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三只眼看“单身”

第三只眼看“单身”



    自从人类社会有了婚姻,自然也就有了单身。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单身生活仅仅是婚前的一种生活状态,按照达尔文的说法,人如果不经历单身阶段,就不会向结婚的合理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我们默认“人人都该结婚”是社会无需证明的公理,而单身生活只是一种过渡或者是例外。然而,步入工业化社会后,这个公理正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冲击。我们的东邻日本,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社会曾把25岁还没结婚的日本女性叫作“圣诞蛋糕”。因为圣诞蛋糕在12月25日之前没有被吃掉的话,就会被扔进垃圾箱。到了本世纪初,人们开始把31岁还不曾出嫁的女性称为“除夕面条”。因为在日本,面条是传统的除夕食品,如果12月31日晚前还没人动它,就不免遭到被丢弃的下场。现在,日本传统发生了极富戏剧性的转变。根据日本官方的统计数字,过去10年间,25-29岁女性中从未结婚女性所占的比率从40%升至54%,在30-34岁女性中这一比率也由14%提高到了27%。因此日语中出现了“不想结婚族”这样一个新词。

    而在国内,有统计数字表明,北京、上海、广州等各大城市的“单身”人数已分别突破百万。有人指出,中国30-50岁的单身人数陡增,惊呼中国迎来了第四次“单身浪潮”。共和国的第一次单身潮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1950年5月,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随之而来的是波及全国的离婚潮。上世纪70年代末,第二次单身潮来袭。“文革”结束后,大批知识青年返城,城市里迅速聚集起一批大龄单身青年,其中主要是女性。上世纪90年代前后,追求自由、快乐的思潮在青年男女中成为流行,1980年《婚姻法》修改后,“感情破裂”这种很难量化定性的指标可以作为离婚的合适理由,离婚人口突然剧增。到了20世纪末,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女性自主意识的提升,第四次单身浪潮袭来,越来越多的优秀女性卷入其中。城市单身女性如今正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群体,一个醒目的社会符号。“第4次单身浪潮已经来了。”在广东省妇联日前举办的华人社会和谐家庭论坛暨第九届全国家庭问题学术研讨会上,上海市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陈亚亚在提交的大会论文《都市单身女性的生存状态考察》中提出,主动选择单身的女性明显增多,而且还带动了“单身经济”,据调查,30.35%的单身女性在攒钱买房,比例超过了买衣服和美容。

    单身是好是坏?这绝对是一个另类的哥德巴赫猜想。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早就说过,单身行为将引发各种争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我们永远也没有一致的答案。哲学家们说得很艰深,社会学家们说得很学究,而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凭着自己的感受,也是各有各的说法。说单身好的大有人在。单身自由、单身快乐,单身活得轻松,单身不必被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牵扯,单身不用被家庭生活压迫得喘不过气来,理由有力而充分。而说婚姻生活好的同样大有人在。有了婚姻就不再寂寞,有压力可以两个人扛、有快乐可以两个人分享,理由同样是充分和有力的。所以,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如果,我们用第三只眼看“单身”,也许可以有更新鲜的认识。我们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更幸福更快乐的生活。假如婚姻给你幸福,那你就结婚。假如单身使你快乐,那你就单身。社会的发展,给了我们选择的自由和可能性,不用为了果腹的五斗米而结婚,也不用为了合法的解决情欲而结婚,这正是社会的进步。浪潮终归会过去,而聪明的人们,自然会找到合适的方式生活得更快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性观念开放是男女单身的主因
中国将迎第四次单身潮 近4%女性因性取向而单身
男人女人谁更耐不住性寂寞?
中国女性,推动第四次单身潮
中国第三次单身浪潮到来
为何广州“剩女”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