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阳明六十三条
阳明六十三
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1 阳明病,心下硬满者,是脾阳之虚,则知太阴之证,脾陷胃逆,故见胆痞心下硬满;阳明中寒,故言阳明病而不言太阴病。脾阳之虚,不可攻之,攻之脾阳陷败,利遂不止者,此中气亡败,必死无疑。阳回利止者,则愈也。本条警戒,不可攻之。
2 阳明病心下硬满者,言太阴之证,太阴之虚,是为痞之根也,痞者,上热下寒也;此攻痞者,是泻心汤也,泻其上热结痞而中气不受,故不可攻之,攻则利遂不止者死,中气能受而未败,利止阳回,上热也泄,故此能愈。本条之痞,非太阳误治之坏病,乃为太阴本气之虚,故不可攻之。(余在泻心汤后注,坏病之痞,多一剂知两剂已即是此义。热泻则中复,过泻则伤中)
3 阳明病言心下硬满,是太阴之证,中气之虚,下焦阴邪上侵也。不可攻之者,是不可以泻心汤类方攻痞硬满也,泻心汤类方之大黄,黄芩,黄连,皆为寒凉之药,虚证用之败中,攻之遂利不止也。利不止者,中气陷败而死。
  泻心汤方,多大寒大热之药并用,虽是泻热,皆是新伤救逆,而不是本虚,故泻痞热,脾胃能受寒凉之药。本条本虚,故不可攻痞,先治本虚,则痞自解,观人参汤或桂枝人参汤则知。
阳明六十四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1 阳明中风,此是腑热,口苦咽干,此是少阳证,腹满微喘者,此是里湿盛太阴证也。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者,是表寒外闭也。太阳表寒外束,郁其阳明与少阳之经证同见也(此也为三阳合病),因有里湿,故阳腑封未实不能外蒸,皮毛不开,而有喘满与寒热浮紧表未解也。若下之,则中风之燥转为中寒之湿。湿寒之盛,必腹满小便难也。
2 本条阳明中风,腑热成实,潮热外蒸,皮毛外解,汗出湿泄,便硬恶热者,下之则可,实去病愈。本条言若下之者,误下或下早也。腑未实,表未开,湿未退,下之必为阴证。(下条猪苓汤救逆也)
3 师言外有甲木之克,内有太阴之侵,挺有意思,此中医思维也。当留意。余作太阳外闭,郁其阳明少阳二经,故见症口苦咽干也。外有甲木之克者,表寒外闭,互相贼克也,内有太阴之侵者,湿气之盛,本气之虚也,故燥湿各半也,燥盛则湿退,下之则湿盛而燥退。
按;此是阳明中风,只是里湿之盛也。外闭故见少阳之口苦(有火也),里湿则见腹满而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知讲伤寒论25——中医和法
盗汗民间方+中医诊断+八法+处方遣药......
胡希恕讲伤寒论139条~155条
四逆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我的中医经方故事连载(130)甘草粉蜜汤治疗胃痛
伤寒论.第151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