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皇帝身旁的相声大师——东方朔

古人云:伴君如伴虎,可有一个人,在皇帝身边陪侍了十八年,还常常插科打诨,丝毫不顾忌皇家威严。这个人就是东方朔。

图1 东方朔画像

神仙下凡?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仄次(今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人。后世没有关于东方朔年少时期的准确记载,而在世世代代口口相传的传说故事中,东方朔已然被描绘成神:

《博物志》记载了一个小故事:话说汉武帝喜欢寻仙问道,经常祭祀各大名山大川。西王母得知了,就派遣白鹿来请汉武帝去作客。西王母带来了仙桃七个,自己吃了两个,送了汉武帝五个。汉武帝吃了桃子之后还想把桃核留下带回去种植,西王母笑着说仙桃三千年才结果。当时本来就是汉武帝和西王母两位的单独会面,旁人都不能进去。却突然让西王母发现有人从殿外往里偷窥。于是说:

“此窥牖小儿尝三来盗吾此桃。”——《博物志》

“这个小贼,来偷过我三次桃子!”然后汉武帝就很震惊,转过头一看发现是东方朔。于是,东方朔是神仙的说法就传开了。有趣的是,因为这个传说,东方朔成为了小偷的祖师爷。当然传说终究是传说,不过可以看出,东方朔一定深受民间喜爱。那么就让我们看看这位下凡的神仙,到底做过哪些有趣的事情。

图2 东方朔偷桃图

狂放的简历

汉武帝刚刚即位之时,求贤若渴,便征告天下推举方正贤良之人。于是四方有志之士都上书给汉武帝投递简历,对公家政务高谈阔论,展示自己的才能。汉武帝则当起了人事主管,每天埋首于各种“简历”中,其中不够格的就通知手下带话,让投递简历之人先回家“等另行通知”。绝大部分“简历”都被扔进了废纸堆中,但其中有这么一份让汉武帝眼前一亮。这份“简历”是这么写的:

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被哥哥嫂嫂养大。十三岁开始上学,学了三年文史方面就能如数家珍。十五岁开始学击剑,十六岁学《诗》《书》,书读了二十二万字。十九岁学习孙、吴的兵法,关于行军打仗,也书读了二十二万字,目前已经熟读了四十四万字。我又喜欢遵从子路的言论。我今年二十二岁了,身高九尺三寸,眼睛像两个发亮的钛合金,牙齿像一排好看的贝壳,勇猛的像是孟贲(战国时卫国武士,以勇猛著称,力能举鼎),敏捷的像是庆忌(春秋时代吴王僚之子,相传可徒手搏击雌犀),清廉的如同鲍叔(即鲍叔牙,春秋时期齐国名相),守诚信的如同尾生(《庄子》中记述的人物,与女子约定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至,水涨而不去,抱桥柱而死)。这种情况下,我自问可以成为天子的大臣了,希望皇上多考虑考虑我。

好家伙,这人吹自己学富五车也就罢了,还把自己长相、品德拔高到了如此境地。真当吹牛不用上税吗?还毫不谦虚地评价自己可以当天子大臣。

吹牛装逼是人生一大乐事,但当着皇帝的面装逼,要么就是不要命,要么就是真有本事了。汉武帝就据此觉得此人有大气魄,于是就录用了这个东方朔。不过汉武帝也不是那么好骗的,他让东方朔“待诏公车”,无所事事,也俸禄低微。

待诏公车:即在公车府等待皇上诏命。汉代以公家车马递送应征的人,待诏公车可以理解为承认你有一定的能力却没有职位给你。

口齿伶俐

不甘心被冷落的东方朔又动起了花花肠子。有一次他找到看管御马圈的一群侏儒,就骗他们:“你们这些人,对朝廷也无用,种田也种不出产量,当官也不能造福百姓,上战场也不能打杀敌人,对国家没有任何用处,只会浪费粮食,现在皇上决定要把你们都杀了。”侏儒们听到当然很惶恐,东方朔就出主意说:“皇上要从这里路过,劝你们尽早去叩头请罪。”侏儒们照做了,而这就引起了汉武帝的注意。汉武帝召见东方朔问他为何恐吓侏儒,东方朔坦然回答道:“有些话我即使会死也要说。侏儒高三尺多,俸禄是一袋粟,二百四十钱;我东方朔高九尺,俸禄也是一袋粟,二百四十钱。侏儒天天吃得撑,我东方朔天天饿着肚子。如果皇上觉得我说的话有点用处,就希望改变礼节待我,否则我还不如早早回家,免得浪费了长安的粮食。”汉武帝听后哈哈大笑,于是给东方朔加官进爵,派遣他待诏金马门,和皇帝更加亲近了。

汉代以才技征召士人,使随时听候皇帝的诏令,谓之待诏,其特别优异者待诏金马门,以备顾问。

东方朔在靠奇招赢得皇帝重视后,仍放荡不羁爱自由。有一次,在一个火辣辣的三伏天,汉武帝诏令各侍从官员,要割肉赏赐给他们。于是官员们正襟危坐等待大官丞来割肉,但是左等右等一直到了晚上还不来。东方朔就独自拔剑上去,割下一块肉,包好带走的同时对各位同僚说:“三伏天应该早点回家,我就先谢谢皇上的赏赐了。”后来大官丞把这件事报告给了皇上,皇上向东方朔发问。东方朔赶紧摘帽跪地谢罪。皇上说:“先生你先站起来。”东方朔还是不起,并开始自责说:“东方朔啊,你这个人。接受赏赐都不等诏令下达,多么无礼啊;拔剑割肉的姿势,多么豪情万丈啊;第一个割肉但是割得那么少,这是多么廉洁啊;把御赐的肉带回家给妻子吃,又是多么仁爱啊!”这一席话一下把皇帝逗乐了:“让先生自责,结果却开始夸自己啊。”,又赏赐了东方朔酒肉若干。

东方朔就这样靠着伶牙俐齿,在皇帝身边一天天受宠封赏,但倘若如此,东方朔也不过是个弄臣罢了。这样一天天如同相声演员在皇帝身边耍宝逗趣,并不是东方朔真正想要的。想想东方朔的简历,学的是《诗》《书》,看的是兵法,思想从儒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东方朔都不是志止于逗乐皇帝,而是志存高远,希望运用所学所看,为皇帝谏言献策,共同治理好这个国家。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讲,东方朔又经历过那些故事呢?

图3 东方朔版画像

谏言献策

汉武帝的谥号为武,不仅是因为他曾北击匈奴,开疆拓土,其本人也十分喜好舞刀弄枪。他喜欢微服出行,到终南山下打猎骑射,和当地人还起过矛盾。历史上,每当皇帝沉迷于某件事的时候,总会有大臣投其所好。这个时候丞相、御史就安排人手,在汉武帝打猎中听候调用。后来还设置了更衣处,还配置了宫人随行。到后来,汉武帝越发不满足,既觉得觉得去终南山路途遥远,又容易和当地百姓起冲突,于是便安排统计打猎之地的百姓与田地,让他们搬走另选荒地。同时在当地修建上林苑,与终南山相连。

当时听到禀报之时,东方朔正在汉武帝身边。东方朔觉得此举甚为不妥,于是进行了谏言。分析了上林苑所在地的地理环境的优渥,又例举了前人修建大型建筑如阿房而造成的天下大乱,甚至最后搬出了自己擅长的易经占卜,想要阻止皇帝修建上林苑之心。

夫殷作九市之宫而诸侯畔,灵王起章华之台而楚民散,秦兴阿房之殿而天下乱。粪土愚臣,忘生触死,逆盛意,犯隆指,罪当万死,不胜大愿,愿陈《泰阶六符》,以观天变,不可不省。——《汉书》

可最后的结果呢,皇上既赏赐了东方朔,又修建了上林苑。意思是:“你说得对,但是我不听。”

从此处也可以看出,汉武帝喜欢东方朔,放任他的不尊重,只是纯粹出于他的有趣好玩,并不是看重他有辅佐治天下之才能。当东方朔那么多次在皇帝面前耍宝,惹得皇帝哈哈大笑之时,是否内心也有那么一丝的失落呢?

这让人不禁想起这段时间大火的电影《小丑》,都看到了小丑逗人开心快乐的一面,可是有谁真的想过小丑在背后的眼泪吗?

也算是有吧。曾经有人问过东方朔:曾经苏秦、张仪遇到一个万乘之主,便能高居相位,恩惠后世。如今你学识不比他们差,当今皇上也如此圣明,你在皇帝身边也辅佐了这么久,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是不是品德还有什么缺点呢?

耍宝一生的东方朔这时叹了口气,收敛了平时逗趣耍宝的笑脸,让人真正感受到了他内心深处的一抹疲惫。他抬头望天说:“时代不同了。苏秦、张仪的年代,天下群雄割据,势力众多,各大诸侯国争权夺利,靠战争互相征服。所以每个诸侯国王都求贤若渴,游说之士身居尊位。如今却不一样,天下太平,全国一统,四海归一。整个国家如同铁板一块,稳定又繁荣。早就订立的规矩延续进行下去就好,人才贤能还是不贤能,差别又有多大呢?还不是皇帝说了算。想保护你你就有安宁日子,想惩罚你就没有轻松日子过;想尊崇你你就是将军,卑视你就是俘虏;提拔你就能平步青云,压抑你就永无出头之日。就算一个臣子想贡献才能,又应该怎么去做呢?如果苏秦。张仪和我同处一个时代,我估计他们做掌故都不一定能办得到,更不敢渴望当侍郎了。”

细细想来,汉武帝时期,武将有名将卫青霍去病,文臣有公孙弘与董仲舒,皇上本人又野心十足,加强了中央集权,让自己的统治无懈可击;外部又进行扩张,更无外患。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东方朔确实难以出头。另外,幽默的人有时候总会让人贴上标签,在严肃的治国问题中,汉武帝较少考虑东方朔的谏言,也可能会有这方面原因。可以说幽默造就了东方朔,却同时也限制了东方朔。

图4 汉武帝图像

后记

就这样,东方朔在皇帝身边耍宝逗趣一生,最终病逝,结束了幽默的一生。但是后世人却愈加喜欢这个汉朝幽默大师,并且在代代相传中加上了很多更加传奇的故事,但是大部分都无史料依据,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阅,这里不再赘述。

注:

图1、4取自维基百科;

图2、3取自百度百科;

编辑:朱自浊

校对:希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游戏人生的西汉奇人东方朔
“大隐隐于朝”东方朔机智诙谐得高官
汉书东方朔传译文
东方朔的两面人生
汉武帝质问东方朔为何一年换一个妻子,东方朔却抱怨:皇上赏的钱都不够我娶妻
另类鬼才东方朔为何得不到重用 (2014-09-23 16:25:0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