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母性的光辉

  母性的光辉   

来自:清泉之韵
    同学来深,有幸被他推荐观看了由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人心底色》。与同学在机场握别时,他问我对这部影片有何感想,我只说了“感动”。

    我少有写影评,一则才疏学浅,文字表达受限,二则人家的作品不敢妄加评论,万一“走火”不但对作者不尊也给自己带来难堪与窘境。

    《人心底色》在搬上银幕之前,去年在网上我曾看过相关的纪实性报道,对于母亲梁建红的感人事迹曾有所闻,一直为之感动。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原来心中的困惑逐渐有了答案。正如一位法官所言:“伟大母亲梁建红,以其博大的胸怀,为杀死儿子的凶手求情,使其免于一死,在庄严的法庭上写下了慈爱的一页。”

    与我同年的梁建红,是晋中市榆次区的一位农民,年轻时担任村里的妇女主任,后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北侯村一青年农民结为夫妻,育有一双儿女,儿子马刚高中毕业后去北京打工,在一家保安公司任经理,10多个河北老乡跟着他干。他们有时接一些零活,给会展等商业活动当当保安,一天一人40元,发门票50元。通常,马刚接了活,干完了再跟大家结账,几年下来,积累了不少人脉。

    工作有起色,爱情也来敲门,这年冬天,马刚带着漂亮的女友回家,小伙子搂着妈妈耳语,“瞧俺给你找的媳妇不赖吧?您过年就要当奶奶了!”梁建红高兴得合不拢嘴,全家人商定,婚礼就在春节前举办。

    噩耗突降,就在婚礼前10天的一个下午,梁建红正在家里为儿子做结婚用的新被子,邻居大姐跑过来告诉她马刚出事了,在北京跟人家打架,听说伤的不轻呢。邻居大姐的儿子和马刚是同学,同在北京打工。梁建红寻思着,再过三五天,儿子就要回家领结婚证,“也为了省点路费”,便让丈夫去北京“看看住院的娃儿”。她怎么会想到,儿子早已躺在太平间,与他们阴阳两隔。

    梁建红随即赶到北京。在一家殡仪馆,她看到了儿子的遗体。孩儿躺在那里什么都没穿,身上都是血洞洞。梁建红几次要上前抱抱自己养了27年的儿子,但都被丈夫拉开了,夫妻俩悲愤交集,抱头痛哭得几次晕厥,哀伤的场面无不令人心生怜悯……

    在北京海淀区四季青派出所,梁建红得知,将儿子捅死的宋晓明,来自河北武安,22岁,曾经是马刚招来的一名保安,两人平日关系很好。宋晓明当保安期间,被拖欠了500元工资。宋晓明找过马刚几次,没拿回钱。2008年春节前夕,等钱回家过年的宋晓明,携带一把水果刀,把马刚约到四季青一个公交车站要工钱,两人发生争执,宋晓明持刀扎了马刚10多刀,马刚当场死亡,宋晓明被抓。

    当晚,梁建红整理儿子的遗物时,伤心地发现,儿子也被保安公司拖欠了好几千块钱的工资。这并非儿子恶意的拖欠,可能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啊!

    “不杀解不了心头恨!这个挨千刀的宋晓明!”马刚死后,全家人沉浸在巨大的悲痛和仇恨之中,想起儿子在时,每次从北京回来探亲,总能给全家带来很多欢笑,梁建红每到厨房给儿子做饭,懂事的他总要追过去给老妈帮手,母子俩家长里短的,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题,聊不完的秘密。而这一切,全部毁在了宋晓明的刀下,又怎能不令人肝肠寸断,悲愤交加呢!

    梁建红的家位于邯郸矿区的一个小山村,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为了给儿子筹办婚事,她和丈夫拿出所有积蓄,为儿子装修了新房,添置了家具,床上用品一应俱全,尤其是那条绣满牡丹花的床单,看着就充满了喜庆的气氛,最令梁建红全家人高兴的是,儿媳妇已有两个月的身孕,如果不是这场横祸,保准已经当上了奶奶。

    马刚的尸体在北京火化以后,被梁建红抱回了邯郸老家。按照村里的规矩,父母都健在的儿女,在没结婚前去世不能埋入祖坟,梁建红只得把儿子孤零零地埋在了村口的荒坡。想儿子的时候,梁建红就来到儿子坟头,带着儿子最爱吃的饺子,陪儿子说说话唠唠嗑。她和长眠地下的儿子“商量”,想去看望亲家看望儿媳妇,请求人家把孩子生下来,“让咱马家留条根”。

    亲家之行尚未启动,准儿媳给梁建红打来电话,因为无法承受家里人的压力,她去医院将胎儿打掉了。儿子没了,儿媳没了,孙子也没了,梁建红又到儿子坟头伤心欲绝的哭了一场,她说: “我恨死了宋晓明,他等于毁了俺家三口人啊!”

    马刚遇害的消息,也迅速传到了梁建红的娘家榆次乌金山。今年34岁的梁建林,是梁建红最小的弟弟,如今在榆次做生意。在弟弟建林还不到7岁时,母亲去世,已嫁到邯郸的梁建红将弟弟接到家里,马刚与这位小舅舅同住一间屋,两人穿同样的衣服,同样的鞋子,虽说是外甥和舅舅,却和亲兄弟不相上下。在邯郸读完初中,梁建林回到榆次,与姐姐一家依旧联系不断,马刚在北京打工时,梁建林几次赴京探望,闻听马刚遇害,梁建林和同在榆次的两个姐姐、两个哥哥赶到邯郸,看望老年丧子而悲痛万分的大姐,一家人再次发誓,“咱啥也不要,就要求法院枪毙凶手,给咱孩子抵命。”

    在等待法院开庭的日子里,梁建红发现,满腔的仇恨正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渐渐减弱。理智告诉梁建红,儿子死了不能复生,宋晓明并非谋财害命那样十恶不赦的罪犯,是属于年轻人冲动一时害死了儿子。

    2008年5月,北京警方通知她去领马刚的伤情鉴定,办案民警告诉梁建红这样一个细节:宋晓明将马刚捅了10多刀,突然后悔了,他徒劳地用手捂住马刚胸口的血,并求路人打电话叫来了120……梁建红有些恍惚,这个宋晓明还没有坏透,还不是穷凶极恶。那一瞬间,梁建红开始心软,她陷入挣扎:“自己的儿子死了,不能再搭进一个了。”

    宋晓明从小家庭就不好,父亲暴打他和妈妈,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后来母亲改嫁,他跟到继父家,照常受气挨打,宋晓明一气之下跑回来跟奶奶过,一日三餐都是问题。种种不幸,让他性格乖戾暴躁,仅仅因为500元,便对好兄弟痛下杀手……梁建红有些心酸,“娃也是苦孩子,就是判他死刑,我儿子也活不了了,能不能……”

    这个伟大的母亲终于心生恻隐,暗暗告诉自己:“冤冤相报何时了,年轻人生性容易冲动,加之成长在失去了爱的家庭,也值得同情。”,她决定赴京求情,给宋晓明留一条生路,只要将来能改过自新,也许还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她的深明大义感动着认识她和不认识她的人。

    宽恕宋晓明的念头一出,她迫不及待地与家人商量,招致强烈的反对,老伴甚至扔给她一句话,“你别光想着自己出名,你先问问死去的儿子答不答应!”

    弟弟梁建林说:“我坚决反对姐姐这么做,从小到大,我虽然知道姐姐的善良慈悲,无数次温暖着我、影响着我,但这一次姐姐要原谅一个杀人犯,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理解,欠债还钱,杀人偿命乃天经地义,姐姐您这是怎么了!”

    连村子里的人都说她傻了,疯了!梁建红的弟弟妹妹都在农村生活,梁建红一家的遭遇让村民揪心,突然听到梁建红竟然要为杀死自己儿子的凶手求情,全村人都惊诧她的举动,有人悄悄撇嘴,“估计是受刺激太厉害而乱神志了!”

    2008年6月26日,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开庭审理马刚被害案,梁建红到儿子的坟上大哭了一场后,执意要去千里之外的北京,为宋晓明求情。

    “能轻判他就轻判他吧。”庭审进入民事赔偿部分的法庭辩论,梁建红缓缓起立,语气凝重而恳切,“我的儿子已经死了,就是判他死刑,我儿子也活不了了,他还年轻,看见他,我就想到了我的儿子……”梁建红用手捂住脸,痛哭失声,法庭上一片寂静。

    站在被告席上的宋晓明,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扭头看着梁建红,看着这位失去儿子的母亲,“哇”地哭出了声。被带出法庭前,他突然转身,跪倒在梁建红跟前,撕心裂肺地喊了一声:妈妈!

    同年的七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宋晓明刺死马刚案公开宣判,梁建红再次赴京出庭,老伴拒绝与她同来,因为老伴拗不过她,一直也不肯原谅她。

    法院认为,梁建红在未获任何利益补偿的情况下,请求对被告人从轻处罚的义举应予褒扬,法院据此对被告人宋晓明从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12年。

    听到判决,宋晓明再次痛哭叩头,对着这位母亲长跪不起……

    在我的印象中,这可能是中国司法史上最动情的一幕。 梁建红以德报怨,泯仇为爱,呼吁轻判杀害亲人的凶手,充分展现了一位伟大母亲的人性光芒。

    《人心底色》跌宕起伏的情节紧紧地揪着我的心,催人泪下的剧情触动着我的每一根神经,观看过程的几次哽咽都是源于情不自禁。

    影片中,母亲坐在儿子坟前,与儿子喃喃自语,无助的母亲含泪请求九泉之下的儿子,“冤冤相报何时了?你不要恨妈妈,好吗?”我想,人心都是肉,看到这样的故事,看到这样大度且以慈悲为怀的母亲又怎能不感动着每一位观众,触动观影人本善的人性?

    这个故事很悲苦,乍一看,真的使人理解不了、接受不了,但细细咀嚼却耐人寻味。影片让人们在艺术的感染中,看到了母性的善良唯美与纯朴人性的自然光辉。

    在现实中我曾经有过不少的疑问,这人心底色是什么样的?观影之后,我从这位母亲的悲悯情怀里得到证明:人心底色是温暖,是善念,是爱如泉涌。

    ——2012年夏作于深圳2008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女子为杀死儿子的凶手求情(图)
宽容——最高贵的“复仇”
儿子婚前被杀,亲妈法庭却喊“刀下留人”,这位大义母亲后来怎样
忧伤母性 转载
她有一个汉族儿子,他们有一个维吾尔族妈妈
只因被劝退学杀死父亲奶奶 大学生马晓明被判死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