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放纸鸢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纸鸢,俗称风筝。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公输班为军事需要,曾做木鸢飞上高空以窥宋城。秦末,韩信发明用竹篾扎的风鸢。西汉时以纸代木,故称“纸鸢”。五代的李邺在纸鸢上装竹笛,风动鸢鸣,似古筝响于天空。从此,人们把纸鸢改叫“风筝”。
童年时,家里穷买不起风筝,好在我们那时农村孩子的动手能力强。几个小伙伴向村里有经验的行家拜师之后,就开始尝试自己动手制作风筝。我们从附近山上砍来粗壮的篁竹,并把竹枝削成薄薄的篾片,然后用母亲缝棉被用过的细棉线扎一个风筝的骨架。扎风筝的骨架是个技术活,很有讲究。首先,一定要左右对称,使两边的受风面均衡;其次,头尾的比例要恰到好处。一般来说,风筝骨架的基本要求是:头小尾长翅膀大。否则,风筝就可能会热衷于表演“倒栽葱”!扎完了风筝的骨架后,再在上面糊上薄薄的纸。糊风筝得小心翼翼。既要干净利落,又要确保平整均匀,糊上去的纸越薄越好,否则怎么飞也飞不高。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家里很难找到又大又薄的纸张。邻家有个小伙伴,其父是大队里的民兵连长。家里正好有很多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收缴来的“封建大毒草”,于是偷偷从中拿出一本很大很大的本子(后来才知道那是一本宗谱)。这种古老的宗谱专用纸,不仅纸质薄而且韧性好,用来糊风筝效果特别好!最后一道工序是给风筝缀上长长的尾巴。这样,我们的DIY风筝就算完工了!自制的风筝虽比不上如今商店出售的风筝那么精致漂亮,但是我们却很享受这个制作过程!  
每逢阳光明媚、春风拂柳的好天气,我就和邻居的小朋友相邀,蹦蹦跳跳出去放风筝。我们来到旷野,一人拽着风筝的架子,另一人手持线团,两个人一定要配合默契。前面跑的人边奔跑边放线,只顾一个劲地往前奔跑,激动的围观者则七嘴八舌拼命地喊着指挥着,个个都像放飞风筝的行家里手。嘻嘻哈哈的喧闹声也会引来很多成年人驻足观看。有时,我们也在放牛时带上心爱的风筝。左手牵着牛绳,右手拽着风筝线。累了,就躺在软绵绵地毯般的青草地上,闻着嫩嫩青草散发的生命气息,望着悠然飞翔在蓝天白云间的风筝,心中充满无限遐思。
又是一个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的明媚春天。每当我看到春风里五颜六色的风筝,就会想起儿时放风筝的情景。风筝,寄托着孩童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风筝,承载着父母对子女的遥远牵挂。父母在世时,我是父母放飞的风筝;如今,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是我放飞的风筝。风筝飞得再高、再远,线的另一端永远系着父母的牵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总第417期】《特别推荐》【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最新原创散文:《放风筝》
风筝粵语为什么叫纸鹞 ?
古诗词中放纸鸢
菱形板子风筝的制作
“风筝”追源
王开岭:春天一定要让风筝放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