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足石刻,看热闹,更看门道

这篇游记,将会回答你关心的问题:大足石刻好玩吗?怎样看懂大足石刻?大足石刻适合什么样的旅游方式?

在优游客栈每个卧室,都有这样的蒲团。

一位厮混熟了的游客问我:你信佛吗?见我一脸诧异的幸福,他赶紧补充:信佛教吗?

我泡好一壶茶,与他对坐蒲团,坐而论道。

我问他:作为游客,你到大足旅游为了什么?

他想了想说:增阅历,长见识,寻开心。

我点头:总结起来两个目的,一是你所说的,开心;二是散心。

哦?开心和散心,两者有区别吗?他非常纳闷。

我问他:你来大足之前,最关心什么?

他犹豫了一下说:大足石刻好不好玩?

我:这是许多游客来大足之前最关心的问题,不过,这个问话有问题哈。大足石刻是文物,文物好玩与否,除了文物本身,还在于鉴赏者的眼光,所以呢,游客看懂石刻是第一步。现在景区里有二维码,扫描付费,就可以下载解说词,一边参观,一边听解说,看懂石刻不是问题。但是有一个弊端,游客的思维完全跟着解说词走,少了几分闲庭信步的雅趣。

他完全赞同。

我说:要达到最佳效果,最好提前备足功课,再现场印证,才会游刃有余,又有豁然开朗的快感。脚下信马由缰,思绪发古思幽,方得石刻之趣。这样只能算开心的第一个层次。

游客对我一二三理工男的说法将信将疑:开心也有层次?

我:看懂石刻,你能够体会到许多乐趣。

石刻里有鬼斧神工的雕刻技艺,有力学的巧妙运用,有绘画中透视法的借鉴...你会对石刻里的佛法故事兴趣盎然,这些都是游客很容易获得的开心。

游客想象不出还有什么其它的开心,啜一口茶,静侯下文。

我问:一个石窟,里面都有什么? 

游客:佛像。 

我:正确地说,是石像。

游客:有区别?

我:石像包括人和神,你只看到神,没看到人。

游客额头上多出个:有人?什么人?

我:供养人,就是建造石像的出资人,这样的石像一般都在石窟的角落或是其它不显眼的地方。

游客回想了一下,不确定地问:重要吗?

我:另外石壁上的题记,这是游客看不见的。

游客举一反三:也就是说,石窟由三部分组成:佛像、供养人像、题记。

我点头:虽然我们看见的供养人是石像,但是想一想,曾经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些真实的人,活在他们的时代,有着他们的悲欢离合,有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在某个年月日,他因为某件事情或是愿望,出资建造了一窟佛像。当你知道了这些再看供养人石像,就会感觉像是看一张斑驳的老照片,思绪不由自主走进时光的隧道,触摸到他们若隐若现的生活,而那些精美绝伦的佛像,就是他们心底曾经最美好的愿望。

游客点头:这就是开心的第二个层次?

我:确切地说,鉴赏的第二个层次。

我讲了一个供养人的故事:

这是南山石刻三清古洞,石龛下层上首居中有一张供桌,前有与石桌等高的四个人像,他们就是供养人。

对应右手边这对夫妇有一题记:舍地开山造功德何正言同杨氏。

南山石刻另有4号窟三圣母娘娘,一角有供养人父子像(上图),题记:(内侧人像)父何正言,(外侧人像)男乡贡进士何浩。

北山另有何正言有关题记,所有题记总计约一百字,却勾勒出一个家族的兴衰史。

何正言大致生活在北宋末期和南宋初期这么一个时代,1127年靖康之难是南宋和北宋的分水岭。终宋一朝,国家饱受异族侵略之苦,先是辽国、西夏,后是金国,再后来蒙古,中原随时处于北方铁骑威胁之下,朝不保夕。四川盆地因为远离前线,无战争之虞,生活稳定,达官贵人纷纷前来避难,经济获得高速发展,出现扬一益二的繁荣景象。这一时期,世界最早的纸币在盆地诞生并非偶然。在宋朝,昌州的建制一直存在,大足城作为昌州首府,位于彼时正繁盛的成渝古道东小路,无论地理还是经济,大足都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

何正言家住大足城大北街。家境富裕,农村有土地,城里有店铺,是有名的大户人家。 

他中途丧母,父亲续弦冯四娘。成年后娶妻杨氏,生育一子及多女。 

早年信道,与志同道合的张全一合资在南山开凿三清古洞。

儿子何浩年长成为乡贡进士。唐朝以来选拔人才有两种途径,一是科举,朝廷正式的选拔制度,称为官学;二是贡举,官学之外的私学,经地方官吏举荐,参加乡试、府试、礼部贡院的进士科考试。过了乡试、府试,最后未能擢第者称为乡贡进士。贡举地位远不及科举者清贵。能参加贡举者非富即贵,可见何家在地方有一定影响力。

何浩娶妻后数年无子,为祈求子嗣,于南山开凿三圣母石龛。

何正言晚年改信佛教,皈依佛门,自称佛子。

1147年,北山重建白塔,他发愿捐资,并于塔内六层建观音一龛,继母冯四娘与儿子何浩供养另一龛观音菩萨。

1154年,何浩妻亡故,续弦新妇解氏。

同一年,何正言亡故,妻杨氏仍健在。何浩于北山观音坡开凿地藏、引路王菩萨一龛,为父超度祈福。

在三清古洞石壁,有多则后人题记。记载最早的一则:申国吕元锡挈家寻仙追凉于此,淳熙戊戌六月十三日。事发1178年,距离何正言辞世24年。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何家出现了变故。对于开凿的佛龛,供养人家族一般都精心看护,以尽供养之责,不会允许他人擅自在洞窟题字。由此推测,何家要么家道中落,要么举家迁徙它处,已不复何正言在世之时。不知道其时何浩健在否?

寥寥几则题记,依稀勾勒出供养人何正言一生的缩影,让我们看到宋朝一个家族的兴衰。历史浩浩汤汤,人在其中身不由己,何家在其中泛起的涟漪被永远定格在了大足石刻。石刻,见证了一个家庭的荣辱兴衰。

听完故事的游客由衷感慨:石刻,看热闹,更看门道!

北山石刻廊道,如同时光隧道,走过唐末的石窟,走过五代,走过宋代...忍不住放轻脚步,以免惊扰他们千年酣梦。 

游客并没有忘记最初的疑问:散心与开心有什么不同?

我问他:在大足这两天感觉怎样?

他做了个扩胸运动:从来没有地好。

我开玩笑:没有老婆唠叨,没有儿女吵闹,没有同事算计,没有老板黑脸,当然好。 

游客一头黑线:...

我连忙说:我说的是自己的体会,契科夫有一篇名著《装在套子里的人》,我们平时的生活,朝九晚五,千篇一律,和装在套子里有什么区别!旅游就像逃离,有跳出套子的自由,有撂挑子的轻松。

佛法是什么?我自问自答:就是撂挑子。

游客:你的意思是佛法消极避世、不负责任?

我:世人都是做加法,佛法教人做减法。

游客蒙圈。

我解释说:我们年轻的时候无牵无挂,是不是很轻松!出身社会后,权、钱、女人...一件一件费尽心机往身上揽,唯恐不多,只恨太少,某一天突然发现,东西多得自己扛不动了。这就是加法。

游客若有所思。

我:佛法呢,就是教世人把这些身外之物一件一件放下,做的是减法。所以有人说,佛法的本质就是放下。

游客有点明白了。

我说了个佛法故事:

大和尚白天背女子过河,小和尚到了晚上仍然耿耿于怀,终于忍不住说:师兄,你犯戒了。大和尚说:师弟,我过河就放下了,你为什么到了现在还放不下呢?

游客若有所悟。

我:其实世人就是那个小和尚,放下,说起来容易,要做到很难。

游客心有戚戚焉。

我:为什么世人觉得难呢?因为我们看事物,是凑近了看,每件事都大得不得了。佛陀看事物,是从宇宙中看,即便大如地球,也只是一粒尘埃,我们心心念念的事情,更是连尘埃也算不上,有什么大不了?

我又说了一个佛法故事: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从漫长的光阴看事情,有什么大不了? 时空浩瀚,相对而言,我们还有什么放不下呢?

游客:眯哥,你越来越高僧了。

我哈哈大笑:你到了我这年纪也是高僧。

我说:其实哈,所有的菩萨都是活雷锋。

游客被我雷得内熟外焦。

我:你看佛经,菩萨都要发宏愿,讲怎样普度众生,怎样为人民服务。比如观音发了十二大愿,地藏王菩萨更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不是活雷锋是什么? 听起来滑稽,仔细一想还真是这样。

我:我们把心头负重搬空,是不是修行圆满了呢?按照佛经,只能成为小乘佛教的阿罗汉,成不了菩萨,更成不了佛。为什么?因为还有一个在心里啊。如果所作所为利他而非利己,长此以往,那么这个也就搬走了,方能成就大乘佛教的菩萨。 游客听得津津有味,他知道我讲这些,是为了方便他看懂石刻。

我:其实啊,剔除神神怪怪的成分,佛法是高深的哲学,是最高明的心理学,是最有效的养生学。佛法的修行法门戒定慧是很有用的。

游客想起房间里的蒲团,问我。

我说:打坐用的。许多游客过来散心,抄抄佛经,打坐入定,是难得的体验。旅游大足石刻,为什么不能把它当成一次修行呢!

我现身说法,自己以前遇到一次大挫折,那段时间心如油煎,脑筋乱成一团麻,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就尝试着打坐,或许是大破大立,一下子进入空明之境,如释重负,宁静安乐。后来一直坚持,今非昔比,四个字:气定神闲。

游客看了看我一线天的眼睛和尊容,我估计他在心里嘀咕:贼眉鼠目还差不多。

游客:打坐有讲究吗?

我:打坐就像打怪升级。

游客被我雷得外焦里嫩:还能不能正常说话?他现学现卖冒出一句四川话:啥子意思?

我:打坐入定分了许多层级,有四禅八定,宝顶石刻里的牧牛图,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用十幅石刻图来说明四禅八定的不同境界。只是游客买椟还珠,只把它当做有趣的故事,少有人领悟到佛法深意。

游客直接上四川话粗口:楞个复杂,搞个锤子!

我笑翻,半天才说:我们这些野和尚,又不是想要成佛,打坐静心而已。

游客:对头撒,我就是散心嘛。

我很想对他说:兄弟,求求你,不要再说我们四川话!

我说:常年打坐,如果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恭喜你,你就是高僧大德了。如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万物不侵的不坏金刚了。

我知道,经过这么一席谈话,我在游客心目中成了不折不扣的神棍。

宝顶石刻牧牛图之一

大足优游客栈,与你一起解密大足:石刻,景点,古镇,历史人文,风土人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足石刻造像赏析
马云问董明珠:我这样的男人你看得上吗?董明珠的回答尽显高情商
邮票上的石窟艺术(集邮之窗)(组图)
列入世界遗产的中国十大石窟寺
中国的石刻与石窟-巴蜀遗珍——大足石刻
安岳石刻全攻略之一:卧佛院——大唐流韵,幸会幸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