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

  鄂伦春族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大小兴安岭,到处是茂密的原始森林,林中栖息着虎、熊、鹿、狍、野猪、貂、狐狸、野鸡等珍禽异兽,在长期的狩猎生产生活中,鄂伦春族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狍皮制作文化,从冬季的长袍到夏季长袍以及靴、裤、帽、手套、被褥等均由狍皮制作。

  鄂伦春妇女加工的狍皮结实、柔软、轻便,为了适应寒冷气候和狩猎生活所创制的狍皮衣和狍皮帽,独具匠心,别具特色。制作皮衣前,先要鞣皮。鞣皮时先在生皮上涂以捣烂的狍犴,使其发酵后再将皮子顶在膝盖上用毛丹刮去皮板上的污垢,用贺得勒反复鞣皮子,直至鞣软为止。鞣好皮子之后,就可根据需要剪缝制成各种服装。缝制用的线也是狍筋线。狍皮服饰上绣有各种样式不同、颜色各异的图案。如制作男子冬季长袍多用七八张狍皮缝制,为了便于骑马,前后襟均有开衩。开衩处和袖口镶有薄皮,既结实,又显美观。这种长袍,青少年、壮年、老年均可穿用。女子冬季长袍比男袍长,大襟覆盖脚面,左右开衩,开衩处和衣边、袖口均绣有美丽的花纹,有古朴纯厚之美。男女的夏季皮袍,同冬季皮袍样式相同,不同的只是选用的皮张不同,夏季做衣服用夏天的狍皮,冬季皮袍用冬天的狍皮。狍皮帽是用狍头皮按狍头原样缝制而成,不仅可以防寒、而且形状如狍头,以便在狩猎时可以伪装。鄂伦春族妇女善于刺绣,从头上戴的帽子到脚上穿的鞋上都绣有花、鸟、鱼、虫和小动物的图案,显示了她们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创造力,其花纹图案形象逼真、美观大方。

  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社会经济的变革,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已面临消失的境地。狍皮制作技艺是鄂伦春族民族技艺文化瑰宝。2008年,鄂伦春兽皮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编号:Ⅷ-112

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

参考资料: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组织编写《国家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解》,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鄂伦春族的狍皮制作技艺文化
鄂伦春人的衣食住行
鄂伦春族:走进“山岭上的人”,了解狍皮制作技艺背后的那些故事
再说“蒙古袍”
(2)呼伦贝尔草原鄂伦春人的民俗【多图】
猎民绝艺:鄂伦春族狍皮制作 | 非遗手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