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城池史】奉贤篇

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奉贤之地,古代在海洋之中。四千年前海岸线大致在今奉贤主城区西侧。春秋时为吴国之地,相传孔子的弟子言偃(今常熟人)学成之后,辞官归学,至奉贤地界兴学传儒,述圣人之言,曰君子之道,当地百姓都对其敬奉有加。

明代 青村中前所城、柘林城、南桥镇

奉贤沿海一带,先秦时盐田就已颇具规模,唐代设盐场,北宋时袁部、青村两场共9个团在境内,至今尚保留团、墩等制盐遗址为地名,所产“袁盐”盛名国内。

清代 奉贤县城图

唐宋元时,一直属华亭县东南境的白沙、云间二乡。宋代一度在南桥地区设立巡检司,并设税课、贸易管理机构,元代沿袭之,并筑月城。

1930年左右国民政府陆军部测绘奉贤城

明初,为防御海寇,朱元璋以信国公汤和、方鸣谦在东南沿海设置卫所城池。洪武十九年筑城于青村盐场,次年完工设立青村中前千户所,归金山卫管辖。城池筑成之初,周长六里,高二丈五尺。设陆城门四座:东门朝阳,西门阜成,南门镇海,北门拱辰。其上各有谯楼,外有瓮城。同年设戚木巡检司,后改称南桥巡检司。

清代奉贤城(明代青村所城)大致范围示意

永乐十五年,都指挥使谷祥修缮青村所城。嘉靖三十三年,倭寇王直袭扰东南沿海,以川沙洼、柘林堡为据点,四处劫掠。嘉靖三十六年,巡抚御史尚维持向朝廷建议在原倭寇所盘踞的柘林堡处抢筑城池,此时倭寇虽然被驱离此地,但仍在浙北地区肆虐,此处原为袁部盐场地界,靠近大海,附近又有柘山,地势险要,为防御要冲,新建柘林堡城,城周四里,设兵驻守。

1930年左右国民政府陆军部测绘柘林城周边

清顺治二年,于青村所设提标青村营。康熙二十二年,于柘林堡设提标柘林营。雍正二年,析华亭县东南境白沙乡和云间乡置奉贤县,次年核准。雍正四年正式分治,隶属松江府。县名以纪念先贤言偃取名“奉贤”,县治初设于南桥镇西真道院,雍正九年迁至青村所城,城内建造了“言子祠”祭祀言偃。

1932年日本间谍测绘柘林城

咸丰十一年末至同治元年初(1861-1862年),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统领大军进逼松江、上海地区,太平军攻克奉贤县城,四门谯楼和城上雉堞尽数被毁。清政府向英、法求援,两国为谋求在华利益,对太平军不宣而战,奉贤、柘林、南桥等城相继被清军克复,柘林堡城毁于英法联军炮火,南桥土城亦在此战后被拆毁。同治三年,奉贤、柘林两城均有修复。

柘林城大致范围示意

早在雍正设县之前,南桥镇在地理和经济上的优势就已超越青村所城,且青村所城临近大海,容易受海潮影响,故而设县之初县治设于南桥。但由于雍正二年策划设立宝山、金山、南汇、奉贤四县的本意,乃是为治理海潮,南桥远离海岸,不利于直接管理海堤防务,且青村所城城墙更为坚固,故而雍正九年迁治青村所城。历任知县虽一直有迁治南桥的想法,但终清一代,还是遵循雍正祖制。

1944年美军航空测绘 地图上显示“奉贤故治”

民国元年1912年,县治迁至南桥镇(据说是县长带着官印趁夜跑路的),受到当地商团的热烈欢迎,但遭到东乡士绅的极力反对。直到1915年,才由北京政府批示正式迁治南桥镇。

1996年奉城古城墙及城墙上万佛阁——温举珍 拍摄

抗日战争中,奉城与柘林城均遭战火损伤,解放后城墙砖石被拆用于城市建设,原奉贤县城区域为今之奉城镇,北门拱辰门仍存有部分城墙遗址,上面建有万佛阁;柘林堡城的城砖虽无,但仍有夯土残垣可见。

修复后的古城墙及万佛阁,据说是在原城墙以北重建,如果当真,那与“古迹”也没多大关系。

来源:今日头条“吴钩斩月”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0年前的奉贤南桥、奉城、庄行、西渡、齐贤、柘林、四团...... 珍贵记忆!
【回忆】奉贤的这些车票你还留着吗
每天一县:上海市奉贤区
【叙说地图】图说奉贤地名:新寺
奉城镇三官堂
桥的旋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