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蒋士铨家事(十四)藏园的遗产
userphoto

2023.09.15 江西

关注

鲁迅笔下的阿Q都骄傲地说过“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可是蒋士铨却不敢这么说。从生下来那天起,家里就为活着发愁。乃父蒋坚不是不会挣钱,而是挣的钱都被他大方地施舍给比他更穷的人了。
蒋士铨一生中最“阔”的时候是他第一次挣钱的时候。父亲撒手人寰,家里只剩下五斗米,一封来自南昌的聘书如同雪中送炭,有了修纂《南昌县志》的工作,两三年应该有薪俸,他没有透露多少,但后来在南昌买了房,这说明他家已经不只是解决了温饱问题。后来成了京官,担任翰林编修,这个官“华而不实”,乾隆时期,七品官一年俸禄才45两银子45斗米,养家都紧张,所以逼着官员去贪污腐败。雍正朝实行高薪养廉,增加养廉银1200两,但蒋士铨没有等到那时候。所以,当原广信知府病逝的时候,他只能典当自己两件皮袍给朋友买棺材。那天是正月初一,北京多冷,皮袍当了穿什么?
蒋士铨挣钱没有什么本事,穷极了就知道去典当铺。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他从北京辞官来到南京,在南京租房住下,一家人老少三代,坐吃山空,到了第二年就觉得“贫甚”。于是只好再去典当铺,乾隆三十一年他在南京写了一首诗,题为《典衣》,诗曰:

玉珮金貂不可求,囊空瓶罄亦堪忧。

朝衫岂惜因粮卖,彩服终当为母留。

乞米耻书穷乏字,得钱先具旨甘脩。

廿年真气填胸腹,肯效痴人诉旅愁?

把朝服当了买米不可惜,蒋士铨是孝子,母亲好衣服不能当。读书人死要面子活受罪,在外人面前还要摆阔。头年四月,他携全家回铅山老家,不是衣锦还乡,但却倡导募捐修凌云塔。可想而知,首倡者必须带头,蒋士铨还要充“阔”。


吉人自有天相,在南京靠典衣度日的蒋士铨,此时被浙江省的一把手——熊学鹏巡抚请到绍兴蕺山书院去当院长。长期困扰蒋家的经济问题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在乾隆初期,也就是蒋士铨二十一岁到铅山读书的时候,铅山鹅湖书院的院长束脩(薪俸)一年就达360两白银。铅山那时候多穷,哪里比得上富庶的绍兴?所以,蕺山书院院长的年薪一定是可观的。后来在杭州的崇文书院和扬州的安定书院当院长,那更是一个肥得流油的地方,尤其是扬州,安定书院的最大赞助商就是蒋士铨的好友、大盐商江春。这时候,蒋士铨是真的阔了!
乾隆四十一年,蒋士铨51岁,母亲钟氏病逝于扬州。当年六月蒋士铨扶榇归里,第二年在铅山卜地安葬。在丁忧期间,蒋士铨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他53岁,在南昌修葺了家族园林寓所——藏园。据江西省博物馆刘小燕在文章中介绍,藏园位于今天站前西路与绳金塔街交会处的东南面。建园之时,占地二十余亩,有鳞次栉比的楼亭、屋宇、廊庑等建筑约三十间,园内的地面大都用铅山出产的卵石铺就。
我找不到资料介绍藏园,甚至也不知道藏园建了多少年。但蒋士铨在乾隆四十二年九、十月间写的《藏园二十四咏》,用二十四首他独创的五言六句的古体诗,介绍了藏园的优雅、主人的惬意。从诗题中可以大体知道藏园的规模,我按原序选择了以下的题目(也就是建筑的名称):小鸥波草堂、含颖楼、两当轩、酿春花榭、茶烟奥、青珊瑚馆、玲珑庑、龛月簃、因屋、秋竹山房、晚晴牖、香雪斋、芳润斋、绿隐楼、晚香书屋。
读了以上的诗题,是不是有《红楼梦》大观园的感觉?
乾隆四十九年,蒋士铨六十岁,写了一首五言古体诗《述怀》大致回顾了他的一生,其中写道:

教授十五年,二毛须鬓秋。
乐道颇相安,序列贾董俦。
侧闻天子语,许以名士优。
感激再出山,宦海如沉浮。
二竖忽相厄,末疾医莫瘳。
右体从此废,语言为咿呦。
三年支离身,所欠土一抔。

“二竖”,典出《左传》,病魔是意思,从诗中得知,在快要六十岁时,蒋士铨已经中风,半身不遂。
袁枚在蒋士铨墓志铭中写道:“余前春过江西,君已半体枯,闻余至,喜,力疾欢饮,临别时手生平事略见示。余知其意,泣而颔之(点头答应)。”袁枚心领神会,接受了为好友蒋士铨写墓志铭的嘱托。


在当代有关蒋士铨生平的介绍文章中,几乎都提到“江右(乾隆)三名士”。这个提法的出处在哪里?
《晚晴簃诗汇(清诗汇)》介绍了清朝嘉庆时期的诗人崔旭,他所著的《念堂诗话》写道:乾隆中袁、蒋、赵称为鼎足,此说不知起于何人。……余尝谓袁之情多,蒋之诗正,赵之气盛。
另外,洪亮吉在《北江诗话》中写道:乾隆中叶以后,士大夫之诗,世共推袁(枚)、王(文治)、蒋(蒋士铨)、赵(翼)矣。然其诗虽各有所长,亦各有流弊。”洪亮吉可以说是最崇拜蒋士铨的人,蒋士铨去世后撰《翰林院编修记名御史铅山蒋先生碑文》,他的话应该比较客观。可是他列举的是四人。
同治版《铅山县志》载:“钱塘袁枚、阳湖赵翼先后与士铨同馆(翰林编修),彼此心相契,名亦相垺(liè 等同),时有袁、蒋、赵之称,然云崧(赵翼字)自谓第三人。”
从以上所述,乾隆中期,将袁、蒋、赵并列是确有其事的,至于四人说法,也没有什么矛盾,多列一人而已。在当时最有用的评价,还是乾隆皇帝南巡时赠彭元瑞(南昌人,工部尚书,《四库全书》副总纂)的诗。诗中有“江右两名士,汝今为贰卿”,并注:“其一蒋士铨,与元瑞同年入翰林。”皇帝金口玉言,蒋士铨就是经彭元瑞告知此事时“感激流涕”,决定出山再入京为官。
名士是毋庸置疑的,蒋士铨受之无愧。但蒋士铨的名誉只是清朝某一阶段的横向比较,如果将蒋士铨放到整个清朝的历史中去看,就不可能再名列翘楚了。清初,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为江左三大家,皆承明朝诗的遗韵。 清初最有名的诗人是山东的王士祯(1634-1711 年),号渔洋山人,我去年参观了他的故居,规模很大。他在理论上主张神韵说,认为写诗最高境界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他的七言绝句最能体现神韵说的主旨,语言含蓄,境界清远。乾隆、嘉庆之际,海内诗人相望,争雄于一时,有沈德潜、袁枚、翁方纲三家。袁枚诗主性灵,新奇轶荡,不守前人规矩,得名最盛。性灵的含义是性情要真,笔性要灵。他反对沈德潜的格调说,主张作诗不可以无我他倡导性灵说具有反封建的民主倾向,对清诗来说,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是一种解放。他的诗抨击封建制度、同情下层人民、表现男女爱情,风趣诙谐,颇多幽默。他的诗学影响深广,形成以他为领袖的 “性灵”派。《清史稿》评价他“天才颖异。论诗主抒写性灵,他人意所欲出,不达者悉为达之。士多效其体。与之齐名者蒋士铨、赵翼二家诗以真率居袁枚之上,但当时影响不及袁枚。《清史稿》为赵翼作传758字,为袁枚作传400字,为蒋士铨作传235字。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只给赵翼作传。
今年上饶市有一篇写蒋士铨的获奖散文说:“《清史稿》这样评价江西诗派成就:'江西自明代以来,写诗者众,而无卓然杰出可称大家者。自蒋士铨后20余年,嵩梁继之..... ’凡是认真研究过清代文学史的都知道,这样的低级杜撰是多么可笑!历史可以“戏说”,例如把东乡诗人吴嵩梁继室、东乡女子蒋薇说成蒋士铨堂妹,但不能托名《清史稿》表态。《清史稿》因为是“稿”,所以语言都是提纲式的,非常简略精炼,介绍吴嵩梁只有73个字,不会啰嗦地说那么多废话。
蒋士铨从十五岁学诗,用四十多年的心血,写下了二千五百多首诗歌(不含未结集的诗)。这些诗在他去世后,由他的儿孙收集整理,结集付梓。蒋士铨的重孙蒋志伊在结集后《跋》中说:“先太史公……诗集二十七卷,补遗二卷,词集二卷,嘉庆戊午(1798年,是时蒋士铨已去世十三年)曾中成宾谷刻于扬州”。诗集名为“忠雅堂”,这是蒋氏的堂号,以诸葛亮称赞蒋琬公琰讬志忠雅命名。还是那篇获奖散文,杜撰“吴嵩梁读完蒋士铨忠雅堂全集,才领悟了真正的诗法和要义”,是不是有“穿越”感?
蒋士铨的诗,从思想内容看,反映了人民的疾苦,揭露了统治阶段的凶残,在一定范围内展示了清中期社会的历史画面,真实地记录了诗人一生坎坷的经历和思想感情。在艺术上他继承了李白的浪漫主义和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兼取苏黄,饱览百家,综合诸家之长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诗歌形式上,他的格律诗远追唐,近效宋,既严谨又潇洒。他又善于向民歌学习,并融合宋词和元代散曲的格调,写了大量的“新体诗”。他自称这些诗为“今体诗”。在古体诗中,他除了能熟练运用七言、五言古风抒情叙事外,还写过近似词曲的九言、六言诗,对诗体的解放,起了一定的作用。(引自挂云帆《蒋士铨诗歌简论》)
阮元评价蒋士铨“其最擅长者莫如诗,古诗胜于近体,七古又胜于五古,苍苍莽莽,不主故常。”这应该是最精当的评价了。
蒋士铨的诗作题材十分广泛,或揭露社会,或体察百姓疾苦,或反映下层社会世态风俗,或吊古喻今,或纪游抒怀。他的诗现实主义艺术成就很高,《过瑞洪》《弋阳道中》《荐福寺》《田家小憩有作》《佳日》《河口》《九石》等都自然朴实,留下了赣东北城乡珍贵的历史画面。如《河口》“舟车驰百货,茶褚走群商。扰扰三更梦,嘻嘻一市狂。移官资坐镇,转粟奉神仓。贤相何人继,空寻绿野堂。”对研究河口古镇的历史风情具有重要的价值。他甚至非常具有超前意识地揭露了河口信江右岸肆意开采山石对环境的破坏(《对岸九狮山为土人已凿其二感作》)。蒋士铨对家乡的热爱并不因为他常年远离家乡而稍减。

在戏剧文学方面,以洪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为代表,出现了以李玉为中心的一群作家,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精神,写重大历史事件或当前政治斗争。  清中期戏曲文学走向衰落,此时的作品远离社会,偏重词曲欣赏,失去清初戏曲文学所具有的艺术价值。蒋士铨的戏曲创作,最早见于蒋氏家刻本《蒋氏四种》丛书中,署红雪楼板,后曾抽印为单行本,题为《藏园九种曲》,九种曲中,《一片石》《第二碑》《四弦秋》三种为杂剧,其余六种为传奇。除《空谷香》《香祖楼》两剧为现实题材外,其他八种均为历史题材。
《空谷香》一剧写成于济宁至镇江舟次。正是诗人两次落第返乡途中,一股牢骚无由吐散之气、有腔抱玉献而不售之才,鼓荡于胸中,无由发泄,恰好遇到了这个题目,于是情思涌出,遂成妙文。《冬青树》一剧写南宋灭亡的历史故事。全剧以文天祥、谢枋得以身殉国的壮烈事迹为主线,穿插唐珏等忠义志士报国义举,抨击了留梦炎之流卖国求荣的可耻行径。《临川梦》写戏曲家汤显祖故事。《一片石》和《第二碑》皆演娄妃故事。娄妃为理学家娄谅女,嫁宁王宸濠为妃,宁王谋逆,她屡次劝谏,不听,后宸濠叛乱被擒,妃投江而死。
《四弦秋》据白居易《琵琶行》诗而作。白居易作此诗,不过自写其沦落之意。元马致远据以作《青衫泪》,以为香水素狎此伎,于江州送别时再次相逢,践成前约。后有顾道行作《青衫记》,情节一本马剧。蒋士铨以为命意敷词,庸劣可鄙,乃本《琵琶行》及香山本传、宪宗时事,别填《四弦秋》院本,七日而成。时人交口称赞,以为出前剧万倍。
尽管蒋士铨戏曲创作堪称高产,但远不及清初洪升《长生殿》和孔尚任《桃花扇》先声夺人的影响力。戏曲文学的欣赏者是小众的,只有在舞台上演绎才能真正体现戏曲的魅力。
乾隆五十年(1785年)二月二十四日,蒋士铨在藏园逝世,享年六十一岁。“是日大雷电绕屋,与公诞生时同。”
蒋士铨中寿而早逝,殊为可惜!因家庭经济拮据,他自幼就没有良好的生活条件,体弱而多病,身体状况一直不好,这是他未能长寿的根本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程建平|中国词曲界之最豪者
【原创】他是“中国词曲界之最豪者”。也是中国戏曲史上的殿军!
【我的藏书]《忠雅堂诗集》介绍
性灵派三大家人物介绍
历史往事轶事人物人间万象483
袁枚联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