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乐系列:吉他的声音,传统的身形
吉他的声音,传统的身形

昭君出塞时弹奏的乐器不是琵琶?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首《咏怀古迹》,是杜甫描写昭君出塞,写出了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一句“千载琵琶作胡语”,让很多人以为王昭君去向塞外沙漠时弹奏的乐器是琵琶。其实不然,在西汉时期琵琶是对所有琉特琴属(LUTE)弹拨乐器的总称。而昭君出塞时真正怀抱的乐器,也是民乐小编今天要介绍的中国传统乐器——阮。

王昭君

阮为“阮咸琵琶”的简称,因魏晋“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善弹此琴,后人便将其称之为“阮咸”。阮的音色圆润、柔和、富有诗意,常担任演奏旋律或描句,其音域的宽广、丰富的节奏变化能在合奏中突出乐曲的特点。常常有人将其声音与吉他相比,将其称之为“中国的吉他”,二者同为弹拨乐器声音浑厚十分相似,连小编第一次拨动中阮琴弦时也不禁惊呼其音色与吉他的相近。不过比起把阮称为“中国的吉他”,小编觉得把吉他称为“西方的阮”更为贴切,毕竟阮这一传统乐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白居易在《和令狐仆射小饮听阮咸》中描写道“掩抑复凄清,非琴不是筝。还弹乐府曲,别占阮家名。”阮的声音,不像古琴那么凄清,也不似秦筝那么浑厚,别有一番魏晋风流。正如竹林七贤一般风流倜傥、潇洒山林之间吟诗作乐。而阮“落盘珠历历,摇佩玉铮铮,似劝怀中物,如含林下情。”无论是颤音还是滑音,弹拨之间都颇存昔日林下潇洒风韵。

竹林七贤

正如上文说的,阮是由汉代琵琶衍变而来的一种弹拨乐器,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汉武帝元鼎二年,张骞出使乌孙,乌孙王昆弥与汉通婚,在乌孙公主刘细君出嫁前,汉武帝命人为之做一件乐器以解遥途思念之情,此乐器便是“阮”,古代称之为“秦琵琶”。这位乌孙公主的短暂人生也是悲苦,远嫁胡地祖孙共妻。可以想象她在荒凉沙漠面朝家乡,望着黄沙枯草,弹着阮,心内伤。

长期以来,阮始终保持着古老的风格与形式,圆身长颈。但如今常见于舞台上的阮又并非旧时的阮。其实,阮在清代逐渐没落以至于失传百年,直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日本正仓院发现了收藏的螺钿紫檀阮咸阮,并按图索骥制造出了现在意义上的阮。

唐·螺钿紫檀阮咸阮

几十年来随着阮乐器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不同音高声部对阮的需求,不断改良出现了高音阮、中音阮、低音阮等多个声部。改革后的阮都为四弦,采用金属弦,调音方便,音域扩展到三个八度以上,音量增大。半音俱全,可任意转调。在演奏技巧上,除传统指法外,还吸收了其他中、外弹拨乐器的技法,大大丰富了阮的表现力。

中阮

阮的种类可按大小区分,下图从左到右依次为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

不同声部的阮

好了,阮的发展历史就讲解到此,科普一些民乐的知识,希望大家能更加了解中国文化的传统和传承。中国千年来的的传统乐器,永远在发光发亮,在传承。

如果对阮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听一下阮的几首经典曲目《丝路驼铃》、《云南回忆》、《侗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阮咸(西晋官员)
中国十大乐器演奏精华
浅谈中阮拨片在演奏中的运用
阮——弹拨乐器中的奇葩
弹拨乐器的分类
音乐欣赏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识点:民族乐器——弹拨乐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