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淮海战役,国军14军军长熊绶春战死,陈赓为何厚葬了他,流了眼泪|熊绶春|胡琏|黄维
userphoto

2023.11.22 江苏

关注

解放战争打到淮海战役时候,对我军来说已经占据了很大的上风,国军整体以防守为主,将主要力量放在徐蚌一带,意图以强大的美械精锐阻挡我军解放南方,保全南京、上海等大城市。

淮海战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华野歼灭了黄百韬所部,这部分打得非常激烈,黄百韬一个兵团的力量坚守了十余天,最终等不来援军全军覆没了。第二个阶段就是歼灭“土木系”黄维兵团,同样打得很激烈,中野大军一时难以攻克。

事实上,黄维的第十二兵团可以说是国军最精锐的部队了,下辖四个军,分别是10军、14军、18军、85军,外加一个快速纵队,整体实力很强。陈诚是老蒋最信任的高级将领,他的起家部队18军在黄维兵团内,足以说明该兵团在老蒋心目中的地位了。

在中野高级将领陈赓等人的指挥下,军事指挥能力一般的黄维最终把大军送入我军的包围圈双堆集附近。中野因缺乏重武器,一时间虽难以消灭黄维兵团,但黄维兵团在外无援军的情况下,也很难突围出去了。

在这种情况下,陈赓还是希望曾经的黄埔同学能够起义,避免无谓的伤亡和抵抗。因为12兵团里,有诸多高级将领是黄埔毕业的学生,甚至有一些与黄维一样是黄埔一期毕业的,如黄维本人就是黄埔一期毕业生,熊绶春是三期、胡琏是四期。

可最终由于种种原因,黄维兵团除了少量部队在阵前起义外,几个主要军长,兵团司令员都选择抵抗,伤亡已经不可避免。我军发动总攻后,主要高级将领除了胡琏侥幸逃脱外,黄维、杨伯涛等多数被俘,14军军长熊绶春最倒霉,死在了战场上。

战后,陈赓询问被俘的14军参谋长梁岱:你们的熊绶春军长呢?被告知已经战死后,陈赓先是大吃一惊,然后又问熊绶春的尸体在哪里。梁岱指着熊绶春的卫士,将陈赓带到熊绶春尸体旁。

陈赓非常难过,含泪下令要将熊绶春好好安葬,立个碑,以后让家人好查。陈赓此举让14军被俘的战士大为感动,为对手立碑,那是非常少见的。战场上牺牲的人不少,陈赓为何偏偏记住熊绶春,含泪为他立碑呢?主要有两点原因

其一:熊绶春帮过陈赓,陈赓这个人是感恩的

陈赓是我军高级将领,熊绶春的国军高级将领,二人在解放战争中没有什么大的交集,为何说熊绶春帮过陈赓呢?难道是黄埔学生之间的私交?

陈赓是黄埔一期,熊绶春是三期的,不是同一期,按理来说来往不密切,接触不多。可因为一件往事,让陈赓欠了熊绶春这位黄埔学弟一个大人情。

1933年,陈赓在战场上受了严重的伤,需要前往医疗技术先进的上海医治,不料被叛徒出卖了自己的行踪,最终被国民党兵逮捕了。

因为陈赓是高级将领,当时红军又被国民党“围剿”,一般俘虏的红军高级将领,多数是凶多吉少。好在陈赓与老蒋有些私交,老蒋希望留下陈赓为自己效命,陈赓自然不肯,就被一直关押着,失去了自由。

陈赓在黄埔军校的人缘不错,与胡宗南、宋希濂等人的私交都不错。得知陈赓被抓,宋庆龄联合黄埔的众多学生,联名给老蒋写信施压,希望他能够放了陈赓。

黄埔学生的联名信中,除了胡宗南、宋希濂等几个黄埔一期的老大哥带头外,黄埔三期的熊绶春的名字也在这封联名信中。熊绶春与陈赓虽然不是同一级的学生,但二人也有一些私交,关系还不错,此次陈赓被困,出于对学长的关心,熊绶春在联名信中签了字。

在宋美龄和众多黄埔弟子的施压下,“校长”老蒋也不得不综合考虑了,毕竟自己还要依仗这帮黄埔学生为自己效忠。最终在我方地下党的营救下,陈赓脱离了危险,回到了苏区,算是保住了性命。

实际上,按照当时老蒋对陈赓的态度,并没有想要杀他。对于曾经在自己危险的时候写信保护过自己的黄埔同学,陈赓从内心感激他们。因此后来陈赓得知熊绶春战死,流泪伤心也是人之常情的事情。

熊绶春未能及时起义,为他战死而难过

黄维兵团主力被围困在双堆集,该兵团武器精良,战斗力很强,属于国军精锐。如果我军强攻,攻是能攻下,但伤亡会不小。

作为攻打黄维兵团的主要指挥官,陈赓认为如果能劝说黄维兵团内部部分人起义的话,则消灭敌兵团的难度会大大降低,而且还能有效减少我军伤亡,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黄维兵团内,有大量的黄埔学生,如黄维、杨伯涛、熊绶春、胡琏等高级将领,争取他们其中一个或者几个起义,对整个战局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为此陈赓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多次写信给黄维兵团内部的黄埔同学,希望他们能够走出工事,选择起义。

这么多黄埔同学中,陈赓认为想要争取胡琏、黄维这样的死硬分子起义难度非常大,相较之下,争取熊绶春起义的难度会小很多,因为他对老蒋的感情没有像黄维那么深,如果加以劝说,相信熊绶春会明白的。

1948年11月27日,那天我军正好俘虏了一批国军俘虏,众多俘虏中,有一名叫梁岱的人,他是熊绶春身边的参谋长,正好给了我军给熊绶春送信的一个便利。

梁岱自告奋勇,想去劝说熊绶春起义,陈赓自然很乐意,他亲笔书信三封,其中一封就是给熊绶春的。当天,梁岱偷偷摸摸返回营地,将陈赓写的信交给熊绶春。

熊绶春忐忑不安地看完了陈赓写的三封信,然后将其撕毁,并且劝告他不要再提此事。梁岱知道此事严重,万一泄露了自己和熊绶春的危险,就闭口不提起义之事。

随着中野大军的猛攻,熊绶春所守的阵地面积也不断缩小,外围据点被我军攻克,军部都在我军炮弹轰炸射程内。内无战力,外无援军的情况下,熊绶春只能等死了。

就在这时,14军的一个排长刚从我军阵营返回,带来了陈赓的一封亲笔信,主要意思还是劝熊绶春能够起义。

熊绶春没有像第一次表现的那么坚决,他看了信后,召集了梁岱等亲信商议,到底该何去何从?14军主要高级将领商量后,决定起义,以参谋长的名义写了回复函,派了一个排长将信送出去。

等了好几天,陈赓一直没有等来回信。总攻的时间已经到了,中野部队全力进攻,战场上的形势混乱,熊绶春也是非常着急,不知所措,情绪非常不稳,时不时看着妻子的照片。

很快,12兵团大军兵败如山倒,战斗已经打到了熊绶春的军部了,当时熊绶春刚从军部的掩体冲了出去,就被我军的炸弹炸死了。

陈赓得知熊绶春被炸死,起义未能成功,为这位黄埔同学的死而感到难过。

综合所述,陈赓为熊绶春流泪,其一是感谢他昔日的救命之恩,其二是为他没有成功起义,战死沙场而难过,两种感情加在一起,流泪伤心也是难免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淮海战役中,这位国军军长打算起义,为何却死在战场之上?
陈赓力劝国军中将黄埔学弟起义,犹豫不决终殒命,两次被追授上将
淮海战役中,陈赓劝一位黄埔学弟起义,但是最终却没有成功
陈赓将军在完成学业即将毕业离校前,曾与五位老同学一起吃过散伙饭,这五个人都是他在军校中非常要好的朋友,也是曾经的战友
传奇三兄弟:都是黄埔生,都成将军,又都起义,命运都不同
开国大将陈赓离开黄埔时,曾宴请了5位同学,这5人最后结局如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