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国维《人间词话》妄评(二十二至二十五则)

〔二二〕梅圣俞《苏幕遮》词:“落尽梨花春事了,满地斜阳,翠色和烟老。”刘融斋谓少游一生似专学此种。余谓冯正中《玉楼春》词:“芳菲次第长相续,自是情多无处足,尊前百计得春归,莫为伤春眉黛促。”永叔一生似专学此种。

梅尧臣《苏幕遮》词:“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认为秦观一生似乎专门学这种。我认为冯延巳《玉楼春》词:“芳菲次第长相续,自是情多无处足。尊前百计得春归,莫为伤春眉黛促。”欧阳修一生似乎专门学这种。

梅尧臣《苏幕遮·草》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庚郎年最少。萃地春袍,嫩色宜相照。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冯延巳《玉楼春》

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送目。北枝梅蕊犯寒开,南蒲波纹如酒绿。芳菲次第长相续。不奈情多无处足。尊前百计得春归,莫为伤春眉黛促。

此则借秦观对梅尧臣词的师法和传承,引出欧阳修对冯延巳词的师法和传承。从例举的词以及刘熙载《艺概·词曲概》的论述来看,秦观向梅尧臣学习的主要是深婉和幽趣。从王国维此前对冯延巳的评价“深美闳约”以及此则所例举的冯词来看,欧阳修向冯延巳学习的主要是深闳——情深意远。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讲“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这里王国维算是重述和例举了一下。

〔二三〕人知和靖《点绛唇》、圣俞《苏幕遮》、永叔《少年游》三阕为咏春草绝调,不知先有正中“细雨湿流光”五字,皆能摄春草之魂者也。

人们知道林逋《点绛唇》、梅尧臣《苏幕遮》、欧阳修《少年游》三首词是吟咏春草词中最为杰出的作品,却不知此前已有冯延巳的“细雨湿流光”五字,这些作品都是能够摄取春草之魂的杰作。

林逋《点绛唇》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又是离愁,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欧阳修《少年游》

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冯延巳《南乡子》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幸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此则例举的四人词中,真正以春草为主来命意的是梅尧臣和林逋,而冯延巳和欧阳修只是以春草开头作铺垫而已。四首词描述春草的句子各有特色,梅尧臣和冯延巳更细腻、工巧,而林逋和欧阳修更粗广、疏阔。从十九则到此则,王国维一直在拿冯延巳之前的诗人和之后的诗人跟冯延巳对比,其实最终目的是想通过肯定冯延巳词真景物、真感情,有境界,为自己的“境界说”理论作支撑。

〔二四〕《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颇近之。但一洒落,一悲壮耳。

《诗经·蒹葭》一篇,最具有风人深远的意趣。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趣比较接近《诗经·蒹葭》。只是前者洒脱磊落,后者悲伤壮阔。

《诗经·蒹葭》节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别离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风人深致”指的是什么呢?《诗经·国风》多用比兴手法,语言极其简练,想象空间大,意味隽永。因为年代久远以及审美趣味的变化,后代的读者常读常新,情意所指愈加丰富、厚重。王国维此则对晏殊《蝶恋花》中的诗句的评价比较中肯。结合王国维此前有关对“理想家”和“写实家”的论述,《诗经·蒹葭》的作者更像一个“理想家”,在理想中写实;而晏殊更像一个“写实家”,在写实中不乏理想。共同点是作品都有着深广的意境,正符合王国维的“境界说”。

此则的目的是什么呢?是想通过对比,拈出其中一种境界,为接下来王国维“三种境界”的论述作铺垫。

〔二五〕“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诗人之忧生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似之。“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诗人之忧世也。“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似之。

“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是诗人在为生命价值而忧虑;“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指与它相似。“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是诗人在为世事变化而忧虑;“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意指与它相似。

《诗经·小雅·节南山》节选

驾彼四牡,四牡项领。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

陶渊明 《饮酒》节选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冯延巳《鹊踏枝》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上面所述的忧生、忧世是中国传统诗人,尤其是不得志和身逢乱世的诗人们,经常表达的内容。此则的目的:一是通过对比,进一步肯定下晏殊和冯延巳的作品。二是强调作品应有的比兴和寄托,这是沿袭常州词派对词艺的追求。三是对晏词和冯词评价作个结束,进而为“三种境界”的提出再作一次铺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香樟园】邓敏| 俊美深至的正中词
叶嘉莹【人间词话七讲】读书笔记九
上卷 21~30
《人间词话》评析——转(3)
四首咏草最出名的词,写出了人生莫可名状的哀愁
摄春草之魂的绝调有哪几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