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书丨杜以恒整理《蒲编堂路氏藏书目》出版

蒲编堂路氏藏书目》

(清)路慎庄撰,杜以恒整理

书号:978-7-5333-4524-2

精装  32开

页数:1329页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定价:186.00元(上下册)

内容简介

清代道光年间,路慎庄编著提要式藏书目录《蒲编堂路氏藏书目》26册,著录路氏藏书4901部,69341卷。每部藏书,皆先录书名、卷数、版本、函数册数,下列提要。每书提要,先列时代、著者,再举其书内容、体例、优劣,略仿《四库全书总目》之例。今有稿本、抄本各一部传世。稿本藏台湾“中研院”史语所傅斯年图书馆,抄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本书为《蒲编堂路氏藏书目》整理本,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抄本为底本,参以台湾“中研院”史语所傅斯年图书馆藏稿本,标点准确,校勘仔细。书后有整理者精心编制“《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著录路慎庄藏书对照”“《西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善本书籍目录》著录路慎庄藏书”“《蒲编堂路氏藏书目》著录宋元本、名家旧藏本一览”“《蒲编堂路氏藏书目》收录丛书”四种附录以及《书名作者综合索引》,以利阅读。 

作者简介

杜以恒,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点校整理《中华礼藏》本《春秋五礼例宗》,发表《杨复〈仪礼图〉元刊本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22年第1期)、《〈永乐大典〉引〈周易〉经注疏释文底本初探》(《周易研究》2021年第1期)、《朱熹〈仪礼经传通解〉分节探析》(《孔子研究》2020年第5期)等学术论文18篇,获评教育部“第十六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博士生一等奖”、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校长奖学金”等奖励多项。

整理説明

《蒲編堂路氏藏書目》不分卷,共27册,清路慎莊撰,是一部提要式私家藏書目録。

路慎莊,字子端,號小洲、篠舟居士,陝西盩厔終南鎮北堡(今西安市周至縣毓興村)人,關中名儒路德長子。清代藏書家、畫家。道光十一年(1831)陝甘鄉試舉人,道光十六年丙申(1836)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阮元擔任道光十六年殿試讀卷官,又任翰林院庶吉士教習,與路慎莊有師生之誼,因此路慎莊在《藏書目》中稱阮元爲“吾師阮芸臺相國”“阮芸臺師”“阮芸臺先生”。道光十八年(1838)四月授翰林院編修,道光二十年(1840)任福建鄉試副考官,道光二十四年(1844)至二十六年(1846)任都察院福建道監察御史,道光二十七年(1847)任都察院給事中,咸豐元年(1851)任江蘇淮揚道,咸豐三年(1853)任江蘇河槽鹽驛兵備道,後因開罪朝廷罷官。恤贈光禄寺卿,誥授中憲大夫,晋通議大夫,奏入江蘇淮安府清河縣名宦祠。路慎莊具體生卒年已不可考,然路氏道光十一年中舉,則路氏或生於嘉慶年間。又據林卓才《林召棠生平年表》,可知路慎莊道光十一年參加陝甘鄉試時林召棠任主考官,咸豐十一年(1861)時路慎莊曾與馮譽驥、李懷庚一同前往問候林召棠。由此可以粗知路慎莊生於嘉慶,道光、咸豐時在世。

路慎莊藏書之富,頗爲時人稱道。邵懿辰與路慎莊交往甚密,邵懿辰、邵章《增訂四庫簡明目録標注》中著録有路慎莊藏宋元本、舊鈔本354部,邵章《後序》云邵懿辰“日與海内學士大夫游,其中藏書多者,如盩厔路氏小洲(慎莊)……”,將路慎莊置於首位,可見邵懿辰、邵章對路氏藏書的重視。清代著名錢幣學家鮑康與路慎莊交往亦密,路慎莊曾贈予鮑康《錢録》《泉史》《錢通》諸書,在官淮揚道時,還搜集江蘇各局所鑄大錢,贈予鮑康研究。鮑康《觀古閣叢稿》載詩《路子端侍御見和咏泉長律三十四韵再叠奉酬》,其中記述路慎莊藏書云“憶向都門去,忻窺鄴架全。……甲乙排鱗次,縱横訝綉聯。軼搜秦漢上,槧記宋元前。……秘書曾補綴,寫本更端妍”,并自注云:“子端藏書六萬餘卷,多宋元雕本。”“有《蒲編堂書目》八十卷。”路慎莊不僅勤於搜訪書籍,還長於古籍鑒定,葉德輝《郋園藏書志》云“同、光以前談版本之學者,京師惟仁和邵位西先生懿辰、盩厔路小洲太史慎莊、縣人袁漱六太守芳瑛三君”,認爲路慎莊是同治以前京城最重要的三個版本學家之一,可與邵懿辰相提并論,對路慎莊版本之學給予了很高評價。

從清人記載來看,路慎莊無疑是一位藏書甚富而又精於鑒别的大藏書家,然而路慎莊并不在今人所熟知的清代大藏書家之列。究其原因,《增訂四庫簡明目録標注》著録路氏藏書有限,且著録過簡,大多衹以“路有鈔本”“路有元刊本”等寥寥數字述之,鮑康所謂“藏書六萬餘卷,多宋元雕本”無法落實。至於葉德輝稱贊路慎莊版本之學,亦無實證。而鮑康提及的路慎莊“《蒲編堂書目》八十卷”并未付梓,世人罕暏。路氏藏書之事遂晦,藏書之富亦無從彰顯。

路慎莊《蒲編堂書目》全名爲《蒲編堂路氏藏書目》,今僅存二本。一爲稿本,北平東方文化事業總委員會圖書館舊藏,今藏台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索書號“A 015.87 603”。一爲民國二十七年(1938)燕京大學圖書館鈔本,今藏北京大學圖書館,索書號“NC/9628/6694”。稿本不分卷,共26册。第1—18册每册49葉或50葉,第19册至26册每册99葉或100葉,全部采用四寶齋朱絲欄紙。第1册至第26册35葉爲書目正文,共著録書4901部。第26册第36—99葉爲書目附録之路慎莊《漢魏遺書續鈔》序言、纂輯凡例及纂輯書目。稿本第9、21、25、26册書衣題“蒲編堂路氏藏書目”,其餘22册書衣多題“蒲編堂藏書目”,各册正文首行則均頂格題“蒲編堂路氏藏書目”,可知書目全稱當有“路氏”二字,鮑康所云《蒲編堂書目》或據書衣所題。稿本字體秀勁,當出一人手書。

稿本原爲路氏家藏,後歸北平東方文化事業總委員會圖書館。民國二十七年四月至六月,燕京大學圖書館自委員會圖書館借得稿本,抄録一部。板框行字,均照原本。爲使書目更爲清朗,燕大鈔本將稿本第26册附録析出,别爲第27册,是以稿本、鈔本有一册之差。燕大鈔本在抄録之時,於每册之末以細字記本册抄寫時間、抄手姓名及本册字數,鈔本第27册末有民國二十七年燕大圖書館薛瀛伯識語,考辨稿本,并述借録之事。除此之外,鈔本内容及文字排布與稿本幾乎完全一致。燕大鈔本抄録頗工,抄寫時新增文字脱誤較少,且抄寫之後又有藍筆校改。稿本原有之删節、乙正符號及天頭批語,鈔本均照原樣謄録。總的來説,鈔本忠實反映了稿本原貌。本次整理及下文討論,均以北大藏燕大鈔本爲據。

路慎莊之父路德著有《蒲編堂訓蒙草詳注》一卷,可知室名“蒲編堂”是路德所創。今檢《蒲編堂路氏藏書目》,除第3册首葉次行題“小洲手校”,第16、17、18、20册題“子端手訂”,其餘各册均題“小洲手訂”。又《藏書目》行文中多以“莊”自稱,如第3469條“莊已得震澤王氏所刊《史記正義》足本”、第3636條“莊即假陳本復抄”、第3637條“慎莊於算法茫然,不敢妄加論斷”、第3650條“俱莊自輯”、第3687條“莊依《四庫書目》分爲三十二卷”、第4867條“莊已購得一部”、第4873條“莊數年來陸續搜訪”、第4881條“莊已具著于録矣”、第4889條“莊以家藏鈔本互相校勘”、第4893條“莊架上立有其書”。可知《蒲編堂路氏藏書目》係路慎莊所撰。

《藏書目》第1册首行書名下有小注:“隨得隨録,不復比次。”可知《藏書目》以得書先後著録書籍。《藏書目》正文中有不少條目體現了這一著録順序,如《藏書目》第88條著録乾隆五十四年秦恩復刻《鬼谷子》三卷,第408條又著録鈔本《鬼谷子》三卷,并云《鬼谷子》“曾刻于乾隆己酉,余既購得其本,著於録,兹又於友人處見先生嘉慶十年乙丑重刻善本……予急携之歸,鈔録一分,與前所得本并置案頭,可以互校得失,參訂短長。”又如第155條著録毛氏汲古閣本《湘山野録》三卷,第573條亦著録毛本,但著録作“《湘山野録》三卷《續録》一卷”,并云:“余前所得是書遺去《續録》一卷,此乃足本,故重録之。”類似例證尚多,可知路慎莊“隨得隨録”所言不虚。

《蒲編堂路氏藏書目》除正文、附録外,僅有鈔本所增民國二十七年薛瀛伯跋,薛跋并未説明《藏書目》的撰作時間,其餘清代史料中也未見路氏撰作《藏書目》的詳盡記載。但據《藏書目》“隨得隨録”的體例,結合《藏書目》正文條目,仍可大致推知《藏書目》的撰作過程。位於第1册的第62條著録之《列女傳》爲道光五年(1825)刻本,可知《藏書目》開始撰作的時間在道光五年之後。位於第2册的第106條著録鈔本《郡齋讀書志》,云“丁酉(道光十七年)秋九月得之都城書肆”,可知第2册撰寫時間不早於道光十七(1837)年九月。位於第3册的第227條《廣雅疏證》提要云“道光九年,距今亦甫及九年”,提要之末題“道光十七年十月朔日書”,結合第106條可知《藏書目》第2、3册撰作時間在道光十七年九月、十月間。位於第6册的第430條著録嘉慶庚申吴門黄氏刻《汲古閣珍藏秘本書目》一卷,第4868條追述往事時云“庚子(道光二十年)春,於書肆見黄氏丕烈所刻《汲古閣珍藏秘本書目》一册,急携之歸”,則第6册撰作時間在道光二十年(1840)。位於第20册的第2466條《周太朴詩》提要云“余於庚子典閩試,得士郭生柏蒼,頗好古,次年(道光二十一年)計偕持一本贈余”,位於第23册的第3293條《陳思王集》提要云“予於辛丑(道光二十一年)十月游廠市,偶於書肆見之,遂盡鬻以歸”,則第20—23册撰作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位於第24册的第3486條《雍録》提要云“余于癸卯(道光二十三年)春于廠廟中得之”,同樣位於第24册的第3688條《傳世樓書目》、第3690條《蛾術編》則分别得於“癸卯冬”“癸卯秋閏月”,可知第24册撰作於道光二十三年(1843)。位於第26册的第4892條《逸周書補注》提要云“顧序作於道光五年,今歷十八年,爲道光二十四年”,則第26册撰作於道光二十四年(1844)。而全書總共4901條,第4892條是最後一册倒數第10條,因此《藏書目》正文完成時間當即在道光二十四年。正文後附録部分《漢魏遺書續鈔序》下有小注“丙午(道光二十六年)”二字,則附録撰作時間在道光二十六年(1846)。兹據以上諸例,羅列《藏書目》各册及附録撰寫時間如下:

除正文、附録外,批注也是《藏書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藏書目》批注有天头眉批和行文中增補兩種形式,以天頭眉批爲多。這兩種形式并無意義上的區别,衹是根據稿紙空間靈活采用。《藏書目》的大部分批注是在撰作過程中的補充,如第6條著録坊本《淮南鴻烈解》二十一卷,眉批云:“删。别有佳本見後。”第3144條著録《淮南子》二十一卷,云:“此本校世間所行本注文甚詳,乃知坊刻本之多所删節也。”眉批云:“前本删去。”則第6條天頭眉批當是撰寫第3144條時所增。還有部分批注是在正文撰寫完成之後續補的,如第3060條《宋詩鈔》提要末有小字批注:“道光庚戌(道光三十年)所續見之本,除十六人外,又缺孔文仲一人。”這句小注較爲潦草,與前文明顯不是一時所作,可以確定是後來續補。這證明在道光三十年(1850)之時,路慎莊仍在對《藏書目》進行補充。又如第3104條“《嘉祐集》十五卷”眉批云:“余於戊申(道光二十八年)秋得邵氏所刊《老泉集》,作二十卷,又有《附録》二卷。”這則道光二十八年(1848)的批注也是在《藏書目》撰成後所增。

總之,《蒲編堂路氏藏書目》由路慎莊撰寫,正文撰作於道光十七年至二十四年,附録撰作於道光二十六年,以批注形式進行的增補則至少持續至道光三十年。

《藏書目》正文的基本組成單位是單篇提要。《藏書目》正文共有提要4901條,約52萬字。每條提要先以大字寫書名卷數,再以小字書版本,版本之下又記函數册數。之後另起一行,空兩格書寫提要正文,論述著者之身世、内容之大略、板刻之工拙、顯晦之源流、得書之經過。由於《藏書目》是按照得書先後著録的,因此每一條提要對應的是某書的特定版本,一種書在《藏書目》中可能重復出現。如宋朱輔《溪蠻叢笑》即出現4次,其中第1175條、第1328條是鈔本,第2980條是《學海類編》本,第3008條是《格致叢書》本。當然,這種情况并不普遍,大部分書籍《藏書目》衹著録一種版本。提要篇幅長短不一,短則衹有書目、卷數,長則兩千餘言,如第4895條《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提要多達2050字。北大本薛瀛伯跋對路慎莊所撰提要評價甚高,認爲“其見聞之博,辨别之精,不在錢遵王《讀書敏求記》之下”。

《蒲編堂路氏藏書目》共著録4901部書,69341卷。《藏書目》第4868條云:“近陸續搜羅,得有七萬餘卷,亦可謂中人之産矣。”可見路慎莊對自己藏書之富頗爲自得。路氏藏書以明清本爲主,亦藏有少量宋元善本。《藏書目》著録有《新儀象法要》《纂圖互注禮記》《名臣碑傳琬琰集》等宋刊本16部,《黄氏日鈔》《詩傳通釋》《道園學古録》等元刊本27部。其中不乏業已亡佚的稀世孤本,如《藏書目》第3417條著録宋乾道壬辰施氏刻本《新儀象法要》三卷,并於提要中詳細記載了各卷内容、卷前進表、卷末宋乾道施元之刊刻木記、卷末明嘉靖己酉豐坊跋、紙張字體、得書經過。宋本《新儀象法要》今已亡佚,而路慎莊藏本是見諸清人著録的唯一一部宋刊本,實屬稀世之寶。在宋本亡佚的情况下,路慎莊提要是目前學界瞭解宋本《新儀象法要》最重要的綫索,彌足珍貴。路慎莊本人對宋刊本亦十分看中,《藏書目》第994條《百宋一廛賦》提要云:“今宋板書無論完者不可復購,即其缺佚殘本,亦不能得十一于千百。每有影宋摹刻及影鈔舊帙,獲之者已不啻珍如拱璧。”第2109條《輿地廣記》提要云:“宋本之可寶,夫豈誣哉!”可見路氏對宋本價值及其稀缺程度有充分認識。宋元本之外,路慎莊還藏有朱彝尊、季振宜、徐乾學、曹寅、鮑廷博、王念孫、汪喜孫等名家舊藏本31部以及四庫進呈本1部。至於稀見明清刊本、鈔本,更是不勝枚舉。(《藏書目》著録宋元本、名家舊藏本情况可參本書附録三。)

路氏真實藏書數量,當不止《藏書目》著録之數。上文已述《藏書目》正文完成於道光二十四年,但正文完成後的批注增補至少持續至道光三十年。《西安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善本書籍目録》著録有少量路慎莊藏書,其中《甲編》著録清路小洲鈔本《續仙傳》三卷,并録有路慎莊跋語,尾題“丁未六月中浣路慎莊識”;《乙編》著録明刻本《重刻華陽國志》十二卷,亦録路慎莊跋語,尾題“道光二十七年歲次丁未八月朔盩厔篠舟居士附識”。西安文管會收藏的這兩部路慎莊舊藏本均有道光二十七年跋語,但不見於《蒲編堂路氏藏書目》著録,當是《藏書目》完成後路慎莊入藏之書。邵懿辰、邵章《增訂四庫簡明目録標注》著録路氏藏書354種,其中有27種不見於《路氏藏書目》著録,亦當是道光二十四年後路氏入藏的書籍。這27種未著録書之中,有宋元本4部,名家舊藏本1部,分别是宋刊本《方輿勝覽》七十卷、元至順刊本《永類鈐方》三十二卷、元刊本《春秋胡傳附録纂疏》三十卷、元刊本《春秋集義》五十卷《綱領》三卷、述古堂鈔本《廉吏傳》二卷。由此可以推知路慎莊在道光二十四年《藏書目》正文完成後,仍在大力搜藏書籍。而路慎莊藏書的實際數量與質量,亦當遠超《藏書目》所録。

蒲編堂的宏富藏書離不開路慎莊的苦心搜集,路慎莊在《藏書目》第4868條《季滄葦書目》提要中明確記載了他對收藏的執著以及其中甘苦:“余十餘年來所得善本不下數百種,皆夙結于心,結之既久,遂適遇之。於目觀於此編,益信歐陽公云'物常聚於所好’。蓋好之至則夢寐繫之,精神注之,手足赴之,凡可求者,無不竭力以致之。而冥漠之中,遂若有陰爲搬運驅策,使之輾轉與吾相遇者。友朋或笑余之愚,妻子或責余之費,余則甘作書蠹而不悔。歷代嗜書者,殆皆與余同病,第不知前人可遇良醫否。”由此可見路氏對藏書之癡迷。其餘條目中亦多有體現路慎莊勤於收集者,如第359條《列子盧氏注》提要云路氏爲獲得盧注本《列子》“極力搜訪”,第3395條《度人經》提要云路氏爲獲得《道藏輯要》而“購求數年”,第3486條《雍録》提要則云路氏自琉璃廠購得《古今逸史》本《雍録》,恰可與之前購得之殘本《雍録》(第1003條)相配,路氏爲此欣喜不已,“不勝舞蹈。携歸後秉燭酌酒閲之,終卷乃眠”。

路氏藏書來源不一,約略有購買、置换、友人贈送、鈔録、自輯五種。購買是路氏藏書最主要的來源,其中又以購自書肆書賈者爲多,如第106條《郡齋讀書志》、第190條《涑水記聞》“得之都城書肆”,第180條《神機制敵太白陰經》、第289條《醍苑春秋》、第2014條《殘本高僧傳》“得之書肆”,第298條《苻秦書》“得之天津販鬻者”,第313條《斷易火珠林評注》“得之都肆”,第364條《黄帝内經素問》“于省垣之舊雜物肆得之”,第625條《咸淳臨安志》“偶獲于一附商舶販鬻者”,第2501條《吴郡圖經續記》“得之武林書肆”,第2521條《新儀象法要》“得之武林舊家”,第2526條《珊瑚網》“于武林書肆僅得此抄本”,第3397條《秋崖小稿》“于書肆中偶得之”,第3412條《天原發微》“于書坊中殘書中得之”,第4352條《咸淳臨安志》“于廠肆中得”,第4873條《牧庵集》“偶於江南書賈得之”。還有的書籍自路慎莊友人處購得,如第3417條宋乾道施元之刊《新儀象法要》“得于同年友京江趙子舟(楫)太史處,乃子舟之親誼托其轉售者。余以賤價購之,展卷披玩,不勝狂喜”。

購買之外,有些書通過置换得來,如第3434條振綺堂汪氏刊本《咸淳臨安志》提要云“余既欣獲此刻本,遂以前抄本與坊友互易。坊友亦知余之愛書也,欣然首肯,并不額外索價,或此亦愛書之報也夫”,路慎莊於坊友處得見汪本《咸淳臨安志》,即以之前所得鈔本(第625條)與坊友互换。又如第4874條宋刊本《擊壤集》提要云:“前所列本乃《道藏》所刊,此則南宋刊本也。……因以余所藏《道藏》本與書賈相易,又補銀二金,携之以歸。”路慎莊於書賈處得見季振宜舊藏宋本《擊壤集》,於是以之前所得《道藏》本(第3377條)與書賈交换,由於二本價值相差較大,又補二金。再如第2471條明刻本《世説新語》提要云:“前本乃從此本翻刻者,此則原本也……余因轉售前本而存此本。”路慎莊得到明刻本《世説新語》,即將前本(即第206條著録之清康熙刻本)轉賣,亦可視爲置换。

有些藏書係友人贈送,如第1241條《武功縣志》提要云:“邑人党蘭皋先生金衡以孝廉應挑,歷任浙江諸邑令,重爲剞劂,于道光戊子春昨郵筒寄余。”又如第3690條《蛾術編》提要云:“癸卯秋閏月,過友人翁雲濤刺史寓,坐未久,刺史知余之好書也,出是編相贈。”

有些藏書是路慎莊自他本抄録,如第300條《六韜》、第301條《吴子》、第302條《司馬法》、第303條《尉繚子》、第304條《黄石公三略》、第305條《素書》均是“從許氏本(許濟《武經會解》)録出”;第994條《百宋一廛賦》是“從友人處借得”,“急手録一通”;第995條《遂初堂書目》是“于陶氏《説郛》中”,“手自録出”;第4295條《大金吊伐録》是“從知不足齋家藏舊本抄”。

還有一些藏書是路慎莊自輯,如第3644條《魯仲連子》、第3646條《慎子續補》、第3647條《符子》、第3648條《孫子》、第3649條《范子計然》、第3650條《郭子》版本均注爲“新輯本”,并於提要中云“六種俱莊自輯,其詳見各書後跋,不復贅”,可知這六種書是路慎莊親自輯佚而成,屬於學術創造,不是簡單收藏。可惜這些輯本均已亡佚,路氏序跋亦隨之湮没。

對於辛苦搜集來的藏書,路慎莊呵護備至。路氏曾收得刊本《道德寶章》(第1046條),其提要云:“予恐頻頻翻閲,致被汗污,因什襲藏之,而别録一副本插之架上。”爲保護原書,路慎莊竟專門謄録副本用於翻閲,可見其愛書之切。路慎莊愛書惜書,亦不忘告誡子孫保有其書,如第347條《漢紀》提要云“吾子孫宜珍秘之”,第1240條《滄浪櫂歌》所附《讀畫齋叢書》提要云“吾子孫寶之”,第2475條《倉頡篇》、第3631條《五經蠡測》所附《通志堂經解》提要并云“吾子孫其寶之”,第4868條《季滄葦書目》提要云“吾子孫其永保之,勿以覆瓿,幸甚盼甚”。路慎莊藏書經年,也曾目睹不少藏書家人去書散的慘狀,如第2490條《續資治通鑒長編》提要感嘆張金吾藏書散出:“余曾藏有張氏《愛日精廬藏書志》三十餘卷,所列率皆宋本及元明舊抄,而從閣中傳抄之本亦復不少,誠篤于好古矣。近聞月霄先生家中落,所有藏書大半爲索債者負去,轉鬻他方。書遭此厄,令人悲慘。”227條著録之嘉慶元年刻本《廣雅疏證》係王念孫、汪喜孫舊藏而轉歸路氏者,提要云:“此本爲揚州汪喜孫家藏帙,卷首有印記,并題云係懷祖贈之者。懷祖即念孫字。此板應係藏諸家塾者,王以贈汪,汪氏子孫不守舊澤,鬻之書肆,竟又爲予所鬻,安知予今所得于書肆者,予後世子孫不又轉鬻他人?言至此,不勝慨嘆。且汪記題道光九年,距今亦甫及九年,而此書轉徙如此之變且速也,况數十百年、數千百年者哉。既録原委,是用自惕。”九年間一書已經三位藏家之手,路慎莊不禁擔憂路氏子孫也販賣其藏書。

路慎莊對子孫的擔憂不幸言中,蒲編堂藏書在路慎莊去世後逐漸散出。葉昌熾《藏書紀事詩》有“路慎莊子端”條,其中云:“子端獨篤志好古,藏書甚富。其後人筮仕於淮,乙酉(光緒十一年)之秋,捆載遺書,到吴求售。余曾得舊刻數種。有正統本兩《漢書》,陳簡莊嘆爲至佳者,爲丁泳之丈所得,至今尤懸夢寐中也。”路慎莊咸豐時仍在世,或於同治時去世。光緒十一年(1885),距路慎莊去世不過二十年左右,路氏後人就將路慎莊辛苦搜求的藏書捆載求售了。1954年,路氏後人路禾甫將路氏僅存的少量路慎莊遺書捐獻西安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蒲編堂路氏藏書的歷史也隨之終結。

愛好藏書之人,對目録版本之學必有涉獵,但并非所有藏書家都是文獻學家。上文提及近代著名藏書家、版本學家葉德輝對路慎莊版本之學評價甚高,認爲路慎莊版本之學可與邵懿辰并列,是清代同治以前京師僅有的三位談版本者之一。《蒲編堂路氏藏書目》充分體現了路慎莊的版本學思想,可證葉德輝所言不虚。《藏書目》中展現出的路氏版本學思想,可概括爲重視善本舊本、重視刊本、反對妄改舊本、精於版本鑒定、注意區分先印後印、善用抽校法判定版本價值六類,兹分説如下:

(1)重視善本舊本

版本學的核心追求是通過研究獲取善本,而善本收藏是所有藏書家的共同追求,路慎莊也不例外。《藏書目》第7條《老子道德經》提要云:“甚哉!古書之難得,而善本之尤不易覯也。”第106條《郡齋讀書志》提要云:“(此本)前後序跋皆完整無缺,惜鈔字多訛,當更求善本校之。”第132條《佩觿》提要云:“紙墨精好,洵爲善本。”第314條《靈臺秘苑》提要云:“此本亦未詳誰氏所寫,脱訛較少,尚爲善本,筆畫亦頗工楷。”第2031條《廣川畫跋》提要云:“脱訛之處頗不一而足,俟求善本校補。”第2080條《格致鏡原》提要云:“所引諸書各具本名,在類書中最爲善本。”第2174條《顔氏家訓注》提要云:“援證詳明,校勘精審,洵爲善本。”第4202條《毛詩集解》提要云:“且舊本斷爛,多有闕失,當覓善本填寫補之。”第4881條《晏子春秋》提要云:“糾訛補漏,洵爲善本。”第4901條《晋略》提要云:“今周氏此書既善用其長,而又特爲補表,以匡不逮,洵可稱《晋書》善本矣。”由此可知路慎莊追求的善本,是内容全、脱訛少、紙墨精好、寫刻工楷、編排合理的版本。此外,路慎莊較爲看中舊本,如第236條著録明北監本《尚書注疏》,提要云:“明萬曆十五年,國子監祭酒李長春及司業盛訥等奉敕校刊,而錯訛猶所不免,國朝乾隆四年刊《十三經注疏》時陳浩、齊召南等多所改正,可見讎校之難也。然此尚屬舊帙,較近今諸刻,則又過遠矣。”路慎莊《藏書目》撰於道光間,“近今諸刻”《尚書注疏》衹有乾隆武英殿本、嘉慶阮元本。殿本、阮本是精加讎校的版本,與北監本實則互有短長,路慎莊認爲北監本遠勝殿本、阮本,體現了重視舊本的理念。

(2)重視刻本

刻本與鈔本是宋以來書籍的兩大主流形式,在兩者之間,路慎莊明顯偏重刻本,《藏書目》第3434條《咸淳臨安志》提要云:“書之有刻本者,自以刻本爲佳,何也?曾經讎校故也。無刻本者,則不得不寶抄本。其抄本之佳者寶之,即不佳者亦不能不寶之。”路氏對刻本、鈔本關係的論述言簡意賅,堪稱確論。

(3)反對妄改舊本

清人段玉裁《與諸同志論校書之難》是文獻學名作,其核心宗旨是版本校勘應全力恢復著書者稿本的原貌,路慎莊在《藏書目》中處處體現了與段玉裁類似的“反對妄改舊本”思想,如第138條《韓非子纂》提要云:“竊謂古人著作,無任復重支離,後人總不可臆爲點竄。”明人刻書喜作改易,路慎莊對此深惡痛絶,《藏書目》第902條《羅湖野録》提要云:“明人編書往往任意删削,深爲誕妄。”第907條《巖下放言》提要云:“明人肆意删削,真庸妄可恨。”第1416條《益州名畫録》提要云:“明人刻書往往以意删削,殊爲可恨也。”第1740條《通鑒前編》提要云:“明人好以私意增損古書,實爲惡習。”第1998條《國語》提要云:“明人習氣好自作聰明,移易古書,實爲可憾。”第2575條《詩經叶韵考异》提要云:“將古人書割裂,别標名目以眩世,不出明人惡習。”第3030條《古今碑帖考》提要云:“明人刊刻古書,往往妄爲竄亂,最爲惡習。”可見路慎莊主張盡量維護舊本原貌,反對妄改。

(4)精於辨僞

古籍辨僞是版本學經常要面對的工作,路慎莊藏書七萬餘卷,自然會遇到衆多僞本。《藏書目》中有許多條目反映出路慎莊精於古籍辨僞,如考辨以元明本充宋本的第2462條《小畜集》提要云:“此書前有沈序,而無趙氏重刻之序,殆書賈割去,僞充宋槧。然字體則實本朝所刻,非宋字也。”第2479條《張司業集》提要云:“無前後刊刻序跋,但書賈割去,僞充宋本耳。然字迹的是明刻,非宋槧也。”第3311條《新箋决科古今源流至論》提要云:“張氏《藏書志》載此書林、黄二序,此本脱去,并于《前集》目録後割去'延祐丁巳孟冬圓沙書院刊行’木記一條,而以他紙接之。蓋書賈欲僞充宋板也。然字式、板式實爲元刻,烏得而欺哉!”體現考辨僞印的第625條《咸淳臨安志》提要云:“卷首有朱竹垞先生印記二方,玩其刀刻,實書賈庸手所僞造,纖弱板滯,不辨而知。殆藏是書者以竹垞先生有借鈔之事,遂從而冒爲朱氏舊藏也。”第3399條《讀四書叢説》提要云:“卷前有'璜川吴氏收藏’一印,又有'虞山錢曾遵王藏書’之印。錢印篆刻庸劣,疑爲書賈僞作。璜川一印,則確爲吴氏所收藏者也。”路慎莊辨僞以字體風格爲主要突破點,輔以《愛日精廬藏書志》等重要書目,確是行家。

(5)注意區分先印後印

書板刻成後,每一次刷印都會對書板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書板損傷較爲嚴重之時,就需要修板甚至補板。經過補修的書板所刷印出來的印本,就不僅僅是不清晰、不美觀,往往文字上也會出現不少訛誤。因此,越早刷印的印本,價值越高。路慎莊就很注意區分印本的刷印先後,盡量追求早期印本,如《藏書目》第10條著録《韓詩外傳》,云:“字大爽目,惜尚非初印者。”第107條《讀書敏求記》眉批云:“又初印本,絶佳。”第619條《白孔六帖》提要云:“此本刊刻甚佳,惜撫印稍後,不甚清朗。”第629條《河東先生集》提要云:“特撫印較後,紙質既粗,墨光亦淡,爲减色耳。”第2024條《古今列女傳》提要云:“此本不知誰氏所藏,乃明内府初刊初印之板。紙墨俱古,字畫真楷,難得物也。”第4895條《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提要云:“此本字迹紙質的爲宋刻宋印無疑。”此外,路慎莊還注意辨析同一部書中不同時期的補板,如第1785條著録元刊明清遞修本《玉海》,提要云:“屢次補刊之板,皆標明年號于魚尾之上。惟萬曆刻板爲最精,嘉靖、崇禎所刻次之,正德本最下。其不著年代者,初刻板也,卷中所存寥寥無幾矣。”路慎莊不僅據版心上方補板年份確定補板批次,還對不同批次補板進行比較,排比優劣。當代版本學日趨精密,對重要典籍刊本須按不同補修批次分别開展研究,在近十年中逐漸成爲學界共識。而道光年間路慎莊即已對先印後印、補板修版問題進行細緻考察,可見路氏治版本學之精深。

(6)善用抽校法判定版本價值

判定不同版本之高下優劣,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便是抽校。路慎莊對於以抽校定版本價值之法十分精熟,如《藏書目》第2019條《三朝北盟會編》提要云:“即以卷前夢莘自序而論,與張氏《愛日精廬藏書志》所載序文一篇對校一過,其脱訛已數處,其餘更無論矣。”第3030條《古今碑帖考》提要云:“余取以相校,乃知朱本之善,的爲原帙。字句完善,迥出於薛本萬萬。”第3396條《欒城集》提要云:“此本爲近時蜀中所刊,獨爲完善,惟《前集》衹作四十八卷。余取活字本以與相較,則仍以此本爲勝。如右司諫論事諸作,明本衹四十首,此本乃七十四首;中書舍人論時事諸作,明本衹一首,此本乃三首;户部侍郎論時事諸作,明本衹十一首,此本乃十四首;御史中丞論時事諸作,明本衹三十九首,此本乃四十三首。”

路慎莊不僅精通版本之學,在輯佚學上亦有非凡造詣。《藏書目》正文之後附録有路慎莊《漢魏遺書續鈔》之序言、纂輯凡例、纂輯書目,约5萬字。序言在梳理、品評前人輯佚成果基礎上,提出接續王謨《漢魏遺書鈔》纂輯《漢魏遺書續鈔》的設想。而纂輯凡例部分則提出了“改定部分”“區分門類”“因例附文”“因文尋義”“辨惑”“存疑”“附録”“附注”八條凡例,堪稱一套系統的輯佚方法論。纂輯書目則以四部分類,備列各部類擬輯佚書,每部書下先列書名、作者,又列《隋志》《舊唐志》《新唐志》等著録該書卷數、分類之异同,再列《太平御覽》徵引情况,如遇疑難問題,則加按語辨證之。從《藏書目》附録部分看,《漢魏遺書續鈔》無疑是一部體大思精的輯佚學力作。序言中云“計已成書四十餘種,其未編纂者尚待异日”,則《漢魏遺書續鈔》似是未完之稿。今其所輯四十種書均已亡佚,十分可惜。

路慎莊精於版本、輯佚之學,又善於以校勘鑒定版本,而撰成體量大、内容精的提要式藏書目録則是路慎莊精通目録學的體現。因此,路慎莊不僅是一位藏書家,也是一位兼通目録、版本、校勘、輯佚、辨僞的文獻學家。

當然,《藏書目》的撰作,是建立在充分吸收、借鑒前人成果基礎之上的,并非路氏一人之功。路慎莊借鑒最多、奉爲圭臬的是《四庫全書總目》,《藏書目》中提及《四庫全書總目》《四庫全書》近五百處,有的是以《總目》勘驗、厘定藏本卷數,如第253條《春秋穀梁傳注疏》提要云“此刻乃分二十卷,與國朝《四庫書目》合,猶元人舊帙也”,第468條《文淵閣書目》提要云“原本不分卷數,今依《四庫書目》標爲四卷”。有的是據《總目》考辨作者,如第470條《詩序》提要云“《四庫書目提要》參考諸説,定《序》首二句爲毛萇以前經師所傳,以下續申之詞爲毛萇以下弟子所附”。有的是據《總目》勘驗内容完缺,如第32條《雲溪友議》提要云“《四庫書目》稱六十五條,此本乃多至八十餘條,豈《四庫》所貯非全本邪”。有的條目直接徵引《總目》原文,如第323條《劉氏菊譜》提要云“按《四庫目録》云蒙此譜'首譜叙,次説疑,次定品,次列菊名三十五種,各爲品第,而終以雜説三篇’云云”。對於自輯或自抄的書籍,路慎莊經常將《總目提要》抄於卷首,如第300條《六韜》提要云“遵《四庫書目》定爲六卷,并列《提要》于首”。除提要撰寫外,《四庫總目》對路慎莊入藏書籍的選擇亦有直接影響。路慎莊對於所藏書籍是否見於《四庫》著録十分留心,如第298條《苻秦書》提要云:“此書國朝《四庫書目》中不見采録,余得之天津販鬻者。”將《藏書目》與《四庫總目》對比,更可知路慎莊傾向於收藏《總目》著録之書。以經部易類爲例,《藏書目》共著録易類書134部,其中111部見於《四庫總目》著録。見於《四庫總目》著録的111部書中,96部著録於正編,衹有15部是《四庫存目》著録。可見路氏傾向於收藏《四庫總目》正編著録之書。可以説,無論是路慎莊藏書還是《藏書目》的編撰,均受到《四庫全書總目》直接而深刻的影響。由此可見路慎莊在《藏書目》中屢屢提及“伏讀《四庫書目》”,并非恭維虚美之辭。

除《四庫總目》外,《藏書目》的編撰也廣泛參考了《四庫全書簡明目録》《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録解題》《崇文總目》《遂初堂書目》《文獻通考》《文淵閣書目》《千頃堂書目》《天一閣書目》《平津館書目》《彙刻書目》《浙江采遺書目》《愛日精廬藏書志》《廉石居藏書記》等重要書目,《隋書·經籍志》《宋史·藝文志》等正史史志,以及原書序言、進表、題跋。參用之餘,路氏多有辨正、品評,如第519條《詩品》提要云:“自漢魏以來一百廿人……國朝《四庫總目提要》稱所列共一百三人,殆偶誤耳。”第2697條《東林始末》眉批則對《總目》將《東林始末》歸入史部雜史類提出質疑,云:“雜史(類)。宜改入紀事本末(類)。”第3096條《宋百家詩存》提要云:“《四庫總目》及《簡明目録》俱作二十八卷,而是書實二十卷。所列百家首爲完具,并無缺佚,疑《四庫目録》衍'八’字也。”第891條《經外雜鈔》提要云:“共二卷,《四庫簡明目録》作三卷,誤也。”第3686條《玄賞齋書目》提要云:“其書較前二書體例稍善,而撰人名氏及卷數俱一概不著,是又何貴手爲此録也?《遂初堂書目》之例一開,而後世儲藏之家皆得以簡略文其貧陋,其流弊遂一至于此。”對前人重要成果的吸收、辨正,無疑是《藏書目》得以成立的重要基礎。

從《蒲編堂路氏藏書目》中,我們不僅可以獲知路慎莊藏書的實際情况、文獻思想,還能了解其學術主張。路氏學術主張可以概括爲崇漢抑宋、尊尚考據、輕視明人著述、貶抑佛道堪輿諸學四點,析論如下:

(1)崇漢抑宋

路慎莊是道光十六年進士,活躍於道光、咸豐年間,此時清代學術轉型已經徹底完成,漢學重新占據學術主流地位,處在時代大潮中的路慎莊,也深受學風轉變的影響。《藏書目》第16條《神异經》提要云:“宋儒不講漢學,但兀坐論理,臆斷天下事,其弊更甚投秦火之焚。”第201條《古史》提要云:“然(蘇轍)序稱遷'淺近而不學,疏略而輕信’,遷誠有可議,而以爲淺近不學則過矣。秦火之後,古文經書之存者不絶如縷,至漢世乃稍稍間出,馬遷作《史》,上采經傳,旁挹群言,尊孔孟,抑莊老,其宏筆卓識,千載之後,莫不心折。使轍生其世,秉其筆,未必不惑于諸子辯士之説也,而顧執此以苛論古人,豈能輕于掉舌哉。”第1201條《李氏易解剩義》提要云:“自宋儒創爲圖説,轉相授受,《易》遂爲方術之書,而羲、文、周、孔之理以晦。倘非李氏《集解》,則漢學不幾乎息耶!”由此可見路慎莊對宋學坐論臆斷、妄議先賢、變亂經説的强烈貶抑。

(2)尊尚考據

考據學是清代學術得以興起的重要倚仗,路慎莊對考據學亦是推崇備至。《藏書目》第598條《音同義异辨》提要在討論清人畢秋帆所刻《經訓堂叢書》時,認爲叢書中的“《篆字釋名疏證》及《樂游聯唱集》二種皆無關考據,徒贅簡編,故屏之不録”。《藏書目》諸條之中,多有贊譽考據者,如第68條《水經注》“考據精博”,第633條《寓簡》“考據亦多精核”,第1516條《金石存》“考據頗爲詳明”,第2009條《十六國疆域志》“考據甚悉”,第4538條《觀林詩話》“書中考據,大半典核,爲詩話中之佳本”。可見路氏將考據水平高低作爲判斷學術著作的重要標準。

(3)輕視明人著述

清人普遍輕視明人著述,路慎莊亦然,《藏書目》全書充斥著對明人著述的不屑,如第1051條《説郛》提要云:“姚安陶氏所續四十六卷,亦仍其例,多明人著作,殊無可觀。”第1744條《明朝典彙》提要云:“采摭浩博而皆不著其出典,此爲明人陋習耳。”第2047條《駢雅》提要云:“奇文僻字,尤多驚目,不比明人之餖飣。”第2413條《天中記》提要云:“明人類書,大都不標出處,無可徵信。”第2545條《喻林》提要云“(此書)亦迥异明人剽竊扯撏之習。”路氏之説切中明人治學之弊,可謂有識。

(4)貶抑佛道、堪輿之學

路慎莊對於佛道、堪輿之學較爲排斥,認爲這些學問可能會擾亂綱紀。《藏書目》第266條《五母子經》,路慎莊對於七歲幼童不顧母親晝夜啼哭,執意從師修習佛法大爲不解,云:“今觀是子之言,恝然决絶,置顧復之恩于不問,雖豺狼何以异?是此二氏之教,所以爲重門之罪人也。”第346條《八宅明鏡》,路慎莊并不相信吉凶禍福可以趨避轉移,并云:“世人昧于福善禍淫之旨,而竟迷于此類無稽之説,自欺而兼以欺人,付之一炬可也。”可見路慎莊不喜佛道、堪輿之學。

路慎莊之學雖難稱一流,但可稱道者亦復不少。難能可貴的是,路慎莊對自己的學問始終保持著謙卑的心態、清醒的認識,遇有疑惑之事,從不妄下定論,如《藏書目》第3637條《求一算術》提要云:“其崖略詳自序中,慎莊於算法茫然,不敢妄加論斷。”即便對自己的學術,路氏亦有勇氣予以批評,《藏書目》第4891條《廿二史劄記》提要云:“自愧後生無學無識,且好博不專,不能有所成就,未知他日將以何者傳吾子孫耳。”由此可見路慎莊具有實事求是、謙卑謹慎的高尚學風。

《藏書目》中部分條目還體現出路氏對政治的思考,如第44條《齊民要術》提要云:“愚以爲倚仕爲生,則仕不可問矣。予北人也,要當以農爲生,有仕則仕,無仕則農耳。”路慎莊認爲官員不可將爲官視爲生存之根本,仍應重視農桑。第3300條《隋煬帝集》提要云:“嗚呼!陳、隋之主不工於爲君,而工於詞章。一時朝野上下,浮靡成風。淫詞艷曲,競相誇尚。其亡國也,不得謂不幸矣。”認爲君主應專心治國。第3633條《洗冤集録》,路慎莊將宋慈與當世州縣官對比,云:“古人哀矜庶獄,謹慎如此,然覆盆之下,尚多未雪。今之州縣官,其勤者殫心于應接上憲,而以獄事付之委官。其惰者樽酒高會,或博雉呼盧,以消永日,刑名則付之幕友,曾不過問。萬不得已,乃一登堂。據案高坐,睡眼蒙籠,不審是非,横施棰楚。嚇恐之下,何求不得?至有要案檢驗,則任仵作捏飾情狀,填格詳報。即有翻控覆審者,亦同僚相爲踵其前轍,因循遷就,含糊了事,不知地下有若何冤骨怨鬼,慘凄鬱幽,哀哭陰雨也。吁!可嘆哉!”體現了路慎莊對怠惰失職官吏的憤怒,對蒙冤百姓的同情。《(民國)盩厔縣志》對路慎莊有“性磊落,不附權貴”的評價,堪稱公允。

總的來説,《藏書目》在藏書之外,還展示出路慎莊仁愛質樸、正人正學的君子形象。

《藏書目》記載的一些零散信息,可能具有獨特史料價值。如《藏書目》第2526條《珊瑚網》提要云:“予于武林書肆僅得此抄本,凡二十册,以洋銀二十元購之。”第2526條位於《藏書目》第20册,撰作於道光二十一年。藉助此條,可知道光二十一年時武林書肆購買一般鈔本的價格大概爲一元一册。又如第3631條《五經蠡測》所附《通志堂經解》提要云:“今此書坊中鬻者甚屬寥寥,緣其板早經殘毁,今所得者率係乾隆中舊印本,而爲故家私賣者,坊間并無新書也。余在京購求數年,僅見三兩部,非刷印模糊,即缺脱不全。此本于壬秋在内城舊家購之,中無缺脱篇頁,其印工亦尚係中上等,急以八十金易之歸,吾子孫其寶之。”第3631條屬第24册,撰作於道光二十三年。由此條可知道光二十三年北京書肆中可見的《通志堂經解》大多是乾隆以後的後印本,以致路慎莊偶然遇到一部質量尚可的早期印本,即以八十金高價買下。再如第4540條《詞源》所附《守山閣叢書》提要,詳細記載了錢熙祚去世前携五套新印《叢書》赴京接受銓選,却病逝京城之事,是錢熙祚及其《守山閣叢書》研究的一手材料。總而言之,路慎莊及其《藏書目》雖非頂級藏家、上乘書目,但其人其書在清代藏書史、學術史上應當占有一席之地,對《藏書目》的研究亦有深入之必要。

受疫情驟起等客觀條件的限制,本次整理難以按原計劃采用台北“中研院”史語所傅斯年圖書館所藏稿本作爲底本。幸運的是,北京大學圖書館藏燕京大學圖書館鈔本謄録精工,足以反映書目原貌。本書整理,即以北大本爲底本。

全書條目原無編號,爲方便檢覽,整理者於每條提要書名前施加統一編號。對於鈔本的一些异體字,按照出版規範進行了部分統一,避諱字則徑改原字。天頭眉批,移置提要版本信息之後,格式爲“【眉批:……】”。版本信息偶有混入書名之中或置於提要之後者,依全書體例移置書名之後。書中描述重複收藏之本常用小字“已見前”表示,但耦有作大字者,今依例統一作小字。原書記載函數冊數時,函數時而大字、時而小字,今一律改作小字。提要中有些小字並非注釋,而是受到稿紙空間限制縮寫提要正文,此類情況一律將小字改作正文大字。除此之外,一仍原書之舊。遇有明顯訛誤,則在原文徑改,并出注説明。遇有可疑之處,則不改原文,出注辨析。《藏書目》以得書先後編撰,因此多有“見後”“見前”之類勾連之語,爲方便讀者檢覽,凡書目前後勾連之處,皆注出相應條目編號,以相貫通。爲方便讀者從不同角度利用此書,整理者編製了四個附録,分别是《〈增訂四庫簡明目録標注〉著録路慎莊藏書對照》《〈西安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善本書籍目録〉著録路慎莊藏書》《〈蒲編堂路氏藏書目〉著録宋元本、名家舊藏本一覽》《〈蒲編堂路氏藏書目〉收録叢書》。書後附《書名作者綜合索引》,以便讀者檢索。

本次整理得到了師友、家人的全力協助。業師顧永新教授、北京大學中文系豐子翔兄、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王曉静老師、北京大學圖書館鍾迪老師、齊魯書社原編輯武良成老師在選題論證、資料獲取上給予了巨大幫助;家母程遠芬教授參與了附録一及《書名作者綜合索引》的編製,并承擔了書稿的一審工作;北京大學中文系豐子翔兄、張鴻鳴兄、張億兄、王翊兄承擔了書稿的二審工作;業師山東大學劉曉東教授爲本書題寫書籤;清華大學科技史暨古文獻研究所劉薔教授審定整理説明。整個整理、出版過程得到武良成、責任編輯向群以及齊魯書社的全力支持,其中向群老師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對書稿全文進行了反復核對、審改,指出了原稿諸多謬誤,提出了大量有益建議,又承擔了《書名作者綜合索引》大部分編製工作,使得本書整理質量明顯提升。本書承蒙北京大學中文系劉玉才教授、復旦大學圖書館吳格教授推薦,獲評2021年度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專項經費資助項目。在此僅向幫助、支持本次整理的單位和個人致以誠摯感謝。

限於學力,本次整理一定存有諸多疏漏,尚祈讀者批評指正。

杜以恒

二〇二一年八月八日

感谢杜以恒博士提供新书信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偉丨​《今賢彙說》考論
郝潤華:明代李白诗選注評點本考錄
​附錄 諸家著錄與論跋
任文彪:《金史》版本源流考
郝潤華丨《五百家注音辯昌黎先生集》版本考辨
8广东:稀見地方志提要 : 稀見地方志提要卷十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