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万历帝生母李太后:支持帝师张居正,管教儿子甚严,效果如何?

在古代的后宫女子中,万历帝朱翊钧的生母李太后算得上一个幸运儿,她本是裕王府的一名宫女,因为美貌受到裕王倾慕,生下朱翊钧,被册封为贵妃。

她也是一个善良的女子,与备受丈夫冷落的陈皇后相处融洽。

朱翊钧九岁即位后,她被尊为太后,为了培养儿子成才,李太后几乎倾尽全力,她让博学多才的张居正担任帝师,她是一位严厉的母亲,动辄让皇帝长跪,每当上朝时,五更便亲自叫皇帝起床,可是她对孩子的教育如此用力,最终效果如何呢?

万历帝亲政后,残酷清算张居正,他长达二十余年不上朝,消极对抗群臣,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明朝的实力逐步下滑。

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呢?费了那么大劲培养孩子,为何却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呢?

一、隆庆帝的李贵妃

明穆宗朱载坖是嘉靖帝朱厚熜的第三子,二十九时即位,他在位期间的年号是隆庆,他早年受封为裕王,他的原配妻子姓李,于嘉靖三十二年被封为裕王妃,五年后病逝,后来,陈氏被选为裕王继妃。

陈氏是通州人,他的父亲陈景行是锦衣卫副千户。隆庆元年,陈氏被册立为皇后。

陈皇后虽然容貌秀美,却并不受宠,曾于嘉靖三十六年生下了一个女儿太和公主,却在三岁时不幸早夭,后来再也没有生育。

陈氏是位贤德的皇后,隆庆帝登基后纵情声色,陈皇后婉言劝谏,隆庆帝不仅没听,还大发雷霆,对她心生厌弃,以无子多病为理由令陈皇后迁居别宫。

陈皇后忠言获罪,心情郁闷,疾病缠身,隆庆帝却趁机让他搬离坤宁宫,似乎有意废后。

不过隆庆帝和他的父亲嘉靖帝有所不同,嘉靖帝是爱够了某位皇后便废弃,而隆庆帝的策略是让皇后搬离中宫,别妨碍自己寻欢作乐。

万历帝朱翊钧的生母李贵妃原本是陈皇后的宫女,出生于嘉靖二十五年,比隆庆帝朱载坖小九岁,她是顺天府人,传说她的名字是彩凤,十五岁时被选入裕王府,后来从宫女升为侧妃。

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十七岁的李氏为隆庆帝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便是后来的明神宗朱翊钧。

万历帝是隆庆帝的第三子,隆庆帝登基时,他的长子和次子均已去世,万历帝是他唯一的儿子,李氏母凭子贵被封为贵妃,地位仅次于陈皇后。

隆庆二年,李贵妃再次产子,这便是潞王朱翊镠,他比万历帝小五岁。隆庆帝虽然后宫妃嫔众多,但是子嗣并不多,只有李贵妃所生的两个儿子,因此,李贵妃当时的后宫地位可想而知。

不过,李贵妃是一个善良的女子,在陈皇后遭皇帝冷落的时候,并没有仗势欺人,也没有趁机劝说皇帝废后,还让万历帝每天去给偏宫向嫡母问安。

陈皇后膝下无子,十分喜欢这个孩子,缠绵病榻之际,听见万历帝的脚步声,便高兴地强行起身。

陈皇后和李贵妃这两个善良的女子,在后宫和睦相处。

隆庆六年五月,隆庆帝在乾清宫病逝,年仅三十五岁,长期的纵欲享乐掏空了他的身体,病重弥留之际,他会不会后悔当初没有听取妻子的劝谏?

二、配合帝师张居正,严厉管教皇帝

万历帝即位后,尊嫡母和生母为皇太后,此时他只有九岁,无法处理朝政。

陈太后和李太后同心协力,主持政务,任命张居正为内阁首辅,此时李太后二十六岁。

万历帝天资聪颖,乖巧懂事,自幼深得父亲的喜爱,四岁时便被册立为皇太子,五年后正式出阁就学,父亲为他准备了豪华的师资阵容,可是两个月后,隆庆帝便去世了。

张居正成为内阁首辅后,推行改革的同时也担负起了对万历帝的教育职责,他奏请李太后搬到乾清宫,照顾万历帝的起居。

张居正认真教导,忠心尽职,万历帝逐渐对张先生心生信任和依赖,他勤奋学习,苦练书法,希望得到张居正的称赞和鼓励。

有一天,万历帝对张居正说,他打算给张先生和九卿官员各写一幅字,张居正却告诫他,没必要花太多精力练习书法,还列举了梁元帝、陈后主、隋炀帝、宋徽宗等亡国之君的事例,提出应跟贤良君主学习治理之道。

只是想赐给大臣一幅字,便被张先生与亡国之君联系在一起,这种强势的训诫使孩子脆弱的自信受到打击。

有一次,万历帝读《论语》时,错把“色勃如也”读成“色勃背也”,张居正厉声道:“当作勃字”。

听到张先生声如雷鸣的纠正,万历帝“悚然而惊”,在场的大臣吓得脸色都变了。

而李太后在宫中也对万历帝严格管教,万历帝有时候不想读书,便被长时间罚跪。

李太后此举必然是为了培养儿子成才,她太想教育好儿子了,结果用力过猛,欲速则不达,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小孩子偶尔贪玩,却受到这样的惩罚,心情得不到片刻放松,内心的压抑可想而知。

万历帝每次在经筵听完儒臣讲课,李太后便让他在自己面前复述一遍。

每到上朝时,李太后五更便过来催促万历帝起床,令御前服侍的宫人扶起万历帝,洗脸后乘坐御辇而出。

五更大约是凌晨三点到五点,李太后真的是尽职尽责,精神可嘉。

在严加调教下,万历帝对李太后恭敬谨慎、唯命是从。

那些奉李太后之命随侍御前的宦官也对万历帝严加看管,这个孩子得不到片刻放松。

少年天子偶尔冲动犯错,李太后便严厉重罚,丝毫不包庇。有一次,万历帝在宴会上多喝了几杯,令内侍唱新曲,内侍说不会,万历拔出剑来,身边的人连忙劝解,万历帝笑着割了内侍的头发。

李太后听闻后,立即派人去找张居正,让他上疏劝谏,并为万历帝起草罪己手诏,然后又让万历帝罚跪,历数他的过错,直到万历帝哭着保证改过才结束。

万历帝的内心对张居正十分忌惮,李太后于是时常拿张居正吓唬万历帝,这个十多岁的孩子压力山大,不仅失去了自信,也没有了安全感,战战兢兢,唯恐犯错。

万历帝十分尊敬张居正,直到成亲前仍是如此,他在意张居正的看法,希望得到张先生的认可。

有一天,万历帝特意穿着褪色的龙袍去见张居正,以表现自己的节俭。

“先生,这个袍子是什么颜色?”万历帝问。

“青色”,张居正回答。

“是紫色,穿久了褪色才变成这样”,万历帝说完,期待着张居正夸赞他俭朴。

没想到张居正却说:“既然容易褪色,那便少做几件”。

凡事过犹不及,过于严厉,无异于拔苗助长,李太后始终没有意识到张居正和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何不妥。

适当地称赞和鼓励对于孩子树立自信十分重要,李太后相信张居正会竭尽全力教授皇帝,她全力配合张居正严格调教皇帝,生怕小皇帝会犯错,只不过他们都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

童年的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望子成龙,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时,别忘了让小家伙适当放松一下,鼓励他积极面对挫折和困难,而不是一味地惩罚和严加约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万历和莎士比亚是同一代人(隆庆-万历)
张居正面面观:他为大明王朝续命五十年,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上)
读史札记 | 无妄之灾张居正 (上)
李太后拉拢张居正,为权还是为色?张居正死后才明白最毒妇人心
李太后为何相继兴建慈寿寺和万寿寺?
明神宗和张居正:听话的“好学生”为何在老师死后下了狠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