋、唐因之。

五代时,塘桥属吴越王钱镠封地,宋时仍属常熟县。

元元贞元年(1290年),升常熟县为常熟州,塘桥属常熟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常熟州仍降为县,塘桥属常熟县崇素乡,清因之。

民国初,推行市乡制,常熟县划为35个市乡,塘桥属常熟县塘桥乡。这是境内第一次设乡的建置。民国18年(1929年)废市乡制,设区乡制,塘桥属常熟县第四区。

日伪时期(1937—1945年),塘桥属常熟县第九区。境内分为塘桥、韩山、禄阳(部分)、安庄、黄桥、联浦、林泾、环水等8个小乡。

民国35年实行并乡。韩山、黄桥、林泾、禄阳(部分)并入塘桥乡,改称塘桥镇;环水乡、安庄乡并入长寿乡;联浦乡并入庆安乡,均属常熟县第四区。

1949年4月22日,塘桥解放,仍属常熟县。境地为塘桥乡的全部和三塘、鹿苑、新庄、长寿等乡的部分,有9个保。1950年2月,废除保甲制,建立新乡村,境内为塘桥、防汛、黄桥3个乡的全部,新塘乡大部,五角乡部分和民主、翻身2个乡的2个村,共建47个行政村,包括276个自然村和2个集镇。

1956年并区并乡,境内塘桥、防汛、新塘、黄桥4乡的全部和五角乡部分合并为塘桥乡,把原属塘桥乡的塘桥集镇包括街村、镇东、镇南3个行政村单独划出建为塘桥镇,均属塘桥区。

1957年撤塘桥区,将塘桥镇并入塘桥乡;同年9月,翻身乡新龙村划入;1958年9月,民主乡庄桥村划入。

1958年10月1日成立塘桥人民公社,建立管理委员会,实行政社合一。

1962年建立沙洲县,塘桥改属沙洲县。

卅陆、塘市镇建制沿革

商末,塘墅属勾吴之地。公元前221年仍属勾吴。春秋时代属延陵,战国时期先后属越、楚。

秦始皇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属会稽郡。以谷渎港(新沙河)为界,河东为吴县地,河西为延陵乡。

东汉(公元25~220年),东属吴县虞乡;西属昆陵县暨阳乡。

三国(公元220~280年),塘墅属吴国。

西晋(公元265~317年),东属海虞县,西属暨阳县。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宋、齐皆因循晋制。

自隋至明(公元581~1644年),百姓在谷渎港东西两岸居住设店,以塘兴镇,东属常熟县,西属江阴县。

明代中期,塘墅集镇逐渐形成。以石步槛为界,东属常熟县,西属江阴县。

清代(公元1644~1911年),东部属常熟县海虞乡,西部属江阴县马嘶镇。

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年),东属常熟县新庄乡、南沙乡,西属江阴县马嘶乡。

1949年4月22日解放,东属常熟县新庄乡,西属江阴县马嘶乡。10月,马嘶乡改为塘墅乡。

1951年,东为常熟县汤桥乡,西为江阴县塘墅乡、新合乡。

1953年3月,历史上长期两县交替管辖的塘墅镇,“石步槛”以东的东街市南村、市北村均划归江阴县塘墅乡管辖。

1955年冬,新合乡并入塘市乡。

1957年1月,原属常熟县汤桥乡管辖的陆房村、低坝村、南园村、后房村、闵巷村等(原二干河以西的地方)全部并入塘市乡。

1957年8月,实行撤区并乡,将江阴县新桥乡的复兴村、南新桥、雷下、张港巷、周江、马嘶、六保、苏市桥、苏圩等9个村并入塘市乡。

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称塘市人民公社。

1962年1月1日,建立沙洲县,塘市公社归沙洲县管辖,将原江阴县的南新桥、雷下、张港巷、周江、马嘶、六保、苏市桥、苏圩等8个村划归江阴县新桥公社管理。

卅柒、锦丰镇建制沿革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在北沙即常阴沙与刘海沙之间开凿常通港,港南地区属常熟,港北地区隶通州管辖。

常通港以南的地区,清末民初归常熟县沙洲市自治公所治理,治所设在合兴镇,后迁往西港镇。民国18年(1929年)8月,常熟县实行区乡制,以区辖乡,港南地区属常熟县第四区(南沙区)管辖。

民国23年(1934年)4月,重新划区,属第七区,即西港区。在锦丰境内设置西港乡、雁鸿乡、福兴乡、关丝乡、横墩乡。

民国30年(1941年)1月,中共沙洲县抗日民主政府在福兴乡宣告成立,锦丰地区属东沙区,后以二干河为界分为干西区和在山区。同年9月,汪伪常熟县政府把全县划为10个区,锦丰地区属第十区,区公所驻地在合兴镇。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常熟县政府撤销伪置,恢复抗战前的区划。

民国35年(1946年)5月,常熟县扩、并乡镇,重编保甲,西港区改称沙洲区。锦丰境内的雁鸿乡与福兴乡合并为福鸿乡,横墩乡、关丝乡与三兴境内的三省乡合并为北固乡,西港乡与乐余、东莱境内部分地区合并为永安乡。

常通港以北地区,清末属通州刘海沙行政局管辖,治所设在毛竹镇。宣统三年(1911年)属刘海沙乡自治议事董事管理局治理。民国17年(1928年)归刘海沙区行政局三兴乡管辖,治所设在三兴镇。日伪时期归入常熟县版图。抗日战争胜利后,复属南通县第五区三兴乡管辖。

1949年4月,锦丰地区解放。江苏省人民政府调整县界,将原属南通管辖的刘海沙划归常熟县,锦丰在常通港以北的土地划入沙洲区北固乡治下。至此,结束了分属的局面,境内仍沿用民国旧制。

1950年2月,废除保甲制,设置行政村组,重新调整、划分区乡。沙洲区分拆成常阴、沙洲、南丰3个新区。锦丰地区分属沙洲、常阴两区管辖。福鸿乡分拆成锦丰乡、民丰乡和店岸乡。锦丰乡辖锦丰(镇)、东莱、西兴、养民、太平、雁鸿、瞿兴、麒麟等8个自然村,即今锦丰、向阳、麒麟3个行政村。民丰乡辖有中心、民丰、夹漕、西成、太平5个自然村,即今郁桥、锦西、建设3个行政村。店岸乡辖有福兴、新兴、镇东、永恒、民丰、安定、耕乐、永安、永兴等9个自然村,即今红光、长红、恒丰、店岸4个行政村。永安乡在老三干河以西部分被划出,单独设置西港乡。西港乡辖惠丰、元兴、广太、同顺、永丰、同丰、福利、聚福、悦来、西港等10个自然村,即今元兴、西港、协顺、双福4个行政村。上述4个乡均属沙洲区管辖。北固乡二干河以西部分,单独建立南兴乡,属常阴区管辖,辖13个自然村(镇),除坍失的村(镇)外,其辖区内今存南兴、联兴、新华3个行政村。

1956年,民丰乡并入锦丰乡。

1957年7月15日,撤区并乡,锦丰地区锦丰、南兴、店岸、西港4个小乡合并成大乡——锦丰乡。锦丰乡驻地在锦丰镇,其辖区与现在锦丰镇辖区相同。

1958年2月,常熟县撤销区级建制,锦丰乡直属常熟县人民政府管辖。

1958年9月,沙洲人民公社成立,撤销原行政乡、村建置,锦丰乡改为锦丰工区,村改为大队,大队设连、排编制,实行政社合一体制。

1959年1月,撤销沙洲人民公社,成立东、西沙洲人民公社,锦丰工区隶属西沙洲人民公社。4月,撤销西沙洲人民公社,按以乡建社的精神,建立锦丰人民公社,设公社管理委员会,下辖15个大队,即红光、红星、永丰、联谊、锦丰、和平、新华、新联、长江、南兴、民丰、双福、协顺、西港、建设。大队以下仍为连、排编制。

1961年2月,民丰大队划出锦西河北的6个生产队,加原繁殖场4个生产队,组建锦西大队。

1962年元月,建立沙洲县,锦丰人民公社隶属沙洲县管辖。

卅捌、南丰镇建制沿革

据《通州志》记载,境内最早成陆的土地为清代中叶成陆的东兴沙(今生建村、东港村之一部分),隶属常熟县。

清末,常熟县实行市、乡制,境内归常熟县沙洲市管辖。

民国时期,划分区乡(镇)。民国18年(1929年),境内属常熟县南沙区。

民国20年,扶桑乡(境内最早的一个乡)成立,驻地东港镇,设20个保176个甲,属常熟县西港区。尔后,相继成立马嘶乡、扶海乡。马嘶乡境内有2个保13个甲,属常熟县塘桥区。扶海乡境内有2个保,12个甲。民国23年,南丰乡成立,驻地南丰镇,设16个保142个甲。扶海、南丰两乡同属常熟县西港区。

民国28年3月,伪常熟县知事公署撤区并市乡,今永河村全境属常熟县鹿苑乡,其余均属沙洲乡(原沙洲市)。

民国30年2月,中国共产党设沙洲县,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境内今永河村全境属虞西县,其余均属沙洲县的东区。10月初,因日伪清乡,民主政府机构撤消。其时,境内今永河村全境属常熟县第九区,其余均属常熟县第十区。

民国33年10月,中国共产党苏中区党委决定复置沙洲县,境内除今永河村外,其余均属沙洲县管辖。翌年10月,执行国共两党《双十协定》,撤销沙洲县,改属常熟县沙洲区。

抗战胜利后,民国35年5月,对区以下的乡镇进行扩并,重编保甲。扶桑、扶海两乡合并置海桑乡,驻地东港镇,境内有13个保176个甲属海桑乡;朝日、东莱两乡合并建庆凝乡,驻地五节桥,境内有2个保15个甲属庆凝乡;南丰乡设13个保,165个甲。全境共有29保369甲。除1个保13个甲属塘桥区鹿苑镇外,其余均属沙洲区。

民国38年2月,全境属常熟县沙洲区。

1949年4月22日,南丰地区解放,仍属常熟县沙洲区。同年10月~1950年3月,常熟县人民政府调整区乡、镇的设置,逐步废除保、甲,建立行政村、组。

1950年1月,成立南丰区,境内有8个小乡(南丰、永丰、泗兴、东港、扶海、扶桑、民庆、马嘶)42个行政村。区人民政府驻地南丰镇。

1956年3月,合并区、乡。泗兴乡并入永丰乡,驻地永丰镇;东港乡及其余小乡的部分村(马嘶乡太平村并入鹿苑乡)并入南丰乡,驻地南丰镇。境内属常熟县沙洲区。

1957年9月,撤区并乡,永丰乡并入南丰乡,属常熟县。

1958年9月,以乡建社,政社合一,成立南丰人民公社。11月建立沙洲人民公社,南丰公社改称南丰工区,辖9个大队。同时,原马嘶乡的太平村划归南丰工区。

1959年1月,沙洲人民公社分东、西两个人民公社,南丰工区属东沙洲人民公社。4月,东沙洲人民公社撤销,恢复南丰人民公社建制。

1962年1月,建沙洲县,南丰人民公社属沙洲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熟市历史及行政区划沿革
浦東(川沙)高橋鎮——高橋東街【圖文】
从一张民国的嘉定县南部老地图,谈江桥与封浜的历史变迁
海宁县历代行政区划中与斜桥相关的内容
江都大桥镇名字的演变历程
说说拱墅区的来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