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同样是糖尿病,有人能活到八、九十岁,有人却早早离世,这5个决定因素一定要知道

作者:天津大学泰达医院  李青

病例回顾

周五上午我接诊了一位82岁老人,看上去如果说他鹤发童颜可能有点夸张,但如果说他62岁绝对有人相信。

这位老人不光看上去不像那么衰老,而且走路、说话也不像80高龄,动作有力,行走自如,来医院看病也不需要别人陪伴;耳不聋,眼不花,思路清晰,记忆力正常。

老人说他糖尿病已经30年了,这一次是来看看有没有出现糖尿病肾病。

从检查看,老人的肾脏没有问题,身体的指标甚至比许多中年人的还要好,只是空腹血糖稍高一些,7.63mmol/L,不过,对一个82岁老人说,这个数值是可以接受的。

老人说,他的血糖平时控制在6.5~7mmol/L上下,这次检查血糖高是因为检查前一晚家里来了客人,陪着客人多吃了点。老人的糖化血红蛋白基本正常,这个指标反映近3个月血糖的平均水平,不高说明平时血糖控制得的确不错。

82岁了还能陪客人多吃点饭,本身就说明老人的身体挺好。到了这个年龄,能吃也说明身体的机能很好。

老人说,他从30年前发现糖尿病后,就开始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吃什么、干什么都有所节制,同时按照医生的嘱咐开始规律用药,定期检测血糖,定期体检,根据体检结果及时听从医生的建议调整药物。

15年前发现高血压,听医生的建议及时服用降压药;前两年检查发现动脉斑块,颈动脉和椎动脉各放了一个支架。没有脑梗,心脏也没出过问题。

现在检查,肾脏也没有问题,所以非常开心。

但不是每个糖尿病都是老人这样的结局。

上半年我们曾收治过一位41岁女士,7年前就发现2型糖尿病,最初用胰岛素治疗,过了一段时间,嫌打针太麻烦就停掉了;口服的二甲双胍,听人说“是药三分毒”、“能不吃药就不吃药”,所以用了不久也停了。于是放任自流,空腹血糖长期15~18mmol/L,无论丈夫怎么劝说也不用药。

去年一只眼睛突然失明,仅能看到模糊的人影。到医院检查发现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当时的空腹血糖是18mmol/L,因为血糖太高,医生不给她做手术,她这才开始用药降血糖。但是出院后一直想着“长期吃药伤害身体”,所以自作主张偷偷停药,用药时断时续,血糖也一直在空腹8mmol/L以上。

半个月前开始出现下肢水肿,胸闷,憋气,病情逐渐加重,最后不能平卧,躺下就喘不上气,这才来医院就诊。入院后检查,除了水肿外,还有腹水、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贫血,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低,血肌酐高。考虑是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和心衰。

她是一家大国企的员工,虽不富裕,但衣食无忧;居住在都市,就医很方便;而且她还有糖尿病“门特”(门诊特种病),门诊服用降糖药几乎不花钱。

但是,这么一手“好牌,却被她打的“稀烂”。

不过,她的情况还不是最糟糕的,有些人对血糖放任不管,几年后心脑肾并发症“全面开花”,还没有到糖尿病肾病、尿毒症,可能就因为心梗离世了。

临床上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同样是糖尿病人,有人能活到八九十岁,有人却早早离世,这是为什么呢?

看看这两位患者,也许你能悟出道理。

也许有人说,老人的糖尿病比较轻,而这位女士的糖尿病比较重,所以结局不同。这句话听起来有道理,其实是错误的。早期糖尿病都是一样的,发现糖尿病后及时控制,病情就轻,发现糖尿病后放任自流,病情就重。不同的对待,不同的结局。

有5个因素,决定着糖尿病人的结局。糖尿病患者应该了解清楚,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生活方式调整

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病,是遗传基因与不健康生活方式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基因改变不了,但生活方式是可以改变的。

糖尿病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戒酒、戒烟、控制体重等。发现糖尿病后,如果仍我行我素,饮食无节制,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还不想活动,任由身体发胖,几年下来,身体就会垮掉。

如果患病后开始自觉管住嘴,迈开腿,选择对血糖控制有帮助的食物来获取营养物质,增加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即使糖尿病不能根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也不会受到很大伤害。

当然,控制饮食的实质是平衡膳食,而不是什么都不吃,什么都不敢吃,营养缺乏,身体不会好,寿命也不会长。

前面讲到的老人,饮食有节制,但并没有苛刻的限制自己的饮食,所以80高龄了还红光满面。

合理控制血糖

糖尿病危害身体健康的根本原因无疑是长期高血糖,而控制血糖达标是减少危害、延长寿命的根本措施。血糖控制的标准是糖化血红蛋白,一般人控制在7%以下,预期寿命长的中青年可以严格在6.5%以下,老年人可以略为放松。

控制血糖,首先要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控制体重等,如果通过上述非药物措施无法将血糖控制达标,就一定要服用药物。总之,非药物措施和药物措施联合,将血糖控制达标。

在药物选择上,有限选择降糖的同时兼有心肾保护作用的降糖药比如SGLT2i和GLP-1R等。

咬住“是药三分毒”的信条不放而不敢用药是错误的,甚至是愚蠢的。近些年上市新药的安全性已经得到了保障,药物的那点副作用与高血糖的危害比微乎其微,孰轻孰重一定要算清楚。如果自己控制不了血糖,千万不要拒绝药物。

血压是否控制达标

糖尿病主要损害心脑肾,高血压同样也是损害心脑肾,而高血压与糖尿病常常同时出现,如果二者同时存在,对心脑肾的危害就是1+1>2。部分患者就是重视对血糖的控制而放松了对血压的控制,最后没有避免悲剧的发生。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控制血压与控制血糖同样重要。

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是<130/80mmHg,如果出现蛋白尿,血压还应该更严格控制。

控制血脂、血尿酸

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高尿酸是肾脏病的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同样也容易合并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如果这些危险因素得不到控制的话,即使血糖控制达标,也很难避免心脑肾并发症。

调整好心态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去控制。发现糖尿病后脑子一热无论花多大代价都要治好,或者长年患病出现了厌战情绪,放松了控制,都是错误的。

糖尿病患者的寿命和心态有关,很多人长时间受到疾病困扰,可能会出现急躁、焦虑、悲观等各种不良情绪,灰心丧气,失去斗志。而这些不良情绪,反过来会使内分泌紊乱、免疫力下降,加重糖尿病的病情,加速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在控制疾病的过程中保持一个良好心态非常重要。

该生活生活,该用药用药,长期把血糖和其他指标控制正常,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带病也能健康生活。

来源:李青科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控制餐后血糖按制的“第一妙药”—“铁成医生说糖”
糖尿病患者甘油三酯增高 ,首先要控制血糖!
七招帮你搞定高血糖
得了糖尿病,这6个治疗常识你必须知道
血糖高如何调理
老人该如何走出糖尿病误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