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言的奥秘(313):文言习惯句式之二:宾语前置句(中)

语言的奥秘

(313)

文言习惯句式之二

宾语前置句(中)

朱英贵

(紧接上文)

   二、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在文言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的时候,不像现代汉语那样通常放在动词后面,而是需要将宾语前置。例如:“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其中的“不吾知”就是“不知吾”(没有人了解我)的意思,称代词“吾”因为在否定句中作宾语而被前置。

代词在否定句中作宾语构成的宾语前置句必须有否定词,这些否定词可以是“不、未、毋、无、弗、勿、莫”等,下面分别罗列举例:

其一,用“不”否定的宾语前置句

①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郑风·褰裳》)

这句诗的意思是:倘若你不思念我,难道就没有别人么?

其中的“不我思”就是“不思我”的意思,称代词“我”因为在否定句中作宾语而被前置。值得注意的是后一句“岂无他人”的宾语是短语“他人”,因为不是单独的代词所以就没有前置。

② 我死,女必速行,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左传·僖公七年》)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死了,你一定要快点出走,不要到小国去,小国将不会容纳你。

其中的“不女容”就是“不容女”的意思,称代词“女”(汝)因为在否定句中作宾语而被前置。

③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

这句话的意思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

其中的“不我与”就是“不与我”(不等我)的意思,称代词“我”因为在否定句中作宾语而被前置。

④ 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这段话的意思是:教育也有多种方式方法。我不屑于教诲他,本身就是对他的教诲。

其中的“不屑之教诲”就是“不屑教诲之”的意思,称代词“之”因为在否定句中作宾语而被前置。值得注意的是后一句“教诲之”的宾语“之”同样也是指代词,但因为它不是处在否定句中,所以就没有前置。

⑤ 君子明乐,乃其德也。乱世恶善,不此听也。於乎哀哉!不得成也。(《荀子·乐论》)

这段话的意思是:君子彰明音乐,这才是仁德。混乱的社会厌恶善行,不听这提倡音乐的话。唉呀可悲啊!音乐因此而不能见成效啊。

其中的“不此听”就是“不听此”的意思,指代词“此”因为在否定句中作宾语而被前置。

⑥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这段话的意思是: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

其中的“不自信”就是“不信自”的意思,称代词“自”因为在否定句中作宾语而被前置。

⑦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这段话的意思是:汉王的部下多半是东方人,都想回到故乡去,因此队伍到达南郑时,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多到了几十个。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

其中的“上不我用”就是“上不用我”(汉王不重用我)的意思,称代词“我”因为在否定句中作宾语而被前置。

⑧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这段话的意思是:因此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其中的“不余欺”就是“不欺余”的意思,称代词“余”因为在否定句中作宾语而被前置。

其二,用“未”否定的宾语前置句

① 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栾黶曰,晋国之命,未是有也,余马首欲东,乃归,下军从之,(《左传·襄公十四年》)

这段话的意思是:荀偃命令说:“鸡叫的时候套车,填井平灶,你只看着我的马首而行动。”栾黡说:“晋国的命令,从来没有这样的。我的马头可要往东呢。”就回国了,下军跟随他回去。

其中的“未是有”就是“未有是”(没有这样)的意思,指代词“是”因为在否定句中作宾语而被前置。

② 桓公曰:“吾欲从事于诸侯,其可乎?”管子对曰:“未可。邻国未吾亲也。君欲从事于天下诸侯,则亲邻国。”桓公曰:“若何?”管子对曰:“审吾疆场,而反其侵地;正其封疆,无受其资;而重为之皮币,以骤聘眺于诸侯,以安四邻,则四邻之国亲我矣。”(《国语·齐语》)

这段话的意思是:齐桓公说:“我打算在诸侯国之间建立霸业,时机成熟了吗?”管仲回答说:“不行。邻国还没有亲近我们。你想建立诸侯国之间的霸业,就要首先和邻国亲近。”桓公说:“如何亲近呢?”管仲回答说:“审定我国的疆界,归还从邻国夺来的土地,承认邻国疆界的合法性,不占邻国的便宜;还要多多赠给邻国礼物,派出使者经常到周边邻国作亲善访问,以此使它们感到安定,这样周边邻国就会亲近我们了。

其中的“邻国未吾亲”就是“邻国未亲吾”(邻国还没有亲近我们)的意思,称代词“吾”因为在否定句中作宾语而被前置。

③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

这段话的意思是:有能够一整天都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的人吗?我还没有看见过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其中的“我未之见”就是“我未见之”的意思,称代词“之”因为在否定句中作宾语而被前置。值得注意的是前一句“我未见力不足者”用否定词“未”构成的否定句,但是它的宾语“力不足者”因为是短语而不是单个的代词,所以就没有前置。

    ④ 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这段话的意思是:同他谈话,更加佩服他,便把他推荐给汉王。汉王派他做管理粮饷的治粟都尉,还是不认为他是个奇才。

其中的“上未之奇”就是“上未奇之”(汉王不认为他是奇才)的意思,称代词“之”因为在否定句中作宾语而被前置。

⑤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后汉书·张衡传》)

这段话的意思是:用实际发生的地震的事实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在古籍的记载中,不曾有这样的仪器。

其中的“未之有”就是“未有之”(不曾有这样的仪器)的意思,指代词“之”因为在否定句中作宾语而被前置。

⑥ 丈人曰:“是皆不足以执信也。试再囊之,吾观其状,果困苦否?”狼欣然从之,伸足先生。先生复缚置囊中,肩举驴上,而狼未之知也。(马中锡《东田传》)

这段话的意思是:老人说:“这都不足以令人信服。试着再把狼装到袋子里,我看那情状,果然是困苦不?”狼欣然按照他说的办,伸脚给先生。先生又绑了狼放进袋子里,抗到驴背上,而狼没察觉到这些。

其中的“狼未之知”就是“狼未知之”(狼没察觉到这些)的意思,指代词“之”因为在否定句中作宾语而被前置。

其三,用“毋、无”等否定的宾语前置句

① 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惠公蠲其大德,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毋是翦弃。(《左传·襄公十四年》)

这段话的意思是:从前秦国人倚仗他们人多,对土地贪得无厌,驱逐我们戎人。惠公表示了大恩大德,说我们各地戎人,是四岳的后代,不要抛弃这些人。

其中的“毋是翦弃”就是“毋翦弃是”(不要抛弃这些人)的意思,指代词“是”因为在否定句中作宾语而被前置。

②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

这段话的意思是:因为我的年纪哪怕比你们大那么一天,我还是老啦,不要拿我做榜样呀。你们平日就说:“人家不赏识我呀!”如果真的有人赏识你们,那么你们打算用什么办法做出成绩呢?

其中的“毋吾以”就是“毋以吾”(不要拿我做榜样)的意思,称代词“吾”因为在否定句中作宾语而被前置。下文的“不吾知也”和“何以”也都属于宾语前置,只是不属于用“毋、无”等否定的情形罢了。

③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这句话的意思是:盟誓说:“我不欺骗你,你也不要欺骗我!”

其中的“我无尔诈”就是“我无诈尔”的意思,“尔无我虞”就是“尔无虞我”的意思,称代词“尔”、“我”因为在否定句中作宾语而被前置。

④ 宁信度,无自信也。(《韩非子·外储说》)

这句话的意思是:宁可相信尺码,不相信自己的脚。

其中的“无自信”就是“无信自”(不相信自己)的意思,称代词“自”因为在否定句中作宾语而被前置。

其四,用“莫”否定的宾语前置句

古汉语中的“莫”不是一个副词性质的否定词,不能简单理解为“不要”或“不”的意思,而是一个否定性的无定代词,它的意思是“没有谁”或“没有什么……”。用“莫”表否定的句子如果宾语是代词,那么这个代词宾语也要前置。例如:

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大老鼠呀大老鼠,别老偷吃我食物。三年都在侍候你,没谁肯把我照顾。

其中的“莫我肯顾”就是“莫肯顾我”(没有谁肯照顾我)的意思,称代词“我”因为在否定句中作宾语而被前置。

② 及连谷而死,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这段话的意思是:在返回连谷时楚国的一个大将子玉自杀了,晋文公听到子玉死的消息后喜形于色,说:再没有谁能害我了。

其中的“莫余毒也”就是“莫毒余也”(没有谁能害我了)的意思,称代词“余”因为在否定句中作宾语而被前置。

③ 从许子之道,则市价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孟子·滕文公上》)

这段话的意思是:如果遵从许行先生的学说,那么就会做到市场上的物价不会有两种标准,国中就没有价格欺骗;即使是让五尺身高的孩子到市场买东西,也没有谁能够欺骗得了他。因为布匹丝绸的长短一样,那么价钱就一样;麻线丝绵的轻重一样,那么价钱就一样;谷物米粟的多少一样,那么价钱就一样;鞋的大小一样,那么价钱就一样。

其中的“莫之或欺”就是“莫或欺之”(没有谁能够欺骗得了他)的意思,称代词“之”因为在否定句中作宾语而被前置在动语“或欺”之前。

    ④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

这段话的意思是:一切为了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就这样去统一天下,那就没有谁能够抵御他了。

其中的“莫之能御”就是“莫能御之”(没有谁能够抵御他)的意思,称代词“之”因为在否定句中作宾语而被前置在动语“能御”之前。

⑤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这段话的意思是: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托负巨大翅膀的力量就不够。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狂风就在它的身下了。然后才有如今的凭借风力飞行,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像现在这样飞往南方去。

其中的“莫之夭阏”就是“莫夭阏之”(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的意思,称代词“之”因为在否定句中作宾语而被前置在动语“夭阏”之前。

⑥ 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这段话的意思是:河伯这才收敛了欣喜的脸色,望天仰首朝着海神若慨叹道: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这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

其中的“莫己若”就是“莫若己”(没有谁比得上自己)的意思,称代词“己”因为在否定句中作宾语而被前置。

⑦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这段话的意思是: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们没有谁认可这个说法。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确实是这样。

其中的“莫之许”就是“莫许之”(没有谁认可这个说法)的意思,称代词“之”因为在否定句中作宾语而被前置。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转载]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知识
2015届高考第一轮语文复习——文言文之实词和虚词(附江苏题)
高考文言翻译热点句式分类解析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下)
高考古诗文学习策略
文言文知识体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