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块火了300年的豆腐:常熟“蒋侍郎豆腐”,袁枚为之“三折腰”!


蒋戟门观察招饮,珍馐罗列,忽问余:“曾吃我手制豆腐乎?”曰:“未也。”公即着犊鼻裙,亲赴厨下。良久擎出,果一切盘餐尽废。因求公赐烹饪法。公命向上三揖;如其言,始口授方。归家试作,宾客咸夸。毛俟园广文调余云:“珍味群推郇令庖,黎祈尤似易牙调。谁知解组陶元亮,为此曾经三折腰。”

《随园诗话》,清代 袁枚 著

记得多年前我应邀为央视十集文化系列片《江南》写文艺评论时(发表于《报日人民》),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使乾隆诗坛三大家之一、也是美食家袁枚三折腰的淮扬菜厨师。

这个厨师究竟是谁?当时我一无所知。今天看到来自故乡常熟城南蒋氏微信群的这则视频,才知道是清代户部侍郎蒋赐棨(字戟门)!

常熟蒋氏一族历史上当过“侍郎”的不少,蒋赐棨是清初“父子宰相、大学士、帝师”蒋廷锡、蒋溥的后人。袁枚把他为之“三折腰”的蒋氏菜肴,作为“蒋侍郎豆腐”收录入他的《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同袁《随园诗话》一样有名,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经典之作,也是今天国宴制作的重要参考资料(因淮菜讲究用料新鲜,不时不鲜,原汁原味,至今国宴采用淮菜系列)。

这也是诗书翰墨传家的常熟蒋氏家族,在饮食界留下的一段佳话。

作为江南名园的燕园,是蒋廷锡之孙、蒋溥之子、蒋赐棨之弟蒋元枢兴建的,也是蒋氏家族在常熟留存至今的唯一遗产。


注:

蒋赐棨(1730—1802),字戟门。江苏常熟人。出身常熟蒋氏望族,祖父蒋廷锡、父蒋溥均官至大学士。贡生出身,历任云南府知府、江安督粮道、户部左侍郎、顺天府府尹、光禄寺卿,官至户部侍郎,仓场总督。

乾隆中叶,蒋赐棨与其弟蒋元枢购下苏州拙政园,改为复园。嗣后,蒋氏家族拥有此园七十余年。园中藏书万卷,袁枚、赵翼等名流雅集觞咏园中,极一时之胜,有《复园嘉会图》传世。袁枚有诗赞,“人生只合君家住,借得青山又借书。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

袁枚少有才名,擅长写诗文。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年),外调江苏,先后于溧水、江宁、江浦、沭阳共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声望,但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乾隆十四年(1749年),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嘉庆二年(1798年),袁枚去世,享年82岁,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称'随园先生'。

袁枚倡导'性灵说',主张诗文审美创作应该抒写性灵,要写出诗人的个性,表现其个人生活遭际中的真情实感 ,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 ,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 ,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 。文笔与大学士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主要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及《随园诗话补遗》《随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 等。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

流传诗作佳句不少,例如《》:“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等。

蒋廷锡(1669—1732),江苏常熟人,字酉君、杨孙,号南沙、西谷,又号青桐居士,清朝康熙、雍正时期官员、画家、文献学家、藏书家。云贵总督蒋陈锡之弟。

蒋廷锡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授翰林编修。雍正帝即位后历任礼部侍郎、户部尚书等职。雍正六年(1728年)拜文华殿大学士 ,仍兼理户部事,并任《明史》总裁。次年(1729年)加太子太傅。累封一等阿达哈哈番。雍正十年(1732年)卒于任内,谥号'文肃'。

蒋廷锡在官秉公抚政、剔除积弊,声誉甚著。为人博学精敏,尤善诗画。擅长花鸟,以逸笔写生,奇正率工,敷色晕墨,兼有一幅,能自然洽和,风神生动,得恽寿平韵味。点缀坡石,偶作兰竹,亦具雅致。曾画塞外花卉70种,被视为珍宝收藏于宫廷。今有《牡丹扇面》《岁岁久安图》《桃花鹦鹉图》《竹石图》轴及《花卉图》等传世。

蒋廷锡作品《芙蓉鹭鸶图轴》,故宫博物院藏

蒋溥(1708-1761),大学士蒋廷锡长子,江苏常熟人,字质甫,号恒轩,清朝大臣,画家,善画花卉,深得家传。雍正八年二甲第一名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性情宽厚而警敏,任职后,精心奉职,勤于政事,是乾隆时期的重臣,亦是蒋派花鸟画艺术的重要代表。

乾隆二十六年(1761)四月,病逝于任上。乾隆皇帝亲临祭奠,加赠太子太保,谥曰文恪,入祀贤良祠。

蒋溥作品《月中桂兔图》轴,故宫博物院藏


蒋元枢(1738~1781),字仲升,别字香岩。常熟人。祖父蒋廷锡,父蒋溥,均为清大学士。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中举,循例以知县分发福建惠安、仙游,旋授崇安知县;调建阳、晋江,升同知,驻防厦门。乾隆四十年春任台湾知府,翌年兼任学政。在台兴利除弊,悉心筹划便民便商之政。于台郡重建木城,近海添设堞楼炮台以补木城所不及。亲历属县,相度隘口,垒石为堡。兼任学政时,另立“澎字号”,岁科取进童生,实属创举。卒于闽,归葬虞山。在任时两次返乡,聘请名匠辟建燕园,是江南著名园林之一。

他编绘的《重修台郡各建筑图说》现藏台北“故宫”,记录了他在台湾的一系列建设活动。他用自己的薪俸兴建城墙、牌坊、灯塔等台湾的公共设施,史册记功达21次。正是因为蒋元枢的存在,丰富并发展了台湾过去的那个时代,并一直影响到当下的文明传承和价值认同。这是两岸学者竞相研究的课题,也是华人共同的记忆和情怀。


1778年,蒋元枢创立澎湖西屿灯塔,这是台湾最早的一座灯塔。澎湖居于台湾、厦门之间,西屿尤为要冲;作为台湾、厦门两地船舶航行的识别目标,是台湾航路标识的先驱,值得在我国航海史上大书一笔。




朱果炎,江苏常熟人,1944年生,长期在甘肃省人民政府从事文秘工作,曾任甘肃省政协副秘书长、省工商联常务副主席。

其诗文词赋多次在全国和省市报刊发表或转载。主要作品有《阳关赋》《池州赋》《襄樊赋》《黄冈赋》《鸿影雁声湖海情》(《鸿》集由国家图书馆收藏)和《天柱山记》以及电视文化系列片评论《永远的徽州》《能不忆江南》等。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朝状元书法大观!【典藏精品】
上下五千年,常熟十宰相
清朝状元书法十一
古人为其三折腰之蒋侍郎豆腐
南明内阁辅臣年表
蒋溥 清代画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