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给孩子的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认知“工具书”
玩具和绘本分开发货,请单独拍下,方便查询物流信息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探索自我的孩子:儿童情绪、人际关系与性教育绘本》,玩具的介绍请看第一条推送。
这套书一共有4本,适合3-8岁的孩子,是为人父母最关注的几个育儿大主题:情绪、心理、社交、性教育

这套书就是好多朋友等了好久的“情绪工具书”,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我脑子里飘过的全是后台关于这些育儿问题的咨询留言。

当时的念头就是,一定一定要拿下这套书,这样我的读者们终于可以有一本育儿“新华字典”一样的书,可以在孩子遇到问题时,来翻上一翻了。
由于这套书也是好多读者朋友等了好久的,涉及的几大主题也是父母们比较关注的。

所以今天的文章会有点长,有时候写的啰嗦是想大家即使不买也是能从我的分享里学到一些什么的。
着急的可以先下单,我们也是有小程序的人了~
大J小D店铺 风靡英国的PSHE教育,给孩子的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认知“工具书” Mini Program
 1

专为孩子打造的四大“工具书

这套书里的情绪书《我为什么不高兴?》和《我为什么会烦恼?》已经连续四年在英国亚马逊情绪类童书畅销榜前3名

它不同于一般的故事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工具性”
书的目录,便于查找
按照内容和主题,我把工具书分成了四类,分别是:
·情绪管理工具书-《我为什么不高兴?》
·化解烦恼工具书-《我为什么会烦恼?》
·人际交往工具书-《我能和你做朋友吗?》
·性别知识工具书-《我是从哪儿来的?》

每本书包括了孩子必备的一个主题相关知识,话题非常丰富,解决方案也很多。
这套书是非常适合亲子共读的,团队里的小伙伴还和我说,带着她5岁的儿子读,真的是读出了不少东西。
只是里面简单的一个小话题,结果他和我讲了好多在幼儿园里和小朋友相处的故事。
 2

19年执教经验总结
专为学前幼儿撰写的PSHE绘本

先说一下,什么是英国PSHE教育体系?
全名是Personal, Social, Health and Economic education,它包含公民教育、情绪和社会适应教育、营养与体育、个人与理财教育、安全问题教育、性与性关系教育等七大方面,从2011年9月开始已成为所有英国中小学的必修课并延伸到学前教育领域。

这套书内有两本属于PSHE体系里的心理学课程范畴,另外两本分别是社会性教育范畴和健康学范畴

其实,PSHE教育的核心,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无法忽略的要素,同时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自我发展的重要方面。

 3

帮助孩子建立知识模型
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对孩子的成长而言,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会处理自己的情绪、能读懂他人,会交朋友,这些情商力都是重要的本领。

每本书作者都针对书中的12个或20个话题,给了孩子八九十条建议。

这些都是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建议既有思维方法,也有语言行动,鼓励孩子用积极心态面对以及处理ta面临的问题。

给予孩子接地气的解决演练场景
我认为这套书最最有价值的地方,是每本书都提供了一个模型供父母和孩子来解决问题:

·《我为什么不高兴?
模型:认识情绪—理解情绪—接纳情绪—管理情绪

·《我为什么会烦恼?
模型:感受自我情绪—理解自己的想法—分析问题—通过言行解决

·《我能和你做朋友吗?
模型:觉察自我情绪—觉察他人情绪—积极思考和行动

·《我是从哪儿来的?
模型:学习身体发育与性别知识—自我保护—了解家庭关系—建立自尊自爱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给父母们的建议
每本书后面都有家长指南,包含很多干货知识,指导家长与孩子深入沟通的注意事项。

比如,如何和孩子谈论ta的烦恼:
● 即使孩子的烦恼对你来说是鸡毛蒜皮的事,也一定要表示认同。(对孩子来说,这能证明你是关心他的。)
● 引导孩子愿意开诚布公地讨论他的烦恼。(和一个他信任的人分担烦恼,可以让烦恼的感觉不那么可怕。)
● 给孩子时间,把自己的烦恼说清楚,不要急于给出解决方案。可以通过多提问搞清楚状况,然后通过深入的交谈,帮助孩子自己想出解决方案。
 4

这套书
会开启亲子深入沟通的时刻

在亲子阅读的时候,如果加以合适的方式,你会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在关心什么,曾经遇到过什么事情,他们是怎么感受的。

那我们也可以和孩子分享自己曾经遇到的类似的经历、当时的感受,以及处理的方式。

相信你看完这套书,在和孩子的沟通上会有一些帮助。

面对孩子的哭,你不会再条件反射的说“不要哭”,而是明白“哭没有关系,难过的话就哭出来”。

面对孩子对黑的恐惧,你也可以肯定她的害怕的情绪,和孩子一起坐下来,等他平复下来,慢慢去接受黑暗。


也许读完一个对页的内容只用了5分钟,但开启的话题可能会让你们聊上二十分钟。没有什么比这种高质量的亲子沟通更有价值了。

好的情绪绘本,可以让孩子在里面找到治愈的力量;好的情绪绘本,也可以让父母学会如何和孩子更好的沟通情绪。
以下是分册介绍:

1
《我为什么不高兴?
—关于情绪的12个小秘密
情绪管理工具书

情绪类的绘本不少,这本情绪管理工具书不同于一般的情绪类绘本是:它帮助孩子建立起情绪管理模型,从而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这本在孩子3岁左右就可以读了。其实,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孩子的成长都需要面对自己的各种正负情绪:开心、愤怒、恐惧、悲伤、焦虑等。

认识情绪的第一步:将情绪命名贯穿日常

认识和识别情绪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这本书一开始就给孩子们介绍了人类的12种最重要、最基础的情绪


关于“开心”这个情绪,书里是这样描述的:


认知情绪第二步:情绪没有好坏

帮助孩子认知情绪最关键是要让孩子明白,任何情绪,无论正面还是负面,所有情绪的表达都是自然与正常的。

需要让孩子知道的是,要学会面对,并用对的方式来管理。


认知情绪第三步:认可这些情绪
认知情绪第四步:给予解决方案,如何来管理情绪

第三步和第四步放在一起说,是因为这部分是这本书的重头戏了。

可以说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情绪词典,不止是给出12个情绪的基本概念和描述,更是给出了多达90多种处理方法。

每一个情绪的解决方案都配有8个场景化的图示,清晰易懂,孩子看了会容易产生共鸣和代入感。


随便举个例子,看看书里是怎么给予孩子解决方案的:

如果感到愤怒,你可以这样做:


除此之外,书里还有家长指南——“关于情感素养的简明知识”,让家长能够很好地帮助孩子进行情绪管理的学习。


我特别喜欢的是这个,这本情绪工具书除了给家长准备的“家长指南”,还给孩子准备了“情绪变化表”
如果你的孩子经历了艰难的一天,那么这张表可用来帮助他回想这天都发生了什么事,哪些让他觉得开心,哪些让他不开心。


让孩子回忆某一天,画幅线形图。然后你们就可以针对相应的情绪展开讨论了。

这个表我们也可以打印出来,经常带孩子去复盘。
如果孩子们能清晰地认识并且了解到这些情绪究竟是怎么回事,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孩子就学会更好的表达自己,共情他人,从而建立起自己丰富稳定的自我世界。

2
《我为什么会烦恼?
—关于烦心事的12个小秘密
化解烦恼的工具书

这本书也是从3岁左右就可以读了,复杂情绪的萌芽代表着孩子已经开始有自我意识了,这本书就是帮助孩子建立化解烦恼情绪的模型,从小学会释放情绪垃圾。

复杂情绪和孩子解释起来是较为难理解的,这本书很巧妙地用容易引起孩子烦恼的一些场景来代入,这些情况都是孩子生活中比较容易遇到的情景。

比如当孩子挨骂时,当孩子幼儿园换了新老师,当孩子被欺负时,当孩子觉得没人听TA说话时,当别人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时等,这本书里一共展示了12个场景。


每一个场景都帮助孩子反复练习并建立解决烦恼问题的模型:

感受自我情绪—理解自己的想法—分析问题—通过言行解决释放情绪。
来看看这本书是如何用孩子接受的方式来展示这个模型的:
首先,给出孩子遇到这个情况时可能出现的几种感受。
这些感受可以读出来和孩子讨论,一般孩子都会从中选择3种以上,因为这些情况真的会引起很多感觉,所以称之为“复杂情绪”

第二步,给出孩子在遇到这种情况时的想法。这里还有一个小贴士,当我们和孩子一起读到这里时,还可以把遇到的场景也融入进去。

比如,是啊,小D和Lisa上次吵架了,小D生气了也很难过,那你为什么难过呢?哦,原来你被她误解了,所以你会生气难过。

让孩子认识他的情绪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孩子明白,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

第三步:根据这个情况,给孩子一个思考建议,然后再给孩子明确的指导


第四步:给孩子反思和行动的建议。一般到最后,我会和小D一起讨论还有什么办法可以面对她目前的情绪,一起解决她遇到的问题。
来看看书里提供的这个“和好计划”:
1. 问问你的朋友,可不可以单独和他谈谈。
2. 清楚地说出你想与他和好。
3. 双方轮流,一个人说,一个人听。两人都要解释清楚当时为什么要和对方吵架。
4. 搞清楚需要怎么做才能让两人都感到好受一些。
5. 为任何因为你而造成的不愉快说声“对不起”。
6. 持续进行交流,直到你们都感觉变得轻松、开心为止。

除此之外,本书最后还附有22个与烦恼有关的负面情绪列表,比如:焦虑、羞愧、失望、无助、缺乏安全感、紧张、失落等等。

表中有情绪描述以及一个举例,让孩子更好地去理解22种负面情绪都是什么样的。


例如,什么是愤怒呢?
描述:发生了让你特别气恼的事。当你愤怒时,常常会全身紧绷,握紧拳头,咬紧牙关。
举例:你正好好地站在队伍里,有人无缘无故从背后推你。
最后也给了父母建议,这部分建议可以指引家长更加深入地和孩子谈论烦恼相关的事情: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如果从小就能很好地去辨识、感受和化解烦恼,形成良好地管理负面情绪的思维模式,相信对他们长大成人,面对学业以及社会压力,会大有裨益。

3
《我能和你做朋友吗?
—关于人际关系的12个小秘密
人际交往工具书

2岁后,孩子的社交能力就开始萌芽了,所以这本书也是在3岁左右就可以读了。

孩子将来能否积极地适应各种环境,能否协调好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能否勇敢地担负起社会责任,能否乐观地对待人生等,取决于幼儿期的社会性教育。
这本书在PSHE教育体系里,属于社会性教育范畴的绘本。

这本书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觉察自我和他人情绪、意图和感觉,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积极模型,即:

觉察自我情绪——觉察他人情绪——积极思考和行动
 
书的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学前孩子在人际关系中需要了解的知识:


良好的社交是建立在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之上的。那么这本人际交往工具书,让孩子了解到:
·为什么朋友很重要;
·在友谊中自己能做什么,怎么做;
·在友谊中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
·发生矛盾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怎么交朋友呢?来看看这8个方法,当然也可以和孩子讨论看看他有什么“窍门”:


在本书最后,依然有给家长的指南,关于如何帮助孩子交朋友的干货知识。


读完记得带孩子一起来测试下,这是“友谊认知小测试”:
你可以说很多友善的话来让朋友感觉很好。
对吗?
不同的人可能倾向于喜欢不同类型的朋友。
对吗?
如果孩子不能很快的给出答案,记得翻到答案的页码,带孩子再去重新了解下友谊。
4
《我是从哪儿来的?
—关于身体和性的20个小秘密
性别知识工具书:学习身体发育与性别知识—自我保护—了解家庭关系—建立自尊自爱

我们这一代小时候性教育启蒙是缺失的,当了妈妈后我特别不希望小D同样也缺失这方面的教育,所以从小D 1岁开始就关注了这个话题。

性教育和语言、认知启蒙一样,是从孩子出生后就要开始的家庭教育的一部分。


正所谓“画皮容易画心难 ”,传统的性教育告诉我们的都是一些浅层的应付招数,流于表面却从未真正的想过如何帮助孩子树立一个健康的对性的认知。
这本书核心内容是通过与孩子探讨两性身体的差异、自我与他人的异同,两性在身体发育方面的基础知识,让孩子学会爱护和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尊严,发展出自尊和自爱,从而逐渐树立健康的情感观。

在PSHE教育体系中,这本绘本的内容属于健康范畴。而本书所涉及的内容和尺度,刚刚好,非常适合亲子共读。

放大可以查看目录

从目录中可以看到,从幼儿可以理解的身体认知到儿童应当了解的性别认知,再到大一些的孩子应当了解的关于性别与性的重要话题,后面还会提到青春期发育以及爱与情感这样的话题。

当然,如果孩子感兴趣,可以一口气都读完。在孩子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多做停留回答孩子的各种问题。

最初步的性别认知和身体认知:


在美国的性教育启蒙大纲里,除了树立正确的对身体的认识外,“隐私”和“界限”这两个词是反复被提及。

通过孩子经常遇到的场景,比如泳池公共场合,让孩子知道“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隐私”

当我们开始灌输这样的概念后,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自己也会形成“保护隐私”的概念

安全教育从来都该是“防患于未然”,一定要告诉孩子每个人的身体都是自己的领土,教会孩子“界限”的概念

那么,女孩和男孩在青春期有哪些变化呢?可以拿孩子周围的大哥哥大姐姐来举例,他们未来会有什么变化。
“我是从哪里来的”?
这个问题是绕不过的,当孩子开始说话了,每个孩子都会问,我的做法是——“化被动为主动”
而关于“繁殖”这个概念,我是从小D 2岁时带她去动物园的时候就开始普及了。
你看,那是棕熊宝宝,棕熊妈妈会有自己的宝宝。
就是这样,抓住日常的机会,开始和孩子谈论这个概念。
在后面的爱与情感、家庭关系部分这2部分,涉及到了什么是爱、什么是家庭、为人父母以及父母关系等方面的讨论,这部分内容能让孩子明白性别、爱情与家庭之间是有关联的,每个人为所爱的人和自己都要富有责任感,在爱中也要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等等。
这样的内容,为孩子成年后拥有健康的情感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另外,本书还提供了多达五个方面的家长指南,非常有参考价值。
还有给家长的参考建议:
最后我想说的是,性教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和孩子探讨这个话题时,可以像书中一样把这个教育贯穿到日常的场景中、对话中,比如看绘本时、洗澡时、上厕所时,而不是正襟危坐的长篇大论。
//////////
这套《探索自我的孩子:儿童情绪、人际关系与性教育绘本》是精装书,一共有4册。

分别是《我为什么不高兴?——关于情绪的12个小秘密》《我为什么会烦恼?——关于烦心事的12个小秘密》《我能和你做朋友吗?——关于人际关系的12个小秘密》和《我是从哪儿来的?——关于身体和性的20个小秘密》。
书是12开(256*258*32mm),前3册书的正文页数是32页,其中《我是从哪儿来的?——关于身体和性的20个小秘密》是48页。
封面是纸板裱铜版纸,也就是常说的精装封面,非常厚实,内文是无光铜版纸:

用手机做了对比照,大家可以看得更加直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头条文章
预告 | 宝宝的左右脑同时开发,培养聪明宝宝
余华:你抱怨太多,是因为读书太少
独立完整的自我,从重建情感开始!推荐阅读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
用书陪伴孩子度过Terrible Two—2-3岁孩子必看绘本
为什么育儿书读的越多,妈妈越焦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