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乍浦路桥:看风景的人多了,人也成了风景

如今的乍浦路桥,可算是上海滩的一道风景了!71.94米长、两边各2.2米宽的人行道,从早到晚被摄影爱好者的长枪短跑所占领。来这里拍照的,有挑剔的专业摄影师、有“拗造型”的网红,更多的是走过路过的市民。每个走过这座桥的朋友都会忍不住驻足流连,希望留住它的风姿。

看风景的人多了
人也成了风景
2016年夏的乍浦路桥
摄影:卜净

没有别的原因,乍浦路桥是苏州河摄影的最佳取景地。站在乍浦路桥上,东望,浦东陆家嘴的天际线、外滩源百年建筑群、外白渡桥、上海大厦等浑然天成;西望,则有苏宁宝丽嘉酒店、邮政大厦等风景入画。喜欢摄影的朋友很清楚:要在一个镜头中完整地表现外滩风景,非“占领”乍浦路桥不可。因为在此扎堆的摄影“老法师”众多,乍浦路桥也有了个俗称:“法师桥”。

在乍浦路桥上拍摄婚纱照
2016年拍摄

事实上乍浦路桥的历史绝非仅有摄影而已。乍浦路桥和外白渡桥之间的吴淞江,历史上被称为“头坝”,顾名思义曾是吴淞江上的第一道堤坝。苏州河北岸虹口区吴淞路以西原有条“头坝路”,现已无从寻找,但“头坝路”名字的存在,证明此地的历史。因为乍浦路桥这个位置的重要性,明清两代在此处先后建闸建渡,称“关桥闸”和“头坝义渡”。上海开埠后,美国传教士文惠廉(William Boone)在此建桥,1873年改木桥,1927年木桥改成钢筋混凝土桥。

晚清时代的乍浦路桥

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
通过乍浦路桥逃难的市民

七十年代的苏州河和乍浦路桥

八十年代的乍浦路桥

乍浦路桥今貌
摄影:卜净

乍浦路桥外文名字以文惠廉命名,曾经的中文名字较复杂,有头摆渡桥、白渡桥、二白渡桥等,因为东侧的外白渡桥比乍浦路桥建成晚,且乍浦路桥在1880-1900年期间一度消失,因而桥名众多,令研究者头疼不已。一般文献记载,“乍浦”的名字是1927年正式命名的,但根据上海历史研究者蒋伟民的考证,1901年的《申报》上就出现了“乍浦路桥”的名字。如果此说成立,“乍浦路桥”名字的历史又可以上推二十多年。

八十年代电影
《大桥下面》中出现的乍浦路桥

苏州河对岸的虹口,路名多有以江浙小县城或城镇命名者,如金山路、青浦路、闵行路、南浔路、崇明路(包括崇明支路和南崇明路)、吴淞路、昆山路、余杭路……等等。乍浦是浙江省嘉兴平湖下属的小镇,现在的人口不过十万多。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驻守乍浦的清军和英国侵略者展开激战,虽然战斗以失败告终,但击毙英军上校、上尉各一名,士兵六十多名,让侵略者付出了惨痛代价。

1997年的电视剧《鸦片战争演义》
老演员奇梦石扮演的伊里布

1842年8月29日(农历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特派钦差耆英、伊里布和英国全权公使璞鼎查签订了《南京条约》。满洲镶黄旗人伊里布的一堆头衔中,有一项就是“乍浦副都统”,可见乍浦这座小镇的重要性。签订《南京条约》后第二年,伊里布“忧悴而死”,在英勇抗战的乍浦居民面前,他始终是有愧的。在上海有一条乍浦路、一座乍浦路桥,是对那场战争的纪念。这也是当人们在乍浦路桥上留影时,值得了解一点的历史。

乍浦路桥上骑自行车的人
2022年9月拍摄

记得乍浦路桥一直是不通公交车的。九十年代笔者上大学时,每逢周末从位于市区北部的学校骑自行车回家,最喜欢从乍浦路桥经过。繁华的美食街乍浦路骑到头,忽然出现一座富有历史感的老桥,而它的坡度又很高(查了相关资料,乍浦路桥南堍平均坡度为3.427%,局部最大坡度达4.14%),且从乍浦路桥进入虎丘路,有个大弯道,对骑自行车的人来说,疾驰而下又来个大幅度的转弯,极具参加公路赛的刺激感。当然刺激的代价就是有很大安全隐患,一不留神在这里摔得人仰马翻的情景,相当常见。如今的乍浦路桥南堍经过整治,交通秩序比之若干年前已有极大改善。

图片来自“乐游上海”

在乍浦路桥南堍的东侧,有一幢极具特色又不乏神秘感的大楼。在众多以上海为背景的影视剧中,它经常出现,以其独特的外型吸足人们的眼球。在如今的上海,集办公楼、公寓和剧院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建筑并不少见,但在近百年前的上世纪二十年代,上海已经有了当时领风气之先的巨厦,就是这幢位于乍浦路桥南堍东南角的光陆大楼。

光陆大楼

光陆大楼由匈牙利籍设计师鸿达设计,大楼高8层,部分区域高6层。大楼1925年建造,1928年大楼底层设立的光陆大戏院开张,这是上海首家商厦内置戏院,定名为光陆大戏院(Capital Cinema),首映影片为西片《采蝶浪花》(Casanova)。1929年增加有声放映机,专映派拉蒙电影公司出品的有声对白片。

光陆大楼设计图

《采花浪蝶》电影广告

光陆大戏院的剧场分上下两层,楼下座位500多,楼上也有300多座,左右两侧还有包厢。场内有冷暖气设备,四壁隔音,顶部和四周墙壁有花纹图案浮雕,是当时上海设备最完善、自然也是档次最高的剧场之一。

光陆大戏院内饰局部

鲁迅先生钟爱电影,他时常偕同许广平和海婴前往光陆大戏院观看动画影片。1935年6月29日,鲁迅在日记中留下这样的记载:“下午邀蕴如及阿玉、阿菩并广平携海婴往光陆大戏院观米老鼠影片凡十种”。

1937年光陆大戏院因战争关闭

曾几何时,光陆大戏院的档次比大光明等影院都要高。但太平洋战争后不得不歇业,抗战胜利后改为美军俱乐部。1953年更名曙光剧场,1956年改为新闻科教电影院,之后又改为外贸会堂。

由虹口一侧南望乍浦路桥和光陆大楼

如今的光陆大楼,身姿依然挺拔地傲立于苏州河畔,和乍浦路桥及桥上来来往往的人们一起组成苏州河畔的绝美风景。曾经风光一时的光陆大戏院暂时还能再现当年的辉煌,人们希望这座近百年历史的老大楼能尽快重现昔日光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乍浦路桥:大戏院和美食街
荡荡马路 || 坐拥一江一河最佳视角,这两条小马路上的风景独好
上海散步(组图)三十三
上海老底子(十一)——虹口【61P】
站在苏州河虹口段的四座桥上,这个角度风景独好,还有骨灰级的老故事!
赏魔都河畔秋色 苏州河漫步攻略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