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字探微(012):月朗星稀——释“月”(上)

本文约3000字,阅读约需要6分钟


汉字探微

(012)

月朗星稀——释“月”(上)

朱英贵

成语“月朗星稀”的意思是皓月当空,月光朗朗,因而显得星光隐去,似乎稀少。可见“月”是夜晚天空中最受人瞩目的发光天体。汉字的“月”字是如何构造的?它象月亮之形吗?本文就来谈谈这个“月”字。

一、“月”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月”字本是一个象形字,像夜空之月形,然而月有圆缺变化,“月”字则取缺月之形加以描摹,这有“月”的古文字字形为证(参见下图)。

 “月”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月”字正是为天上的月亮造的字,古人发现“月”跟“日”的明显区别有二:一是“日”光强烈,故称之为“太阳”,它运行于天空的时候即为“白日”;“月”光柔弱,故称之为“太阴”,它运行于天空的时候即为“夜晚”。二是“日”无圆缺变化,“月”有圆缺变化,而且月满时少,月缺时多。造字的时候,光的强弱在文字上不便表现,遂以残缺的圆形来象形月亮,这便是上图中“月”的古文字形体(甲骨文、金文、篆文)的创造依据。

甲骨文字形的“月”就是这样构形的,多数字形的半圆形内部都有一划指示符号,很多人将其理解为月光的示意,其实这一划跟甲骨文“日”字内部的一点作用是一样的,是甲骨文中某些象实在物体字形的实体标识符号,表示这个半环形是一个实在的物体。金文的构字原理与甲骨文一脉相承。战国文字(上图楚国大篆)字形的半环形有所变形,这就为小篆的“月”字形体提供了演变依据。小篆的“月”字在战国文字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半环弧线内部出现了平行的两条横线,隶书、楷书等今文字的“月”字形体则是在小篆形体的基础上经过“隶变”与“楷化”而形成的。

《说文解字》卷七月部:“月,阙也。大阴之精。象形。凡月之属皆从月。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月)阙也。大侌(太陰)之精。月阙叠韵。释名曰:月,缺也,满则缺也。象形,象不满之形。

这两段话的意思大致是:月,有如太空的阙门,富于阴晴圆缺变化。月是宇宙间太阴的精魂。“月”字与“阙”字的发音是叠韵(属于同一韵部)的,读音相近意思相通,所以可以用“阙”(缺)的意思来解释“月”的意思。“月”字象缺月之形,是因为月满之后就会缺损,所能够见到的月亮大多是缺损的,所以“月”字象不圆满的缺月之形。

许慎《说文》和段注都是从月缺的角度来讲解“月”字的构形理据,又说月是“太阴之精”,这都是可取的,只是许慎最后还有一句“凡月之属皆从月”,意思是所有与月相关的字都可采用“月”字作为表意偏旁。

由于汉字形体的历史演变,许慎这句对“月”字作表意偏旁的解释,如今却不尽然如是了,只可以正面理解为“凡月之属皆从月”,不可以逆推为“凡是用月作偏旁的字都与月有关”。

其中的原因是,小篆字形的“月”字与“肉”字十分相似,但有细微不同:“月”字内部是平行的两横,“肉”字内部是“仌”形的两道折笔。但是由于小篆字形的“月”字与“肉”字的相似性,这就导致了在现代字形合体字中的“月字旁”通常表示的是“肉”而不是“月”,例如“肥、胖、肚、膀、腰、脸、背、脑、脚、脏、胆、腿、脖、肯、胎、臂、膝、膛、胞、肤、胸、肌、肩、股、肺、脊、胃、肢、胫、肠、腔、脉、肘、腹、胁、膏、膘、腮、腕、腥、肪、肿、腻、臀、肝、腑、肋”等等。当然也有少数合体字中的“月字旁”表示的是“月”而不是“肉”,例如“朝、朔、望、明、阴、朗、朦、胧、期”等,这才是真正的“凡月之属皆从月”。

当然,也有个别合体字中的“月字旁”表示的既不是“月”也不是“肉”,例如“朋”字中的“月”实际是“贝”的变形,而“青”字中的“月”实际是“丹”的变形。这些都应该是识别字形与字义的联系时需要注意的。

    二、“月”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月”字的造字本义就是指称月亮(月球),它是能在夜间为地球折射日光并富有圆缺变化的星球天体,它是地球的卫星。例如:“月之从星,则以风雨。”(《尚书· 洪范》)再如:“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诗 · 小雅 · 天保》)又如:“日之所行为中道,月、五星皆随之也。”(《汉书·天文志》)又如:“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晋· 陶潜《归园田居》)又如:“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鲁迅《呐喊·故乡》)

 “月”字的引申义大致有如下几种:

其一,表示名物义的月光,月色据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所言:“天为积气,地为积块,日为阳精,月为阴精,星为万物之精,儒家所安也。”故月光、月色向来给人间带来朦胧之美。例如“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晋·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三)再如“梦中相聚笑,觉来半床月。”(唐·李贺《秋凉诗寄正字十二兄》)又如“露滴香埃,风静闲阶,月射书斋,云锁阳台。”(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摺)

其二,表示形容义的“每月的”或者“像月亮似的”。前者如月薪、月俸、月票、月刊、月报、月历、月经、月产量”等词语中的“月”;后者如“月白”(像月光那样白)、“月窗”(山洞中较大的透亮孔/也指墙上小窗)、“月羽”(白色的羽毛)等,古人以月为群阴之本,故常用以形容女子及女子有关的事物,例如“月韵”(形容女子风韵秀逸)、月房(内房,女眷的居室)、“月貌花容”(形容女子容貌姣美)等。

其三,表示名量义的计时单位“月份”。自古以来中国人所谓的“月份”,是指月亮的一个望朔周期,即月亮形状的圆缺变化周期,这就是我国传统农历(阴历)的“月”。农历按月相朔、弦、望、晦的变化周期,即初一至月尽为一月,一年分十二月。例如:“一曰岁,二曰月。”(《书·洪范》)孔颖达疏:“二曰月,从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所以纪一月也。”再如:“孟春之月,日在营室。”(《礼记·月令》)又如:“族庖月更刀。”(《庄子·养生主》)又如:“日削月割。”(宋· 苏洵《六国论》)这当中的“月”所指的都应该是传统的旧历一个月,也就是说,“月份”一定是跟月亮的圆缺变化相关的,月初与月末都看不到月亮,每月的十五(月半)必然看到满月。近现代由于引进了西洋历法的记录月份的标准,所谓公历(阳历)的“月份”才跟月亮的圆缺变化不相关了。

根据上面对“月”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月”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三、含有“月”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汉语中含有“月”字的成语相当多,除了少见表年月日的量词义之外,其中最多的是保留“月”字的本义“月亮”,另外表示其他引申义的也有一些,下面分别略加举例:

其一,成语中的“月”字表示月亮的意思,例如:

烘云托月——烘:渲染;托:衬托。原指一种画月亮的传统手法,后比喻从侧面渲染以显示或突出主体。

披星戴月——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日月如梭——太阳和月亮象穿梭一样地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水中捞月——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

月晕而风——月亮出现光环就是要刮风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

裁月镂云——剪裁明月,雕刻云霞。比喻诗文中辞藻润饰,景物描绘的新巧。

清风朗月——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日月经天——日月每天都经过天空。比喻光明正大,历久不衰。

月朗星稀——皓月当空,月光朗朗,因而显得星光隐去,似乎星星稀少。

众星拱月——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

其二,成语中的“月”字表示月光、月色的意思,例如:

闭月羞花——闭 :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风花雪月——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男女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光风霁月——光风:雨后初晴时的风;霁:雨雪停止。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

花朝月夕——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其三,成语中的“月”字表示像月亮的意思,例如:

花容月貌——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

云窗月户——指华美幽静的居处。

冰壶秋月——冰壶:盛水的玉壶,比喻洁白。意谓像冰壶与秋月一般洁白明净,多指人的品格。

其四,成语中的“月”字表示月份的意思,例如:

不日不月——指不计日月,没有期限。

残冬腊月——腊月:阴历十二月。指一年将尽之时。

成年累月——成:整;累:积聚。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时间长久。

十冬腊月——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猴年马月——猴、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未来的岁月。

日久月深——日子很久,月份很多。指时间长久。

其五,成语中的“月”字表示每月的意思,例如:

日积月累——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日新月异——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日来月往——每一日每一月的到来又过去,形容岁月流逝。

日濡月染——每一日每一月地受到影响,天长日久地渐渐熏染。指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逐渐的变化。

                                 (未完待续)

       相关链接:

       汉字探微(009):灿若繁星——说“星”

       汉字探微(010):晶莹耀眼——说“晶”

       汉字探微(011):月落参横——释“参”(上)

       汉字探微(011):月落参横——释“参”(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比诸葛亮还重要的他,如果不早逝,蜀汉可能一统三国
林烽-壬学思维导图
符咒类旧书——《茅山符咒制煞秘笈》第2部分(李仁贵珍藏版)
阴阳先生用书(七)(李仁贵珍藏版)
读《封神榜》知姜尚封诸神(6)
罗盘中二十四山的阴阳五行属性及方位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