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历史的皱纹里穿行

文、图:陈修远

广武城边逢暮春,夕阳归客泪沾巾

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

王维是一个深情的丈夫,更是一位怯弱的文人,他笔下的旧广武古城,不管怎么读,都给了我一种日暮乡关空寂寥的味道。

或许是时代和时代的背景不同,人与人的心境就会不同吧,当我走进这座古老的辽代时期的古城,便从心底油然生出了在历史的皱纹里穿行的感觉。你看那一个个原本是青色的方块文字,被历史的沧桑压扁,堆砌成了这高高的、长长的、斑驳的城墙;宽宽的街衢,脚下用乱碎石块铺成的古街,走在上面,就像是行走在一幅皴裂的老油画上,沿街映入眼帘的一座座古建筑的废墟,或仰望着蓝天,或默默地注视着行人.......这斑驳的城墙,斑驳的古街,斑驳的废墟,分明就是一道道横着竖着的皱纹,刻写在了历史老人那如同废墟一般的脸上。而古城前面的山上那蜿蜒的明长城,更像是广武古城这个历史老人的一只彪悍的臂膀,紧紧锁住了雁门关,于是,广武古城便成了雁门关的一个重要的隘口,千百年来,用它深邃和警觉的目光,默默守护着城里的居民,守望着曾经金戈铁马战旗猎猎的雁门关。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山西北部成为历史上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冲突的焦点,成为中原王朝和草原王朝的分界点,由此留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关隘文化和苍凉悲怆的边城要塞,雁门关是这一文化中最杰出的篇章。雁门关作为军事要塞的存在,并不仅仅是长城,而是以长城为主体的一条坚固的战事防卫体系。这个体系有两个伸出的城堡,地处要冲,傍山依关,紧扼交通要道,构成雁门关的第一道防线,因此而成为中原王朝的北大门。至今仍然以斑驳苍凉的雄姿傲立在雁门关下的白草口处,这就是新广武城和旧广武城。

新广武不新,旧广武不旧。新广武城建于明洪武年间,由于建城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城已废圯,只留下了一段苍凉的故事。旧广武城原是夯土而成,始建于辽代,到了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为了加固城墙,让城池更加固若金汤,便以砖砌之,八米多高的城墙在开阔的原野上,显得异常高大和威严。站在山上俯瞰,古城沉雄苍凉,回头遥望长城,虽然远去了的旧时古战场的刀光剑影鼓角争鸣,仿佛依然清晰在耳。

旧广武古城里有一个村落,名唤“广武”,村里有三四百户人家的样子,村人大多姓李,据称他们都是“飞将军”李广的后代。村子里的长者们说,这里之所以叫广武城,是因为先祖李广在此屯兵,后人取“广”字和“武”字,给此城命名。宋朝大将杨业多次领军在此征战,杨业的儿子杨延昭把此地作为屯兵的军备库。看着长者们那一张张古铜色笃诚的脸,我没有怀疑他们所说的话,因为历史的烟尘的里,有很多东西是不可能仅仅依靠所谓的史料,历史既然是人记录的,自然就会有所翔实也会有所疏漏,而当初很多能够称其为史料的东西,还不是来自于民间的传述?

雁门关外三百里,自古汉家生息地。沿着这一道道深深浅浅的历史的皱纹,我的目光游走到了汉代的时候,雁门关那满目的风云多变,叠印出了汉高祖刘邦亲率三十多万大军,抵达平城(山西大同),抗击匈奴。眼瞅着汉高祖被匈奴用计诱入,困于平城白登山达七日之久,我站在雁门关,只能这么眼睁睁地看着被困的汉高祖大军,竟无计可施,幸而高祖用重金财物贿赂了单于阏氏(匈奴王的妻子)才得以解脱。到了汉武帝继位后,面对匈奴不断猖狂的南犯,他开始着手反击。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大败匈奴,立下汗马功劳。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想当年,“猿臂将军”李广在做代郡、雁门、云中太守时,先后与匈奴交战数十次,被匈奴称为“飞将军”。一次,他出雁门,兵败被俘。在敌军两马之间的网兜里,他表面佯死躺下,心里却在等待机会。突然,他腾跃而起,将一胡兵推下马去,立即夺马取弓策马南驰数十里,复收余军,杀退追兵,安全脱险。正是由于汉武帝时期创建了强悍的骑兵抵住了匈奴的南犯,才得以保护中原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换来了以后同匈奴的和睦相处。汉元帝时,有胆有识的王昭君就是从雁门关前簇后拥,浩浩荡荡,出塞和亲的。从此以后,这一带出现了“遥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可惜,到了唐代,雁门古塞“胡”汉相争,群雄逐鹿,战事连绵。唐初,年事已高的薛仁贵为代州都督,镇守雁门。据说,突厥进犯云州时,薛仁贵曾率兵出击。阵前,突厥人喝问:唐将是谁?唐兵答曰:薛仁贵。突厥人以为薛仁贵早死而不信。仁贵脱盔示面,突厥惊视失色,引兵而还。唐末五代,契丹(辽国)崛起于北方,危及内陆。后晋石敬瑭向辽国自称“儿皇帝”,割燕云十六州与契丹。从此,在山西北部,雁门山就成为了后晋和契丹的分界线,雁门关也成为了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相对峙的前沿阵地。

突然,我的眼前出现了杨家将的身影,只见得老令公杨继业和杨六郎率领无数的士兵,乌乌泱泱一大片,伴着滚滚的烟尘从大宋的江山里滚滚而来,天地之中瞬间弥漫起了战争的硝烟,老令公踌躇满志地向着敌军发出了震天动地令人毛骨悚然地喊杀之声,城墙上的士兵背倚着厚厚的城墙,遥望一眼身后的家乡,发出了捍卫家国誓与古城共存亡的慷慨悲歌......

一段段故事,从历史的皱纹里生发,一段段故事,又化成了一道道皱纹,一道道,一道道刻画在了历史的面孔。

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 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废墟是进化的长链,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

秋雨先生语中的废墟,不正是我眼中那如同祖母脸上的皱纹一般的历史的皱纹吗?穿行在历史的皱纹,我放眼对面不远处的汉墓群,那三百多座巍峨的青冢,冒着屡屡的青烟,直冲霄汉。青烟弥漫中,汉高祖刘邦正气宇轩昂地在卫青和霍去病威武地陪伴下,在蓝天碧云之下,在绿水青山之间,极目雁门关,沿着长长的历史的皱纹,浩浩荡荡走出了广武古城,走进了历史的最深最远.......

广武古城的城墙上,那棵四百多岁的老榆树,努力地把枝干伸出墙外,在这早春的二月,向着天地间骄傲地吐出了毛茸茸的嫩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大同高颜值古长城,秒杀八达岭!
雁门关下一座古老的城
山西雁门关下,一座2000多年历史的边关重镇,代州古城
初一寒假作业历史题
千秋雁门关
心有一棵树,常念故园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