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隋唐为什么要远征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的古代政治历史大体经历了箕子朝鲜时期﹑卫满朝鲜时期﹑高氏高丽时期(高句丽,“朝鲜三国时期”)﹑新罗时期(“后三国时期”)﹑王氏高丽时期﹑李氏朝鲜时期,期间还有作为汉朝的郡县﹑元朝的行省等与中国统一的历史时期。

                       朝鲜半岛的三国杀

    隋朝四次攻打高句丽惨败后,国内发生民变而灭亡。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后,曾努力与高句丽修好,双方交换过战俘。朝鲜半岛三国国王均接受唐高祖的册封,高句丽王并接受了唐朝的年号。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相当长时间里,与高句丽大致维持着友好的关系。高句丽发动对朝鲜半岛另一国家新罗的战争,新罗向盟友唐朝求援。唐太宗于是遣使到高句丽,下令高句丽和百济停止攻打新罗,被拒绝。

    645年,唐朝军队兵分两路进攻高句丽。6万陆军从北京进军辽东,4万余水军乘500艘战船从山东出发,渡黄海向平壤进军。后来在战事陷入胶着的情况下唐太宗下令撤退。唐军以损失数千士兵的代价,歼敌4万,攻取10城,战果也相当辉煌。此战虽未最终胜利,但唐太宗在政治方面取得积极影响,敌军佩服,民心归附,为以后灭亡高句丽奠定基础。

    唐高宗即位后,先对高句丽发动了三次小型战役,均取得胜利。660年,唐高宗定下“先灭百济﹑再南北合击高句丽”的战略方针,命令唐朝名将苏定方率军13万讨伐百济。苏定方引军自山东渡海,新罗也出兵助唐,唐罗联军很快攻陷了百济王城,百济灭亡。唐朝又派10余万军队渡辽水,与新罗联军合击高句丽,重创高句丽。

   668年,各路唐朝大军在鸭绿江边会师。高句丽发动最后的反击,唐军依然继续推进到平壤城。高句丽军守城数月,最终灭亡。唐平高句丽后,在平壤设安东都护府进行统治,名将薛仁贵领兵2万镇守其地。

                    新罗控制朝鲜半岛

    然而吐蕃入侵唐朝使新罗趁机与唐朝发生战争,唐朝最终失去对已灭亡的高句丽和百济故地的统治。新罗其实一直计划吞并高句丽和百济,在借唐朝之手消灭这两个国家后,便积极招降纳叛,扩张领土。唐高宗下诏责备。新罗一面遣使谢罪,一面整军备战。

    恰在此时(670年),吐蕃大举入侵,攻取了唐朝安西四镇,与之相邻的吐谷浑﹑鄯善等地也被吐蕃占领,唐朝西北局势告急。唐朝不得不调任刚刚在高句丽战场获胜的薛仁贵前往西北战场。只留下为数很少的军队驻守高句丽。

    唐朝在该地区军事力量的削弱给新罗发动战争提供了良好时机,新罗借机占领了百济大部分地区。674年,唐军在仁川附近(买肖城)三胜新罗军。新罗王遣使入贡请罪。唐朝接受新罗请罪,还彻底退出原百济地区,将安东都护府移至辽东(676年),对朝鲜半岛采取退守政策。

   最终,新罗控制了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一个以原新罗人﹑百济人为主体﹑收容了部分高句丽人的一个统一新罗出现了。从民族角度讲,韩(朝鲜)民族在唐罗战争后也逐渐形成了。

    高句丽人亡国后大部分留在当地或内迁,成为中国境内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经过辽﹑金﹑元﹑明等朝代的历史变迁,高句丽人最终融入汉族。另有部分高句丽人流亡到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

                   隋唐为什么要远征高句丽

   “势”的角度看,隋唐征高句丽是中央为加强地方管理进行的统一战争。朝鲜半岛距脱离中原中央政权不过三四百年,期间中央政权衰落。

    隋唐时期中国重新出现统一强大的中央政权,对朝鲜半岛提出恢复西汉时期服从中央秩序的要求也是历史发展形势使然。

    历史上朝鲜半岛文明始自商末从中原迁移至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北部的“箕子朝鲜”,汉武帝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置汉四郡,朝鲜统一于中央政权。

    随着西汉中央政权力量的衰弱,失去控制的辽东与朝鲜半岛又出现小政权林立的局面。其中的高句丽利用中原地区分裂动荡的局面,不断壮大,逐步统一其周边国家,并在西晋末年吞并了汉四郡的最后一郡。

    中国南北朝分裂时期,高句丽进入鼎盛时期,控制了朝鲜半岛大部地区及中国辽东半岛。此时隋唐崛起使政治形势发生变化。

   隋朝大臣曾对隋炀帝说:“高丽本箕子所封之地,汉﹑晋皆为郡县;今乃不臣,别为异域,先帝欲征之久矣。”唐太宗认为高句丽据有的辽东为“旧中国之有”,而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也有统一的意愿。

    但统一后很快又分裂出去,最主要是唐朝西北边患严重,无法充分应对两线作战。唐朝胜而退兵,“实由吐蕃炽盛,唐室为西北强敌所牵制,不得已乃在东北方取消极退守之策略”(陈寅恪语)。因此唐朝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留下态度恭顺的新罗政权,集中力量打击西北敌患。

   “力”的角度看,唐朝初年,国力强盛,军力强大。因此在征讨战争中不断涌现以少胜多的精彩战例。唐太宗曾指挥3万唐军攻击5倍于己的高句丽援军,逼得高句丽援军主将走投无路,率领近4万高句丽将士投降。

    在辽东城下,唐军前锋部队4000余骑与高句丽援军步骑4万遭遇,李勣指挥唐军冲击,高句丽军最终崩溃,被歼1000余人。在灭亡高句丽的战役中,薛仁贵曾经以2000骑兵奔袭夫余城,14个小时斩获敌军万余,威震辽东,高句丽40余城随后向薛仁贵投降,最终攻破都城平壤。

    但高句丽毕竟是地方强权,隋朝四征而不胜,唐朝最初寄望以10万之众灭其国,是犯了秦国灭楚时李信式的轻敌错误。事后来看,高宗时期唐朝国力进一步加强后,最终派出20余万精锐部队,并与新罗联合,才完成统一高句丽的任务。

    在这样有相当战力的地方,不以重兵驻守进行长时间的同化融合是很难完成统一的。但当时(670年)吐蕃大举入侵,攻取了唐朝安西四镇,与之相邻的吐谷浑﹑鄯善等地也被吐蕃占领,唐朝西北局势告急。

    唐朝不得不调任刚刚在高句丽战场获胜的薛仁贵前往西北战场。只留下为数很少的军队驻守高句丽。唐朝在该地区军事力量的削弱给新罗发动战争谋求独立提供了良好时机。

    “策”的角度看,唐朝虽然未能在朝鲜半岛保持统一的郡县制,但令当地政权臣服的战略目标已经达到,如果再出兵可能成本远大于收益。朝鲜半岛政权采取的策略是在武装独立的基础上以极低姿态化解与唐朝政权的敌意。

    新罗虽然对唐开战,但却始终承认唐朝是宗主国,新罗是藩属国,并数次请罪,历代新罗王大部分时间(663年以后)都在受封国王的同时世袭唐朝都督一职,其身份是唐朝在朝鲜半岛的地方行政官员。唐朝对这样的政权安排并无不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朝鲜为何总对中原王朝称臣,却不成为一体?专家:无法纳入版图
堂堂盛唐,为何被朝鲜半岛的小国新罗夺去了中部领土
隋唐征高句丽绝不是侵略战争
高句丽与高丽是何关系?与韩国人又有什么联系?
韩国人别意淫了!高句丽其实跟你们没关系
1300年前,他们从山东半岛出发,为朝鲜半岛和日本打赢第一场海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