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词经典 | 诗词知识大全(中)

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诗词伴随了中国人五千年的历史。在诗词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了许多独属于诗词的术语,这些术语让诗词得以完善,让我们可以更加精确地找到自己想读的诗,对于每一个诗词爱好者来说,了解这些“诗语”,可以让自己的诗词鉴赏能力,分辨能力,更上一层楼!


21-【诗余】

指“词”而言,有长调、小令、慢、引等不同格式,用“词牌”作为格式的标志。

22-【句式】

句式是指一句诗的节奏。参考【节奏】

23-【谋篇】

谋篇指诗词的结构章法而言。对于诗,前人总结的经验很多,但归结起来一般不出“起”、“承”、“转”、“合”四字。

24-【平仄】

“平仄”就是古人对声调的区分,以今天的普通话来说,“平”就是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仄”就是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原来平是指平声,仄是指上去入三声,但在普通话中,入声已经消失了。)

25-【四声】

即语调的平上去入,合称四声。

26-【平起与仄起】

平起指首句第一二字均为平声,仄起指首句第一二字均为仄声。这是近体诗平仄句式的构成之一种。具体请参照【平仄简表】

27-【平起平收与仄起仄收】

构成近体诗的基本句型,即首尾的平仄相同,如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具体请参照【平仄简表】

28-【句脚仄起平收】

这是近体诗押韵的基本规则,即上句不押韵,仄声收,下句押平声韵。

29-【对句与邻句】

律诗每一联为两句,同一联的上句与下句称为对句,上一联的下句与下一联的上句称为邻句。

30-【律联】

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颌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

31-【粘对】
即是指在平仄上,对句相对,邻句相粘。基本上也是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具体请参照32-【对句相对,邻句相粘,首尾相应】。

32-【对句相对,邻句相粘,首尾相应】
律诗每一联为两句,同一联的上句与下句称为对句,上一联的下句与下一联的上句称为邻句。

对句相反:指同一联上下句平仄相反,如上句是平平仄仄平,下句为仄仄平平仄。

邻句相粘:指上一联的下句起句平仄,与下一联的上句起句平仄相同。如山居秋暝第二联的下句天气晚来秋,是仄仄仄平平,仄仄起,则第三联的上句明月松间照,应也是平平起,所以是仄仄仄平平,但是因为句脚必须以仄声收,便变成了头粘脚不粘,是仄仄平平仄。

首末相应:首句平仄与末句平仄相同。如山居秋暝首句空山新雨后,平平仄仄仄,末句王孙自可留,平平仄仄仄。

33-【失对与失粘】
要检查一首近体诗是否遵循粘对,一般看其偶数字和最后一字即可。如果对句不对,叫失对;如果邻句不粘,叫失粘。失对和失粘都是近体诗的大忌。

34-【孤平】
除了韵脚,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但这是专指平收句(也就是押韵句)而言的,如果是仄收句,即使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至多算是拗句。

35-【拗句】
救了孤平的句子,叫作拗句。

36-【拗救】
先用了拗(不合律),再救一下,合起来就叫拗救。如果我们在“一三五”这些可灵活处理的地方,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或该用仄声字而用了平声字),那么往往就要在本句或对句适当的地方把仄声字改用平声字(或把平声字改用仄声字),以保持一联之中平、仄数量的平衡。

37-【三平调】
在句尾连续出现了三个平声,叫做“三平调”,这是古体诗专用的形式,做近体诗时必须尽量避免,而且无法补救。三平调有两种情况:

1、五言的仄起平收句:仄仄仄平平中,第三字如果用了平声字,成了:仄仄平平平,就犯了三平调。

2、七言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一和第三字都可平可仄,但是第五字不能用平声,否则也成了三平调。

38-【工对】
对仗的两句词性要相对,象这样的对仗,叫做工对。

39-【借对】
有一些对仗,是借用了同音字形成工对,叫做借对。

40-【流水对】
一联之中对仗的上下两句,一般内容不同或相反。但有时上下句有相承关系,讲的是同一件事,下句承接上句而来,两句实际是一句,这称为“流水对”。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快速上手学写格律诗?
古诗词学习笔记(六十三)诗语知识(三)
诗词入门十八讲
〖诗词论文〗谈近体诗的“孤平”与“三平调”
关于律诗与拗救
《古代汉语》通论 [郭锡良主编 第七章 近体诗律说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