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浙江的閭山道及有關陳靖姑的信仰與戲曲(转帖)
浙江的閭山道及有關陳靖姑的信仰與戲曲
  
  
    一、浙江道教閭山派概述
  
  
     (1) 閭山教的傳入和流布。
  
    浙江稱道教“閭山派”為“閭山三奶派”、“陳十四夫人教”等,系產生於元、明間民間符籙道支派,有人將其劃入正一道,其實與正一道並不完全相同。原流傳於福建漳州一帶,崇奉臨水夫人陳靖姑及林九娘、李三娘等所謂“三奶夫人”。其中尤其崇奉陳靖姑,曾推其為教主,故又有“陳十四夫人教”之稱。麗水一帶閭山派師公不論做何種醮齋,其“淨壇”時,均須於淨水碗內敕夫人名“、、”三字;“關奏章書”時,法師須化白鶴飛至福建古田縣臨水殿請陳十四夫人到壇關奏章書並度達天庭。據傳,陳靖姑曾在福建閭山向許真君九郎兄妹學法得道,後林、李二夫人師事她,亦得道法。福建道士奉其為開派教主,自稱“閭山教”,其派詩為:
  
    道高三山龍虎伏,德重五嶽鬼神欽。
  
    符驅天下無道鬼,法治山川不正神。
  
    該派自宋朝以來隨移民的搬遷,東傳臺灣,南下廣東,西流江西,北入浙江溫州,麗水及金華等地。據福建壽甯縣下房村《陳氏族譜》載,閭山派道士、村民陳小五為太平興國末至咸平間人,此人後遷東甌下榆洋(今屬溫州平陽縣)定居,可見,閭山教至遲於北宋初年已從福建傳入溫州。溫州的閭山教以蒼南、永嘉、泰順諸縣為著。蒼南稱閭山派道士為“紅師”或“師公”,與來自福建的其他派道士合稱為“閩派道士”,長於武場,以鈴刀、龍角收妖驅邪,所做的法事有“三元醮”、“師公拔崇”等,永嘉縣的閭山派則單稱“師公”而不叫“紅師”,亦長於武場,好踏罡踢鬥以除妖滅怪,所做的法事有“八卦”、“收殤”等。據該縣老道士何國敬先生說,他的祖上從福建遷居永嘉渠口南山村,自先祖何恭一習閭山教起,傳至他時已是第三十三代,計有七百多年的歷史了。麗水地區閭山道流傳於景甯、麗水、雲和、松陽、青田、龍泉、逐昌等縣,除漢族外,尚有佘族移民,包括雷、蘭、鍾三姓,他們自稱始祖龍麒曾在閭山學得驅邪降魔的法術,以後代代相傳,以保佑本民族長盛不衰。所做的法事有“奏名傳法”、“做功德”、“打鬼 ”、“拔傷”、“夫人煉丹”等。金華武義縣亦有閭山教流傳,為明朝時由福建佘族移民傳入,能做“做喪”、“念符”、“破地獄”、“破血湖”等法事。
  
    (2) 閭山教的科儀
  
    浙江閭山教的科儀原來均為“武場”,旨在攝妖捉鬼,表演時右手握龍角,左手執鈴刀,伴以擲珓杯、搖鈴、摔鞭、步罡、捏訣等動作。其服飾,頭上裹紅綢頭巾,身穿藏青對襟上衣,腰圍紅色“師裙”,紮紅色綁腿,穿戴與臺灣“紅頭法師”相近。近年由於吸收正一道的科儀及其表演形式,因而亦出現了“文場”,旨在超度靈魂或延年益壽,其表演以誦經、拜懺為主,穿戴與正一道相同。其“武場”科儀除上述提及外,尚有“祈晴”、“祈雨”、“翻巖破洞”、“翻九樓”、“驅五雷除邪”、“翻三界”、“召開兵”、“過火焰山”、“做五龍閃”、“大羅山”、“小羅山”、“大九州”、“小九州”等等不一而足。
  
  最常見則是:“打”、“跳童”、“拔傷”、“召引”、“十二踏罡”、“煉丹”、“做功德”、“傳師學師”、“做喪”、“度關”、“皇君落場”等。
  
    “打”流傳於麗水地區龍泉縣八都一帶佘族村落,旨在捉鬼驅邪治病,多在病人家裡進行。據當地老師公蘭木又(一九零七年生)口述,他祖宗七代都會做“打”、可見“打”在佘民中流傳至少已有二百多年歷史了。全科儀僅由師公一人表演,扮演“閭山法師”(村民稱其為“先生”)捉鬼搶魂。伴奏五人,其中兩人打銅鑼,兩人打扁鼓,一人打小鈸。儀式依次為:“撒五雷子”、“打頭壇”、“點五方燈”、“煉皮”、“會洞”、“行署施法”、“造廟下鞭”、“送魂衣”、“造九州仙樓”、“放油火”。
  
    “跳童”,既跳神的意思,流行於麗水地區松陽縣古市一帶村落。於清末從福建傳入,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旨在為病人驅魔除病。一般均在病人家中舉行,堂屋正中放置供桌一張,桌上除擺供品外,尚放置淨水碗一隻,米鬥一隻,鈴刀、馬鞭插在米鬥內,另外將毛草紙折成文牌立放在鈴刀與馬鞭之間。僅由一位師公表演,儀式包括開壇、淨壇、請神、跳神、封厄等,重點則是飾演閭山法師建造東、南、西、北、中五方神樓,捉鬼滅魔,載歌載舞、音樂多用“普界調”。
  
    “拔傷”流傳於麗水地區景寧、雲和等縣的佘族村落。是佘民為死於“天傷”、“地傷”、“水傷”、“火傷”、“刀傷”、“吊傷”、“跌傷”等所謂“三十六道傷門”者所做的超度儀式。一般在死者墓葬後舉行,少數也有在死後即舉行的。畬民認為衹有經過“拔傷”,使死者在陰間不再重遭各種“傷門”所害,其子孫後代才會太平無事。儀式包括“朝魂”、“過三十六道傷門”、“破三十六道傷門”等,需一晝夜演畢。主要由一位高功飾演閭山法師大破三十六道“傷門”。道場設在露天的平地上,傷門設在中間,所謂三十六道傷門,即用小竹子做成象徵“傷門”的三十六道竹圈。傷門前豎立一根連根挖起的毛竹,毛竹上掛著一隻雞籠,籠內放著一隻公雞。還在適當的地方放置米篩、鏡子、尺、剪刀及牛軛等,以示祭度避邪。牛軛中穿著一根稻草繩,繩上吊著三十六個銅錢,一直穿過三十六道傷門。傷門的後面放著盛滿水的木盆,盆中放著一對石磨,草繩穿過石磨中的洞孔,使之頭尾兩端相接。眾孝男孝女鑽過三十六道傷門之後,師公便宣召閭山法師破三十六傷門。每破一道傷門,首先要念一段破門咒語,然後吹一聲龍角,接著揮舞鈴刀向傷門一擊,場上便有兩人將這一道傷門(竹圈)用刀砍斷並扔在火堆裡焚化。死者的女兒或媳婦跪在傷門的後面,邊唱哀歌邊拉草繩,法師每破一道傷門,她們就從草繩上摘下一個銅錢,直至破完三十六道傷門為止。
  
    “召引”即“做聖召引”,又名“引魂”。流傳於麗水地區。是喪葬前舉行的一項祭祀活動,旨在為不使亡故者的靈魂在外四處飄遊,成為“遊魂”,故請閭山九郎祖師把死者的亡魂召引回來,使之安居香爐,一年四季八節享受後人供奉祭奠。儀式一般在喪家堂屋舉行,正中擺一張四方桌,上放各類供品,法師在桌旁時而舞鈴刀,時而吹龍角,時而捏手訣,表演請祖師、收師、添香、藏魂、奏章等科儀。此法事原為師公所為,後因動作、道具均較簡單,個別普通老百姓也學會做,他們自稱為閭山子弟,也常常被喪家雇請。他們往往省略了樂器伴奏,純粹為自念、自唱、自做,道具也衹用鈴刀及銅鈴,不用龍角,穿一般便服。
  
    “做喪”又名“做功德”,流傳於金華武義縣柳城大源鄉一帶佘族村落。大約於明末清初隨移民傳自福建莆田縣。旨在請閭山法師為死者破地獄度亡魂。儀式包括:請大小冥王、迎香火祖師、通府、接佛、請靈、行孝、召兵召將、破地獄等。召兵召將破地獄時,閭山法師一手持龍角,一手舉神刀破陣,並唱道:“上宮三清登寶座,閭山法主請出壇,請出壇前扶弟子,引接五營兵馬到壇前。”又道:“閭山九郎派兵馬,派兵點馬降來臨。”充分體現了武教的特點。道場自始至終走“蓮花步”,據說這是因為“陳十四夫人教”教主陳靖姑是女性之故,走蓮花步是對陳十四夫人信奉虔誠的象徵,蓮花步又稱“娘娘步”,走時兩腳始終在一直線上,兩腳的腳尖、腳跟前後相接,每只腳著地的順序是先腳掌,後腳跟,身子可上下微微顫動,動作要保持平衡、對稱。可見,所謂“蓮花步”即罡步。
  
    “度關”全稱為《三元禳災解厄度關召魂保安道場》,為兒童除煞過關的科儀。據說,兒童自誕生之日起即要遇到種種關隘,每關均有神煞把守,計有田柱關、四季關、千日關、百日關、閻王關、五鬼關等三十六關,不破煞度關,難以生存。一般需請五個師公做一整天法事,共十九場科儀,上午六場,依次為發鼓、發符、召兵、請神、太歲醮、灶君醮;下午九場,依次為解連醮、天醫醮、謝外客、保童燈、三落軍、收魂、造船;晚上六場,依次為:造錢、分錢、度關打關、妝掃送船、賞軍、送神。全堂法事不補管弦,惟有鑼鼓伴奏。筆者曾於1998年9月21日在蒼南五鳳鄉大隔村觀看“度關”道場實況。
  
    “皇君落場”為閭山教與正一道合作啟建的九日八夜《三元大齋九皇大醮》大法事中的一場科儀。意謂奉請皇君陳十四夫人降臨道場斬妖驅邪,以保地方平安。陳十四夫人因救民護國有功,被唐德宗加封為“太陰聖母娘娘”,民間則稱其為“皇君娘娘”。儀式包括:淨筵、結界、拜三山三洞三祖六路、挑燈、拜印、開三洞、發十願、召將、閱兵、過百花橋等。最後歌頌陳十四夫人的功德曰:“巍巍道法本閭山,九轉丹成得意還。到處救民邪氣斂,忠心護國帝恩頒。澤重臨水無窮碧,跡顯古田尚欲班。但願人人虔供奉,何愁解度歎維艱。元君學法在閭山,法顯無邊濟世間。玉質金容猶燦燦,威靈赫耀保平安。元君法顯宋朝封,鬼怪邪魔盡滅蹤。護國佑民功赫赫,抱男送女德重重。護國佑民封大陰,澤同臨水一般深。祈求男女皆如意,更有靈光照古今。”筆者曾於1999年農曆三月初六日觀看了這場科儀。
  
    (3) 閭山派的音樂
  
    閭山派的音樂,總的特點是節奏比較簡單,平穩,曲調純樸,高亢,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各地均有自己的特色,如麗水閭山派的唱曲大多採用單段曲式,自由而靈活地反復,詞格以七言為句,間以三、五、六字句,如字數與曲譜不符則加頭加尾,加拍減拍,增助詞等方法靈活處理。演唱者手持鈴刀、龍角,隨音樂節奏,每拍搖動一次,借鈴刀發出的嚓嚓聲烘託斬妖滅魔的氣氛。常用的曲譜有【造寨】、【造老君殿】、【引壇】、【敬酒】、【招兵】、【排兵】、【前三二後三三】等。其【排兵】曰:“一聲鳴角排東方,……鈴刀先斬後奏報閭山。”推“閭山祖師”為最高統帥。景寧縣閭山派以歌伴舞,以二胡、京胡、笛子、嗩呐等伴奏;打擊樂主要有扁鼓、銅鑼、龍角、靈刀、叮鍾、桐樹木刀、桐樹木拍等,擊打在動作的強拍上。“叮鍾。即法鈴,銅制;銅樹木拍為一長約十釐米的桐樹圓木中間剖開一分為二即可。曲調樸素,健朗,節拍除結束較為自由外,大多比較規範,節奏平穩。常用的曲牌有【打五獄門】、【造寨】、【團兵】、【造井牧師】、【造老君殿】、【撩鶴】等。雲和閭山派音樂曲調高亢,節拍自由,常將2/4拍轉到1/4拍或3/4拍,以二胡、嗩呐、笛子等為樂器伴奏,打擊樂器以扁鼓和低音鑼為主,從這兩種樂器的聲響就可分出音樂的強弱拍,常用的曲調有【起祖】、【拆寨】、【壓擔】、【造寨】、【安祖團雞】、【退兵到座】、【團兵趕煞】、【造井牧師】、【做聲招魂】、【打開十八地獄】、【把五方界】、【過九重山】、【引魂】、【少年起身】、【退兵山頭】等。武義閭山派的打擊樂器為大鼓、大鑼、小鑼、次鑼、歌板等,演唱者一手執法鈴,以鈴擊板,另一手執龍角,每唱完一段,即吹龍角一聲或數聲,吹的調門按規定應是“25 25 52 5”,如龍角製作不標準,則不易吹。唱曲時常以法鈴擊板作為伴奏樂器,常用的曲調有【行孝】、【召兵召將】、【一聲龍角】等。其中“召兵召將”演唱閭山法主陳靖姑及其祖師閭山許九郎帶領閭山兵馬降壇“收神捉鬼”,歌曰:“上宮三清登寶座,閭山法主請出壇。來到堂前登寶座,受納弟子一爐香”,又曰:“閭山九郎派兵馬,派兵點將降來臨。東海王,南海王,收神捉鬼大神王。”巫師公飾閭山法主陳靖姑,走蓮花臺步,唱時鑼鼓輕敲,曲調緩慢,低沉,每唱完一段,吹龍角一聲以烘託收妖氛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闾山派
梅山教神秘启教祖师张五郎何许人也?丨梅山教信仰
天威法坛
唐代「觀音大士一滴血」大奶夫人陳靖姑的由來
閭山派
洞头县大门岛太阴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