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朝畲族进士雷维翰的诗集《可青山馆诗存》
userphoto

2023.03.15 江西

关注

【人物名片】

雷维翰 (公元1812年?——1868年?) 

字光照,号西垣,畲族,铅山县篁碧村人。

清道光二十年庚子科进士。

翰林院庶吉士、编修,掌陕西道御史吏科给事中,终湖北恩施道,钦加盐运使衔,赏戴花翎。

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春天,福州一家印书馆刻印了木版印刷的一部诗集,共有151页,分上、下卷,名为《可青山馆诗存》。这部诗集的作者是雷维翰。当这部书付梓的时候,作者已经去世大概十八年了。
一位在当时和现在都大名鼎鼎的人物为这部诗集作序。他就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左宗棠。


左宗棠,湖南湘阴人。晚清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左宗棠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农民起义,收复新疆,推动新疆建省。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没有左宗棠,也就没有中国的新疆自治区。就凭这个功劳,其余什么罪过都可以忽略不计。
左宗棠是一介武夫,他是怎么和江西的一个文人雷维翰扯上关系的呢?
咸丰八年(1858年),曾国藩率领湘军与太平军作战来到江西广信府,向皇上举荐了在家丁忧的雷维翰,请他出山,管理湘军的粮饷筹集和分配,相当于湘军的后勤部长,这个功劳,左宗棠是一定知道的,他和雷维翰一定会有交集。
让左宗棠了解雷维翰的人是郭嵩焘(1818年—1891年),字筠仙,湖南湘阴城西人。比雷维翰晚了七年考中进士,但他与雷维翰在翰林院共过事。郭是湘军创建者之一,中国首位驻外使节。曾任大清驻英国和法国的使臣。他和左宗棠关系本来很好,还有姻亲关系,但后来成了死对头,这是后话。


雷维翰生前著作等身,诗文很多,但去世太早,生前来不及整理,死后家里遭受兵燹,很多著作都被焚毁。仅存的诗有208首试帖诗,七绝16首,其中12首是竹枝词,另外有一首七律,一首乐府,4首律赋。最有价值的自由创作诗基本没有留存,最没有价值的试帖诗却大量地保存,这让人有点哭笑不得。黄钟毁了,瓦釡完好,这就好像一位大学生毕业论文被毁了,一大堆学生时代的作业却无损。
但是,有总比没有好。读读这些试帖诗,也应该知道雷维翰写诗的水平。县志上说他年轻时候就“工诗文”,这不是随便可以说的评价。


什么是试帖诗?
试帖诗也叫 赋得体、试律诗 ,实际上就是科场考试时写的一种排律。试帖诗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王安石变法时被取消,及至清代乾隆又重新作为一门考试必考科目。我们最熟悉的赋得体诗大概就是白居易的那首《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可见,试帖诗也有好诗。不过,那是唐朝。
由于试帖诗的作者既要受限于题目,又要受制于程式,若想出现意辞俱佳的好诗几乎没有可能。就为数不多的试帖诗存诗而言,的确艺术性不高。就拿所受限制最小的唐朝来说,也没有几首像样的佳作。钱起《湘灵鼓瑟诗》被认为是试帖诗的精品,明代王世贞称之为试帖诗中“亿不得一”(《艺苑卮言・卷四》)的好诗。
乾隆皇帝规定的试帖诗格式限制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出题用经、史、子、集语,或用前人诗句或成语;韵脚在平声各韵中出一字,故应试者须能背诵平声各韵之字;诗内不许重字;语气必须庄重;题目之字,须在首次两联点出,又多用歌颂皇帝功德之语。
这部《可青山馆诗存》中的大部分是试帖诗,估计是雷维翰为应付乡试和会试的作业。试帖诗不仅内容要符合要求,书写格式也有特殊规定,与皇帝有关的词语都要换行顶格书写,如“紫诰”、“凤诏”、“丹墀”等等。人为地增加了阅读的麻烦。
下面是左宗棠为《可青山馆诗存》作的序言全文,原文是作者自己写的行书体,这大概是石印的。我增加分段、标点和注释(在文中括号部分棕色字体),有错误之处请读者不吝指教。

向余计偕都下定交于郭侍郎筠仙以前我进京参加会试与郭嵩焘结为朋友),亟(马上)闻西垣先生(雷维翰,以下称“先生”)品艺。筠仙为先生分校礼闱所取士(郭曾经与雷同时在礼部担任同考官,负责乡试和会试评卷事宜),与先生时以文字相商榷,余亦因筠仙得读先生之文与诗。
先生西江(江西)人也。西江文士极盛于赵宋。庐陵欧氏(欧阳修)、临川王氏(王安石)之文与诗,南丰曾氏(曾巩)之文,分宜黄氏(黄庭坚)之诗,并陵轹(凌驾、超越)八代,各有千古。先生胎息前哲(意思是吸收了先贤的传统),渊源独远,凡所著述,遂能摆脱凡近,造深诣微(学问程度深,达到的范围广)。其在国朝,则踵(继承)铅山蒋清容太史后(指乾隆朝蒋士铨,号清容居士,因曾任翰林院编修,故尊称为太史),卓然名家。余与筠仙私论,异日《可青山馆集》,当与《忠雅堂》 比(蒋士铨诗集的名称是《忠雅堂全集》 ),富齐声同,期不朽今秋。
余奉命督师入闽。令子(雷的长子)颖生适守福宁(担任福建福宁府的知府),为政有声,可绍(通“昭”)先志,以余习知先生,邮寄诗存二册,丐(请求)余为序。始知先生著述之富,竟燹于诸寇,向之所期为不朽者,仅得以试帖百什首,为吉光片羽(吉光,神兽名;成语,比喻残存的珍贵之文物)之存。何造物之忌才,乃吝及身后之名,燬其等身之作?若是耶,世之读是集者,当知先生之才,溢于西江之水,不仅以区区试帖传者,尤非先生之志也!故述其梗概,以归之颖生。
光绪乙酉秋七月湘阴左宗棠书于榕城皇华馆,时年七十有四(大学士章)

左宗棠逝世是1885年9月,他自己说是七十四岁,应该是避“七十三”的俗语。很遗憾,他没有看到这部诗集的问世就去世了。在这篇文章里,左宗棠为雷维翰大声疾呼,为什么天妒英才,不给雷维翰身后的名誉,毁掉他的等身之作,后人读了这部诗集,应该了解雷维翰的才华比江水还要满溢,仅仅这些试帖诗,怎么能反映雷维翰的志向!
左宗棠和郭嵩焘都希望雷维翰与前朝的铅山人蒋士铨在诗文创作成就上并驾齐驱,但是,结果却令人扼腕长叹。
这部诗集还有两个人作序,一位曾经是朝廷命官,退休后任福州越山书院、泉州清源书院、厦门玉屏书院山长曾兆鳌;还有一位是清末学者、藏书家;道光二十七年(1843)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内阁学士,授兵部右侍郎,福建督学徐树铭。他写的是行草,好多字我都不认识。
下期我给各位介绍雷维翰的试帖诗和竹枝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若遇失意时,劝君读读曾国藩
《柳州诗存》增补 三十七
史上一牛人,横揽九州,二省将其视为英雄,却有一个缺点
左宗棠:一句粗口成就了功名
曾国藩对联故事(共十六则)
既生左,何生曾--曾国藩左宗棠恩怨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