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天怎样和群众“拉家常”



  夜幕降临,在湖南省吉首市矮寨村村民家里,一张桌子,几条矮凳,几个干部和群众围坐在一起,说着家长里短,聊着致富门路。在不时传出的开怀笑声中,分不清谁是干部、谁是群众。随着各地“我和百姓拉家常”活动的开展,这样的一幕,正在许多寻常百姓家里发生。

  沟通如同呼吸,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拉家常,是人们交流感情、互通信息的一种有效方法。干群之间“拉家常”,相比一般的人际交往,有着更加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是加强干群关系的摆渡船、促进干群相互理解的催化剂,平淡普通的话语间,平等亲切的沟通中,再大的隔阂都能消于无形,再远的距离也能拉得很近。

  从延安时期的窑洞夜话,到如今国家领导人时常走进百姓家里嘘寒问暖,多和群众拉家常,是我们党群众工作的一个优良传统。然而时下有些党员干部,或是不愿、不屑和百姓拉家常,而是习惯于坐在办公室当“收音机”、“发报机”,生怕接触群众给自己找茬添乱;或是不会、不懂和百姓拉家常,而是习惯于当“教师爷”、“发令者”,总和群众说不到一块。更有少数县乡干部家在城里住着,上下班小轿车接送,不少时候靠打电话、发传真来开展工作,长期不接地气,对老百姓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感受不深。这些干部听不到百姓的心里话,摸不到基层的真实情,反而感叹百姓不好接近,抱怨“刁民”不好打交道。以至于有人忧心忡忡地指出,这样下去,与群众的距离恐怕会越来越远。

  不和群众拉家常,究其根本,乃是身份认知错位。拉家常实质是一种情感的投入、平等的交流,一些干部把自己当成“主人”,把群众当成“仆人”,人为地设置了交流障碍、沟通鸿沟。只有去掉“官念”,放下身段,回归公仆本位,诚恳地和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能拉近距离、消除隔阂,让群众对你心里“不设防”,真正把你当亲人,从而打开话匣子,无话不谈。

  不会和群众拉家常,查其症结,乃是交流方式不当。一些干部习惯于居高临下说教训导,满嘴跑的都是官话、套话、空话,说来说去都是与群众切身利益关系不大的事情,所以人们不想听、不爱说。“当从百姓角度、用群众‘土话’拉家常时,当初的冷遇没有了,群众很热情,啥话都说。”一位驻村干部的话,道出了拉家常的最有效方法:站在群众立场想问题,使用群众语言去交流。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干部与群众拉家常,交流只是手段,目的还在改进工作、实现善治。和群众“拉家常”,不管是柴米油盐之类的小事,还是看病上学之类的难事,都能从中了解民之所需,感受民之所苦,倾听民之所盼;都能从幸福与困难交织的复杂现实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到为政的正确方向。因而,基层要常走,家常要常拉,这样才能真正让群众满意,让干群的血肉联系更加密不可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能“拉家常”的好干部
工作智慧谈:领导干部的公仆意识
2016年工作总结暨2017年工作部署大会讲话稿
领导干部要讲好“群众语言”
走好群众路线 表达干群“鱼水情”
台江县纪检干部带头学苗语 服务群众“零距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