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感受艺术熏陶

         走进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哇!这么高,这么空旷,走进去就感觉和别的博物馆不一样。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原址是原来的南市发电厂,1897年创建,2007年关闭。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曾经作为《城市未来馆》会场馆,后来改建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地铁4号线或者8号线在西藏南路这站下,2号出口,步行大约十几分钟就来到了上海市黄浦区苗江路678号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博物馆后面有座大名鼎鼎高达165米原来的电厂烟囱,现在是温度计,抬头望着,知道了当天的温度是多少度。也见证了上海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的城市变迁。

       这个当代艺术博物馆一直是举办各种各样的展览,在这里的展品都是非常的时尚,而且绝对是全球的艺术珍品。


  曾经的世博会场馆,大烟囱,温度计,现在打造成了当代艺术博物馆。周一闭馆,周末人也不多,参观体验还是挺好的,大部分的展馆都是免费的。这里每年也给年轻的艺术家免费展示的舞台,是个不错的地方。

曾经的大烟囱,如今的温度计。

  这个馆占地4.2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5万平方米,内部最高悬挑45米,有7层楼,但是4、5、6层还没有展品,正在筹备之中。

        一楼大厅内的右边服务台有售票的地方,也有年轻人在排队买票,80元一张。现役军人、离退休干部、烈士家属、残障人士、带队导游、60岁以上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及有成人陪伴的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都可以免票。


  艺术馆一楼大厅展出的《猪算》作品。用猪头作为算盘的算珠,取了猪算的谐音。作者大张的方案中本是要用新鲜生猪头,但这在现实美术馆中必然无法实现,因此只能用塑料替代品,代替那一颗颗牵连在算盘上的猪头。

      首先没有看懂,问了志愿者才知道这就是“珠算盘”,通过灯光照射在地上的影子就看到过去算数字的珠算盘——上面2粒下面5粒,活龙活现的。

  在一楼的青年策展人计划展馆(青策计划),是艺术馆年度展览以及研究的品牌,为发掘华人青年的策展力量,为他们提供实践理想的平台,以及进入公共视野的途径,也为青年策划人提供了更广阔的施展舞台。创立以来已推出了30余位青年策划人,实现了16场策划。

  在一楼大厅内三个大脚印模型,我也看不懂啥意思,经过解释终于知道了。

      这件作品来自于2016年创作于法国马赛,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黄永砯个展《蛇杖Ⅲ:左开道岔》中完整呈现。

       一步三迹,分二十四步走完,又称《三步九迹》。它唤起了黄永砯关于“三足并行”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在世间踯躅前行的意象。作品也是黄永砯针对1995年“巴黎地铁恐怖袭击事件”所做出的反应,但如今再展览出来,依旧觉得是对当今社会状态的精准描述。

  王劲松《标准家庭》

      其拍摄灵感源自1996年王劲松为油画创作而搜集素材。那时候王劲松给一些普通家庭拍合影,准备留作资料。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拍摄的这些家庭中,相当一部分都是由父亲、母亲加一个孩子组成的。而且这些家庭最习惯的合影方式是三口人坐在一起,父母在两边,孩子在中间。

        看着这些照片,王劲松联想到计划生育,联想到家庭中的“小皇帝”,联想到诸多家庭的晚婚、晚育背后的故事,联想到数十年后在很多家庭中,叔叔、姑姑、舅舅、姨等称呼将不再有……因此,作品提示了作为这个时代最具大众化的样板家庭模式,而实质是国家意识形态的结果。

         里面的全是真实照片的三口之家,想到我们也是独生子女家庭,照出来相片和这里面的一模一样。

         “未路斜阳——‘声名狼籍者’及其不可解的存在方式”,展览借用艺术家的表现力,通过对这些如幽灵般似存在又不存在的个体深入描绘,探讨了驻扎于权力之中个体所面对的复杂矛盾性。

  看到这个球,我就忍不住把手按上去,奇迹发生了,首先是一条烟雾往上冲,慢慢整个球里面的烟雾弥漫变化莫测,还挺好玩的。

  乘电梯上楼,上面的展馆是收费的,凡是买了票的,或者免票的,买票的服务台的工作人员会在每个人的手背上用一个章按一下,但是我看又没章印,怎么知道买了票,到进去的验票口就知道了,工作人员用一个小小的电筒对准盖了章的手背一照,就出现了章印。

  2楼——客人的到来。

      展览以“客人的到来”为主题,展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收藏的近40位/组艺术家的超过60件作品。尝试打破传统固有的观看者与展品的关系,通过光与影的交融、静态与动态的碰撞带给观众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

       3楼——穿越建筑。

       戈登·马塔的展主要介绍了这位“奇怪”的艺术家,他是20世纪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他热衷于穿墙破壁,而非将作品挂在墙上。墙,是他艺术的媒介,这位学建筑的艺术家迷上了切割建筑,总想着在建筑中切割几何图形,甚至还多次非法入侵一些建筑在里面大刀阔斧。我们通过大厅的屏幕看到了他在用大型锯子切割建筑物就好像在空间中自由的绘画。

  墨西哥纸制作而成的衬衫,既是装置又是画布。衬衫上的图案像是计算日期的符号,密密麻麻,当整件衣服被画满的时候,似乎代表着一个阶段的结束。时光流逝,韶华难留,生命有限而脆弱如纸,个人终究只是天地间的过客。

  从1971年——1978年的作品,都有我们看不懂的画,有的用铅笔画一些箭头和简单的几笔,有的还用彩色笔画的。作为建筑外行的我们望着墙上挂的艺术家的杰作就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电梯到7楼照了手印后,进门上方有让.努维尔的大幅广告照片——“让·努维尔:在我脑中,在我眼中…归属…”展览全攻略。

       今秋,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Jean Nouvel)将于上海带来其中国首次个人展览 “让·努维尔:在我脑中,在我眼中……归属……”。本次展览并非一次常规的建筑展示,让·努维尔将把展厅转变为一间饱含光影力量的剧场。这个剧场将首度公开一部由努维尔担任监制的长达三个半小时的电影,让·努维尔的展主要是一个纪录片呈现他两百余件作品,以及六件水晶蚀刻的建筑作品。同时展出6件以建筑为原型的艺术作品——其中“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的建筑亦将作为努维尔的代表作以艺术方式呈现,让观者沉浸式体验这位建筑师设计实践背后的所见与所想,从而进入其思绪和情感的归属之地。

       进门去发现都是黑呼呼的,偶尔有小灯照着的,往里走两边的玻璃罩里都有艺术家的作品和说明。

         走过长长的走廊,拐过弯,突然一个大的影院呈现在眼前,宽屏幕非常之大,有整个影院的宽度,里面有许多人也包括一些外国人,还有带孩子的夫妇,他们把睡着的孩子放在婴儿车里,全都在聚精会神的注视着大屏幕,认真的听艺术家的讲解。

         这个周末又去接受了艺术的熏陶。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我还是第一次去。

     由于当代艺术博物馆每年一直会举办着各种各样的展览,这次看的是建筑双联展,说真的对这次建筑展览兴趣不大,也不懂,但是艺术博物馆整体很空旷,参观时很舒适,展览馆外面江边的风景也蛮好,适合散步,希望下次来可以看一个喜欢的展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YT Interview | 蔡国强与让·努维尔针锋相对的90分钟
在艺术密集的迈阿密,这个艺术博物馆本身就值得一看
国外艺术网站41个
当“艺术”遇见“科技丨触摸美国艺术八十载,用心聆听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
【PSA | 现场】“张恩利个展:会动的房间”今日开幕!
限时“解锁”!一馆四展,快来收获新一年的艺术能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