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字探微(214):甗合甑鬲——释“甗”

朱英贵

一、“甗”字小引

上一篇说到“曾”,这一篇来说跟“曾”近似的“甗”,“甗”字读作yǎn,也是一种古代的炊具,“甗合甑鬲”这四个字告诉我们,甗是由甑与鬲组合而成的,它兼有“鬲”和“甑”两种功用,上层似甑,下层为鬲,合二为一,上蒸下煮,构造奇巧。

咱们的祖先远在上古时代就掌握了将食物由生变熟的三种技巧:烤、煮、蒸,科学研究表明,采用蒸的方法不仅最有利于保存食物的营养成分,且不产生有害物质,最易于人体消化吸收和代谢。

从考古资料看,我们的祖先在距今约7000年的时候,便烧制了陶甗,是世界上最早懂得利用蒸气、采用蒸的方法来熟食的文明人,加之,华夏祖先培育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因此可以说:“中国人蒸熟了世界第一碗米饭”。甗,一种看似简单、平常的熟食器,竟然还有着如此重要的科学内含,本篇就来谈谈这个“甗”字的构字理据。

二、“甗”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甗”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从上图可以看出,“甗”也是古代的一种炊具,“甗”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都形象地表现了“甗合甑鬲”(甗是由甑与鬲组合而成的)这一特征:

其甲骨文和金文为独体象形字,象这种器具之形,分上下两层,有些是合体的,有些是可以上下分开的,上层形状似甑,下层形状为鬲,上下两层中间(即上层的底部)为穿孔的箅,上蒸下煮,整个炊具的用途相当于现代的蒸锅。

有些字形(如上图最后一个金文形体)表示正在安放或移开上层的器物,而小篆的字形就是在这种金文字形基础上发生的讹变,成为“从瓦鬳声”的形声字,字形越变越繁复了。小篆字形再经过隶变与楷化之后便形成了现代汉字的“甗”字。

“甗”的造字本义是具有蒸烹功能的炊具。《说文解字》卷十二瓦部:“甗,甑也。一曰穿也。从瓦鬳聲。”《说文》依据小篆字形解意,故曰“从瓦鬳聲”,虽与造字本义有一定的差距,但其指出“甗,甑也,一曰穿也”还是说明了这种器物的本质特征。

“甗”这个字从古至今只有造字本义,几乎没有产生什么引申义。例如:“陶人为甗,实二釜,厚半寸,唇寸。”(《周礼·考工记·陶人》)郑玄注引郑司农曰:“甗,无底甑。”再如:“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甗、玉磬与地。”(《左传·成公二年》)杜预注:“甗,玉甑也,皆灭纪所得。”又如:“燀多稼以巨甗兮,烹群命于硕釜。”(宋·文同《石姥赋》)以上各例中的“甗”用的都是表示蒸烹炊具意义的造字本义。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的夹砂红陶甗

三、“甗”这种器物的历史文化意义

下文是“维基百科”网页上对“甗”的解释: 

甗,中国古代的一种饪食器和礼器,一般为陶制或青铜制。

形制

甗在器形上可分为联体甗及分体甗,分体的甗由上面的甑和下面的鬲构成,联体甗分明显的上下两部分,上面与甑相似,下面与鬲相似。考古发现的青铜甗以联体的居多。陶甗多为灰陶和黑灰陶质,器身有绳纹,有的在口沿下有鸡冠状附加堆纹。

甗下部的鬲用于煮水,上部的甑放置食物,两者以箅相隔,甑上可能盖有盖子。部分甗出土时未带有箅和盖,可能为竹、木等其他材质,也可能埋藏前已经遗失。出土的青铜箅一般有线形或十字形的孔,供蒸汽通过。

商甗多为甑鬲合铸,连为一体,甑上多立耳,甑体较深。这种甗不仅见于中原,边远地区也有发现。而上下两体分铸可以分合的甗,一般为一甑一鬲。晚商出现了一鬲三甑甗,三件甗联为一体,故名“三联甗”,如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妇好三联甗。

甗鍑,战国后,随着灶台的使用,鬲的袋足逐渐退化而成为“釜”,而“甗”则成为甑的别称,根据自身铭文由甑和釜构成的炊具也被称为“甗鍑”。

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陶甗,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流行。

青铜甗的流行时间较长,从商代早期绵延至战国晚期,初期数量较少,商代晚期开始增多。甗在其自身的铭文中自我提及时的名称多为“獻”或“鬳”。出土的商甗多不见箅,西周以后的多有铜箅。商周甗可分为联体和分体两类,直至战国甑还多与鬲组成统一的炊具而不单独使用。至战国中晚期时,圆形分体甗的鬲的袋足逐渐萎缩,底近平,上甑下鬲的甗逐渐消失,有部分地区开始将甑称为甗。秦代、西汉时期甗的下部已经变成了釜形,釜中腰有用于卡于灶口的楞。下釜上甑的甗一般自名“甗鍑”。

 河南博物院所藏的一尊灰陶甗

(郑州市二里岗出土的商代前期文物)

据此我们对“甗”可以有如下一些具体的认识:甗流行于商至汉代,造型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用以盛放食物,称为甑,甑底是一有穿孔的箅,以利于蒸汽通过;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高足间可烧火加热。商代甗多为圆形,直耳,侈口,束腰,袋状腹,腹下设锥足或柱形足,器体厚重。商早期花纹简单,晚期多用兽面纹装饰。

西周除沿袭商代形式外,还出现了附耳,有的上下部可以分开,在下半部也加附耳,同时还出现了长方形甗。

春秋战国时,器身变薄,袋足消失,许多器物不再用花纹装饰。甗在商代早期至西周晚期,基本上都是甗高合体的,春秋早期以后则多为渐高式。商代的甗一般甗部较深,比例上略大于鬲部,多为立耳。西周的甗则甑部与鬲部的高度相差不大,附耳较多。西周中期开始出现方甗。

春秋以后,甗的甑部多为大口斜腹的式样,即甑的底径要大大地小于口径。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却是在一个长方形鬲部上置3个甗,这仅是极个别的特例。除实用外,西周末春秋初,甗还是礼器,与鼎、簋、豆、壶、盘等组成成套随葬品。 

也可能是“甗”后来被“甑”所取代了的缘故。因此“甗”字也就成了那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字留存,几乎没有什么字义演变的历程。至于跟“甗”字相关的词语,除了“陶甗”(陶制的甗)、“釜甗”(釜和甗)等极个别的词语之外,少有相关词语。由于“甗”这种炊具后世已不多见,故“甗”字也就不常用了,“甗”字的文化含义除了作为饪食器之外,还常具有礼器功用,除实用外,西周末春秋初,甗还是礼器,与鼎、簋、豆、壶、盘等组成成套的随葬品,这些就不多叙述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字形义溯源(177):甗合甑鬲——谈“鬲”、“曾”、“甗”(中)
《说文解字》534课:细说“融”字,“金融”的“融”字何义?
汉字源流字典
汉字历史——抽象篇(郎)
能看出“矢”字是一个离弦之箭吗?
细说汉字:有福同享——说“享”(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