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民国“五族共和”中没有壮族、苗族、彝族等南方少数民族?

        以同盟会发展而来的国民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民族主义政党。起初他们是不会提五族共和的,只会提“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至于是恢复什么样的中华,那自然是狭义的,只有汉人的中华。

然而此时,守旧的立宪派则一直鼓吹满汉一体。立宪派是十分实际的,当时除了当皇帝的满族和人口最多的汉族外,蒙古人是满族的世代盟友,藏族和回族都有自己的强大武装。如果只鼓吹满汉一体,那其他民族肯定不乐意了,把人家当外国人了啊,于是就挑了大清朝的重要盟友蒙古族先塞进来,然后再把清末时为满清充当打手、有强大武装力量的回族也塞进来,最后再把蠢蠢欲动、有分裂倾向的藏族也塞进来,就是五族共和。至于其他的少数民族,既没有强大的军事武装、也没有强大的政治集团,在立宪派眼里,那是小小滴、不值一提滴,是不会考虑他们的。

辛亥革命的成功,并非民族主义的同盟会成功了,而是以前跪舔满清现在已经动摇的立宪派也参与了进来,所以民国最终才为北洋军阀所“窃取”(当然这是括民党的角度,实际上袁大头那是直接拿,还算不上窃取)。而在当时而言,立宪派的实力是最大的。为拉拢立宪派的需要,和孙中山个人民族观的改变及进步,于是“五族共和”就成了新建立的中华民国重要的政治口号。

当时很多少数民族都没有被官方认定为少数民族,后来民国时候人类学家去了西南,苗族知识分子接触到了一些新知识,他们也开始争取自身权利了。

民国识别的民族不止五个,有些还争取到了政治上的地位。

1940年,第一届国民大会,里面有一个“湖南土著民族”,这就是苗人争取的政治地位。但是,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1933年中研院史语所的人类学家凌纯声和芮逸夫以及技术员勇士衡等人,去西南考察,主要也就是调查中国有多少少数民族。

这两位人类学家,他们在民国已经调查研究了很多少数民族:

20世纪30年代,他(凌纯声)曾调查赫哲族、湘西苗族、浙江畲族和云南彝族,均有专著问世。40年代,转而注意新疆民族问题和边政建设问题。

不得不说的是他们对于西南苗人的考察与研究,他们留下来了很多图片很文字资料,当然这里面也有当地老百姓与他们的矛盾,这里不细说。

大部分接触到人类学和一些先进事物的苗族人产生了反应,尤其是一个叫石启贵的知识分子,石是湖南群治大学毕业的,他是他们的田野助手。

1936年,石任湖南省政府参议,又任湘西苗族考察宣慰员。1937年,他挑选了民间艺人组成湘西苗族文艺团,他用苗族独特的民间艺术,向更多汉族人展示苗族的存在。1937年,国民政府筹备召开大会,蒙藏代表有240席,南方土著则没有。石通过当年的各种调查成果,写成了《湘西土著民族考察报告》,向中央请愿。1946年,国民代表大会增设“土著民族”10席,湖南得到其中之一,而湖南这个席位就是石启贵的。

从此来看,五族共和确实遗漏了很多少数民族,但是少数民族的权益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通过知识和努力争取来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苗族支系情况概述
张泽洪:近现代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述论
石启贵:等身著作留后人 作者:石朝慧 | 总488期
6·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剪纸
贵州文化
神秘的湘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